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特别深重的民族危亡、社会黑暗和人民苦难,是孕育英雄豪杰辈出的沃土。它促使一代又一代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进行不懈的抗争。
陈云就诞生在这样一个风起云涌的动荡时代,他把个人的命运完全融汇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大潮之中,义无反顾,生死度外。时代造就了陈云,陈云则在历史中铸造了自己……
本书讲述了陈云的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陈云的故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石仲泉//陈登才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近代中国特别深重的民族危亡、社会黑暗和人民苦难,是孕育英雄豪杰辈出的沃土。它促使一代又一代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进行不懈的抗争。 陈云就诞生在这样一个风起云涌的动荡时代,他把个人的命运完全融汇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大潮之中,义无反顾,生死度外。时代造就了陈云,陈云则在历史中铸造了自己…… 本书讲述了陈云的故事。 内容推荐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本书为其中一册《陈云的故事》。书中以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生动细腻地叙述了陈云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实现中国的统一、独立、富强,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目录 献身人民解放事业 少年时代 投身革命 小蒸风暴 从事农工运动 参加红军长征 特殊使命 在中央组织部的日子里 主持西北财经办事处 东北烽火 艰难而辉煌的岁月 从“烂摊子”起步 米棉之战 调整工商业 粮食!粮食! 迈向“一五” 从反冒进到“伤筋动骨” 在曲折中前进 下放江西 外贸新开拓 迎接新时期 试读章节 1905年6月13日,在江苏省青浦县的一个叫练塘镇(又称章练塘)的地方,有一个男孩降生了,他就是我们书中的主人公——陈云。陈云出生在小镇下塘街西头靠河的闵家小屋里。这是一间五路头十余平方米的平房,房门朝南,前靠街,后沿河,南面是闵龙相开的米行,西面50米处有一座元朝至正三年建的顺德桥。陈云的父亲陈梅堂,是个纯朴善良的农民。他一无房产,二无田地。除了种田之外,有时还捉鱼摸蟹,或帮别人宰猪,靠辛勤的劳动和省吃俭用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母亲廖顺妹祖籍广东,其父曾任清朝水师舰长,后在练塘镇落户,生有两男一女,陈云的母亲排行第二。 陈云在家中排行第二,前面有个姐姐,叫陈星,比他大8岁。陈云两岁那年,父亲积劳成疾,无钱医治,终于抛妻别子离开人世。家里靠母亲替别人缝衣和帮佣为生,生活非常艰难。两年后,他的母亲也因贫病交加离开了人世。年幼的陈云和姐姐被外婆领回下塘街的家里亲自照料。外婆为人厚道,性格开朗,处事果断。陈云的外公去世后,家里的事务均由她做主,她—直和陈云的舅舅——裁缝出身的廖文光住在一起。 廖文光温和善良,喜欢文艺,婚后膝下无子,后因生意清淡,改营小饭馆,勉强度日。1911年,陈云的外婆病故时,嘱咐他把陈云作为廖家立嗣儿子,并抚养好陈星,他欣然同意,便把陈云认做了养子,陈云改姓廖,名仍叫陈云。 不幸的经历使陈云过早地成熟。他沉静、内向,常常一个人站在旁边看小伙伴们玩耍。稍大一些,他便主动帮舅母做家务,还经常到小饭馆干些杂活。他的沉静、懂事,深得舅父母的喜爱。 1913年,陈云8岁,舅舅送他到私塾接受启蒙教育。私塾不到10个学生,虽然读的是些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书,但由于陈云认真念书,用心写字,在这里,他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他的毛笔字写得端正有力,私塾先生其为赞赏。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推行初小义务教育。1914年,廖文光把陈云送到练塘贻善初等小学读书。陈云对学校的语文、数学、手工、体育等课程都感到很新奇,很好学。他每天很早起床,在店堂里读书、写字。小伙伴们找他玩,他做不完功课,坚决不去。