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针对这一点,李汝良编者的《一分钟读懂管理学》不是单讲管理学道理,而是结合生动事例,讲述管理学的真谛。让你看得愉快,做得轻松。阅读本书之后,你就能够掌握运用技巧,讲究策略;付出有限,效益无穷;使下属景仰,事业成功的管理妙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分钟读懂管理学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李汝良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针对这一点,李汝良编者的《一分钟读懂管理学》不是单讲管理学道理,而是结合生动事例,讲述管理学的真谛。让你看得愉快,做得轻松。阅读本书之后,你就能够掌握运用技巧,讲究策略;付出有限,效益无穷;使下属景仰,事业成功的管理妙招。 内容推荐 李汝良编者的《一分钟读懂管理学》是管人理事的必备宝典,是一点就通的制胜秘籍! 《一分钟读懂管理学》试图将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鲜活事例有机结合起来,寓道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力求做到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力争做到能够使外行看得明白,内行得到启发;力图避免纯粹学术著作在某些方面的死板和干涩,能够引起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实现专业研究人员可以从中有所收获、普通读者可以掌握有效的管理方法的目的。 目录 第一章 树立威信以德服众 1.德才兼备,威信自立/2 2.严于自律,追求高尚/5 3.言出必践,不许空诺/9 4.知错就改,勇于承担/12 5.与员工同甘共苦/15 6.甘为表率以身作则/18 7.拿自己开刀,对威信无损/21 8.一定要树立自己的权威/23 9.树立让人心悦诚服的威信/27 第二章 完善制度严明纪律 1.好制度胜过一切说教/32 2.制度的执行是关键/35 3.制度的落实大于天/38 4.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40 5.财务制度要建立健全/42 6.奖惩制度要切实有效/45 7.晋升制度要合情合理/48 8.没有纪律约束,就是一盘散沙/50 9.纪律面前,人人平等/53 10.谨慎下令,令出如山/57 11.严明纪律有原则/60 12.工作要做好,纪律要严明/64 第三章 事不躬亲善于授权 1.不要学诸葛亮事必躬亲/70 2.管得少,但要管得住/73 3.总揽全局,分散权力/77 4.把权力授给合适的员工/80 5.充分准备才能有效授权/83 6.有效授权不需要布置细节/86 7.授权更要加强监督控制/89 8.大胆授权也要把握尺度/90 第四章 打造团队和衷共济 1.优秀的团队是事业成功的基础/96 2.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100 3.各尽所能,建设一流组织/102 4.各取所长,打造顶级团队/104 5.团队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游戏规则”/107 6.用共同愿景来凝聚员工/110 7.优化组合,实现集聚效应/114 8.人才互补,实行高效搭配/117 9.建立一支协调的执行团队/120 第五章 恩威并重奖罚分明 1.恩威并重的艺术/126 2.批评与安抚并重/129 3.从严要求,从宽处理/132 4.奖罚分明的效应/135 5.奖罚分明的根本原则/138 6.褒奖要及时/141 7.惩罚要以教育为主/142 第六章 引人竞争注重效率 1.激发竞争意识,做到人尽其才/148 2.引进竞争机制,调动员工激情/150 3.制造竞争氛围,先进带动后进/153 4.促进良性竞争,防范恶性竞争/156 5.竞争促进成功/159 6.提高管理者的个人效率/160 7.提高领导机构的效率/164 8.用挑战性激励员工的战斗性/166 第七章 情感关怀有效沟通 1.真诚地关心员工/172 2.员工的事无小事/174 3.沟通是管理工作的基础/176 4.注意沟通方法/179 5.会倾听才会沟通/182 6.创造平等和谐的沟通氛围/185 7.获得人心才能有效沟通/188 8.动之以情好沟通/191 9.善于与下属架起一座“心桥”/194 第八章 强化目标压力管理 1.有目标才有方向/200 2.用目标激励员工/203 3.让员工有明确具体的目标/205 4.落实目标,化整为零/207 5.管理者要善于指明方向/209 6.有压力才有动力/212 7.给员工加压,使其全力以赴/214 8.适时地激励员工/217 9.用“危机感”激发员工的潜力/219 第九章 扶植先进清除顽劣 1.提拔有能力的下属/224 2.表扬员工要适度巧妙/226 3.及时奖励有功者/228 4.必要时杀一儆百/230 5.铁手腕处理“害群之马”/234 6.巧手段对付“刺儿头”员工/236 第十章 绩效考评加强监督 1.确定考核标准要合理/242 2.绩效考评要公平公正/244 3.绩效考评应重能力、业绩/248 4.考察下属要科学/250 5.管好头脚,有效监督/253 试读章节 5.与员工同甘共苦 作为一名管理者,身处逆境时,要能与员工有难同当,共渡难关;时来运转时,千万不可居功自傲,独享成果。管理者只有和员工同甘共苦,才能赢得威望,得到员工的爱戴,从而成就伟业。 清朝道光年间,为了抵抗外国列强的侵略,陈化成70多岁了,仍旧接受了道光帝的使命,率领军队驻扎在宝山。一天夜里,忽然刮起了狂风,而后便是暴雨倾盆。这致使驻地附近的水塘迅速涨溢,大水随之向营区蔓延开来。随从的将士请陈化成把帅帐移到高处,以免大水进入而影响休息。