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钱可以成就事业,实现价值;早有钱可以周游世界,开阔眼界;早有钱可以扶危济穷,弘扬美德。
在进入职场初期或进入社会之前,做好规划,选好行业,让“赢在起跑线”成为现实。
只要比别人更主动、更愿意动脑子,凡事都尽早行动,那么就能够比别人获得更多的财富。
林汶奎编著的《有钱要趁早》能给正在职场上打拼的人有价值的参考,给正处于徘徊、迷茫中的朋友们一点方向的建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有钱要趁早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林汶奎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早有钱可以成就事业,实现价值;早有钱可以周游世界,开阔眼界;早有钱可以扶危济穷,弘扬美德。 在进入职场初期或进入社会之前,做好规划,选好行业,让“赢在起跑线”成为现实。 只要比别人更主动、更愿意动脑子,凡事都尽早行动,那么就能够比别人获得更多的财富。 林汶奎编著的《有钱要趁早》能给正在职场上打拼的人有价值的参考,给正处于徘徊、迷茫中的朋友们一点方向的建议。 内容推荐 《有钱要趁早》由林汶奎编著。 中国有句古语:“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趁人生的大好时光努力奋斗,早早地为自己的一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一生远离贫穷,使得自己拥有一个衣食无忧的幸福人生。所以说,有钱要趁早。 同样都是处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同样都是成长在温暖与呵护包围着的环境中,为什么就有人会成为富翁,而有人成为“啃老族”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历史学家会从历史渊源上告诉你答案,社会学家会从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你找到答案……而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答案就是——越早踏上赚钱之路的年轻人越容易成为富翁。 《有钱要趁早》能给正在职场上打拼的人有价值的参考,给正处于徘徊、迷茫中的朋友们一点方向的建议。 目录 第一章 你为什么“蜗居”,你为什么是“蚁族” ——都是没钱惹的祸 1.是谁让你成了“卡奴”、“车奴”和“房奴” 2.亿万富翁不是传说,你也可以脱离“月光族” 3.进城还是下乡?哪里有金矿就去哪里 4.有钱才可以活得更有尊严 5.不能丢失理想——只要敢想,蜗牛也有春天 6.条条大路通罗马,你选的路是否适合自己 7.自卑自弃就是自毁长城 8.过犹不及——自傲不等于自信 第二章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为什么赚钱要趁早 1.亿万富翁出少年 2.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创业更容易成功 3.“富有”是一种选择 4.“笨鸟”就是要先飞 5.只有懒惰可以剥夺你成为亿万富翁的权利 6.你拥有的财富与你对财富的渴望程度成正比 7.时间远比金钱贵重 第三章 又早、又快、又多 ——怎么才能趁早挣钱 1.要做智慧的亿万富翁,不要做“聪明”的穷人 2.不懂大势,永远与金钱无缘 3.要挣大钱,就不要在乎小钱 4.处处留心皆生意——挣钱的机会就在你身边 5.与时俱进,再也不能用以前的方式挣钱了 6.做你喜欢而且擅长的事,想不发财也难 7.千万别“混”工资 8.要鱼还是要渔竿决定了你的“钱”途 9.投资不妨站在巨人肩上 第四章 滚雪球 ——聚敛财富的方程式 1.成为亿万富翁的定律:短期利益服从长期利益 2.爱财的君子深知聚散之理 3.钱不是卖苦力换来的,赚钱需要智慧和胆识 4.“小账本”有大用处——从小处制造财富 5.把每一分钱都用在能够创造效益的地方 6.青春和健康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财富 7.金钱有价,情义无价——结交朋友是最好的投资 8.贪婪是财富的天敌 9.仔细考虑每一个风险 10.学会在投资中建立并扩展人脉 11.“省”下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12.哪怕一分钱也要花在刀刃上 13.把握大势和优质公司的“笨人” 14.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式才能带来巨大财富 15.储存智慧,积累永恒的财富 第五章 亿万富翁没有告诉你的财富真相 1.创富路上失败并不可怕 2.学会用别人的钱为自己创造财富 3.多交一个“有用”的朋友就会多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4.多结交能够患难与共的朋友 5.“慢”就等于“快” 6.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 7.成功没有愚公移山那么艰难 8.米店里的小伙计成为“经营之神” 9.钱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第六章 是等待财富机会还是创造财富机会 1.处处留心皆生意 2.在危机中寻找自己的良机 3.不要错过每一个可能赚取财富的契机 4.如何抓住投资方向 5.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错失了成功的机会 6.“垃圾”也有用处 7.机会敲门的声音很轻 8.守株待兔等到的只是两手空空 9.生意不怕小,就怕做不好 试读章节 6.条条大路通罗马,你选的路是否适合自己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任何人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道路,关键的是这条道路还得是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且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同样,在这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有着无数条赚钱的途径,但是每一个人找到那条适合自己的赚钱途径却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当我们看到那些“蜗居”在城市低层的年轻人之时,当我们看到那些在早晨和傍晚挤爆公交车的年轻“蚁族”之时,我们总会从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叹:年轻人啊,你们何时才能够找到上帝为你们准备的那条“罗马大道”?