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高岗传》由戴茂林和赵晓光所著,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高岗传记。高岗,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生前,他身上光环耀眼;死后,他却是“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主角,被开除党籍。本书作者访问了许多当事人、知情者、老同志以及专家学者,收集了众多关于高岗的珍贵史料,向广大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高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高岗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戴茂林//赵晓光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部《高岗传》由戴茂林和赵晓光所著,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高岗传记。高岗,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生前,他身上光环耀眼;死后,他却是“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主角,被开除党籍。本书作者访问了许多当事人、知情者、老同志以及专家学者,收集了众多关于高岗的珍贵史料,向广大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高岗。 内容推荐 由戴茂林和赵晓光所著的《高岗传》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高岗的传记。 高岗,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 生前,他身上光环耀眼。他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是陕甘宁边区的连任参议长,是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他奔赴黑土地,历任北满军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政委,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建国后的他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主席。死后,他却是“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主角,被开除党籍。 高岗离世已经50余年了。他的人生拐点始终吸引着人们去猜测。最新出版的《高岗传》把我们拽回到一百多年前,为我们徐徐地展开高岗曲折传奇的人生画卷,用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和历史事实,为我们拂去岁月的灰尘,还原一个真实的高岗,一个有血有肉的高岗。 《高岗传》是作者磨砺了14年的心血之作,其中资料弥足珍贵,其中细节可圈可点,其中评说中立客观。读《高岗传》,一定能读出人生的咏叹。 目录 引子 上篇 在西北 一、童年与求学 1. 讨饭娃娃孩子王 2. 10岁读书,16岁结婚 3. 组织“一高学潮” 4. 就读榆林中学 二、跟随刘志丹、谢子长搞兵运 1. 短暂的军校生涯 2. 发动农民抗捐抗租 3. 打入敌军搞兵运 三、参与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 1. 狱中探望刘志丹 2. 参加陕甘游击队 3. 临真失守 4. 西安脱险 四、恢复红二十六军 1. 陈家坡会议 2. 违纪被撤职 3. 复职与再被撤职 4. 周家硷会议 五、在反“围剿”战斗中 1. 打横山 2. 永平镇会师 3. 蒙冤入狱 4. “刀下留人” 六、连升三级 1. 戍守三边 2. 高司令 3. 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书记 4. 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 七、连任参议会议长 1. 离婚与再婚 2. 参议会议长 3. 在大生产运动中 4. 一场由“盐”引发的争执 八、参加西北局高干会议 1. 会议的由来 2. 会议的筹备 3. 会议解决的问题 4. 会议的一点不足 中篇 到东北 九、北满军区司令员 1. 黑土地的诱惑 2. 关于东北战略方针的争论 3. 向“政治土匪”开战 4. 进军哈尔滨 十、东北局副书记 1. 哈尔滨会议 2. 黑土地上的暴风骤雨 3. 冀东行 4. 坐镇东北局 十一、主政东北 1. 出访苏联 2. 就任东北人民政府主席 3. 出席开国大典 4. 领导恢复东北经济建设 5. 率先开展“三反”“五反” 十二、抗美援朝的后勤官 1. 统帅东北边防军 2. “参战为必需和有利” 3. 一切为了前线 4. 两次入朝一赴苏联 十三、入京前的三次分歧 1. 富农问题引起争论 2. 互助合作再起争议 3. 工会问题又发分歧 下篇 进北京 十四、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 1. 奉调进京 2. 东郊民巷8号 3. 新税制风波 十五、1953年财经会议 1. 周恩来负责会议的筹备 2. 高岗在会议上“指桑骂槐” 3. 毛泽东坚持既定目标 十六、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 1. 饶漱石“震动”中组部 2. 安子文与“三月名单”事件 3. 张秀山与郭峰在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言 十七、南方之行 1. 游览风光 2. 林高密谈 3. 所谓的“八人会议” 十八、七届四中全会 1. 毛泽东提议召开中央全会 2. 高岗想当面向毛泽东检讨 3. 刘少奇主持召开七届四中全会 十九、最后的结局 1. 开枪自杀 2. “十大罪行” 3. 东北高干会议 4. 生命的终结 二十、不尽的尾声 1.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为“高饶事件”定性 2. 