陈化成说:“我的大帐是士兵们的向导,一旦移动了,士兵们不明就里,必然会使军心动摇,影响士气。况且士兵们都睡在泥水中,我却一个人高高在上,这怎么行!”他坚决不准移动帅帐。70多岁的陈化成坚持在水中处理各种军事事务,这件事感动了所有的士兵,于是军队士气大增,士兵作战英勇无比。 其实,管理者与员工共患难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在危难情况下,共渡难关、同舟共济往往是唯一选择。但是危难之后,苦尽甘来,仍能与员工共享安乐就不容易了。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即位之前,深得介子推的帮助。他即位之后,就论功行赏,功大的封邑,功小的晋爵,各得其所。介子推不愿受封,重耳仍把绵上(今山西介休东南)划为介子推的祭田。这件事深得大臣们的敬重,此后更加竭力相助,终于帮助他打败楚国。 以史为鉴,我们可受到不少启发。作为一名管理者,身处逆境时与员工共渡难关,时来运转时也千万不可独自居功,尽享成果。‘唯有如此,才能赢得威望,得到员工的爱戴,共创组织之大业。 一些管理者长时间过着安逸的生活,“同过紧日子”的观念变得淡薄了,同甘共苦的精神没有了。他们只一味地要求别人艰苦创业,自己却花天酒地,享尽“清福”。媒体曾披露过这样一件事: 某企业工人轮流下岗,干部却轮流分批旅游。工人轮流下岗3个月期间,共节约“工资成本”14万元,而干部分3批旅游共花费11万元。 有谁愿意去效忠一个贪生怕死、贪图享乐的管理者呢? 作为一名管理者,一定要拥有与员工伺甘共苦、患难与共的精神。每个企业都有运气不好的时候,每个企业也都有身处逆境的时候。一名出色的管理者应该是一名好的舵手,带领员工共同努力,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千万不要端着一副领导的架子,指使别人上危船,然后自己却身处安全地带。身为管理者更要以身作则,尽心尽力,否则一旦出现危急时刻,便会墙倒众人推,你这管理者坐的位子也别想再平稳下去。 日本松下电器就倡导管理者与员工同甘苦、共患难。当面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时,在外界一片裁员、减薪、缩小经营规模的大背景下,松下公司则在大阪福冈区设立了新工厂。面对仓库内积压成堆的产品,管理层拟定了“生产减半,员工减半”的方针,请松下幸之助指示。 但是松下幸之助坚持决定一个人也不减!他认为:“不能因为公司处境艰难就裁人,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要关心员工……”当公司的其他高层领导问他“没有这么多活怎么办?”松下回答:“办法我已经想好了,改为半天上班,工资按全天的标准计发。” 就这样,员工们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欢声雷动,大家纷纷发誓为公司奋战,松下公司因此出现了万众一心、共渡难关的局面。虽然松下幸之助这个决策在一段时间加重了公司的负担,却换来了员工的支持。虽说生产减半,员工只上半天班,但却没有一个员工休息,每个人都利用这半天时间推销库存产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两个月就把仓库里堆积如山的产品销售得一千二净。 松下先生在公司遇到困难时非但没有解雇员工,反而愿意与员工一道接受困难的考验,这充分反映了他尊重员工、爱护员工、信赖员工、愿与员工同甘共苦的良好道德品行,使广大员工在精神上受到极大鼓舞,在生活上获得保障的前提下,同心协力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需要依靠管理者与员工的共同努力,同舟共济。只有在同甘共苦、患难与共中形成的上下级关系才是最牢固的关系,才能使事业飞速发展,使企业充满活力,不断开拓前进。 惠普公司的创始人比尔·休利特曾经说过:“我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就是参与创建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是以高科技、高质量、好的管理闻名于世,然后又成为很多公司模仿的对象。同时我也希望在我百年之后,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能继续延续,这家公司的生命能继续延续,还是很多人讨论的一个对象。” 现在,休利特的希望已经实现了。惠普用独到的企业文化理念和做法取得了巨大成功。惠普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分享的成功。在惠普,人事政策的管理目标就是使惠普的员工共同分享公司的成功。惠普的精神就是:惠普的所有员工共同分享经营中的利益和责任。比尔‘休利特说过,“惠普相信员工想把工作干好,有所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就能做得更好。” 惠普设置了专门的激励机制:每个人的成就都会反映出来,并且同时会展现出一套完整的补偿措施,即薪水和福利。惠普的每位员工都会根据业绩得到相应的就业安全保障,拥有安全、愉快、完备的工作环境,发挥多样化的才能,尤其自己所作的贡献还可以得到肯定,增添了无尽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惠普的这些做法使我们看到了管理者与员工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精神,也正是因为如此,惠普的员工对惠普有着极强的凝聚力,无论在惠普的哪一个机构,都能感觉到惠普人对自己工作的满足。 企业管理者只有做到与员工同甘共苦、患难与共,才能成为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依靠管理者与员工同甘共苦、患难与共,而从中形成的上下级关系才是最牢固的关系。 