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曾经8次参加伯克希尔公司和5次参加威斯科金融公司的股东大会。包括了对33位相关人士进行的44次采访、记录和芒格的演讲稿。书中75%的资料是首次批露。
作者平静地向人们展示了一位历经磨难的勇者的智慧、勇气、沉稳、恬淡,值得我们用心去细细揣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查理·芒格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珍妮特·洛尔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的作者曾经8次参加伯克希尔公司和5次参加威斯科金融公司的股东大会。包括了对33位相关人士进行的44次采访、记录和芒格的演讲稿。书中75%的资料是首次批露。 作者平静地向人们展示了一位历经磨难的勇者的智慧、勇气、沉稳、恬淡,值得我们用心去细细揣摩。 内容推荐 作为一本人物传记,如果有读者想从中了解到芒格和巴菲特的具体投资操作方式,恐怕是要失望了。不过也别急着放弃阅读,毕竟读别人的传记也是芒格最爱的学习方式之一,为什么不从了解芒格的生平开始呢? 芒格的演讲内容总是那些足以改变你人生的大道理,但在这些讲话中他从不指导人们具体应该做些什么。他交给听众的是一幅能找到智慧宝藏的地图,而且和所有的藏宝图一样简单到让人迷惑。只有当你真正理解了指令的含义并且一路遵循到底,宝藏的大门才会为你而开。 目录 推荐序 惟有思想更久远 序言 良师益友 前言 第1章 比巴菲特更聪明的人 第2章 遥控金融帝国 第3章 倔强家族荒野生存 第4章 青年时期的战争与爱情 第5章 无巧不成书的第二次婚姻 第6章 赚到第一个l00万 第7章 巴菲特和芒格的首次碰撞 第8章 只做最好的律师事务所 第9章 正式踏入投资领域 第10章 巴菲特和芒格合作投资的首个大赢家——蓝筹印花 第11章 促巴菲特对阵格雷厄姆 第12章 支持堕胎的古板老头 第13章 用理想支撑一份报纸 第14章 向储蓄贷款业下战书 第15章 伯克希尔诞生记 第16章 巴菲特一芒格王朝战无不胜 第17章 让芒格青冷汗的所罗门 第18章 投资《每日新闻》报 第19章 巴菲特说:“我是芒格的眼睛。芒格是我的耳朵。” 第20章 做投资界的良心标杆 第21章 收割的时节 附录1 惠勒·芒格合伙公司年回报率 附录2 查理·芒格生活及事业年表 附录3 查理·芒格的演讲稿(首度披露)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我和查理·芒格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相当奇特,”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 Graham),《华盛顿邮报》(Wasbington Post)的卸任出版人如是回忆道,“当初向他咨询,是因为有一天我发现自己要做的不仅仅是管理一家公司,更要对孩子和孙辈的信托基金负责,而对此我毫无经验。我请沃伦给我点建议,他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一如既往。‘这是我的想法,但你最好和我的搭档查理谈谈。在绝大部分问题上我们的看法一致。’” “于是我去了查理位于洛杉矶的办公室与他会谈。我认为他应该是个有趣而且相当聪明的人。会谈开始前,我掏出一本黄线笔记本打算做记录。这一举动把沃伦逗乐了,至今他还常常取笑我当年一字一句记下查理那些金玉良言时的情形。” 自从沃伦·巴菲特——这位来自奥马哈的亿万富翁,为格雷厄姆和芒格安排了一次会面后,“我和查理变开始了愉快的长期通信,这太奇怪了。”她说。 格雷厄姆有一个保存信件的专用文件夹,在撰写自传《个人历史》(Personal History)时她再次回顾了这些信件,而这本书后来为她赢得了普利策奖。“这些书信是我和芒格间主要的交往联系,非常亲密。当我重新翻阅的时候,却说不清我们为什么开始通信。在近十年的书信往来中,我们俩天马行空,畅所欲言,无所不谈,既会互相炫耀,也会讲笑话。” 内向腼腆的格雷厄姆总担心自己竭尽全力仍不能达成目标,最后发现大部分情况下,“是他鼓励了我,并让我了解我做的比我自己认为的要好。”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沃伦和查理是如此之像,无论是声音、举止还是幽默感,”格雷厄姆说,“他们互相捉弄,让彼此出丑,然而在我看来,他俩的确是一个非凡的智慧组合。” “我在1957年就听说了查理·芒格的名字,”巴菲特,这个多年后已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说道,“当时我在奥马哈管理一笔规模很小的资产,大约30万美金。埃德温·戴维斯(Edwin Davis)是镇上最好的医生,他的太太名叫多萝西·戴维斯(Dorothy Davis)。我认识他们,他们也认识我的全家。一天我去他们的公寓,跟他们解释我如何运作资金。