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军,作家,其《拂晓前的葬礼》和《原野在呼映》曾获全国第三届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奖,多部作品被译成德文、日文、英文、韩文等,长篇小说《乡下人》三部曲(《白蜡烛》《青桐树》《红地毯》)被收入国家图书馆建国六十年之优秀长篇文库。
《风骨随身》收录了作者的太平时代说进取、谏豪强书、论“与国际接轨”和“不搞西方那一套”、庸吏之害甚于贪官、中国文化的暗疮、文人从政之弊、必先诉诸正义然后道德、瓦尔登湖之辩、夜行车上看《杂文》、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讲史热的缺陷等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风骨随身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兆军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兆军,作家,其《拂晓前的葬礼》和《原野在呼映》曾获全国第三届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奖,多部作品被译成德文、日文、英文、韩文等,长篇小说《乡下人》三部曲(《白蜡烛》《青桐树》《红地毯》)被收入国家图书馆建国六十年之优秀长篇文库。 《风骨随身》收录了作者的太平时代说进取、谏豪强书、论“与国际接轨”和“不搞西方那一套”、庸吏之害甚于贪官、中国文化的暗疮、文人从政之弊、必先诉诸正义然后道德、瓦尔登湖之辩、夜行车上看《杂文》、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讲史热的缺陷等作品。 内容推荐 作家秉承知行合一的信念,一路走来,风骨随身;沉潜多年后推出此部力作,视野广及古今中外文化,在此透视中,还原着历史,还原着思想的精义,更彰显着人类的普世价值。 《风骨随身》内容包括被误解的话题、感谢春秋、商鞅的成功与王安石的失败、轻商意识的由来与终结、说官商相食、质朴与奢侈之争、王莽的教训、彼岸潮涌今方知、老少博尔豪斯、市场之歌、读史八憾…… 《风骨随身》由王兆军编著。 目录 序言 我想 被误解的话题 感谢春秋 商鞅的成功与王安石的失败 轻商意识的由来与终结 说官商相食 质朴与奢侈之争 王莽的教训 彼岸潮涌今方知 老少博尔豪斯 市场之歌 读史八憾 我感 太平时代说进取 谏豪强书 论“与国际接轨”和“不搞西方那一套” 庸吏之害甚于贪官 中国文化的暗疮 文人从政之弊 必先诉诸正义然后道德 瓦尔登湖之辩 夜行车上看《杂文》 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 讲史热的缺陷 论文化的同化力 人生需要借口 暗码与你擦肩而过 我观 14世纪欧洲风情画 鲁迅是一种精神 笛卡儿与帕斯卡尔 读苏东坡 再读苏东坡 从浮世绘看历史的相似 耶稣之死的经济原因 俄罗斯双城记 纪念维克多·菲克先生 陈汤的教训 试读章节 回想从小受的教育。发现有若干历史问题被教科书弄拧了。 第一个问题——此前我一直以为上古三代尧、舜、禹(史称“三圣”)之间的权力传递是禅让。爱好宣扬“礼”和“仁”的儒家子弟们为读者编造了一个美丽的童话,说我们的先人早在原始社会就那么谦恭礼让,对权力的认识极为彻底极为超脱,执政者从来没有什么私心杂念,交接权力时总是出于公心,没有丝毫的出于私利的留恋,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智慧,温文尔雅,清澈透明,高风亮节,后世简直无法企及。 第二个问题——教科书给我一种误解,以为原始共产主义是非常美好的时代,而代之而起的奴隶制则是黑暗而残忍的制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总是想象,原始社会那时多么好啊!大家一起去打猎,弄来很多猎物,整个部族围着篝火烤肉吃,吃饱了就跳舞,唱歌,捉虱子。分配猎物都是按平均的原则,即使部落酋长也不能多吃多占,老人和孩子皆有所养,公平、公道而且公开,没有人舞弊作奸。奴隶制就不同了,奴隶主骄奢淫逸,花天酒地,生杀予夺,草菅人命,而可怜的奴隶们则像牛马一样终日劳作,连生命都没有保障,很多少男少女被作为殉葬品活生生埋到贵族的坟墓中,等等。 我本愚钝,到很晚才弄明白以上两个历史命题都是人为的误解。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正直而渊博的历史学家和文化大师,其中包括主持编写《中华文明史》的袁行霈、严文明等一批堪称优秀的学者。这套四卷本的皇皇巨著,让我对中国文明史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首先,我因此明白了三代间的权力传递并非一帆风顺,被教科书美化了的所谓禅让,其实充满了血腥的争斗。