艾柯卡就任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经理时,由于业务状况滑坡,公司犹如一盘散沙。面对这种情况,艾柯卡认为经营管理人员的全部责任就是动员员工来振兴公司。在公司最困难的日子里,艾柯卡主动把自己的年薪由100万美元降到1万美元,艾柯卡超乎寻常的牺牲精神在员工面前闪闪发光。很多员工被艾柯卡的行动感动得流泪,也都像艾柯卡一样,不计报酬,团结一致,自觉为公司勤奋工作。通过所有员工的通力合作,不到半年,终于使克莱斯勒公司起死回生,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跨国公司。 企业的发展壮大依靠的是管理者与员工的共同努力,同舟共济。而管理者的确需要与员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样才能让员工真正对企业充满情谊,愿意为它付出努力。 P15-18 序言 自20世纪初,正式的管理学理论才真正出现,一百年多来,管理学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那些杰出的管理学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管理学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什么叫做管理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既然是科学,它就有自己的规律。如今的管理学应该研究在现有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通常情况下,好像一谈到“科学”二字,人们就感觉高深莫测,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管理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承担了一定的管理工作。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很多人对这门科学可以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说仅仅是了解点皮毛而已,因此每一个人都应当学习一点正确的管理学知识。 法国企业界有一句名言:“爱你的员工吧,这样做会使他百倍地爱你的企业。”这一管理学的观念,已经越来越深人人心,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实践使他们懂得,没有什么比关心员工、热爱员工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了。我国一直在提倡“以人为本”,关爱员工与“以人为本”恰好不谋而合。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从思想到生活再到工作,从各个层面真诚地关心员工。 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已渗透到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正像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样,如果没有沟通的话,企业就会趋于死亡。 管理要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上,要以制度管人,而不是单纯地以人管人。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职责,严明纪律,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 管理者要学会给员工和组织设定一个目标,实现目标管理、压力管理,处处引人竞争,提高工作效率。要做到奖罚分明,在大胆授权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督……总之,管理就是在约束的基础上,对被管理对象进行梳理并使他们行为有序的举措。 管理的终极目标在于实践。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学习管理学,不能纸上谈兵,而要真正付诸实际行动。 本书试图将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鲜活事例有机结合起来,寓道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力求做到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力争做到能够使外行看得明白,内行得到启发;力图避免纯粹学术著作在某些方面的死板和干涩,能够引起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实现专业研究人员可以从中有所收获、普通读者可以掌握有效的管理方法的目的。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纰漏在所难免,恳请专家与同行批评指正,本人将不胜感激。在此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同行与编辑老师的大力支持与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者 2010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