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南袍哥与辛亥革命/洪门与辛亥革命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欧阳恩良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欧阳恩良编写的《西南袍哥与辛亥革命》以以清末民初为历史背景,概论了西南袍哥的组织、仪式、帮规及其在晚清时期的主要活动,探讨了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联络与发动下西南袍哥对于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以及辛亥革命后西南当局与袍哥的关系。

内容推荐

辛亥革命时期,西南袍哥“蔓延及于穷壤,几于无村无寨无之”,其势力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西南袍哥与辛亥革命》立足区域史研究视角,以清末民初为历史背景,以资产阶级各派别与西南袍哥的相互关系为中心,从自然、人文环境入手,追溯西南袍哥的历史渊源,解剖西南袍哥的内部组织,阐述西南袍哥为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民国做出的贡献;并揭示辛亥光复后,西南各省袍哥因其固有缺陷,如何成为反动势力与革命派争权夺利的工具;探讨西南帮会文化的历史启示。

《西南袍哥与辛亥革命》由欧阳恩良编写。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晚清西南袍哥概况

 一、从咽噜到袍哥——西南袍哥的起源

  (一)咽噜的形成

  (二)天地会、边钱会、青莲教在咽噜向哥老中的影响

  (三)袍哥的出现工

 二、西南袍哥的成员构成及其变化

  (一)加入袍哥的条件

  (二)成员构成的变化

  (三)西南袍哥中的另类成员

 三、西南袍哥的组织形式

  (一)哥老会的基本组织结构

  (二)西南袍哥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

 四、西南袍哥的主要仪式

  (一)开山立堂

  (二)开香堂

  (三)公片宝札与拜码头

 五、西南袍哥的隐语、暗号

  (一)隐语

  (二)暗号

 六、西南袍哥的帮规

  (一)对内规制

  (二)惩处方式与程序

第二章 晚清西南袍哥的主要活动

 一、晚清西南袍哥的反洋教斗争

  (一)四川大足教案

  (二)光绪末年贵州哥老会的反洋教活动

  (三)哥老会与川黔义和团运动

 二、晚清西南袍哥的反清起事

  (一)哥老会首杨海泰“谋乱”

  (二)桐梓哥老会“滋事”

  (三)夏友复结盟抗捐

  (四)刘燕飞招纳哥老会众起事

  (五)光绪年间广西哥老会在贵州的活动与黔边会剿

 三、晚清西南袍哥的反社会活动

  (一)聚赌、抢劫、拐卖人口 

  (二)鸦片贩运与李、蓝烟帮造反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西南袍哥

 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秘密会党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秘密会党联合的基础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对秘密会党的联络

