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研究中东亚三国关系的专著,书中具体收录了:《东亚时代的结束与朝鲜的应对——以作为文化民族主义的东道优越论为中心》、《近代社会转型期日本对华观的变迁——从“仰视”到蔑视的运行轨迹》、《日本殖民思想的形成过程与社会进化论》等文章。
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
东亚时代的结束与朝鲜的应对——以作为文化民族主义的东道优越论为中心
关于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的思考
19世纪东亚三国对外意识的演变和比较
日本与“华夷秩序”
江户时代日本知识界的中国观
两种“实学”的相遇与幕末明治期的“脱亚”行程
近代社会转型期日本对华观的变迁——从“仰视”到蔑视的运行轨迹
近代化过程中日本文化的周期性演变
亚洲的超克?——日本战后近代思想中的时间与空间
日本殖民思想的形成过程与社会进化论
“历史和解”与民族主义——寻求日、中、韩的对话视点
日本的近代化与儒教思想
近代史上中日两国对“亚洲主义”的不同认识
近代日本民族自他认识探源及其现代意义
东亚安全与中日韩合作
1871-1881年中日之间的相互认识——以“琉球事件”为中心
试析朝鲜王朝之小中华观及其演变
明治时期日本货币制度及其亚洲认识
日本大正时期稳健派的形成及其影响
日本侵华战争起因中的心理剖析——以开战前日本方面的反省与悖反为例
日本的国定历史教科书与民族主义
日本对西方女性观的认识与应对——以良妻贤母观的形成为中心
试论越剧《天道正义》中的近代女性形象——以2006年中国越剧艺术节作品为中心
汉字文化有可能再统合吗?——东亚汉字文化的过去现在未来
黄遵宪《朝鲜策略》中的日本因素
志贺重昂国粹主义思想与初期《日本人》
梁启超的日本观
超越“日本化”——论孙中山对日本近代化的认识及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构想
浮田和民的中国认识——以批判“二十一条”要求为中心
“汉民族是和平论者”——服部宇之吉中国观简介
一个外交研究者和亚细亚主义——试论鹿岛守之助的泛亚洲论
战前及战后的松村谦三访华——“日中提携论”的延续及其演变
私人资本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精神与构建商业共同体的可能性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日中比较
中日两国非正规就业问题比较研究
日本钢铁业发展动力论——以其与战后改革关联为中心
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与跨国分析
中国水污染与日元贷款的环境合作
新地区主义视角下的东亚投资合作问题研究一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