饶漱石的最后结局 3. “高饶联盟”演变为“彭高联盟” 附录 一、“五虎上将”的沉浮 1. “五虎上将”名称的由来 2. “张、张、赵、马、郭”的大起大落 3. “委以重任,实际解决” 二、高岗年谱 三、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高岗,原名高崇德,字硕卿,1905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二十七日)诞生于陕西省横山县武镇乡高家沟村(当时属米脂县)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 横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无定河上游,东邻米脂县,南靠子长县,西连靖边县,北依榆林市,西北与内蒙古乌审旗接壤,东南同子洲县毗邻。 横山县属于风沙高原区和黄土丘陵区,境内西南部有连绵起伏、东西走向的横山山脉,故取名“横山”。 横山县原名怀远县。清雍正九年(1731)始设县制,民国三年(1914)改称横山县,隶属陕西省国民政府榆林道管辖。全县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明长城从境内穿过,有“陕西省北大门”之称。为内蒙古、宁夏、陕西三省区联系的交通要道,也是历来兵家争夺的军事要地,自古即称“北地边障”。 与中国大多数贫穷地区一样,横山人民也具有朴实、勤劳的美德和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笔者在横山县调查时发现,横山县的老百姓在论及历史时最愿提到两个人: 一个是本书的传主高岗,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农民领袖李白成。 李自成是米脂人,米脂人自有米脂人的特点。流传甚广的“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之说,即指米脂的女人长得漂亮,绥德的男人威武健壮。但出人意料的是,盛产漂亮婆姨的米脂却出了个威震华夏的农民英雄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生于米脂县怀远堡李继迁寨。明代以前横山未设县,怀远堡属米脂县管辖,所以李自成原是米脂人。清雍正九年(1731)将怀远堡设为怀远县,民国三年(1914)怀远县又改称横山县,因此李白成就成了横山县人。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怀远堡虽然改为了横山县,但在横山县境内,插有一条弯曲的走廊地带,包括李继迁寨在内的几个村镇仍归米脂县管辖。这一带民国初年叫米脂西北上区,土地革命时期一度为米西县,抗日战争爆发后叫李先乡,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带才划归横山县。由此看来,李自成既是米脂人也是横山人,或者说,李自成原是米脂人,现为横山人。 高岗的家乡与李自成的出生地相距很近,高家沟村所在的武镇乡与李继迁寨一样,当年也属于米脂县管辖的走廊地带。 中国人相信风水,善良的百姓们多不怀疑名人必定出自于福地。也不知是先天的福气还是后天的栽培,吸引大批游客的名人故居还真的多在山清水秀之地,但高岗的故居高家沟村却丝毫不见灵气。 高家沟村背靠山皇庙山,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叫背湾沟)从村旁蜿蜒流过。虽然我们今天不可能看到当年高家沟村的风貌,但笔者1998年来到高家沟村时,村中尚无公路,百十户人家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毛驴车。一阵阵西北风掠过裸露的山皇庙山,将带沙的黄土撒满高家沟村的沟沟坎坎,并穿过带孔的窗纸飘落在窑洞的炕上和地下。 据《高氏宗谱》记载,高岗所在的高氏家族是高家沟村的老户,乾隆十二年(1747)高氏祖先就居住在这里。 高岗始祖高锐,人称“高百户”,当年在高家沟一带小有名气。但到高岗出生时,高家沟村仅有二三十户人家,村中只有高、白两姓,多是穷人。 高岗的祖父高万智一生务农,有三子。老大高仲来,老二高仲魁,老三高仲发。 高仲来即是高岗的父亲。他虽然继承父业以种地为主,但农闲时经常赶着毛驴贩盐倒酒,还当过驴伢子(贩驴),在当地也算一位比较活泛的人物。 高岗的母亲杨氏,农家妇女,生育两男两女。长子高崇义,长女乳名长俊,次子高崇德即高岗,小女高崇礼。 两男两女,六口之家,和谐年代,定会兴旺。但在天灾人祸连年不断的那个年代,杨氏在高岗7岁那年即因贫病交加而中年早逝。高岗的姐姐15岁嫁给了同村的农民,妹妹则在6岁那年因生活所迫,以换回六吊钱的代价嫁给一农民当了童养媳。 高岗的生母病逝后高仲来娶农家女常氏为妻,生有一子。但这个给家庭带来了新欢乐的孩子两岁时不幸夭折,常氏也因忧愁过度,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在中年即去世。P3-5 后记 为高岗做传,是件难事。 收集资料难,论证评价难,出版发表难。 自从1995年承担了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招标的《高岗传》后,我们开始致力于高岗问题的研究。历经七年,直到2002年4月,终于在《中共党史人物传》第82卷发表了一篇5万字的《高岗》小传。 但35万字的《高岗传》书稿却仍然堆砌在案头。 光阴荏苒,又是一个七年。这部凝聚了无数艰辛、反复修改的《高岗传》终于可以和读者见面了。 心情激动却亦忐忑不安。 为了这部传记能够面世,我们的努力仅是一个方面。许多当事人、知情者、老同志以及专家学者,还有中央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黑龙江省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延安市档案馆以及横山县党史办等部门,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热情的帮助和诚挚的建言。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审查了书稿并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陕西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和领导为本书的出版作出了不懈努力。 感激之情,言所难及。 然而,现在呈现给读者的这部《高岗传》,肯定还存在着某些史实未必准确、某些事件不应忽略、某些评述未必得当、某些观点未必正确等等的缺欠。 诚恳地等待着读者的批评指教,也只有在大家的校正下我们才能在以后修改得更好。 谢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这部传记出版的人。 作者 2010年6月于沈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