可以说,只要在年轻之时选准自己的“罗马大道”,那么你总有一天会到达罗马——人生价值的实现之地。 当我们漫步在香港街头的时候,广告牌不时映入我们的眼帘,尤其是在晚饭过后华灯初上之际,整个香港一片灯火辉煌、霓霞闪烁之际,很少有人会想到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东西都和李嘉诚有关。 1928卑7月29日,李嘉诚出生在广东省潮安县府城北门街面巷5号的一座古朴雅静的大宅子里。 1943年,李嘉诚的父亲病故。家中遭受巨变之后,李嘉诚的母亲为了养活一家人,被迫带着李嘉诚兄妹几个从潮安奔赴香港投靠其兄长庄静庵——当时香港最著名的钟表商之一。 李嘉诚一家到达香港之后,暂时客居在舅舅庄静庵家,而此时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也不能再读书了,年仅十五岁的李嘉诚只好去一家茶楼当伙计。在茶楼跑堂的工作可谓非常艰辛,但是李嘉诚却别无选择,因为作为长子的他还要和母亲一起承担起养育兄弟姐妹的责任,所以不论工作多苦多累,李嘉诚也要坚持下去。 1945年,李嘉诚又去舅舅庄静庵的钟表公司上班。进入舅舅公司后的李嘉诚跟着一位师傅学习钟表装配及维修技术,他的师父是舅舅亲自指派的,因为舅舅庄静庵觉得外甥能够学会这样一门实用的技术就能够保持一辈子生活有靠。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李嘉诚在舅舅的公司上了两年班之后却毅然辞职了。李嘉诚的这一举动在很多人看来都不可理解——别人找一棵大树靠都找不着,李嘉诚竟然选择放弃舅舅这棵“大树”。李嘉诚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很大的原因就是李嘉诚不愿意寄人篱下,他认为“条条大道通罗马”,上天总会给自己设定一条“罗马大道”的。只要自己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就一定能成为像舅舅庄静庵那样的知名企业家。 1947年,李嘉诚放弃已经学了一半的钟表装配及维修技术,改行去一家小塑胶厂做一名推销员。在所有人看来,李嘉诚的这一举动无疑是“自讨苦吃”。而事实上却是,李嘉诚在进入塑胶业之后却找到了属于他的“罗马大道”。精明能干、口才一流的李嘉诚非常适合推销工作。在他进入塑胶厂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让该塑胶厂的产值翻了好几倍。而他也被老板任命为总经理。可以说,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李嘉诚终于迎来了事业上的第一个高潮期,就在周围的亲戚朋友都放下心来之时,李嘉诚又一次做出了一个让大家不安的决定——开办自己的企业,向自己的“知名企业家”的目标奋进。 事实证明,找到了自己的“罗马大道”的李嘉诚命中注定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推销天才李嘉诚很快就在香港塑胶领域闯出了新天地,紧接着他又先人一步地生产塑料花赢得“亚洲塑料花大王”的头衔,再接着投身房地产……等到李嘉诚三十而立之时,他就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了香港知名企业家之一,而现在的李嘉诚不但是全球知名的企业家之一,更是成为了全球华人的财富象征。可以说,李嘉诚成功的最根本性因素就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坚决地走下去。 在当前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年代,年轻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像李嘉诚一样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并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对于刚刚走向社会的年轻人来讲,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就意味着找到了自己最适合的发展道路的开端。 年轻人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的第一个方法: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同时也是能够使自己不断提升的职业。 对于很多刚刚走出校门就失业的年轻人而言,他们之所以迟迟就不了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找不到自己认为满意的工作——很多人是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却因为一开始的薪水过低而选择放弃,也有很多人找到了薪水满意但是自己不够喜欢的职业,而在就业不久之后就辞职。 可以说,年轻人要想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一定要懂得取舍,宁可放弃薪水满意但是自己却不很喜欢的职业,也不能放弃自己喜欢却薪水较少的工作。道理非常简单,对于任何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而言,薪水低是可以理解也可以承受的,因为你们有着巨大的年龄优势,只要能够在自己喜欢的职业上倾尽全力地去工作,随着个人资历与工作经验的增长,一开始过低的薪水自然能够变得丰厚起来,因为任何一个人在自己喜欢的职业中总是能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所以说,对于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一定要做到不急功近利,应该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并快速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在这一喜欢的职业领域进行拓展,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最后用坚持不懈的实际行动去实践,就一定能够成就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年轻人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的第二个方法:旁观者清,让最了解自己的人帮忙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 很多年轻人之所以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自己又能干好什么。