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得好更要教得好--好妈妈家教笔记
分类
作者 陈采霞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的孩子小学时就曾到人民大会堂领奖;初中时被学校聘为学生“校长助理”;高中时参加美国高考,被美国名校录取;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同时攻读会计、金融、电子工程三个学位,都取得优异成绩,并以热情开朗的性格、善于交流沟通的能力树立了良好的中国留学生形象。

由陈采霞编著的《生得好更要教得好——好妈妈家教笔记》讲述了孩子从出生到在美国留学期间的52个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孩子如何养成优秀的习惯的过程,总结了家长在其中如何帮助、引导孩子的经验和反思。

内容推荐

《生得好更要教得好——好妈妈家教笔记》讲述了孩子从出生到在美国留学期间的52个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孩子如何养成优秀的习惯的过程,总结了家长在其中如何帮助、引导孩子的经验和反思,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家教原理: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孩子本身的聪明和优秀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家庭和社会给予的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即生得好更要教得好。这些故事饱含真情,文字生动,所思所感贴近家教现实,对渴望帮助孩子成功的家长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生得好更要教得好——好妈妈家教笔记》由陈采霞编著。

目录

前面那9个馒头(代序) 胡宸

妈妈的宝贝

更大的挑战

会睡的娃娃

不要妈妈抱

“大闹天宫”

自己去上幼儿园

爱坐公交车

初到北京

“那为什么呢?”

每天都得“~/”

“你会气死去”

钢琴弹啊弹

爱“拼”才会赢

免考生

“我的腿折了”

疯狂的假期

计算机比赛

人民大会堂领奖

学游泳

“幸亏还有我”

第一次出国

校长小助理

“非典”大逃亡

游戏也上瘾

“我也想住校”

倒数第二名

考进“龙班”

都有成就感

iPhone惹的祸

给妈妈的信

去美国交流

Eric住我家

微软总部行

在华盛顿州政厅演奏

挑战新托福

一战SAT

再战SAT

六遍《老友记》

人大英语角

放弃高考

留学DIY

离别

入乡随俗

忙碌的留学生

不败的考生

打工也疯狂

攻读三学位

中国牌

同学的礼物

夏威夷之旅

拥抱

感谢互联网

试读章节

妈妈的宝贝

我不懂任何医学知识,无法从医学上解释我分娩时的感觉,但我相信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母子连心。

所有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带有传奇色彩,我的儿子也不例外。

我和我先生1988年结婚,儿子在1989年7月闯入我们的生活,那时我刚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回到湖南湘潭大学,先生也只早我一年从上海师范大学拿到硕士学位。我们本打算休养一段时间之后再确定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哪想到儿子迫不及待来报到了。

25岁怀孕并不算太年轻,但刚刚完成学业,我们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还没有作好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准备,因此得知怀孕的消息着实让我们有些忐忑:要吧,我们拿什么养活和培养他/她?不要吧,我们已经到了生育年龄,孩子迟早是会要的,与其来回折腾,不如顺其自然。想来想去,我们最终决定,无论如何也要留下这个“不速之客”。

都说怀孕很辛苦,我却觉得怀孕的时候也很幸福。这可能是因为我那时年轻身体好,怀孕之后不仅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相反比正常时候更加能吃能睡能走能动。随着我的肚子日渐隆起,周围的人会对我投来羡慕的眼光,身边的亲朋好友会给予我特殊照顾,这让我觉得怀孕中的女人颇有一种成就感。碰巧的是,我出生的年代正赶上生育高峰,因此学校里同学同事中和我差不多时间怀孕的人也特别多,我们不仅可以互相陪伴、相互交流,还可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谁家有好吃的就上谁家吃,谁有什么问题大家都来帮着解决。怀孕可能导致的抑郁、无聊乃至痛苦对我们来说统统都不存在,我们有的是快乐、潇洒甚至骄傲。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们挺着大肚在校园里走来走去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走到哪儿都能吸引眼球,我们居住的片区本来叫“南阳村”,由于我们这帮走路像企鹅的准妈妈的存在,人们干脆叫成了“企鹅村”!

陆续有人生产了,时不时会有谁剖腹产了谁自然产了的消息传来。最出名的一位“同孕”说是分娩时喊叫声大得让马路上的人都能听见,最后喊得实在没有力气生了,医生只好给她作了剖腹产。我们这些还没有到时间的人立马总结经验:生产时一定要保存好体力,绝不能因为忍不了一时之痛导致受二茬罪。那时剖腹产不像现在这么流行,只有生不出来医生才会对孕妇进行剖腹产。

我的预产期是5月7日,5月1日那天就已经有一点动静了,没有经验的老公急忙陪我坐车去湘潭市医院要求住院,医生查了查我的情况说:“还早着呢,先回家去吧!”我们知道医院床位紧张,没有关系人家不会让我们提前住院,只好乖乖地回去。到了2日上午,我感觉痛得越来越厉害了,我们于是又去医院,医生还是用那句“还早着呢”把我们打发了。为了避免来回折腾,我们只好在医院附近兜来兜去,中餐晚餐就在附近的餐馆点了些吃的。不知是胃口本来就好,还是在外面走累了,我把点的饭菜一扫而光,感觉那两顿饭菜吃起来格外香甜可口。到了晚上,医生终于让我住进了医院,但还是没有让我进产房。我婆婆说:“不进产房也好,在外面家里人还可以陪着你,在产房,不到生的时候不会有人管你,你就耐心等着吧。”

过了不知多久,我的羊水已经破了,医生才让我进产房。产房里好几个人正在待产,我跟她们简单打了个招呼就安静地躺下了,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觉得想上厕所,于是一步一步挪向洗手间,等我刚往下一蹲,就觉得有东西要掉下来,我本能地觉得是孩子要出来了!