 二、同盟会与四川袍哥

  (一)同盟会对四川袍哥的联络

  (二)以袍哥为基础发动武装起义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贵州哥老会

  (一)贵州自治学社与哥老会

  (二)哥老会与贵州陆军小学

 四、同盟会与云南哥老会

  (一)运动袍哥策反云南新军

  (二)组织哥老会发动河口、永昌起事

第四章 袍哥与四川光复

 一、以袍哥为群众基础的四川保路运动

  (一)川汉铁路公司及其演变

  (二)袍哥大爷罗纶与四川保路同志会的成立

  (三)以袍哥为主体的保路同志军的建立与成都血案

  (四)袍哥龙头大爷侯宝斋与新津之战

  (五)保路同志军在各地的武装起义

 二、四川军政府的建立

  (一)袍哥首领王天杰与荣县独立

  (二)袍哥大爷曾省斋与大汉蜀北军政府的建立

  (三)重庆起义成功与蜀军政府的建立

第五章 袍哥与滇黔光复

 一、袍哥与云南辛亥光复

  (一)哥老会与腾越首义

  (二)昆明“重九起义”与云南全省光复

  (三)云南军都督府的建立及其措施

 二、袍哥与贵州辛亥光复

  (一)自治学社对武装起义的准备

  (二)贵州光复及袍哥的作用

  (三)大汉贵州军政府的建立及其思想和措施

  (四)贵州辛亥光复中的几个重要袍哥首领

第六章 辛亥光复后的西南局势与袍哥兴衰

 一、四川军政府的建立与袍哥势力的膨胀

 二、民初贵州哥老会的畸形发展

  (一)民初贵州帮会畸形发展的原因

  (二)畸形发展概况

 三、民初的云南军政府与哥老会

  (一)《严禁开公口山堂告示》和《惩治律》的出台

  (二)唐继尧主政云南后哥老会的再度崛起

 四、滇军人黔与《晓谕解散公口文》的颁布

  (一)滇军入黔及其相关问题

  (二)唐继尧对贵州哥老会的镇压

 五、滇军援川及其对四川同志军的镇压

  (一)滇军援川缘由

  (二)滇军入川对四川同志军的镇压

 六、四川军政府对哥老会的扫荡与四川袍哥的反袁斗争

  (一)四川军政府对哥老会的扫荡

  (二)四川袍哥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一连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佘英、熊克武、曾省斋、黄金鳌、曹笃等借拜年的机会,于戊申(1908)正月初在隆昌黄万里家里开会,分析失败的原因。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起义的策划、组织是以同盟会为主的,但到了行动的时候,则依赖新军巡防营和帮会来发动,同盟会倒反主为客了。而新军和巡防军中,同盟会只吸收了一部分中下级干部,袍哥人虽多,但成分复杂,纪律散漫。大家因此认定:“要革命就必须有自己的武力,作为暴动的先锋和主力军;要建立自己的武装,就必须有枪。”于是决定派熊克武去日本设法购买枪弹。熊克武于1908年2月到达东京,向同盟会总部报告四川起义经过和购枪计划,总部推吴玉章、李肇甫、张懋隆负责经办,通过宫崎寅藏设法买到大小手枪三十余支,子弹两千多发。

枪械从日本运回重庆后,同盟会即计议在川北广安发动起义,其原因在于:第一,广安位于渠河西岸,交通便利,又四面环山,地形险要;第二,广安和邻县的大竹、长寿、宁水,同盟会员人数在三百以上,力量大,集合也快便,并且当时提倡军事体操,长寿中学领到川造单响毛瑟枪一百余支,大多数学生倾向革命,体操教习廖子亚系同盟会员,可以领导掌握,是一支可靠的生力军;第三,袍哥在这一带的势力雄厚,大竹同盟会与首领李绍伊素有交情,可以借助于他;第四,过去党人几次起义都在川西南,川东北防范较松,驻军不多,广安仅有一个保安营,且极腐败,若突然起事,胜算很大。地点拟定后,熊克武即偕佘英、廖云从、曾省斋、王松廷分别潜往大竹、长寿、宁水、广安,了解情况,宣传发动。

这次起义也是由当地同盟会组织,以哥老会、孝义会为依靠力量的。参与这次起义的同盟会成员主要有张观风、秦柄、萧贤俊、熊克武、佘竟成等。佘竟成初到广安时,就认为此地“据有山险水利,民情勇敢耐苦,正是今日活动革命之处”,因而竭力主张尽快发动起义,“以为人事成熟,情势许可,殆不能缓”。熊克武、曾省斋等来到广安后,便运用川南哥老会的传统仪节和经验,在当地开展活动。佘竟成亲赴各地“码头”,拜会各地公口的“掌旗大爷”,在各地哥老会举行的例行宴会上谈笑风生,像讲故事般将清廷的腐败、哥老会反清气魄以及革命的道理,生动活泼地进行阐述,使得许多袍哥都“钻头竖耳地去听革命新闻”。革命党人经过工作,很快就争取了四五百袍哥接近革命,其中有二百余人直接参加了同盟会,从而在当地大大地壮大了革命力量。于是,同盟会决定在宣统元年(1909)二月初十日天黑时,趁保安营和州署官员都回家,士兵也多半在茶馆之机,举行起义。

起义领导者把起义队伍分为两支:一路由佘英召集袍哥(渠河运铁船帮)400人,先期在东门外河街集合,而廖云从、陈云九、萧绍先、刘慎终、彭正刚等组织同志数十人,潜伏城内,由佘英率领合攻保安营,夺取枪弹,这是关系起义成败的一战;另一路由秦炳、王松廷、易中、蓝孝先、何宗绪、雷大和、秦显忠、陈旭九等召集附近同志候于东门外河坝,归熊克武指挥,伪装团队解送“匪犯”,攻打知州衙门,击破其行政首脑机关。如果这两路得手,广安即唾手可得。与此同时,熊克武进一步计划:广安起义成功,大竹、宁水、垫江、长寿立即响应,然后会合各县人马攻取阆中。阆中仅有一条大路通成都,余皆崎岖山道,易守难攻,可以作为军事根据地,站稳脚跟;并且阆中系宝灵府首县,为川北重镇,可以自成局面,号召推动其他各县继续发难。如广安失败,则退守大巴山,保存实力,再待机而动。

但在二月初十出发前,突然发生船帮中人因未拿到银两而把佘竟成包围在茶馆的事件。虽然熊克武及时赶到,平息了事态;但佘英这一路,由此引起了警察所的注意,有所戒备,被警察堵住,进不了城。廖云从等也被警察隔断,无法行动。而何宗绪等则被警察和保安营包围,敌众我寡,又无援军,好在是天黑夜战,左冲右杀,大部分同志才脱险逃出城外。熊克武飞奔河坝,带领同志直趋州署,数枪连发,齐声呐喊,一下就冲进了二堂,一既没有看见人,也没有遇到抵抗。熊克武很奇怪,担心保安营的人上来,内外夹击,于己不利,于是临时改变计划,不再向州署进攻,而转攻保安营。不料保安营同州署一样空虚,两边的兵房,有的空无一人,有的只三两士兵挤在墙角里发抖。突然州署堂鼓传集救兵的讯号响起来,起义军人少力薄,熊克武乃命秦显忠、陈旭九等先行出城,易中、秦炳和他自己在后掩护,逃出城外。起义失败。因这次起义而被俘被捕的革命党人,除何宗绪、蓝孝先、雷大和被害外,下狱的有陈云九、王晓臣、萧绍先等人。清吏曾严刑迫供同党和主谋,均坚不招认,遂成悬案。

