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资料性和文献性。在1936年和1937年的时候,鲁迅尚未被披上神化的外衣,回忆者大多与鲁迅有过直接的近距离的接触,其回忆文字平实、真切,当然,也不排除对鲁迅进行攻击与诋毁的部分文字。通过这些文字,可以使人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既有伟人风范、又有常人缺点,真实、完整的鲁迅。另外,由于这些文字均来自于最初发表的报刊,没有经过作者自己或他人日后为形势所迫所作的加工和删改,因此,这本书的资料和文献价值也自不待言。总之,这部近百万字的《鲁迅先生纪念集》,对于了解和研究鲁迅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资料价值。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鲁迅纪念集》《鲁迅先生纪念集》和《鲁迅先生纪念集补遗》。
《鲁迅纪念集》托名为鲁迅纪念会编,北新书局1936年12月30日初版,该书分为四辑。第一辑为鲁迅逝世前后有关报章的记载;第二辑为鲁迅的言论辑录,包括救亡主张、警句集、语录;第三、第四辑为社会各界人士的悼念文章,共计84篇,约16万字。此书出版时,距鲁迅先生去世仅两个多月,是第一部鲁迅先生的纪念集,其收集之丰富,出版之迅速,堪称奇迹。
上册
鲁迅纪念集
鲁迅纪念会 编
第一辑
鲁迅先生逝世前后
到万国殡仪馆瞻仰鲁迅先生遗容
万国殡仪馆瞻仰鲁迅先生遗容归来
鲁迅出殡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出殡记
鲁迅葬礼
鲁迅从殡仪馆到墓地
鲁迅在群众的热忱里安息了
鲁迅先生的死后——十九日起到安葬的速写
第二辑
鲁迅先生生前救亡主张
鲁迅先生警句集
鲁迅语录
第三辑
鲁迅——民族革命的伟大斗士
一颗巨星陨落了
我们失掉了伟大的导师——悼鲁迅先生
哭鲁迅先生
悼鲁迅先生
悼鲁迅先生
悼鲁迅先生
悼鲁迅先生
悼鲁迅先生
悼鲁迅先生
悼鲁迅先生
悼鲁迅先生
悼鲁迅先生
悼鲁迅
敬悼周树人先生
悼鲁迅
悼鲁迅
悼我们的导师鲁迅
吊鲁迅先生
吊鲁迅
哀悼鲁迅
从哀悼鲁迅先生说起
笔谈鲁迅先生
死了,鲁迅!
鲁迅先生不死
活在青年心里
他将永远呐喊着
默默的伟大
心痛
死的相晤
与鲁迅在一起
我们年青人只有惭愧
切身的哀感
悼鲁迅先生
哀悼之辞
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
巨星的陨落
要学习的精神
青年人应该努力
噩耗
他的精神活着
社会的心丧
哀愁中
文学家、战士与革命者
无可言喻的悲哀
听了死耗之后
诀别之辞
失了一个倔强的战士
难言的隐痛
在大的悲哀里
忆鲁迅先生——中译《夏娃日记》的来历
后死者的责任
生与死——纪念鲁迅先生的死
信——悼鲁迅先生
一二感想
人格的提示
鲁迅先生给中国民众的遗产
鲁迅先生最后的遗教
我们应该怎样纪念鲁迅先生
怎样纪念鲁迅先生
我们应向鲁迅先生效法的
后死者的责任
由活着的肩起
佐藤春夫谈鲁迅——月光与少年
一个够POG的男人——哀念鲁迅之一
鲁迅的性格——东山随笔·三五
鲁迅的性格
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在语文改革上的功绩
第四辑
鲁迅的谐谑
论“多疑”
记鲁迅
我对鲁迅先生的回忆和感想
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之死
鲁迅——苏联的一个好朋友
也是荣哀
第五辑
鲁迅先生
悼鲁迅
悼鲁迅
哭鲁迅先生
建塔者的死——纪念病殁上海的鲁迅先生
伟大的葬仪
夜过鲁迅墓
鲁迅先生略传
鲁迅先生纪念集
