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下一代企业大学(发展个人与组织能力的新理念)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美)马克·艾伦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企业与教育研究中心CL0高级研修班指定教材,20位全球顶尖企业大学专家阐释下一代企业大学的全新理念和成功案例,企业高管、人力资源、培训与教育专业人士必备用书。

本书是优秀的,汇集了这个领域里众多专家的思想,特别引起注意的是,这些专家大多是一线的负责人,如企业大学校长、人力资源主管、咨询经理等等,他们以自身的实践为理论做了很好的诠释。这本书,它也许不是一本操作性的手册,但是绝对可以指引企业大学的建设方向,带给您更多的思辨与智慧。

内容推荐

本书是进入世界最优秀的企业大学的窗口。全球企业大学的数量正持续快速增长,在中国,企业大学的增长速度尤其显著。企业大学区别于传统培训部门的特征在于战略性地发展个人和组织的能力。全书围绕四个重要主题展开:

·作为战略商业合作伙伴的企业大学

·企业大学的内部功能

·企业大学的特色设计

·下—代企业大学的功能

案例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全球20位顶尖企业大学专家撰写了相关章节,阐释下—代企业大学的全新理念和成功案例,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建议。本书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与教育领域的必备用书,将帮助企业大学的创建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发掘企业大学的最大价值。

目录

第一部分 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企业大学

 第一章 什么是下一代企业大学

 第二章 构建整体的发展框架

 第三章 学习:竞争性业务变量

第二部分 企业大学的内部功能

 第四章 超级学习:为什么技术无关紧要

 第五章 打造企业大学品牌

 第六章 企业大学:道德火焰的新守护者?

 第七章 下一代评估:寻找价值

第三部分 企业大学的特色设计

 第八章 企业大学的全球化思考

 第九章 小公司里的企业大学

 第十章 非盈利机构中的企业大学

 第十一章 政府中的企业大学

第四部分 下一代企业大学的功能

 第十二章 企业大学:文化的塑造者

 第十三章 神奇的导师制

 第十四章 企业大学对领导力培训的战略贡献

 第十五章 职业生涯管理:利用战略课程培养人才,构建组织胜任力

 第十六章 企业大学中的继任管理

 第十七章 企业大学在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社区中的角色

 第十八章 智慧管理:学习和绩效之间易缺失的纽带

后记

试读章节

承诺

企业大学品牌是一种承诺,包含了决定它是否会高度发挥作用的确切要素,它也是等待实现的期盼。这个承诺既是对个人也是对公司的,对个人来说,吸引他们来参加活动的承诺是什么呢?是为了学习技能,提高竞争力,获得企业认同、就业能力、流动性、工资增长、证书、执照、荣誉、社会网络,或者可能的休息和假期?或许没有什么是正式的承诺,但是它的价值在于培训中做了什么,理解了什么,以及在教育方法中融入了什么。

对公司来说,当要求它支持教育时,要承诺什么呢?是变得更加富有吗?或者是问题解决、业务解决、质量奖励、文化整合、改变管理或者转变组织?或许它是一个新的品牌形象或慈善之心。企业大学品牌承诺的困难之处在于消费教育服务时,并不一定能实现它的承诺。你需要一些时间,在获得知识到在公司中有效地应用于工作可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因此,最优秀的企业大学品牌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

企业大学品牌不仅仅是为了吸引新顾客的心理策略和战术,也不仅仅是言辞,它是许多期待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他们才是评判企业大学品牌好坏的主要群体。对于一个企业大学的主管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他愿意凝聚各方力量树立并保护他的企业大学品牌。他必须明白,身份的建立是由许多要素交融而成的,包括客户的希望,以及与竞争对手的不同之处。

为什么要打造企业大学品牌?

对于所有企业大学的主管来说,打造企业大学品牌的必要性不是只通过观察就能看到的,它包括许多因素:谦逊、缩减预算、缺乏市场竞争力,但许多人缺少危机的有关信息。2001年当我进行世界范围内的研究时,我询问所有研究的公司成功的因素,结果是好的市场营销是最关键的。对此,我深信不疑。别人都不知道你,更不可能知道你的商品质量。要让人们了解它,人们需要知道它从哪儿来,能做什么。这就是为什么品牌观念需要时间、金钱和智慧。在这部分,我将列举五个原因来说明树立企业大学品牌的重要性:形象管理、身份管理、面对竞争者、使公司加强或反思自己的品牌、持续不断地保持公司内外部的动力。

形象管理

当一个企业大学已经树立了强大的形象,并且从项目各方获得了充分的权益,那么它就具备了长久生存的实力。它对组织来说就必不可少了,没有它组织将无法运作。当然,产品和品牌可能会脱节,因为它不能仅仅按照管理它的团队意志来运行。尽管如此,如果你不考虑企业大学的形象、身份和教育承诺,其他人就会替你考虑,他们将会创造出一种与你的愿望相去甚远的声誉。这种声誉可能会产生虚假的承诺,破坏你的信誉,甚至危及企业大学的生存。因此,这里有一些打造企业大学品牌的主要原因:

·在你的目标受众和内部利益相关者中留下好印象——CEO、执行委员会、人力资源主管、业务单位、顾客、消费者、老师和顾问——在你心中也要这么想。最后一点是绝对必要的。你为打造企业大学品牌付出的越多,你将会更了解它,也更依赖它。你将会越来越爱它,并保护它。

·获得资金(来自你的CE0、人力资源主管或者顾客)以生存。如果你的形象是模糊的,利益相关者不明白你带来的价值是什么,你就要冒削减预算的风险。

·向外部项目各方解释(比如学者、政客)什么是企业大学,证明它的附加值。它的独特目标是什么?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企业大学这一事物。

管理身份  尽管许多公司想复制那些享有极高声誉的企业大学的模式,但是他们的努力是徒劳无功的。企业大学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它自身的活动范围、价值和教育设施,以及它的身份甚至比母公司还要重要。“我是谁”是企业大学在行动前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我们企业大学的特点(价值观、信念)、远景和目标(梦想、面对各种挑战的战略地位、发展)、力量和资源(团队、预算、设施)、相对于内部和外部竞争者的独特性(仅有企业大学才能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是什么?

