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中国新闻传媒与南京大屠杀(上下)》作者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经盛鸿教授,这是“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文献系列丛书”的第26、27卷,也是去年出版的《西方传媒视野中的南京大屠杀》的姊妹篇。
该书对南京保卫战与南京大屠杀前后,中国新闻传媒的采访活动与报道,评论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论述,结合内容,配有多张珍贵历史照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全书共分九章43节,详细介绍了中国新闻传媒在报道日军侵华暴行与南京大屠杀方面,虽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与折磨,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艰难考验,但是这些媒体如同整个中华民族一样,显示了自己特有的民族精神与威武不屈的斗志,因此也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该书同时指出,中国新闻传媒报道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方面虽然比西方传媒晚了一周时间,但中国新闻传媒却以强劲的势头,后来居上,不仅报道数量日益增多,迅速超过了西方新闻传媒,而且感情强烈,显示出它独有的中国特色。
上册(丛书26)
导论——战时中国新闻传媒与南京大屠杀
第一章 中国新闻传媒对抗战发生前后南京市况的报道
第一节 抗战发生前后中国的主要新闻传媒”
第二节 南京——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与中国首都
第三节 中国新闻传媒对抗战发生后南京市况的报道
第二章 中国新闻传媒对日机空袭南京的报道与评论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媒报道日机空袭南京是“恶意的大屠杀”
第二节 中国新闻传媒报道南京军民的空防战斗与牺牲精神
第三节 中国新闻传媒报道国际社会对日机空袭南京的抗议与谴责
第四节 中国新闻传媒报道日本飞行员的死亡与日本人民的心灵创伤
第三章 中国新闻传媒关于南京保卫战的报道与评论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媒报道日军包抄南京与中国政府迁都撤离
第二节 中国新闻传媒报道中国守军部署与加强南京防卫
第三节 中国新闻传媒报道南京保卫战的悲壮
第四节 中国新闻传媒在南京保卫战报道中的成绩与不足
第五节 《置之死地而后生》——中国新闻传媒在南京保卫战期间的社评
第六节 《不投降论》——中国新闻传媒在南京失陷后的社评
第七节 中国新闻传媒对“帕奈号”事件与日、美、英关系的报道与评论
第四章 中国新闻传媒对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与评论
第一节 日军大屠杀使南京成为血海尸山
第二节 南京大屠杀前后,中国新闻传媒发生重要变动
第三节 日军的严密封锁使中国新闻传媒难以获得南京信息
第四节 1937年12月16日:中央社首次发出日军在南京“任意杀戮”的报道
第五节 中国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后势强劲
第六节 “南京城变成了活地狱”——中国新闻传媒报道南京大屠杀特长之一:难民的控诉
第七节 结集出版揭露南京大屠杀暴行的书籍
第八节 几篇更有分量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血泪控诉
第九节 《为匹夫匹妇复仇》——中国新闻传媒报道南京大屠杀特长之二:声讨与评论
第五章 记述南京大屠杀的纪实文学
第一节 1938年:亲历南京大屠杀的作家黄谷柳写作《干妈》第二节 1939年:亲历南京大屠杀的作家阿垅写作《南京血祭》
第三节 林语堂、张恨水、崔万秋等人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纪实作品
第四节 1938年夏衍翻译石川达三反映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纪实文学《活着的士兵》
下册(丛书27)
第六章 国民政府有关机构揭露南京大屠杀的宣传工作
第一节 中宣部国际宣传处的建立与机构组成
第二节 国际宣传处揭露南京大屠杀的六项卓有成效的工作
第三节 军委会政治部编辑出版《日寇暴行实录》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与揭露
第一节 巴黎《救国时报》对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与评论
第二节 武汉《新华日报》《群众》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与揭露
第三节 延安报刊对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与评论
第八章 中国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后续报道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媒继续揭露南京大屠杀及其影响
第二节 中国新闻传媒报道日军在南京推行的各项殖民政策及其危害
第九章 中国新闻传媒报道南京的光复与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审判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媒报道南京人民对日伪统治的抗争
第二节 中国新闻传媒报道南京的光复
第三节 中国新闻传媒报道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战犯的审判
第四节 中国新闻传媒报道南京各界对南京大屠杀案的调查
第五节 中国新闻传媒报道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谷寿夫的审判
第六节 中国新闻传媒报道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百人斩”战犯的审判
第七节 两个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审判是历史的铁案
结语
附录一 中外新闻传媒与南京大屠杀史事日志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与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