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 编
献诗:一个高大的背影倒了
自传
鲁迅先生年谱
鲁迅译著书目(附续编及名、号、笔名)
鲁迅先生逝世经过略记
逝世消息(一九三六年)
第一辑
记鲁迅先生轶事
怀亡友鲁迅
我所认识的鲁迅
怀旧
关于鲁迅(之一)
关于鲁迅(之二)
悼鲁迅先生
鲁迅——民族革命的伟大斗士(存目)
我们应该怎样纪念鲁迅先生(存目)
鲁迅先生的战绩和思想
鲁迅与写实主义
忆鲁迅先生
同鲁迅先生最后的晤谈
哭鲁迅先生
活在人类的心里
鲁迅翁杂忆
鲁迅先生的精神
永在的温情——纪念鲁迅先生
吊豫才
悼鲁迅先生
写于悲痛中
怀鲁迅
鲁迅先生的“转变”
我们的哀悼
悼鲁迅先生
追悼我们民族的巨人鲁迅
盖棺论定的鲁迅
平文化界悼念鲁迅
我们的哀悼
第二辑
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
医学者所见的鲁迅先生
日本文坛对鲁迅的哀悼
日本悲悼鲁迅的文章(东京通讯)
我们最后的谈话
鲁迅和我
最后一天的鲁迅
鲁迅:一个赞颂
中国的伏尔泰——个异邦人的赞辞
鲁迅先生逝世哀感
鲁迅·艺术家
雪夜忆豫才先生
鲁迅先生的演讲
朦胧的敬慕——纪念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与版画——作为补充木枫先生的大作《鲁迅先生与木刻画》
我所认识的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并没有死
鲁迅与青年作家
鲁迅的美术活动
鲁迅先生和中国新兴木刻运动
悼鲁迅
悲愤——因鲁迅先生的逝世而作
悼鲁迅先生
文坛巨星的陨落
鲁迅先生遗容瞻礼记
第三辑
我所见到的鲁迅——在中央大学文学研究会鲁迅追悼会报告
悼鲁迅
悼一个民族解放运动的战士
鲁迅先生在中国现代史的地位
哭鲁迅先生(存目)
民族的杰作——纪念鲁迅先生
不幸的纪念
叶公超教授对鲁迅的谩骂
诔词
不灭的光辉
盖棺论定
悼鲁迅先生
灯下笔谈
我的鲁迅观
鲁迅先生与《译文》
关于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存目)
我们年轻人只有惭愧(存目)
切身的哀感(存目)
让我再看几眼吧
悼鲁迅先生(存目)
哀悼之辞(存目)
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存目)
要学习的精神(存目)
噩耗(存目)
他的精神活着(存目)
无可言喻的悲哀(存目)
听了死耗之后(存目)
在大的悲哀里(存目)
忆鲁迅先生(存目)
后死者的责任(存目)
战士的葬仪一
纪念鲁迅先生
悼鲁迅先生
忆鲁迅先生
一面
最初和最后的一面——悼念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
一点不能忘却的记忆
下册
给不相识的友人们——纪念鲁迅先生
悼鲁迅先生
闻鲁迅先生死耗
哀悼鲁迅先生
悼鲁迅先生
永恒的悲哀
伟大的伴送——十·廿二送鲁迅先生安葬
悼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死后的敌人——周作人的态度真正令人奇怪
鲁迅的孤僻——也算纪念之一
纪念鲁迅先生
从打叭儿狗到反X——悼鲁迅先生
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生”与“死”
鲁迅在厦门的鳞爪
为“悼鲁迅先生”——对《大公报》“短评”记者及其侪辈的愤言
鲁迅先生与时代
信(存目)
十月的殡仪
悼鲁迅先生
关于鲁迅先生
我的建议——如何纪念鲁迅
出殡的行列
建塔者的死(存目)
第四辑
鲁迅先生生前救亡主张
巴黎侨胞同声追悼伟大民族作家——抗联会召集鲁迅先生追悼大会
