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梅新林等编著的《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与社会变迁》是江南文化世家研究丛书之一。本书共八章节,内容包括明清苏州的宗族观念与文化世族、长洲彭氏的科举道路及其家学、家族迁徙与区域文化互动——以大阜潘氏为例、社会网络与文化传承、国家与地方关系中的文化世族——以江南减赋活动为中心、文化世族与地方社会等。本书给供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与社会变迁》以“文化世族”为核心概念,全面研究了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与地域社会之互动关系。通过对文氏、王氏、叶氏、彭氏、潘氏等家族的深入挖掘,系统分析了家族迁徙与区域社会之间的文化互动,以及家族通过婚姻、科场、仕途、结社等途径累积的社会文化资本是如何影响着苏州社会风尚的走向,扮演着“邦之桢干,里之仪型”的社会角色。在国家与地方的利益博弈中,文化世族的角色同样不容忽视。近代西学东渐,苏州文化世族也站在了时代潮流的前列,顺利地完成了由科举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向,由科举世家蜕变为现代的科学世家。苏州文化世族之价值,不仅在于其取得的各项文化成就,更重要的是其内含的维持家族长盛不衰的各具特色的家族精神。
《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与社会变迁》由梅新林等编著。
绪论明清江南家族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
第一章 明清苏州的宗族观念与文化世族
一、六朝以来的国家制度与苏州宗族观念
二、苏州士人与宗族建设
三、苏州文化世族的类型与角色
结语
第二章 长洲彭氏的科举道路及其家学
一、长洲彭氏的科举道路
二、长洲彭氏的理学思想
三、长洲彭氏与江南居士佛教
第三章 家族迁徙与区域文化互动——以大阜潘氏为例
一、大阜潘氏由徽入苏的土著化过程
二、苏州潘氏对徽州文化传统的继承
三、潘氏入苏之后的家风转变
四、徽苏两地潘氏家族的人员往来与文化互动
第四章 社会网络与文化传承
一、文氏的社交网络与苏州的文化谱系
二、汾湖叶氏的文化特色与交往选择
三、清中期长洲彭氏的婚姻与交游网络
第五章 国家与地方关系中的文化世族——以江南减赋活动为中心
一、江南重赋:经济形式下的政治矛盾
二、成同之际江南的社会危机与朝野权力关系的变化
三、苏州潘氏家族的社会网络与江南减赋的成功
第六章 文化世族与地方社会
一、长洲彭氏与江南劝善思想的传播
二、长洲彭氏与苏州地方公益事业
三、潘氏家族与太平天国时期的江南政局
四、承平年代潘氏的社会角色
第七章 世族家风与苏州世风
一、文氏“市隐”的政治态度与“和而介”的处世哲学
二、莫厘王氏的“求实”思想与“经世致用”实践
第八章 近代社会变迁与苏州文化世族的教育转向
一、实学与西学:苏州文化世族教育转向的内外资源
二、科举废除前后苏州潘氏家族的教育转向
三、近代莫厘王氏的“中体西用”观与教育转向
四、文化世族教育转向的特点与影响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