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是作为一个女人最完美的一生历程。每次花前月下,甜蜜温柔的话语带来的是天真浪漫的幻想;成为新娘的那一天,会是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的人,所有的祝福都化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小宝宝的出生,给平淡的生活无疑增添了许多的快乐,让你暂时忘掉由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带来的心烦意乱。
《结婚十年》讲述苏青十年的婚姻生活,其中不乏有快乐,伤心,可谓五味俱全。对于为人妻,为人母的女人来说,它是一本能引起共鸣的文字,对于那些情怀初开的少女,更是一本关于婚姻的教课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结婚十年/苏青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苏青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是作为一个女人最完美的一生历程。每次花前月下,甜蜜温柔的话语带来的是天真浪漫的幻想;成为新娘的那一天,会是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的人,所有的祝福都化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小宝宝的出生,给平淡的生活无疑增添了许多的快乐,让你暂时忘掉由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带来的心烦意乱。 《结婚十年》讲述苏青十年的婚姻生活,其中不乏有快乐,伤心,可谓五味俱全。对于为人妻,为人母的女人来说,它是一本能引起共鸣的文字,对于那些情怀初开的少女,更是一本关于婚姻的教课学。 内容推荐 苏青与张爱玲同为30年代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她们都以自己周围的题材写作,作品里反映了当时上海的现代妇女所面临的家庭社会等复杂问题。张爱玲现今在文坛上的地位无可撼动,然而苏青的作品却被可惜在历史一角,实在是读者之憾。张爱玲曾经说要把她同冰心、白薇相比较,她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而当今的张派传人、杰出女作家王安忆也对苏青的作品被掩埋多年觉得“几乎不可能”,她在《寻找苏青》一文中如此写道:“倘若能看清苏青,大约便可认识上海的女性市民。人们只看见上海市女子的摩登……却不知道她们的泼辣。张爱玲的小说里写了这泼辣……,要看苏青的文章,这泼辣才是可信的。” 《结婚十年》一书是苏青将自己结婚怀孕生子、到对婚姻关系失望终于选择离婚就业的故事,这部当年轰动上海的「纪实」作品处处可见苏青对人情世故的见解非凡,却又有坚韧突出的个人豪爽,为上海种种传奇留下一页坚强女性的身影。 目录 结婚十年 一 新旧合璧的婚礼 二 洞房花烛夜 三 风流寡妇 四 爱的饥渴 五 两颗樱桃 六 养了一个女儿 七 寂寞的一月 八 少奶奶生活 九 我的丈夫 一十 小学教员 一一 归宁 一二 脱笼的鸟 一三 来到上海 一四 小家庭的咒诅 一五 开始投稿 一六 小心眼儿 一七 产房惊变 一八 逃难记 一九 避居乡下 二十 丈夫的职业 二一 父女之爱 二二 骨肉重叙 二三 爱的侵略者 二四 都是为了孩子 后记 续结婚十年 关于我(代序) 一 茫茫夜 二 寄人篱下 三 找事难 四 所谓职业 五 花团锦簇 六 酒绿灯红 七 夜长人不寐 八 吴山点点愁 九 苏州夜话 一十 秣陵春 一一 黄昏的来客 一二 还乡记 一三 我的家 一四 孤星泪 一五 飞鸟恋旧林 一六 胜利了 一七 惊心动魄的一幕 一八 秋柳怨 一九 孤寂生活 二十 十二因缘空色相 二一 最后的安慰 试读章节 十月十日节的早晨,当我们的结婚广告刊出时,天还没大亮,房间里却早已黑压压地挤满了人了。