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识图与绘图(中等职业教育机械类系列教材)》由胡胜主编,采用最新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及最新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按任务驱动模式,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要求组织编写。每个任务内容分为“工作任务、知识准备、做一做、巩固与提高、学习评价”5个部分,每个任务按l~2课时编写。“工作任务”中列出本任务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教学准备;“知识准备”部分为达到该目的和要求所需要的知识;“做一做”部分为课堂作业,老师可一边讲解,一边要求学生练习;“巩固与提高”部分为知识的再一次巩固和提升,相当于课外作业;“学习评价”一改过去的事后评价方式(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每个任务里面均有对学生的评价,把对学生的评价放到每次课堂上,从“知识、技能和态度”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做到边学、边想、边分析,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真正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书适用于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机械制图课教学,也可作为职业岗位培训教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要求,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重新整合。
《机械识图与绘图(中等职业教育机械类系列教材)》由胡胜主编,根据2009年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2009年颁布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并依据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编写而成,适用于中等职业教育机械类各专业。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识绘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形体的三视图、轴测图,图样的基本表达方法,常用零件的图形画法与识读及机械图样的识读。
《机械识图与绘图(中等职业教育机械类系列教材)》按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每个任务内容分为“工作任务、知识准备、做一做、巩固与提高、学习评价”五个部分,时间为1—2课时。每个任务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的综合评价,改变对学生的传统评价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本书对以前的教材编写思路作了大胆的变动,以介绍看图方法为主,只讲述一些必要的绘图方法与技能: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为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书中配有大量的三维立体图形,在课件中均可放大、按任意方向旋转和切割,以便观察零件的内外结构。使教学更加轻松、灵活。
绪论(1)
项目一 识绘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5)
课题一 熟悉图样(6)
任务一 认识绘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
任务二 图纸幅面和标题栏(1)
任务三 图样的字体和比例(1)
任务四 图样的线型(1)
任务五 图样的尺寸(2)
课题二 平面图形的画法(9)
任务六 线段和圆的等分(2)
任务七 斜度和锥度的画法与标注(2)
任务八 常见的三种圆弧连接(2)
任务九 平面图形的识读分析与绘制(2)
任务十 徒手绘图的方法(1)
项目二 形体的三视图(34)
课题三 投影基础(8)
任务一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2)
任务二 点的投影(2)
任务三 直线的投影(2)
任务四 平面的投影(2)
课题四 基本几何体及切口体视图的识读(17)
任务五 棱柱的投影分析及表面点的投影(2)
任务六 棱锥的投影分析及表面点的投影(2)
任务七 圆柱的投影分析及表面点的投影(2)
任务八 圆锥的投影分析及表面点的投影(2)
任务九 圆球的投影分析及表面点的投影(2)
任务十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1)
任务十一 棱柱体型切口体的投影分析(1)
任务十二 棱锥体型切口体的投影分析(1)
任务十三 圆柱体型切口体的投影分析(1)
任务十四 圆锥体型切口体的投影分析(1)
任务十五 圆球型切口体的投影分析(1)
任务十六 识读基本几何体投影的综合实例(1)
课题五 组合体视图的识读(9)
任务十七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1)
任务十八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2)
任务十九 看组合体的视图(2)
任务二十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
任务二十一 常见相贯体的投影及相贯线的简化画法(1)
任务二十二 补视图和补缺线(2)
项目三 轴测图(5)
课题六 轴测图的画法(5)
任务一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1)
任务二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2)
任务三 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2)
项目四 图样的基本表达方法(18)
课题七 零件外部形状的表达(4)
任务一 基本视图和向视图(2)
任务二 局部视图和斜视图(2)
课题八 零件内部形状的表达(6)
任务三 剖视图的形成及画法(2)
任务四 剖视图的种类(2)
任务五 剖切面的种类(2)
课题九 零件断面形状的表达(4)
任务六 移出断面图的画法及识读(2)
任务七 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及识读(2)
课题十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的应用(4)
任务八 局部放大图(1)
任务九 常用简化画法(2)
任务十 识读零件表达方法的综合实例(1)
项目五 常用零件的图形画法与识读(17)
课题十一 零件标准结构的表达及画法(17)
任务一 螺纹的形成及基本要素(1)
任务二 螺纹的规定画法(2)
任务三 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2)
任务四 螺纹的标注(1)
任务五 键连接和销连接(1)
任务六 齿轮的基本知识(2)
任务七 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2)
任务八 滚动轴承的画法(2)
任务九 弹簧的画法(1)
任务十 零件上常见的标准工艺结构(2)
任务十一 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法(1)
项目六 机械图样的识读(29)
课题十二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9)
任务一 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内容(1)
任务二 极限与配合(2)
任务三 形状公差(2)
任务四 位置公差(2)
任务五 表面粗糙度(2)
课题十三 零件图的识读(10)
任务六 轴套类零件的识读(2)
任务七 轮盘类零件的识读(2)
任务八 叉架类零件的识读(2)
任务九 箱体类零件的识读(2)
任务十 零件测绘(2)
课题十四 装配图的识读(10)
任务十一 装配图的作用、内容和视图选择(2)
任务十二 装配体工艺结构(2)
任务十三 装配图的画法(2)
任务十四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1)
任务十五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1)
任务十六 识读装配图(2)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