中国人民之重大损失
研究和学习鲁迅
关于研究鲁迅先生的几点基本认识的商榷
学习鲁迅先生
反对对于鲁迅的侮辱
纪念苏联的朋友中国作家鲁迅
导师的丧失
鲁迅——苏联的一个好朋友
深渊下的哭声
生命中的第一声雷
最后的一天
片段的回忆
我怕
悲痛的告别
十月十五日
海外的悲悼
关于哀悼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是并没有死的
沉痛的哀思——悼鲁迅先生
写在永恒的纪念中
追悼鲁迅先生
函电
挽联辞
通讯
附录
一、签名统计
二、刊载悼文的杂志细目
三、刊载于日本各杂志报章的悼文细目
四、刊载图画照片的各刊物
五、承寄到的关于各地刊载鲁迅先生逝世消息及追悼情形的报章
六、祭礼统计
后记
鲁迅先生纪念集补遗
刘运峰 编
第一辑
周夫人述悲怀
周作人谈往事
中国名作家鲁迅夫人访问记
鲁迅的母亲说“鲁迅是气极了才骂人的”
元旦忆感
母亲
鲁迅《病中通信》(九封)附记
鲁迅先生对于科学
周年祭
鲁迅先生大病时的重要意见
鲁迅先生小的时候
关于鲁迅先生的病中日记和宋庆龄先生的来信
附:促鲁迅先生就医信
第二辑
四年前鲁迅在北平——在师大讲演的印象追记
我与鲁迅的认识和来往
追记鲁迅先生
我对周豫才(即鲁迅)君之追忆与略评
鲁迅先生在全国木刻展会场里(节录)
我所知道的鲁迅先生
一个深晚
鲁迅印象记
不肯说假话的鲁迅先生
在对鲁迅先生的哀悼中
忆鲁迅并及爱罗先珂
一个不倦的工作者
鲁迅先生与新书业
可怜的周先生
琐忆鲁迅
两次访钟楼记
鲁迅的生活——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鲁迅座谈会讲
鲁迅先生的几封信
朱自清谈“我和鲁迅”
一个回忆
我的记忆
鲁迅先生和中国新兴的木刻
附:鲁迅先生对于版画工作的年表
鲁迅先生回忆
忆鲁迅先生
忆鲁迅先生
“万年青”
鲁迅先生计划而未完成的著作
鲁迅先生的“义子”
第三辑
鲁迅印象记
一 我的想法
二 片断的回忆
三 鲁迅在北平
四 群众包围中的鲁迅
五 卷土重去了
第四辑
鲁迅的死
最后一天的鲁迅
鲁迅——我的师友
忆鲁迅
鲁迅某种内心的历史
谨忆周树人君
向鲁迅致敬
追念鲁迅
第五辑
悼鲁迅先生
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先生
鲁迅的杂感文
悼念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与中国文坛
鲁迅先生在历史上的地位——鲁迅先生追悼会的讲演
鲁迅先生在文坛上的斗争——鲁迅先生追悼会的讲演
鲁迅先生的时代及其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
鲁迅的文学形式
鲁迅先生又有一比
从读杂感见到的鲁迅先生
仅仅把他当作一个文学家是不够的
他给我们的不算少
我们所以哀悼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并不偏狭
向高墙头示威
悼鲁迅先生
一个作家的伟大处——悼鲁迅先生
哀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月祭
纪念鲁迅先生
作家,批评家,伟人鲁迅
鲁迅灵前答客问
吊鲁迅
悼鲁迅
鲁迅
把鲁迅先生的战迹献给日本人民
精神的食粮
鲁迅的伟大
鲁迅先生的精神
桃花时节想到鲁迅
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
关于鲁迅在文学上的地位——一九三六年七月给捷克译者写的几句话
我们从鲁迅先生学取些什么
民族的思想上的战士——鲁迅先生
学习鲁迅的精神
鲁迅先生的治学精神
鲁迅先生逝世周年纪念
纪念鲁迅先生
深的怀念
鲁迅并没有死
纪念鲁迅与抗日战争
