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大趋势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作者 (美)约翰·奈斯比特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未来的世界大趋势是什么?中国将如何实现腾飞梦想?

面对未来,我们更需要一种全球视野!

《大趋势》、《中国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透视世界,预见未来,帮助你抛弃不合时宜的心态,以应对全球化变局,掌握全球未来新趋势。

内容推荐

抽丝剥茧,预见未来——世界未来趋势大师约翰奈斯比特为渴望“洞烛机先”的读者,架构清晰的思维模式,帮助你赢得整个世界。

与其说世界是清晰、透明的,还不如说处于混沌、杂乱之中。我们更需要一种清醒的思维去辨清这个繁杂的世界。

如果我们的观念、思维偏离了世界未来趋势的走向,不论多么劳心劳力,一切努力都将事倍功半,毋庸说预测趋势了。

本书更多的是在激荡我们的思维,并帮助我们摆脱惯性的思维,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透这个世界的工具——它是在“授人以渔”。

在这个书中,响誉全球的未来趋势大师约翰?奈斯比特将自己多年的趋势观察经验悉心整理,总结出11条思维模式,并告诉人们如何将这11条思维模式用于分析判断、预测未来趋势。

面对这个纷繁的世界,我们不仅需要看透世界,还需要掌握看透这个世界的方法。

目录

序言

导言

第一部分 思维模式:把握未来大趋势

 第一章 思维模式1 很多事情变了,但大多数事情没有变

  变与不变的逻辑

  变化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内容

  变化并不代表发展

  满天下都是新鲜事?

 第二章 思维模式2 未来就存在于现实之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掀开帘子看世界

  行星研究所

 第三章 思维模式3 要认真把握媒体统计数据

  体育VS.政治:1∶0

  无视现实

  沉重的包袱

  人才库

  气候变暖?还是变冷?

  大众的困惑

 第四章 思维模式4 勇于追求,错又何妨

  一位谦虚的反叛分子

  预测的胆量

  逆向思维

 第五章 思维模式5 把未来看作一幅拼图

  顺序是发现规律的大敌

  摘取成熟的果实

  有通过先把拼图摆成一条直线而完成拼图的吗?

  未来就是一幅拼图

 第六章 思维模式6 不要走得太快,免得让人不知道你在哪里

  复兴之星

  飞跃的时机

  科学与宗教之争

  导游模式

  设立一个机动目标

 第七章 思维模式7 要变革,先让人们看到收益

 第八章 思维模式8 改变是需要时间的

  一场马拉松长跑

  历经20年的一举成功

 第九章 思维模式9  成功靠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利用机会

  铁幕的一条裂缝

  事业心

  错过火车

 第十章 思维模式10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杠杆性质

  捡起西瓜,丢下芝麻!

  信息坟墓

 第十一章 思维模式11  科技,始终来源于人性

  物种入侵

  新扫帚扫地未必干净

  未曾考虑的问题

  科技始料未及的影响

  电脑和诗人

  等待拯救

  从尊贵的上帝到低眉顺眼的求职者

  一个冒险的选择

  规模问题

  越高越好?

  盲目冲动

第二部分 展望未来

 第十二章 经济:从国家到经济行业

  国家并不能创造经济

  利用经济行业中的机会

  体育的例子

  世界政府会出现吗?

  分散化是关键

  商业分散化

  小、精、灵活才能赢得市场

  最后的垄断者的衰落——国家货币的私有化

  全球人才共享——体育界仍然是领跑者

  人才的大规模定制

  人才引进可近可远

  廉价劳动力的消失

  全球化就意味着美国化吗

 第十三章 欧洲:双重保证的衰落

  欧洲的雄心壮志

  寻找“真正的欧洲社会模式”

  大陆体系

  地中海体系

  斯堪的纳维亚体系

  爱尔兰和英国体系

  从社会主义瞭望塔到资本主义工厂

  移民:机会还是灾难

  谁有权利来统治世界?

  哈耶克:一位欧洲移民的命运

  美国:被憎恨、被羡慕、被嫉妒、被模仿

  多边的欧洲VS.单边的美国

  欧洲2010,一个总结

 第十四章 中国:外围就是中心

  在历史的车轮下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的位置在何方

  中国的现实中隐藏着什么?

  外围就是中心

  品牌的中文名称也很重要

  准备腾飞的巨龙

  设计大师的诞生?