尧、舜、禹虽为圣贤,但他们照样无法摆脱人性的束缚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其次,原始社会并不如我从前想象的那么美好,相对于部落社会来说,奴隶制国家的出现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从那时起。中华民族拥有了一个大国,而大国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任何部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的过渡,都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中国如此,世界亦如此。 可以说,人类只有迈过奴隶制社会,才算进入了文明的历史。此前的历史只是文明的上游,主要依靠人性的基本欲望维持着简陋的社会组织。此后,也就是从奴隶制开始,文明史才真正形成像样的江河,劳动、理性和审美开始联手,从而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历史教科书应当对原始社会的鄙陋给予描述,而对奴隶社会的历史贡献也应加以肯定,不能单从阶级斗争的角度看问题。 三代权力的传递,并非一帆风顺的禅让。 先说尧。《史记·五帝本纪》说:尧在授位于舜之前,曾经有传位于其子丹朱的想法。《孟子》日:“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许多文献资料对舜都有描述,说他是一位伟大的贤人,对父母很孝顺,对人很宽容,且忠于爱情,贤达而浪漫。他死后,妻子娥皇和女英哭得死去活来。遍天下的竹子都带上了她们的眼泪,成为湘妃斑竹,等等。无疑。舜是一位贤人,当时的他确实拥有很高的社会威望。史书说,尧在移交权力的时候,曾经十分为难:“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这里的“病”,就是受伤害的意思。尧因此而犹豫彷徨了一段时间,后来“终不以天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从这段话看,尧是自觉地、主动地让位于贤人“舜”的,果如此,不愧为道德高尚且很有理性精神的圣人。 其实。这一描述并不完整。史书只是用“终”、“卒”记载了结果,省略了争斗的历史过程。据《孟子》的说法,舜早就看出尧想授位于其子的意思,起初他对此采取了贤人的姿态(实际上是观望),不争论,也不争夺,希望尧最终不会那样。后来,舜发现形势不对劲了,于是一改韬晦之计,主动出击,从尧的手里夺了最高权力。据《古本竹书纪年》记:“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这句话再明白不过地说出当时的情景:舜认为尧的德行堕落了,不该让自己的儿子接班,于是就把尧抓起来了,尧成了舜的囚徒。“复掩塞丹朱,使不与相见”,还把他的儿子藏起来(就是软禁),不让他们父子相见。这说明,那次权力继承其实是一次宫廷政变,为此,韩非子说舜是“人臣弑其君者”。 这件事,在道德伦理的层面上,很难说谁对谁错。尧如果将权力私相授受,破坏了既定的规矩,当然不妥。舜在夺权过程中使用了武力,后人也有诟病者。今人只能从历史的层面上去认识这件上古之事。这件事说明了,当时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禅让制已经摇摇欲坠,但是世袭制的条件还不够成熟。 有学者考证,50万年前周口店古人类可能是食人族。当时听了这话,我觉得很不舒服,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礼仪之邦,怎么说我等的祖先是吃人的魔王呢!后来弄清楚了,早期人群可能大都是食人族。这可以想象:那时的自然环境十分凶险,人类没有什么像样的工具,获取食物就靠赤手空拳,有时难免会弄不到吃的。除了自然灾害。还有四季的更替,冬天最是难以找到食物的。挨饿挨到性命难保时,人类会互相残杀,捉到的俘虏不会轻易放掉或埋葬,有可能当食物吃了。在没有俘虏可吃的时候,凭空抢掠附近的部落,也是不难想象的。所以,早期人类部落的战争多是为了争夺领地和食物,俘虏往往是难以保全性命的。这是人类史前文明的重要特点之一。P2-4 序言 退休以后,我才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此时之读书,和在职时多有不同。以前,为了工作,经常要读些和职业有关的书,即使有时与自己的兴趣不合,也要硬啃,劳心劳力,真是勉为其难。退休后就不一样了,无关稻粱,便觉潇洒自由,可以只读自己喜欢的书。此时的读书容易陷入“为读书而读书”的状态,床头旁是书,茶几上是书,就连厕所里也放着书,读书主义了,也不好。 读书毕竟还是好处多:第一,读书能够满足人的求知欲,让你知道很多事情,解决认识不清的问题;第二,读书可以忘我,读书人一旦进入书里,便可忘却世事纷扰,仿佛游历着另一处境界;第三,读书并非完全被动,它能给人以启发,让原本模糊的、肤浅的、支离的想法得到突然的光照,浮想联翩,心情焕然,思想的快感油然而生,类似创造与发现。 肉体的快感是不言而喻的,美食让舌底生香,美景让人心驰神往,美声让人三月不知肉味,美女让人想入非非,前人之述备矣。