应对竞争

一个企业大学在发展中是不可能没有竞争对手的。它们是可见或不可见的,活动或不活动的,但不可否认它们是存在的。它们是内部的培训中心、内部顾问、内部咨询公司、商学院、信息技术培训的提供者,甚至是自学活动、电视、书籍、互联网、企业大学活动或其他企业大学。你的企业大学的竞争者是谁?这是企业大学的校长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他必须确信自身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最危险的竞争者来自于组织内部。没有什么比打败潜在的或真实的对手,认可品牌并赋予品牌身份、形象和承诺更好的方式了。品牌在告诉人们:“我存在,所以你们必须尊重我!更重要的是,我将会向你展示我能做什么。”品牌能够使人们注意企业大学提供的服务,同时告诉人们它区别于公司其他部门之处。P79-81

后记

企业大学步入中国已经有十个年头了,国内出现的企业大学越来越多,给我们这些研究者带来动力,也让我们感到惭愧与压力。在北大,我的“企业大学与数字化学习”的课堂上,我的学生反问,国内这么多培训中心改名为企业大学,改名就是企业大学了吗?假如母体企业解体了,一个现在很优秀的企业大学会怎样呢?对于这些聪明而又朝气蓬勃的学生,我发自内心地赞叹,问题太深刻了。

第一个问题是一个判断性问题,也就是什么是企业大学,企业大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特别是甄别它与企业培训中心的关键在哪里?中国的企业大学数量,有人统计已有三百余家,但是真正的企业大学数目呢?恐怕少之又少,更有甚者,有的企业刚刚挂牌成立企业大学,不久企业就倒闭了。对于这些良莠不齐的企业大学,到了去甄别它们的时候了。一些书上说,企业大学区别于培训中心的主要特征就是其战略性。我想这句话可能是对的,但是又不甚满意,培训中心也未尝没有战略性,而且战略性这个词汇太难衡量,难以衡量的词汇作为判断企业大学的标准,起码不具有操作性。也许应该用一套体系来描述这个区别?我这里也没有答案。于是我将目光投向众多的思想者,特别是国外的企业大学研究者。马克·艾伦的这本优秀的关于下一代企业大学的论文集进入了我的视野,它为我们进一步构建企业大学指标体系提供了一些框架。这本书会对您有很大的启发,您对于企业大学的疑问将在这里得到众多思想者的解答。

第二个问题是企业大学的发展问题。这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话题,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大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能够对外盈利并且自食其力了。它能脱离母体企业独自发展吗?我将学生给我的这个问题又抛给了他们自己,让他们举手,结果认为企业解体之后企业大学将最终消亡和企业大学将继续发展的人数比例大概各占一半,学生们分成了两派,互相难以说服。透过这个问题本身,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企业与企业大学之间的纽带到底在哪里?找到了这种纽带就找到了企业大学的基础,也是最需要大家去共同建设的地方。这本书里面也没有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但是提供了线索——需要大家仔细去研读和体会才能找到答案。

这本书是优秀的,汇集了这个领域里众多专家的思想,特别引起注意的是,这些专家大多是一线的负责人,如企业大学校长、人力资源主管、咨询经理等等,他们以自身的实践为理论做了很好的诠释。这本书,它也许不是一本操作性的手册,但是绝对可以指引企业大学的建设方向,带给您更多的思辨与智慧。

国内对于企业培训的研究很多,但是企业大学已大大超越企业培训,特别是E-learning学习方式在企业的巨大应用,这种建构在主动学习理念基础上的学习方式不再是企业培训这个概念所能全部涵盖的。回顾国内对于企业大学的研究,可能仅仅是开始,包括我们。所幸的是,在国内这个领域,既有不少执掌企业大学的智者,也有一些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咨询公司参与进来,如火如荼地一起为共同推进我国的企业学习而努力。对发展企业大学的两个有意义的下一步研究,也许就是企业大学构建指标体系研究以及首席学习官的胜任力研究。前者可以方向性地鉴定与导向企业大学,后者将提供给首席学习官很好的参考借鉴。

在此非常感谢参加本书翻译工作,对本书作出贡献的同志们,他们是童小平、胡瑛、熊春苗、张晓雷、江风娟、蒋宇、蒋静、张兴华,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本书的面世。

更在此深深致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的郭力总编辑及本书的责任编辑刘冰云。特别是刘冰云编辑,他校勘工作的细心与耐心,充分体现了一个出版人的严谨、执着与责任心。

非自著作品,不敢写序,以尊重原作者,但仍撰写本后记,以铭记翻译本书的意义。并谨以此书献给企业大学、企业培训中心、人力资源、E-learning领域的众多同行和专家。

吴峰

2009年11月16日于北大燕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