母亲昨夜是同我一床睡的,那是N城的规矩,说是在遣嫁的前夕,娘该伴着女儿睡,好在夜里细细教她做媳妇的道理。可是母亲没有教我,她上床的时候,我早已睡熟。第二天还不到五更时分,她便匆匆起身,料理杂事去了。其后只进来过一次,叫我先在床上吃些点心,吃好了仍旧睡下,千万别起身,在花轿没有进门以前。 坐花轿是我乡女儿的特权,据说从前宋康王泥马渡江以后,就逃到我乡某处地方,金兀术追了过来,康王急了,向路旁的一个姑娘求救。那个姑娘便叫他躲起来,自己却诳兀说康王已逃向前方去了,因此救了康王一命。后来康王即位,便是高宗,想报此恩,可是找不到这位救他的姑娘,于是便降旨说凡N府姑娘出嫁,均得乘坐花轿。这轿据说乃是仿御轿形式而造,周围雕着许多凤凰,轿前一排彩灯,花花绿绿。十分好看。按照一直传下来的规矩,只有处女出嫁,才司坐花轿,寡妇再嫁便只可坐彩轿(在普通轿子上扎些彩,叫做彩轿),不许再坐花轿。若有姑娘嫁前不贞,在出嫁时冒充处女而坐了花轿,据说轿神便要降灾,到停轿时那位姑娘便气绝身死了。 母亲当然相信我是处女,因此坚持要我坐花轿,不可放弃这项难得的特权。我觉得坐了花桥上青年会去行文明结婚礼,实在有些不伦不类,但一则因为羞答答地难于启齿,则恐怕母亲疑心我有他故,以为我在怕轿神降灾而不敢坐了,所以结果还是由她们主张去,坐花轿就坐花轿吧。 花轿是由男宅雇定,抬到我家来迎亲的,进门的时候已经晌午了,我正在床上着急,因为整个上午没有起来,大小便急行要命。好容易听得门外人声鼎沸,房间里的人也骚动起来了,孩子们哭呀哭:“妈呀!花花轿子来啦!我要去,囝囝要去看呀!”我知道花轿到了,心中恰如遇到救星,巴不得她们都一齐出去,好让我下床撒了尿再说。不料她们却不动身,只在窗口张望,一面吆喝着孩子不许顶头迎上去,说是了轿神可不是玩的。她们喊:“囝囝,不许上去,快回来呀!新娘子还在床上没起来哩,快来看新娘子打扮呀!”真糟糕!她们还不肯放我自由哩。那时我的小便可真连拼命也自忍不住了,然而却又不能下床,给人家笑话说:花轿一到新娘子便猴急起来自己窜下床了,那还了得吗?我急得流下泪来。泪珠滚到枕上,渗入木棉做的枕芯里,立刻便给吸收干了,我忽然得了个下流主意,于是轻轻地翻过身来,跪在床上,扯开枕套,偷偷地小便起来。小便后把湿枕头推过一旁,自己重又睡下,用力伸个懒腰,真有说不出的快活。不一会,吹打手在房门口“催妆”了,我拿被蒙住了头,任他们一遍,二遍,三遍地催去,照例不作理会,正想朦胧入睡时,伴娘却来推醒我了。 其后,便有两个伴娘来替我化妆,我的五姑母坐在旁边指点,房间里满是看客,我生平从不曾当着人涂脂抹粉,心里觉得怪不好意思。可是五姑母却得意洋洋,巴不得多些人来欣赏才好,因为我这天的新娘装束完全是她出的主意,母亲一向信任她,当然不会不同意。她说时下的礼服虽然都用白色,但是她看着嫌白色不吉利,主张一定要改用淡红绸制,上面绣红花儿。纱罩也是淡红色的,看起来有些软绵绵惹人陶醉。手中捧的花是绢制,也是淡红色,这是我五姑母顶得意的杰作,她说鲜花易谢,谢了便不吉利,不如由她用人工来制造一束,既美丽,又耐久。她真替我设想得周到,处处是吉利第一,好看第二,头上的花环也用粉红色,脚上却是大红缎鞋,绣着鸳鸯,据说这双鞋子因与公婆有关,因此不能更动颜色。我的身材既矮且小,按理一双高跟皮鞋是少不来的,“但是。”我的五姑母说,“你年轻不明白道理,这双红缎鞋子却大有讲究,你穿着它上轿,换下来便妥为保存,将来等到你公百年之后,你要把它拿出来缝上孝布,留出鞋跟头一阔条红的,那便是照你公婆们上天堂的红灯,假使你今天穿了皮鞋,将来又怎能缝上孝布去呢?不是害你公婆只好黑暗中摸索着上天堂了吗?”我想好在礼服是长裙曳地,穿什么鞋子都看不见,红缎便是红缎的吧。 打扮完毕,外面奏起乐来,弟弟便来抱我上轿了。