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体制下的北京规划建设管理--封建帝都600年与新中国首都60年》从首都城市职能的视角,以元大都、明北京、清北京,以及日伪、民国时期北平的规划建设,到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六次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为脉络,详细阐述了北京城市规划背景、规划内容、管理变革、实施效果等,系统地论述首都体制下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过程、方式和效果。最后,还特意对10位亲身经历首都规划建设60年历程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专家进行了专访,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
本书是研究北京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一本专业性著作,供城市规划相关职能部门、科研人员和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北京市“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是一部反映北京城市规划的史料性、专业性图书。
本书从首都城市职能的视角,以元大都、明北京、清北京,以及日伪、民国时期北平的规划建设,到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六次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为脉络,详细阐述了北京城市规划背景、规划内容、管理变革、实施效果等,系统地论述首都体制下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过程、方式和效果。最后,还特意对10位亲身经历首都规划建设60年历程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专家进行了专访,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
本书以大量的档案文件、史料作依据,资料翔实、历史感强,是研究北京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一本专业性著作,供城市规划相关职能部门、科研人员和师生阅读参考。
导论
第一篇 封建帝都600余年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第一章 城址迁移与城池格局演变
第一节 城址迁移
第二节 城池格局演变
第二章 城市设施的规划建设
第一节 衙署及其附属机构
第二节 皇家礼制建筑
第三节 宗教设施
第四节 居住设施
第五节 商业设施
第六节 基础设施
第七节 皇家苑囿
第三章 封建帝都的城市管理
第一节 元大都的城市管理
第二节 明北京城的城市管理
第三节 清北京城的城市管理
第四节 清末民国时期北平的城市管理
第二篇 新中国首都60年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第一章 1953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改建与扩建北京城
第一节 北京政治中心地位的形成
第二节 城市发展方针和首都建设方针的确立
第三节 以旧城为中心改建与扩建北京城
第四节 首都早期的规划机构与管理特点
第五节 探索中建设和发展首都城市
第二章 1958年城市总体规划构建特大城市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首都城市建设掀起热潮
第二节 首都规划建设乃中央大事
第三节 构建特大城市的远景空间构架
第四节 “一条龙”的规划管理体制
第五节 起伏跌宕中推进城市建设
第三章 1972年城市总体规划及建设秩序恢复
第一节 城市总体规划统领城市建设
第二节 低潮时期的城市建设和问题总结
第四章 1982年城市总体规划调整首都城市发展方向
第一节 “四项指示”重定首都城市发展方向
第二节 规划对首都城市性质进行重大调整
第三节 分区规划和远郊县城县域总体规划编制
第四节 首都特色的规划建设管理模式确立
第五节 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与问题
第五章 1993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建设国际城市的目标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第二节 确立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
第三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规范规划管理
第四节 “一体化”的规划管理体制
第五节 城市建设的大发展与新挑战
第六章 2005年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多中心城市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指导首都城乡建设发展
第二节 构建城乡统筹的多中心大都市区
第三节 城乡规划实施的良好开端
第四节 60年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启示
第三篇 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章 首都中央行政办公设施布局研究
第一节 首都行政中心位置的确定
第二节 中央办公设施规划建设的过程
第三节 中央行政办公设施的布局特征和优化建议
第二章 国外首都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特点
第一节 国外首都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与制度
第二节 国外经验对北京的启示
第三章 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北京城市建设的影响
第一节 北京市财政支出对基本建设支出影响分析
第二节 财政对城市建设支出省际比较分析
第三节 首都重大工程的拨款数据和管理方式
第四节 发挥首都职能要求首都建设有统一的财政
第四篇 亲身经历首都规划建设的专家访谈
访谈录一: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储传亨
访谈录二: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原副主任兼秘书长宣祥鎏
访谈录三:原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主任赵知敬
访谈录四: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柯焕章
访谈录五:原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局长刘小石
访谈录六: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常务副主任马麟
访谈录七:全国政协原常务委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王东
访谈录八: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市政规划所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曹型荣
访谈录九: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谭伯仁
访谈录十:原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市政处处长李贵民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