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案例之我要自己打天下》由老枪主编,书里汇集的创业故事,每一个都是精彩绝伦的,通过拆解、分析这些故事主人公的成功要素,我们应能发现其中蕴涵的一般规律。遵循这些规律所搭建的桥梁,每一个希望凭借自己的勇气与智慧白手打天下的大学生们,虽不能依样画葫芦——复制其项目,却可以千条江河归大海——复制其成功。
翻开这本书,一个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跃然纸上:不论是从养野猪起步,着手打造一个绿色生态食品品牌的川外毕业生马刘洋;还是用故事为珠宝插上财富翅膀,开创了珠宝行业独特销售模式的重庆中医学校毕业生陆熹明:不论是利用自己的玩家博客汇聚“粉丝群”,迅速跻身国内电玩业金牌销售大佬之列的重庆工商太学融智学院毕业生张傲;还是草船借箭,先用别人的火锅品牌“练手”,再一步步做大自有火锅连锁品牌的重庆邮电大学毕业生禹化强……他们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就是你昔日的上铺兄弟,就是你不曾特别留意的同桌女生,他们在介入各自的创业领域之前,身上看不出任何光环,但读完他们的故事,你一定会仰首惊叹:为什么——为什么我不曾想到?为什么我不能做到?
翻开这本书,一个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跃然纸上作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推出的《大学生创业系列丛书》第二辑,《大学生创业案例之我要自己打天下》由老枪主编,用生动的语言叙述出20个大学生创业的典型案例,通过对其发展模式深入浅出的独到分析,将这些成功的创业故事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发掘出成功案例蕴含的规律,为莘莘学子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家猪以粮食为主要饲料,而野猪的生活习惯不同,多以“青饲料”为主,花草、树叶、树根、藤蔓、山果都是它们的最爱。回到家乡的马刘洋,在自己的养殖基地里,颠覆了传统的敞放的饲养方式,而是自行种植了牧草、黑麦草、墨西哥玉米、红薯、南瓜等植物,专供野猪食用。因为他认为,用含有更为丰富养分的种植植物喂养,效果会比敞放的效果更好。
现在的养猪场,由于家猪的食量大,于是,科技更新了饲养方法。现在市面上能够购买到的猪肉,基本上都是人工饲料速成喂养长大的,猪所吃的食物,80%都是商品化的桶装饲料,在激素等化学物质的刺激下,一头猪仔,喂养4个月就能长到200斤左右,达到销售的标准。而野猪食量较小,经过10个月的生长周期,也只能长到120到150斤,但这样长大的野猪,肉质好、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更符合现代人的营养标准。
马刘洋告诉记者,野猪的养殖成本为家猪的30%。由于野猪的生长周期较长,野猪肉的供给状况并不是很稳定,市场上,时而供大于求,时而供不应求。这样一来,养殖户仅凭单打独斗难以生存下去,因为近80%的野猪肉,都是被酒店、宾馆、饭店等固定客户所消化,这些客户更愿意跟货源稳定的供货商长期合作。
为了降低养殖风险,马刘洋采取了“基地加农户”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在自己建立一个养殖基地的同时,另外还要跟广大养殖户展开合作,大家共同养殖野猪,共同销售。“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哪个养殖场的野猪害病导致无法销售,其他养殖场的野猪也可以顶上销售缺口,不至于全盘皆输,这跟不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是一个道理。”他说。
马刘洋明白这个道理是花了学费的。因为缺乏经验,有一次,他的养殖场里,两头野猪轻微感冒,导致呼吸道感染,由于他没有重视,结果引起整个养殖场的野猪大量被传染,那次不仅差点让他血本无归,还险些失去了原来已经建立起来的客户。
P4-6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积极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既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
近年来,重庆市高度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一是在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中,设立1亿元经费作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二是工商、税务等部门制定完善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谋业、创业。三是利用工业园区、产业基地等优势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提供条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支持、税费减免、创业指导培训等“一条龙”服务。各高校也把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开展创业培训、举办创业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为了帮助大学生创业,各高校还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如拿出专项资金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实施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帮扶工程、免费提供大学生自主创业场地等。这些措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力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当前,重庆正处于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重庆的跨越式发展,需要进一步挖掘全市潜在的人才优势,激发蕴藏在青年学子中的创业激情,掀起新一轮的创业热潮,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编写《大学生自主创业系列丛书》,旨在为有志于创业的学子提供创业指导和参考,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本书是系列丛书的第二本,所收录的20多位大学生创业者来自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各自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虽然他们的创业路径不一,经营规模有大有小,但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一种共同的创业精神,那就是昂扬向上、奋发进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这是他们创业成功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希望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学习借鉴那些成功的创业经验,并从他人失败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将创业激情转化为创业实践,加入到自主创业的行列中来,走出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彭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