据说那时我应该呜呜地哭,表示不愿上轿,由弟弟把我硬抱进去。可是我没有这样做,因为那太冤枉了弟弟,他事实上并不会强迫我上轿嫁出去,那是真的。然而他还得循俗抱我,累得额上青筋暴涨,好容易喘着把我抱到轿前,我赶紧下来,走进轿子。那时只听得客人们都哗笑起来,据说为的是我不该自己进轿,还该由他把我推了进去,才算合理。可是我既已进去了,再出来也不好意思,只得索性一屁股坐定,垂头闭目装新娘样子。说起这坐轿的规矩来,母亲倒是教我过的,她说坐定后便绝不能动,动一动便须改嫁一次。我不敢动,直到后来伴娘把一只滚烫的铜炉放在我脚下了,灼得我小腿都快焦掉,不禁左挪右挪的,把屁股不知颠动了多少次。至于我将来是否便会再嫁三嫁而至于多次嫁呢,那是有待事实证明的了。 于是四个轿夫上来关好轿门,放好轿顶,花轿里便几乎全是漆黑的了,闷气煞人。脚下的铜炉一阵阵弥漫出热气来,逼得人昏沉沉地,我生怕窒息了,移时反冤枉落个不贞的罪名。我孤零零地闷坐在轿中,与我做伴的,据说还有个轿神,她是吊死鬼,因不服恶霸抢亲而吊死在轿中的,后来皇帝封了她,叫她专门考察这轿中新娘的贞节与否。她这时正高踞在我的头上,若是发现我稍有不贞之处,便会马上把我处死。我虽然自信决没有处死的罪名,可是总也有些害怕她发吐舌的吊死鬼样子,因此闭了眼睛抵死不敢向上观看。轿中又热又闷又黑暗,冥冥中还伴着可怕的轿神,我奇怪康王当时为什么要以怨报德,把劳什子花轿赐坐给我乡女人?我想,这样看来,怪不得后来他会害死精忠报国的岳武穆呢,原来真是个昏君!真是个昏君!P3-6 后记 首先得声明的,本文不是自传,只是自传体的小说。 其中有许多人物是虚构,有许多故事都凭空臆造,但是还有许多自认为是好材料的却不能收进去,原因是这故事描写着现代,说话得避些忌讳。从十一章以下,曾统统改写过,这是件吃力而又不讨好的工作,但毕竟还是做了。 书中的女主角,在结婚十年中几乎不曾合理的生活,到头来还是离婚,我相信她以后仍旧不会好的,生在这个世界中,女人真是悲惨,嫁人也不好,嫁了人再离婚出走更不好,但是不走又不行,这是环境逼着她如此。 我知道一般女人所认为必须离婚的环境,第一是丈夫动手殴打,第二是而且故意作难不给她生活费用。假如只有前者,女人还该看孩子及吃饭分上勉强忍耐久而久之成习惯了,也就不大以为苦。假如丈夫只不供给钱,待她的情分还不错,则女人也可以努力谋生的;有着孩子更热心,又何至于遽离呢?至于丈夫的爱情不专一问题,我却以为爱情本难专一,专一而永久其办不到,做太太者起初得知了虽不免哭哭吵吵,但只要丈夫能边哄边多给钱,也就算了。喜新厌旧虽人之常情,有了新人之后便虐待旧人撵之唯恐不及,却未免有伤忠厚了。待爱人或太太也该如同旁人一般,不必捧之上天也不必踢之入十八层地狱,要发脾气时不妨再替别人想想,这样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女人方面呢?我知道男人是不怕太太庸俗,不怕太太无聊,不怕太太会花钱,甚至太太丑陋些也可以忍耐,就怕太太能干而且较他为强。照社会上一般的观念,女人在男人跟前似乎应该是个弱者,至少也当装得弱一些。甚而至于十足健康的女人对于男子也像一种侮辱,没有一个男子肯当众承认他身体够不上他的太太的,因此肺病美人林黛玉倒不妨惹人爱怜,而丰容盛需的宝钗反而使人缺乏想象。女人不妨聪明,但却不可能干;能干在家事上犹自可恕,若在社会事业上也要显其才能,便要使男子摇头叹息。还有女人也不能有学识,因为一般男子也是无甚学识的,他们怕太太发出来的议论远较自己高明得多。——自然真正有学问有见识能治事的男人是不怕太太有本领的,不过这类男人也似乎不多,因此能够浅薄便好。 武则天是能干的,她嫁给唐太宗,本可说是配得恰好了,可惜太宗已老,不能长久与她共处。以后到了高宗手里,这样的一个不中用的男人,她如何肯服帖?卢陵王更是她掌中之物不必说了。于是她做了女皇帝,在事业上的成功已登峰造极了,但是爱情上却更没有办法。她只能淫乱,如张昌宗之流都是给她嫖的,当然她嫖得不痛快!