对于那些整日无所事事、内心一片迷茫的待业小青年而言,他们在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和自己能干好什么的情况下,就像一只只没头苍蝇,今天在这个行业看看,明天在那个领域瞅瞅,就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其实,这些青年并不是命中注定就一事无成;而是刚刚进入社会的时候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内心没有方向性才造成自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好。所以,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家人朋友帮忙,让大家帮助自己找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从缺点中看到改进之后的自己,并在提升自己的过程中分析出自己既喜欢又擅长的职业领域。找到自己既喜欢又擅长的职业领域之后就是努力提升自己在这一方面的知识技能水平,然后再一头扎进这一行业,并努力奋斗。 P27-30 序言 都是同龄人,为什么差距这么大?有的是富翁,有的是啃老族。 当60后逐渐老去,70后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之时,年轻的80后与90后开始步入社会,成为推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与出生在贫困年代的60后与70后相比,大多数80后与90后可以说是出生在蜜罐中,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最不缺乏的就是呵护——从社会到家庭,他们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可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相当一部分80后和90后,从出生到进入社会一直被呵护着,在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之后,他们的身上都有着非常可怕的惰性,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宅”——整日坐在家里,只知道在电脑前消磨青春时光,再不就是靠父母的关系找一份轻松但不赚钱的工作,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偶尔还需要父母的接济,被称作“啃老族”。因此,这样的80后与90后被社会称为“垮掉的一代”。 当这些80后与90后以“垮掉的一代”的面貌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新生力量之时,无数人开始为他们担心,为整个社会的未来前景担心。然而,却有这样一批年轻的80后与90后,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他们有着上一辈人身上的坚韧,也继承了前辈们的聪明睿智,并以独特新颖的思维立足于社会,不但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也让自己摘除了“垮掉的一代”的帽子。 同样都是处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同样都是成长在温暖与呵护包围着的环境中,为什么有人会成为富翁,而有人成为“啃老族”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历史学家会从历史渊源上告诉你答案,社会学家会从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你找到答案……而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答案就是——越早踏上赚钱之路的年轻人越容易成为富翁。 民国才女张爱玲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对于年轻的80后与90后而言,在这个网络发达、信息传播迅速的年代,出名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出名之后要能够赚到钱。另外,在这个富翁迭出的年代,比名声更有价值的无疑是财富,有了财富就可以出名,而出名了却未必有财富,所以新时代的年轻人一定要有这样的思想——赚钱要趁早。 赚钱要趁早,对于“啃老族”来说,这是一个很难接受的生活理念,因为接受了这一理念就预示着他们要放弃安逸的生活——不能再睡到自然醒,要早起;不能再整日沉迷于网络或各种休闲活动,要早打算;不能再向父母伸手要钱,要早自立。而且,接受这一理念就表示他们将要和那些新时代的精英们进行激烈的竞争。可是,对于“啃老族”而言,这一理念是他们迟早都要接受的生活理念,因为父母只能被他们“啃”一时而不能被他们“啃”一世。而“赚钱要趁早”的理念对于那些新时代的新富翁们来说,是早就灌输在他们脑子中的,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不要丢弃这一理念,因为一直以来,这一理念都是他们成功的原动力。 在这个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年代,人与人之间除了物质上的富裕程度之外,其他方面的差距并不大。换句话说,企业老总的儿子未必就有下岗职工的儿子学习成绩好,出身富裕之家的年轻人也未必就是胸无大志的“富二代”。所以,对于当前社会的任何一个年轻人而言,要想赚到钱、过上富裕的生活,只要比别人更主动、更愿意动脑子,凡事都尽早行动,那么就能够比别人获得更多的财富。 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利用人生的大好时光努力奋斗,早早地为自己的一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一生远离贫穷,使得自己拥有一个衣食无忧的幸福人生。所以说——赚钱要趁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