我扶着墙艰难地走到值班医生办公室,告诉她我恐怕是要生了,医生说你刚才还只开了一指,不可能这么快,我就说那你看看吧,医生看了之后果然说:“真的要生了!马上上产床!”把我安排到产床上,医生赶忙准备接生工具。我在产床上就觉得孩子在我肚子里正往外使劲,我于是配合着孩子的节奏一起用力,一下,两下、三下……等医生把工具准备好,孩子已经出来了。

迷迷糊糊中,我感觉医生在给孩子量体重、做记录。过了一会儿,医生问我:“你希望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可以,健康就行。”我本能地应了一句,脑子一片空白。“我告诉你啊,孩子是12点一刻出生的,你什么都好,生得好,孩子也好,7斤2两,是个男孩!”医生的话听起来是那么悦耳,激动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天生就喜欢孩子的人,因为记忆中我不是那种让小孩子一见就愿意跟我亲近的人,我觉得孩子可爱也是在我做了母亲之后,这说明我的母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奇怪的是,我对怀孕的辛苦和分娩的痛苦记忆非常模糊,相反怀孕时期的快乐体验和分娩过程的幸福感觉更令我印象深刻。难道是因为孕育本身能激发母性?难道是因为从一开始我就对肚子里的孩子准备好了无条件的接纳?我的那些“同孕”很多都通过B超了解孩子情况,我却一直拒绝做B超,因为我不想让孩子受到辐射,也不急于知道孩子的性别,我只求孩子能平安降生,我甚至想过,哪怕孩子有缺陷,我也不会考虑放弃他/她。现在,儿子的降生不仅非常顺利,还给我留下了“会心疼妈妈”的印象。我不懂任何医学知识,无法从医学上解释我分娩时的感觉,但我相信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母子连心,是儿子给我的见面礼,我感动得当时就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用一生去疼他爱他。

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儿子就实实在在成了“妈妈的宝贝”。P2-5

序言

前面那9个馒头(代序)

话说有个人非常有胃口,能吃很多东西。有一次,他吃了9个馒头都没有饱,直到吃了第1 O个馒头才饱。他以为是最后一个馒头把他喂饱的,却不知道前面9个馒头的重要性。

——题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上小学的时候就背过这首诗,但从来也没有真正理解过王维写诗时的感情,一直到上大学以后。

人生的头18年,我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最多也就是小学那次书法交流活动去了韩国几天、高中学术交流时去了美国半个月,但也都是和同学一起,有老师陪伴。2008年8月10日,我搭上飞往芝加哥的飞机开始了我的留美生活。跟父母道别的时候,我看到母亲的泪水在眼里打转,心里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父母失望。初到美国上大学,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离我远了许多,但因为觉得自己年轻气盛,要到外面闯一闯,也就没有觉得多么想家。但我清楚地记得来美国后过的第一个春节。那天我和几个中国同学聚在一起,家里给我打来电话,一听到母亲的声音,还没来得及说任何话,我立马就忘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开始像个小孩一样哭了起来。虽然母亲在电话另一头不停地安慰我,但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当时,我真的想家了,从来没有那么想过。

后来,因为学习紧张,也就没有太多时间想家。或者说,因为不想太想家,于是开始让自己学习紧张起来。母亲来美国看过我一次,和我在一起住了一个月。因为是在上学期间,我没有太多时间陪母亲,只是在周末的时候带母亲去城里玩了玩,母亲却每天给我准备了美味可口的饭菜,让我在一个月时间里明显长胖了许多。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从机场送走母亲回到学校以后,发现空荡荡的宿舍里看不到母亲的身影了,心里有些失落。

当时,我觉得有母亲在身边,真好。

一晃时间已经过去3年多了,我经历了不少挫折,也吸取了不少教训。作为回报,我得到了老师们和朋友们的肯定,但他们也许不知道,我的成绩主要归功于我和我母亲共同度过的那18年。

在那l8年时间里,我也和母亲争吵过,也叛逆过,但母亲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从来都非常有耐心。现在回想起当时的争执,真的觉得自己很幼稚。但正是那18年,让我成为了一个有目标的人。母亲教给我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如何树立并且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些人说,我之所以能在大学里取得现有的成绩,是因为我的聪明和勤奋;而我想说的是,那只是第10个馒头,我人生中前9个馒头才是更加重要的。

胡宸

2011年中秋节于美国芝加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3: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