  布兰森的维珍航空

  富人的崛起

  中国的旗帜

  中国的汽车业

  旅游

  电影业

  中国VS.印度

  不同的拼图片段

 第十五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

  需求的衰退

   1 报纸文化的逐渐消亡

   2 广告

   3 普通商品的高品质设计

   4 作为视觉艺术的建筑

   5 时尚、建筑和艺术

   6 音乐、视频和电影

   7 摄影角色的转变

   8 美国美术馆的民主化

  给世界上色

 第十六章 进化时代:创新的蓄水池

  获利的时间

  下一个大事件的历史回顾

  期望来得总是比较慢

  飞跃的时间

  消化时间

  刀片的发展也非一日之功

  纳米技术,下一个大事件

  直面负面影响……的时刻

  ……以及面对益处的时刻

  提出质疑的时刻

致谢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思维模式1

很多事情变了,但大多数事情没有变

变与不变的逻辑

2006年8月8日,亚马逊网站列出的所有书目中,有56 170本图书的名字都与变化有关,其中11 195本与商业变化有关,2 404本与全球变化有关。不计其数的报纸、杂志和24小时电视新闻频道更是如此,它们都宣扬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那么,在这个世界上谁又能跟得上变化的潮流呢?没有人可以。

但是不要担心。

考虑一下这个事实吧:大部分企业都处于稳定状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如此。的确,产品和市场已经发生了改变,绝大多数得到了改善,而且我们使用的工具也已经改变。但是尽管商业图书如雪崩般大量出现,但是商业操作,也就是买卖的基本要素,以及为了生存而盈利的目的,在我所观察的40年里却没有多大变化。

不管手机是否能够用来看电视,互联网是否能够进行通话,浴缸是否能够在你脱衣服的时候就自动放水,冰箱是否能够在听到你肚子咕咕叫的声音的时候自动开门,发生改变的都只是我们生活的方式,它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是我们生活的基本要素并没有改变。我们读书、结婚、生子,并把孩子送到学校上学,这并不会因为学校改革而发生变化。家庭和工作都是最重要的常量。

现在甜菜农场的生活与我小时候并没有多大不同。尽管现代化的设备减轻了人们播种和收获的劳动量,但是和原来一样,季节仍旧决定着生活的节奏。大部分农民还在饲养一些牲畜用来耕作,只不过当时用来运输和耕作的马现在更多的时候都用于供人们娱乐。在生活的起起落落中,我的父母一直在努力维持生活,尽力使孩子接受教育,他们是在利用他们那个时代的资源做那个时代最平常的事情。

在11卷的《世界文明史》(Story of Civilization)一书的开头,威尔·杜兰特和艾丽尔·杜兰特(Will and Ariel Durant)写道:

文明就像是一条筑有河岸的河流。河流中流淌的鲜血是人们相互残杀、偷窃、争斗的结果,这些通常就是历史学家们所记录的内容。而他们没有注意的是,在河岸上,人们建立家园,相亲相爱,养育子女,歌唱,谱写诗歌,甚至创作雕塑。

文明史就是对河岸上人们生活的记录。

变化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内容

你曾经罗列过已经发生的变化和未来的变化趋势吗?请注意,我说的不是我们做事方式的变化,而是事情本身的变化。

让我们再次回到农场的例子上,发生变化的只是耕作的方式,耕作本身并没有消失。农民适应新技术和顾客不断变化的需要的能力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取得进步。尽管他们耕作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他们还是农民,这一点并没有变。有些人适应了不断变化的需求,比如Chino’s ,他们精美的有机蔬菜和水果被许多著名大厨,比如旧金山的沃尔夫冈·帕克(Wolfgang Puck)所选中,成为烹饪美味佳肴的上品。还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成功,已经放弃了耕种。

很多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做事的方式。不管别人的宣扬是如何铺天盖地,只要我们能够分辨出常量与变量,我们就能够有效地应对新的市场,并且从变化中获利。

体育运动总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例子。

团体运动的规则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只是偶尔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体育运动所改变的经常只是运动的技巧。体育界一个著名的重大变化就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橄榄球教练克努特·罗克尼(Knute Rockne)所提出的现代“前抛”技术的普及。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底线得分的规则,只是队员到达底线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单个运动员的风格有时候也会改变某项运动。

1936年12月30日夜晚,17 500多名观众涌入纽约市的麦迪逊广场花园观看全国篮球界领头羊--已经连胜43场的长岛大学队与防守型的太平洋海岸联盟冠军斯坦福大学队的巅峰对决。最终斯坦福大学以45比31的比分终止了长岛大学的连胜势头,但是本场比赛的看点并不在此。

