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淳一,日本当代著名作家。1933年10月24日生于日本北海道,1958年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在母校担任整形外科讲师,授课行医多年。后弃医从文,开始文学创作。为当今日本文坛的文学大家。
作家初期的作品以医疗题材为中心,逐渐扩展到历史、传记小说,特别是其以医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丰富多彩、深入男性和女性本质的恋爱小说,深受广大日本读者的喜爱。
《正午的原野(上下)》为他的长篇小说,是渡边文学精华之作,兼具《失乐园》的激情,与《爱的流放地》的至纯。
渡边文学精华之作,兼具《失乐园》的激情,与《爱的流放地》的至纯。
28岁的多纪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扇子店的家业,其弟在一场学生运动的内部争斗中将一名学生打死,而从未有过恋爱经验的多纪却偏偏爱上了死者的父亲。一边是如醇酒般醉人的不伦之恋,一边是富豪子弟狂热的追求,多纪在心灵和肉体之间左右摇摆……
《正午的原野(上下)》由日本文坛的文学大家渡边淳一所著。
当过村多纪走出位于东山若王子。的家的时候,京都的天空下起了骤雨。
黎明时虽然飘着零星小雨,但到了上午就停歇了,之后,还有些许阳光洒下。这场大雨让多纪备感意外。
多纪还是决定离开了。她来到门口,将皮鞋放进纸袋中,穿上了一双鲨鱼皮花纹的利休木屐。
“下得挺大的呢,打辆车吧。”
从后面传来了保姆安代的声音。多纪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她就已经在这个家工作了,今年刚好六十岁。
“嗯。”
多纪麻利地将装着皮鞋的纸袋塞进了旅行包。
也许是因为下雨而天色昏暗的缘故吧,穿着印花外套的多纪的脸显得有些苍白。
“我走了,家里就拜托你了。”
“我送送您吧。”
“好啊,那这个麻烦帮我拿一下。”
多纪将旅行包递给了安代,自己又拎起了一个装有丧服的日式小箱。
“东京也在下大雨吧。”
推开大门,院子已经被大雨打湿了。刚刚进入十月,细竹还是郁郁葱葱的,木兰的根部却已有了一片落叶。
多纪的眼睛有些青肿,她钻进了安代撑起的黑色雨伞中。
在院子小道的右侧装有一个竹筒敲石。往前走穿过一扇格子门。是一段用砖石铺过的缓缓的斜坡,两侧有雨水哗哗地向下流着。
“西边好像要亮堂一些。”
若王子位于大文字山的山脚,稍稍高出对面的城镇,可以眺望西边连绵的山脉。
厚厚的灰色云层似乎将整个京都都笼罩了起来,只有在右手边的爱宕山那一带才有一些亮色。
“先去趟五条街那边的店里看一下吗?”
“嗯。新干线两点半开,还有点时间。”
多纪迈着碎步,脚尖着地地往坡下走。也有下雨的关系,山麓下的这一片住宅区在午后的时光中格外恬静。
“明天傍晚前回来吧?”
“我想在这之前就可以回来了。”
有三个学生模样的人穿着黄色的雨披从旁边经过,大概是结束了上午的课程,正在往家走。
安代继续说道:“但是这么重大的事隋……”
“怎么?”
“还特地赶去东京……”
“不。”
多纪摇了摇头。两人走完了坡道,转入通向南禅寺的马路。
雨下个不停,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刚才还有些亮堂的西边的天空,现在看来也是乌云密布。
两人在一个写着“宇治茶”招牌的茶馆前停了下来等出租车。
以往,从南禅寺方向开过来的空车一辆接着一辆,可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就没有了。大概在途中就都被别人叫走了吧。
“你不在家的时候,如果有报社的人打电话来该怎么办呢?”安代不安地问道。
“没关系的,说不在家就行了。”
多纪的语气很强硬。安代在伞下点点头。 “可要是您的继母问起为什么没让她去呢?”
“她要这么问那我也没办法,毕竟跟他有血缘关系的只有我。”
这时,驶来了一辆空车。
“谢谢。”
多纪从安代手中接过行李,坐进了出租车内。
“请多加小心啊!”安代深深地鞠了一躬。
多纪朝着车窗外点了点头,然后对司机说:“请到五条大桥。”
从若王子到五条大桥,不堵车的话花不了十分钟。由多纪担任总经理的过村扇子店就位于大桥第二个路口往南的地方。
这是一幢两层小楼,入口处有一段小胡同。房子隔了五小间,但进深比较长。
来到店前,多纪下了车,没撑伞就快速地跑了进去。
“您好!”
门口,一个叫中川的年轻人向她问好。他正在往车上装货。
“辛苦了。要送去哪里呀?”
“要将这些扎好的扇子给小池先生送去,然后把一些损坏的带回来。”
“对了,听说小池先生的父亲中风住进了医院。跟大坂说一声,让他买上五六千日元的水果做个果篮,你带上给他们送去。”
“好的。”
“其他职员都挺好的吧?”
“都挺好的。”
“那就拜托你了。”
多纪说完就上了楼。通往二楼的楼梯很狭窄,而且还堆着挂历呀、装扇子的箱子之类的东西,仅容一个人勉强通过。二楼倒数第二间小屋子就是多纪的经理室,还兼做会客室之用。
多纪脱去外套,让女秘书靖子喊来了常务吉冈。
“请问有什么事吗?”
吉冈带着冷淡的表情走了进来。他已经在过村家工作三十年了,一贯这副样子。
“早上好。”
不管是上午还是下午,多纪刚到公司的时候都会这么打招呼。
“过会儿两点半我要去东京,明天傍晚前回来,公司的事就拜托你了。”
“还是要去吗?”
吉冈源治是过村家的老臣,多纪父亲做生意的时候就聘用他了。可以说,他通晓扇子行业的一切事务。现在成立了公司,吉冈则当上了常务,只有多纪还只称呼他吉冈。
“挂历印得怎么样了?”
“一切顺利。您在东京没什么时间啊。”
“明天的葬礼好像是十一点开始,所以下午还有些时间,我可以去趟日本桥那边。”
“这样的话真是太好了。”
“那样品呢?” ‘
“带几本过去吧。”
吉冈下楼去取挂历的样品。
以前扇子店是只做扇子的,最近,利用空档做起了挂历。多纪去日本桥就是为了跟批发商打打招呼,打通销售渠道的。
多纪迅速将摞在桌上的文件扫了一遍。大多数都是要给销售商和工匠们的支付发票或收条。 “可能有点重啊。”
吉冈抱来了十余种挂历样品,多纪并不理会这些,她拿起一张票据递给吉冈看。
“这十万日元是饭田先生借的吗?”
“啊,这是给要打街的饭田先生的预付款。”
“又来借钱了?”
“他说住在山科的弟弟出了车祸。也许是他又去赌博输了钱吧。”
“这事可得多留意。”
“他说挺急用的。”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