邻居们常用陈云勤奋学习的精神教育子女,要他们以陈云为榜样。 陈云自幼喜爱文艺,尤其喜欢评弹和江南丝竹。幼年时,舅舅就常带他到离家不远的长春园书场听书,回家后又给舅母学讲一遍。上学以后,陈云仍然要利用课余时间到镇上的书场听书。有时还和好友一起到城隍庙西头的隐真道院去学拉二胡和吹箫。 1916年陈云初小毕业,因舅舅廖文光又得一子,生活更加拮据,无力继续供他读书,便辍学在家,在舅舅的小饭馆做杂工。1917年夏,家里经济稍有好转,廖文光又托人送陈云到青浦县乙种商业学校读书,并得到了舅母的弟弟刘福和的资助。在这里,陈云学了一手好珠算,还初步学会了写账册。但只学了一个多月,又因经济原因辍学回家,继续在舅舅的店中做小伙讹一天,饭馆的一位常客、当地比较有名望的进步教育家、练塘首届公立颜安国民小学校长杜衡伯先生来到饭馆,他看到陈云在灶旁烧火,就和他闲聊起来。在交谈中,他发现陈云口齿伶俐,记忆力好,初等小学的知识对答如流,非常喜爱。便向廖文光提出,要免费收陈云到颜安小学高小部读书。他的真诚和慷慨,使廖文光非常感动,他同意让陈云到颜安小学继续学习。 1917年秋,陈云来到练塘颜安小学就读。他凭着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并且连年获品学兼优奖状。他从不死读书,除了抓紧时间学习课堂知识之外,他还喜欢读各种各样的课外书,从中接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视野也变得开阔了。在这里,陈云的思想还受到了一位名叫张行恭(又名张见仁)的教师的影响。张先生是个进步的爱国人士,他不仅讲课语言流畅、生动活泼,而且经常向学生们介绍近代变革思想,如康有为、梁启超、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等。陈云从他那里懂得了什么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什么是封建主义的剥削,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油然而生。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了,反帝爱国运动的浪潮很快波及到了上海周围的乡镇,也传到了陈云的家乡。练塘镇上举行了罢市示威,陈云所在的学校也受到了影响。陈云和同学们一起,在张行恭老师的带领下,组成童子军、救国十入团和宣传队,在镇上进行演讲和表演短剧,号召人们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卖国贼,抵制日货,不当亡国奴。陈云因口才出众,又在同学们中有较高威信,成为活动的中心人物。一次,陈云在一个茶馆里讲演,他慷慨陈词,越讲越激动,脚一蹬,将桌子上的茶壶都给碰翻了。他的演说,博得了在场群众的热烈掌声。 他们还利用表演短剧进行宣传活动。一次他在一出名叫《叶名琛》(叶名琛是清末两广总督,1857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时,不抵抗,最后城陷被俘,死于印度)的话剧中扮演了一个角色。通过这场反帝爱国运动,陈云非凡的组织才能已开始显露出来,立志报国的决心也已卞定。 这一年,陈云高小毕业。因家境贫困,为了不再给舅父母增加负担,陈云放弃了继续升学的念头。冬季,他告别了舅父母,由张行恭老师介绍,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当学徒,那年他才14岁。 陈云虽然年纪小,但是志气大。在学徒期间,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为了尽快熟悉业务,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他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每天早晨天还不亮,他就起来读书、练字,下午下班后还要去补习班学习中文和英文,晚上回到宿舍,他又继续读书到深夜。陈云很节省,学徒期间的薪水很低,第一年每月只有2元,第二年升至4元,第三年升到6元,就是这么一点微薄的收入,陈云都舍不得花,除了用于吃饭、学习之外,其余的他都积攒下来,寄给舅父母贴补家用;但同事们遇到了困难,他总是尽最大力量给予帮助。 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做学徒以及后来当店员的生活虽然清苦,但这却使陈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新思想、新事物,也使他后来成为了无产阶级队伍中的一员。P2-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