潘金莲也是能干的女人,她在做武大老婆时何等泼辣,但嫁给西门庆便服帖了,骂骂打打也不要紧,反而使自己感到有一种女性的屈辱在让她满足。王熙凤有本领是人人知道的,但是贾琏及不上她,因此任凭她面容俊俏也宁愿喜爱平儿,任凭她体态风骚也宁愿调戏多姑娘了,这不为别的就是因为王熙凤胜于贾琏,而平儿与多姑娘不如之故,男人不想自己努力向上,就是顶怕女人要向上。 其他还有使得夫妻容易离婚的原因便是分床,从前的人睡的是大凉床,从结婚之日起一直同睡到老死,因此上半夜吵嘴下半夜便要好了;如今夫妻则崇尚洋派,动不动分床甚至于分室睡,吵过嘴以后谁也不肯去迁就谁,尤是女的要搭架子,于是男人便想:要同女的在一起机会多得很,谁又高兴希罕你黄脸婆来?女的也觉得自己丈夫太不看重她了,好在年青美貌到外面去不怕没有人赏识。渐渐的大家都怀恨记了心。 本书中男女主角其实都不是什么大坏人。而且其实也没有什么必须分离的理由,然而因为现代的社会环境太容易使得青年男女离婚了,于是他们便离了婚。以后男的也许会放荡几时,玩得厌了。另外结婚。女的也许致力于事业方面。也许很快就嫁人,是祸是福且不管它,总之他们都还是会活下去的。所可怜者无非是这几个孩子,薇薇跟着她老弱的祖母,不知能够过得多久?菱菱虽然拿了手帕包起玩具来说要跟着妈妈去,但结果还是跟不成,留在家中让佣人们带着,自然不免好好歹歹。元元则是根本不认识母亲,大起来也许会听信爸爸的宣传说你娘如何如何不好,也许是只凭幻想把妈妈看作天上神明——自然这些观念都属不对,不对就不对吧,可也决没有法儿。 据一位朋友告诉我说:某小学教师曾出一作文题目日:“我的家庭”,其中有一个女学生叙述得很好,说她的父母是如何如何相爱,家庭空气是和暖的,生活是快乐的,教师起初还信以为真。不料后来经打听结果,原来她的父母是离婚的,她起初跟父亲住,后来因继母虐待不过,便偷自逃出来跟母亲了,再后来母亲也另嫁人,继父虽然待她甚好,但孩子家也知道没面子,居常怏怏不乐。不大出来同别的孩子玩,更不肯让同学们走到她家里去了,她的功课是好得很。——原来孩子们也希望父母能永久在一起快乐幸福的。 我不能想象一对男女在签离婚据的刹那,将如何的想起从前披礼服缓步入席时众人都纷纷站起来,把红绿纸屑一起向他们纷丢,飘得满堂都是,再加大的孩子们笑呀跳呀嚷:看哪!新娘来了!新郎来了!于是他们便含羞微笑着,仿佛两人在一起已成为宇宙中心了——然而现在这整个的宇宙便如此容易破坏! 我带着十二万分惋惜与同情之感来写完这篇《结婚十年》,希望普天下夫妇都能够互相迁就些。可过的还是马马虎虎过下去吧,看在孩子份上,别再像本文中男女这般不幸。 最后,我得谢谢知堂先生题签,王柳影先生画封面。 书评(媒体评论) 同行相妒,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何况都是女人——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可是我想这里有点特殊情形。即使从纯粹自私的观点看来,我也愿意有苏青这么一个人存在,愿意她多写,愿意有许多人知道她的好处,因为,低估了苏青的文章的价值,就是低估了现地的文化水准。如果必需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 ——张爱龄 有时候看她是胆怯的,她怕吃苦,怕危险,怕一切渺渺茫茫的东西,以命运为赌博那样的事,她是连想都不敢想。因为她是生活于一个时代的。只有生活于一切时代之中的人才敢以命运为一掷,做出人家看来是赌博的行径,而仍然不是渺渺茫茫的。在一个时代里看来是否定的东西,在一切时代之中却有它的肯定。 ——胡兰成 两人中,张爱玲是专写小说的,因此她的思想不及苏青明朗;同时作品里的气氛也和苏青截然不同,前者阴沉而后者明爽,所以前者始终是女性的,而后者含有男性的豪放。苏青是个散文作家,写作小说在她似乎不过是偶然的兴会。但是在重视意识过于技巧的批评家的笔下,苏青却高过于张爱玲。 ——谭正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