其实,大部分观众都是来看身高6英尺2英寸、体重185磅的斯坦福大学二年级学生汉克·路易塞提(Hank Luisetti)的表演的。他是当时唯一一个打破传统投篮方式,在空中单手投篮的篮球运动员,而其他运动员都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双手投篮或者钩手投篮。大众对于单手投篮的喜爱并没有改变篮球进入篮筐从而得分的规则,但是却永久地改变了运动员们的投篮技术。当然,这一改变也遭遇了顽固的抵制,当时的篮球界普遍认为单手投篮是不合规矩的。“这不是在打篮球,”纽约大学的传奇教练纳特·霍曼(Nat Holman)当时说道,“如果我的队员也这样打篮球,那么我宁愿辞职。”

路易塞提在1937年和1938年两次被推选为年度最佳大学生运动员,而且后来在美联社的20世纪上半叶最佳篮球运动员调查得票中仅次于乔治·迈肯(George Mikan),位列第二。

汉克·路易塞提于2002年12月17日去世,长寿的他幸运地看到了自己所创的单手投篮技术被埃尔·门罗(Earl Monroe)、朱利叶斯·欧文(Julius Erving),当然还有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等球星完善并且发扬光大。

技术上的改变经常会带来无穷的发展潜力。美国田径运动员迪克·福斯伯里(Dick Fosbury)就为跳高开创了一个背跃式新纪元。传统的跳高方式都是面向横杆,一条腿先跨过去,另一条腿再跟进,而福斯伯里跳跃的时候是背对横杆,身体弯成弓形先过杆,腿再跟过去,然后用肩膀着地。福斯伯里是在俄勒冈州梅德福市读中学时开始练习跳高的,教练所传授的就是那种传统的跨杆方法。直到他开始寻求自己的新方式之前,福斯伯里的成绩一直非常一般。其实,他并没有考虑传统的跳高方式。“我甚至都没有多想”,他说,“这是一种积极的思维,它就这样从我脑子里冒了出来。”

在1968年的墨西哥城奥运会上,这种新型跳高方式帮助他越过一个个高度,到达了2.13米,观众的目光也投向了这位独特的运动员。最终,他在第三跳时越过了2.24米的横杆,获得了奥运会金牌,也刷新了奥运会纪录。

跳高成绩的大幅度提高所依赖的并不仅仅是这种新的跳高技术。这项技术正是由于着陆点的改善才得以实现的:大型橡胶垫代替了原来的沙坑,这保证了运动员在头先着地的时候不至于受致命伤。尽管跳高这项运动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福斯伯里所创新的跳跃方式“福斯伯里跳跃”已经成为了这一领域普遍采用的方式,它所创造的成绩是传统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

P3-7

序言

蛇吞象

那是一个安静的冬日夜晚。我和小孙子伊莱一起坐在火炉旁,为他读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 ry)的经典著作《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

故事的开头讲的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被一本关于丛林的书所吸引,于是画了一幅画。对他来说,这幅画再简单不过了,就是一条吞下了大象的蟒蛇。但是令他惊讶的是,大人们都看不明白,他们都仅仅认为这只是一顶帽子而已!他不得不重新画了一幅,好让他们能够看明白。直到他遇到小王子,他才找到了一个和自己眼光相同的人:只有小王子看出第一幅画就是一条吞下大象的蟒蛇。对我来说,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比喻。

圣埃克苏佩里的这幅画形象地指出了人们的思维对于眼光的限制。一旦我们摆脱了固有思想的束缚,我们就可以看清楚眼前的事物了,比如说在上面的故事中就是吞下一头大象的蟒蛇。

书评(媒体评论)

历史是延续不断的长流,约翰·奈斯比特归纳出来的这些原则有助于人们立足现在,掌握未来。

—— 林毅夫 世界银行副行长、原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本书的理念不仅与时俱进,跟随时代潮流,更启发了新经济的管理理念:承传过去,连接未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道理。愿所有的读者都能受到“生存有道、发展无疆”之理的启迪。

—— 叶莺 纳尔科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主席、原伊士曼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

奈斯比特的预测从不失误!即使我们认为难以预料的2025年,他依然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思维模式。

——《金融时报》

奈斯比特的作品能够指引我们方向,让我们有勇气向前迈步。

——《华尔街日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7: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