今人早已扫荡了古人的优雅与羞涩,不再惮于描述肉体的快感,从《金瓶梅》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唤起了多少隐秘的叫床声,造就了多少难以评说的悲剧喜剧!近年得了数码照相和互联网的给力,视频作品大行其道,宣泄快感的天地更加广阔,绘形绘色,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思想的快感则较少有人描述。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主要在于理性精神,思想的快感几乎为人类所独有。思想的快感具有寻幽探秘的主动性,万事都想问个究竟,一旦有所发现,便如黑暗中看到光明,凄冷时发现火光;思想具有强大的逻辑能力,它让人见微知著,当思想的触角洞察某种隐秘,人就会喜形于色,仿佛发现了新的星系:思想具有强大的想象力,它让人摒弃身边的黑暗与脚下的丑陋,憧憬美好,渴望进步和文明,为未来提供蓝图:思想具有对比和概括的能力。不仅能见微知著,也能化腐朽为神奇,落后的东西无论怎样掩饰都不能遮蔽思想的阳光。思想是开发人类智慧的发动机,一切愚昧的、丑恶的、不人道的制度和习惯都会因思想而原形毕露,促进人们改变现状,拥抱美丽。思想是人类基本的欲望之一,我们必须满足它的要求。惟其如此,才能体会思想的美妙,才有资格说自己是人。即使身体为此忍受痛苦,也在所不惜。 思想的快感和其他种类的快感还有许多不同,比如,思想是无私的,辐射的,利他的。当思想的触角发现了一种美妙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真切地记录下来,完成其构架,理清其脉络,阐述其意义,并尽快告诉别人,让人们和自己一起分享这种快乐。没有听说哪位思想家发现一种新理论而将之藏在箱子里。思想天生具有大公无私的品德。试想,当你获得一份美食的时候,你会首先想到分给别人吗?当你获得异性的爱情时,你会和别人一起分享吗?当你听见一阵天籁时,你首先会排除周围的纷扰安静地欣赏,至多事后告诉别人那声音多么美妙,绘形绘色,甚或作出曲子来与人分享。思想不同,它犹如一颗颗发光的恒星,它在形成的那一分钟里就划过苍穹,在赠与中获得强烈的快感。 思想的美感兼有写实与写意的成分,前者清晰具体,犹如阳光下坚实的道路,后者则苍茫辽阔,给人再发挥、再丰富、再创造的空间。当一个人发现了现实的美丑之所在并因此获得解救之法,或者,思想让你检讨了生活的得失因而获得教益,你会在片刻之间扫描人生全部,在电光石火中俯瞰过往与未来,豁然开朗,顿觉毫发毕现,柳暗花明。那一过程中的快感转瞬即逝,灵感的电火无法复收,只让你拍案击节。思想不仅拥抱逻辑和概念,那里还有朦胧的诗意,那趣味极其美妙,让你乐不思蜀,沉迷其中,其诱人之处远胜于美人和美食。思想的快感让人从深邃的潜意识里大快朵颐,这是上帝对思想家额外赠与的点心。 当一种思想诞生之时,你会因此而自豪,也值得自豪。你的最简单的一句话,足以让小说家用毕生的心血去描述,你的看似单调的推理可能让科学家节约500年的荒凉探索,你的寥寥数语可能结束数千年的谎言,让人们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思想的伟大在于从来不偏袒个人,它总是针对人类,普世价值才是真理的灯塔。试想,如果没有卢梭和《社会契约论》,没有约翰·密尔和《论自由》,没有马克思和《资本论》,没有孟德斯鸠和《论法的精神》,今天的社会是什么样子?试想,如果没有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现在的科学是怎么个样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几乎不该是人的禀赋,而应是神的天职。 思想之所以伟大,不单因为它能纵览过去,还在于它能作出预言,这看起来类似占卜,但绝不是巫术,近似打赌但和一般的赌博也不同。占卜是借助偶然,赌博是基于选择,思想则基于概念、资料和逻辑。思想之所以具有类似占卜的神秘性和赌博的快感,是因为思想必须通过该领域的最高端向人类发出警示和挑战,而最后揭秘的仅仅是实践。当一种思想横空出世时,人们往往视其为异端,人类需要几代人才能达至它的预设,其中多少悲剧和喜剧,思想家常常要挑战全人类的保守和平庸。正是这种挑战性,让思想具有伟大的张力,思想者因而获得近似神灵的感觉。目光如炬,声若洪钟,所向披靡,思想成为万灵之长的羽翼,帮助人类飞翔。思想,作为一切肉体感官的神,它当之无愧。 有人说,越是封闭的地方,人们越是乐于思想,而且想得更深邃更悠远。我以为不然。思想不是闭门思过,不是偶然机锋,不是钻牛角式的面壁参禅,思想需要凭借,这包括工具和材料。只有在拥有了这些可能之后,才能进入思辨的阶段。我不承认那种越是简陋憨直越能达至智慧的所谓顿悟。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借助读书、调查、分析得到的。你可以说这是笨办法,但我觉得这办法比较可靠。读书开阔了我狭窄的视野,读书让我获得了参与思想的途径,还有先知先觉们的视角和方法,读书是思想的必备之物。如果问我死后希望得到怎样的评价,我说,称呼我读书人吧,那将是最高的奖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