戴维斯太太是个很精明的人,而当时戴维斯医生并没有专心听我说。我说完之后,他们商量了一阵——然后便同意投资十万美元。我问戴维斯医生:‘刚才你都没仔细听,怎么还愿意拿钱给我投资呢?’他回答说:‘你让我想起了查理·芒格。’我说我不知道查理·芒格是谁,但我已经喜欢这个人了。”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芒格在奥马哈成长的时候,戴维斯一家既是他的邻居,也是他的好朋友。这位医生有些不同寻常,“是一个非常聪明而古怪的家伙。当然巴菲特的投资为戴维斯一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查理说。戴维斯夫妇几乎把他们的全部财产都投给了巴菲特。 “埃德温·戴维斯的确有点性情古怪,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明显,”巴菲特赞同道,“晚年他得了轻微的老年痴呆症。后来,他在我这里追加投资的时候,开始把支票开给查理·芒格。我跟埃德温说:‘在任何情况下你把我们两个搞混了我都不介意,但是支票一定要开给沃伦·巴菲特。’” 在巴菲特第一次听说查理这个名字的两年后,他们终于相见了。“1959年,查理父亲去世的时候,他回来帮忙处理相关事务。戴维斯一家为我们安排了一次晚餐。一见面,我们立刻就觉得彼此非常合得来。”巴菲特说道。 此时沃伦提到的戴维斯一家不是指这对医生夫妇,而是戴维斯的孩子们,同时也是查理童年时的玩伴。戴维斯的两个儿子都当了医生,而唯一的女儿则嫁给了奥马哈的一个商人。是戴维斯一家安排了那次在老奥马哈俱乐部的晚餐聚会,“那的确是一次令人兴奋的会面。”有人回忆说。 芒格也从其他人那里听说过沃伦,但他并没有对和巴菲特见面抱太大的希望。“除了沃伦,我认识巴菲特家族的每一个人。”查理说。芒格立刻注意到这个带眼镜的年轻人身上的一些小细节。“他理了个平头。沃伦当时正在为建造家里的阳光房埋头苦干,他特别爱喝百事可乐、吃盐焗坚果,而且不吃蔬菜。”查理自认为对这些事情都能接受,“但我看到沃伦吃早饭的样子还是会很惊讶。”P5-7 序言 一个非著名的著名投资家 他是伯克希尔的灵魂人物! 他是股神巴菲特的心灵导师! 他和巴菲特构成的黄金搭档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 巴菲特的长子曾说过:“我爸爸是我所认识的人中第二个最聪明的。他是NO.1。” 巴菲特则说:“他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他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贫穷得多。” 比尔·盖茨说:“如果没有他的辅佐,巴菲特恐怕很难做得这么好。” 他就是查理·芒格。 和很多著名的人物一样,当本书作者告诉芒格打算撰写一本有关他的传记时,芒格只是甩下一句:“我可不看好。”随后拂袖而去,杳无音讯;几个月后,芒格亲自联系到本书作者,提供了许多不曾公开的第一手资料。2009年8月,我们邀请作者专门为中国读者写一篇序言,芒格得知后,主动提出要审读这篇文章以及全书,更是抽出宝贵时间,逐字逐句地修改,同时还邀请巴菲特审读,在两人确保无误后才授权这本书与中国读者见面。因此本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资家、伯克希尔两位最著名的掌舵人共同审定的。而此刻的巴菲特也毫不吝惜诙谐的文笔,为本书做了一篇推荐序。这在国内的相关图书中,可谓开创先河。 本书的作者曾经8次参加伯克希尔公司和5次参加威斯科金融公司的股东大会。包括了对33位相关人士进行的44次采访、记录和芒格的演讲稿。书中75%的资料是首次批露。 作者平静地向人们展示了一位历经磨难的勇者的智慧、勇气、沉稳、恬淡,值得我们用心去细细揣摩。 后记 翻译工作接近尾声的一天,我和朋友们约了一起吃饭。席间大家聊起最近都在忙什么,我说我在翻译一本书,并向大家展示了英文原版。一位澳洲朋友看着封面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很喜欢沃伦·巴菲特!”顿了一顿后又说:“但查理·芒格又是谁?”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和我的这位朋友一样,虽然巴菲特的名字听来如雷贯耳,对他的好搭档查理·芒格却完全没有概念。当然,也不是完全无人知晓,豆瓣网上就有一个专门的查理·芒格小组,讨论有关查理·芒格的一切,成员超过400个,算得上是芒格粉丝团。不过总体而言,相比巴菲特,芒格实在还是太低调了。 在这本书中并没有提到他和中国之间有什么联系,但其实芒格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中国。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比亚迪汽车获得了伯克希尔的垂青,通过其旗下公用事业公司(MidAmerican Energy Holdings Co.)斥资2.3亿美元购买了比亚迪10%的股份。