广安起义失败后,佘竟成来到井研,与该县革命党人商议再在嘉定(乐山)举事。当时,嘉定县所属的童家场团队有60支枪,革命党人已事先密约该队队长加入了同盟会,正好可以利用该团队的枪支作为起义的武器。宣统元年十二月十三日,起义者首先分头夺取到童家场等处团练局的快枪一百多支和大量弹药,然后到新场关帝庙集合,宣布正式起义。新场离嘉定仅15里,顺流而下,很容易将其占据。但因在新场耽误太久,加上佘竟成疟疾复发,而且嘉定当局已经得到新场起义的消息,从而加强了戒备。当起义队伍来到位于新场到嘉定之间的宋家村时,已经十分疲惫。城内守军出城迎战,起义军腹背受敌,且缺乏训练和实战经验,最后因伤亡过重而溃散,革命党和哥老会成员牺牲达二百余人。

P141-143

序言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在这次事件中,作为传统下层民众互助组织的秘密会党发挥了重要作用,几乎“无役不从”,功不可没。因此,有学者认为:“应该把会党看作是辛亥革命的元勋之一。”辛亥革命也成为秘密会党性质转化的分水岭。此后,天地会、哥老会逐渐沦为军阀政客进行军事政治角逐的工具或烧杀抢掠、肆虐城乡的土匪;青帮则在租界和国民党当局的庇护和怂恿下,大肆从事“黑色事业”,并将从中聚敛的钱财转投金融、工商业和娱乐业等“白色事业”,从而逐渐蜕变为黑社会。

该书即以此为背景,概论西南袍哥的组织、仪式、帮规及其在晚清时期的主要活动,探讨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联络与发动下西南袍哥对于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以及辛亥革命后西南当局与袍哥的关系。

一、袍哥及其起源的神秘色彩

袍哥即哥老会,又称汉留(流)或红帮。但准确而言,“袍哥”之称,仅于西南一地,其中,又以四川(包括今重庆)为著,贵州、云南次之。据袍哥大爷范绍增称:“袍哥是四川土话,俗名嗨皮,一般都称为哥老会,名称虽有不同,实质就是一个东西。”到晚清时期,哥老会又称江湖会、孝义会、洪江会、红帮等,在四川的江湖会又称“汉留袍哥”,孝义会又称“西流袍哥”。西南地区常称哥老会为“袍儿哥”、“光棍儿”、“海皮”、“袍皮闹”、“汉留”等。

相传“袍”字来源于《诗经》中的“岂日无衣,与子同袍”,而“袍哥”之名则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故事而来。美髯公关羽为了保护两位嫂嫂被逼投降后,一心想收服关羽的曹操经常赐给他金玉珠帛。关羽概不接受,只收了一件锦袍,平时珍藏,有事穿上,但把旧袍穿在外面。曹操问其原因,关羽说:“旧袍是我大哥玄德赐的,今受了丞相的新袍,但不敢忘却我大哥的旧袍。”四川袍哥对武圣人关羽这种义薄云天的人格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以此为名。袍哥兄弟必处处以关羽言行为楷模。他们常挂在嘴头的一口话是:“袍哥人家,义字当先。”

在哥老会的内部传说中,其始祖为殷洪盛。殷洪盛又名洪英,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为人贤明练达,慷慨好义”。崇祯四年(1641),他率领门人南下,投奔史可法麾下,与时贤顾炎武、黄宗羲、傅青主、王夫之等都有交往。他有五位最得意的门生,即蔡德英、方大成、马超兴、胡得帝、李式开五人。清兵入关攻入北京后,明朝遗臣痛感亡国之恨,力图光复明朝。相传史可法令殷洪盛赴北京游说吴三桂,要吴倒戈反清,吴不听从。殷洪盛逃出北京南返途中,“遍访志士顾炎武、王夫之、傅青主、黄宗羲诸人,议创‘汉留’组织,以为‘反清复明’的企图”,便由王夫之作史论,黄宗羲作《明夷待访录》,宣传尊华攘夷思想。顾亭林、傅青主两人得到一笔巨款,在陕西各地创办票号和当铺,藉此从经济上进行接济。

殷洪盛于清顺治二年即崇祯十八年(1645)五月十三日战死于安徽三汉河后,其门徒蔡德英等五人,誓死继承其遗志,投奔了台湾郑成功。

……

——截选自前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6: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