我们要如何纪念鲁迅先生
我们失掉了一面民族的镜子
我对于鲁迅之认识
悼鲁迅
悼鲁迅
应怎样追悼他
第六辑
鲁迅先生讣告
鲁迅昨晨逝世定今晨举行告别式
为追悼鲁迅先生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
致许广平女士的唁电
为悼念与纪念鲁迅先生致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与南京国民党政府电
鲁迅丧中孙夫人一露祥容
平大法商学院学生鲁迅座谈会谈述辩论均强烈
清华文学研究会追悼鲁迅记
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筹备会公告(第一号)
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筹备会公告(第二号)
广州的鲁迅先生追悼会
许广平为征集鲁迅先生书信启事
鲁迅遗著全集——由其好友呈中央登记俟批准后即着手编纂
日本文艺界编《鲁迅全集》——聘茅盾等为编辑顾问 第一集现已出版
许广平为征集鲁迅先生书信紧急启事
鲁迅纪念委员会今在沪开成立大会——中日苏美法等国籍委员七十二人《二心集》等被禁正疏解中
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昨日开成立会出席中外作家四十余人推宋庆龄为纪念会主席
《鲁迅先生纪念集》
鲁迅周年演讲会
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宣传大纲
学习鲁迅精神 文艺家大团结——鲁迅先生周年纪念座谈会决定组织文艺界救亡协会
鲁迅先生逝世前后
我国文豪鲁迅(周树人)先生,于十月十九日晨五时廿五分逝于上海北四川路的施高塔路大陆新村九号的寓所里,一颗文坛的巨星从此陨落了!
他卅年来在革命工作及文学工作上,斗争的艰苦,精神的坚强,终于战不过身体的衰弱,他溘然逝世了,真是我们最重大的损失。所以他噩耗传出后,全国的人定是震悼得很!
疾病的经过
鲁迅先生的身体,本来不很好,他多年就患有肺结核病,不过他自己是学医出身,对于病症,颇有常识。同时他自己对于生死,极抱达观。所以他的病不能澈底的好起来也就是这个把生病置于度外的原因。在今年三月二日,他忽然又得气管枝性喘息,据医生诊察结果,系由于营养不良所致,复接续犯有胃扩张,肠弛缓,肺结核,右脑湿性,肋膜炎,心脏性喘息及胸闷等症。到六月间,正是世界文豪高尔基垂危之时,也是他病重的时候,先后由日本医生须藤、石井、松井同他诊治,经松井医生用x光替他检验,知道他的肺叶已全溃了,便施了两次抽水手术,同时服药打针,又慢慢好起来了。其间有人劝他去长崎云泉疗养,谁想他没有去成。
十月十七日那天,天气晴和,在下午三时,他独自出来在虹口公园附近散步,双十节日尚到上海大戏院看苏联普希尔原著改编的《复仇艳遇》,完全和健康人一样。所以那天他散步之后,到内山书店看其老友内山完造。谈约三十分钟,出来突然遇到一阵冷风,顿起寒噤,回到家里,便感不适,晚饭时饭量也就减少了。当晚还继续写作,又因过劳,上床后即辗转不能入睡。
到了十八日晨三时,忽然发生喘息,他知情势不好,即写信致内山完造,请转电须藤,其原文为日语,大意为“老板几下,出于意外,从夜半又喘息起来了。所以不克践十时之约,甚觉对不起。拜托你用电话通知须藤先生,请他快快地来。草草顿首拜十月十八日。”竞未料成为他的绝笔。须藤来时,病人膏肓,无法挽救。据须藤诊断报告如下:“六时半往诊时跪坐呼吸,颜色苍白,冷汗淋漓,呼吸短微,热度三十五点七度,脉细实一二。左右,时有停滞,腹部扁平,两肺时有喘鸣,加以应急处置后,始渐归于良好。午后二时往诊时,呼吸渐缓,五十二至四十六,脉软小一一○至一一四,体温下降至三十五度左右,呼吸困难,状况不佳。晨仅吃牛奶百瓦,右肺喘鸣全无,左肺亦同,下半部经打诊后,鼓鸣时作,有紧张性音调,肋间稍感陷没,心脏下方渐趋右倾,肺动脉音稍稍亢进,产生所谓Bonoimo Pomkis病状。依据以上之症状,纵使其绝对保持安静,睡眠时间必不能持久,觉醒时间必见增多,胸内甚闷,心部感有压迫,终夜冷汗下流,十九日午前五时起,苦闷益加,转辗反侧,终于午前五时二十五分,转心脏麻痹症而死。”