事实上,促成这个项目的人并不是巴菲特,而是查理·芒格。查理好几年前就听说了中国有一家同时生产电池和汽车的生产商叫比亚迪,希望能开发出一款廉价实用环保的电动汽车,他从此就对投资比亚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芒格非常看好比亚迪的老板王传福,认为他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商人之一。其实巴菲特一开始对于投资比亚迪是持怀疑态度的,正是在芒格的坚持下,公司对比亚迪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最后才拍板决定投资。 而近几年的伯克希尔或者威斯科金融年度股东大会上,人们也纷纷抛出有关中国的问题,不但涉及经济、金融,也有政治相关的话题。有人提出,伯克希尔作为可口可乐的大股东,是否会考虑要求公司停止担任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对此芒格回答说:“很多人对中国的不完美感到苦恼。我倒要问问:与几十年前相比,中国是更好了还是更差劲了?答案是,中国正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那是好事。我认为,那种因为你不喜欢一个人,就死死揪住他最大缺点不放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段话在2008年伯克希尔整个股东大会上赢得了最多的掌声。 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芒格又表示:“我认为中国有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政策,拥有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速度。他们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他们失去了大量的美元储备和购买力,当然这是说着玩的,那么世界经济将变得更加艰难。我认为,美中两国应该成为非常友好的国家,我们应该加深合作。” 这就是典型的芒格式思维,正如他一再强调的“反过来想想,也许答案就在眼前。” 如果要问我在整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印象最深刻有哪些部分,我会说是附录三,那是两篇查理在不同场合发表的演说稿。之所以印象深刻,首先是因为这两篇都相当长,而且行文中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逻辑关系都相当复杂而又严谨,充满学术气息,翻译起来相当困难。有人说芒格和巴菲特是两个极端,一个说话尽量“哕嗦”,另一个却简洁明了。译罢这两篇演讲稿,信矣。其次,这两篇演讲稿的内容非常值得玩味,能帮助人们理解芒格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如果有人真正理解了芒格在演讲中想表达的良苦用心,同时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严格遵循他的那一套理论和方法,假以时日,必然会取得非同一般的成就。对此我深信不疑。 作为一本人物传记,如果有读者想从中了解到芒格和巴菲特的具体投资操作方式,恐怕是要失望了。不过也别急着放弃阅读,毕竟读别人的传记也是芒格最爱的学习方式之一,为什么不从了解芒格的生平开始呢? 能顺利完成这本书的翻译工作,离不开家人和许多朋友的支持。在此我要对以下这些人表示感谢:我的父母邱初信和戴晓萍以及我的公婆方迪辉和石狀丽,最忙碌的那段时间我没能经常回家,他们给予了我宽容和关怀;我的先生方雷,他始终陪伴着我并为我进行了最后校对,提出许多宝贵中肯的意见;我的朋友们:杨佳枚、吴冠群、韩飞、管轶栋、王薇、戴利、张玮佳、田佳庆、费文晶、付亮、顾晶晶、严尧、徐微、宓扬铭、付时光等。他们有些为我解答了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有些给予了语言上的协助,所有人都为我加油打气。最后也要感谢编辑董寰为此书的翻译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协调工作。 邱舒然写于上海 书评(媒体评论) 比尔·盖茨 微软创始人 如果没有芒格的辅佐,巴菲特恐怕很难做得这么好。 霍华德·巴菲特 巴菲特的大儿子 我爸爸是我所知道的“第二个最聪明的人”,谁是N0.1呢?查理·芒格。 迈克尔·艾斯纳 迪士尼公司主席及首席执行官 芒格的良好声誉不但深入人心,而且广为人知,因为他在商业谋略方面拥有辉煌而成功的记录,能发现其他人看不出的问题。他所精通的那些知识其实有一套方法论可以遵循,通过阅读本书,我们有机会了解这位杰出人物的精彩一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