逝后情况
当他停止最后一次呼吸之前,向其夫人许广平女士“要茶”,这便是他最后一语。当其弥留时,仅有他的胞弟周建人,夫人许广平,及其七岁爱子海婴,与日籍看护田岛四人。
死时,他的夫人,爱子海婴,及在病榻旁的亲友,多涕泪交流,痛哭失声。他逝世的消息传出后,宋庆龄女士及胡风最先赶到吊唁,木刻画家力群赶至为绘死像,罗君亦赶至塑死像。此外去殡仪馆吊唁的有:巴金、靳以、姚克、欧阳山、张天翼、萧乾、邹韬奋、沈兹九、李公朴、胡愈之、赵家璧、沈钧儒,及日人内山完造、长谷川三郎、池田幸子(女)等等。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等闻讯后,亦深致悼惜。
那天十时许,由周夫人与其老友内山完造先生等,亲至万国殡仪馆接洽寄厝问题。在下午三时,由馆方派车将周氏遗体运入馆内。经化妆后,置右楼上一间屋子里,形容如生。P5-6
1936年10月19日5时25分,鲁迅先生在上海去世。尽管先生在遗嘱中曾说:“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但是,人们不会因此而忘记一生坚韧、辛劳、不屈的鲁迅先生,他们自发地以各种方式表达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寄托自己的哀思。这足以证明,一介没有奴颜和媚骨的文士要胜过无数风光的权贵和帮闲。
在纪念鲁迅先生的结集文字中,有两部结集最早也是最为重要的著作,那就是《鲁迅纪念集》和《鲁迅先生纪念集》。
《鲁迅纪念集》,北新书局1936年12月30日初版,此时距鲁迅先生去世仅两个多月,正是“长歌当哭”之时。
《鲁迅先生纪念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10月19日初版,距鲁迅先生去世恰恰一年,正是“痛定思痛”之后。
这两部纪念集,保存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永久的纪念意义和文献价值。
而今,70年过去了。70年中,纪念鲁迅的文章又发表了许多,纪念鲁迅的书籍也出版了不少,但是,就其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来说,《鲁迅纪念集》和《鲁迅先生纪念集》依然是最重要的两部作品。为此,我萌生了将其再版的念头。这一念头很快得到了天津人民出版社陈益民先生和韩玉霞女士的支持。于是,我便开始了对这两部书的订正工作。这一工作主要包括改正错字、增补漏字、删除衍文、核对引文、补充日期等,尽管琐碎不堪,费时耗力,但想到能够把这两部著作以更为清晰、完整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心中便充满了愉悦和快慰。
在订补过程中,我还发现和搜集了许多这两部书限于时间、地域等因素而没有收录的资料,因此,便参照《鲁迅先生纪念集》的编辑体例,将这些资料分为六辑,编为《鲁迅先生纪念集补遗》,算是在订正之余所做的一点拾遗补缺的工作。
这部纪念集的订补,从动议到完成,历时一年有余,虽尽心竭力,不敢懈怠,但疏漏之处,终难免除,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刘运峰
2007年4月29日夜于南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