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让三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可能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同。朋友相处常常就会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当我们面对这些矛盾时,不可以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因为胜的同时,一份友情也就消失了。《菜根谭》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的一种手法。”
留一步,让三分,是一种谨慎的处世方法,适当的谦让不仅不会招致危险,反而是寻求安宁的有效方式。个人生活中,除了原则问题必须坚持,对于小事,对于个人利益,谦让一定会带来身心的愉快;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时,这种“退”即是“进”,“舍”就是“得”。
交朋友,就像在跳交谊舞,有进有退,有退有进,有时,退一步路更宽。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去登一座有名的山,往往会直奔主峰,一是有点“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二是听说峰上有日出,有佛光,有云海,十分迷人,所以对沿途的景色不屑一顾。等到了峰顶,已是气喘如牛,满身大汗,结果没见到日出,也没见到佛光,偶见云海,又觉得不过如此,扫兴而归。假如换一个角度,不要将目标定在顶峰,而是走到哪算哪,不慌不忙;一路走去,从容赏景,会觉得到处美不胜收,还会有意外的发现与惊喜。
交朋友也同样。李进与刘文是同窗好友,他俩学成后,同分在一个单位工作,有一个从事推销的位子空下来,两人中只能去一个。谁都知道。这是个肥缺,但李进还是主动让给了刘文,自己在文教科当职员。闲下来,他写了几篇爬格子的文章,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到报社,居然发表。以后,他坚持写作,逐渐小有名气,成为单位的“一支笔”。
这一种方式,不刻意追求反而有所得,追求得太迫切、太执拗反而只能徒增烦恼。以退为进,这种曲线的生存方式,有时比直线的生存方式更有成效。李进的自我筹划,就让他找到了更广阔的天空。
朋友间要退让一步,退一步会发现,活动空间是宽阔的,你会有多种的选择。
当你的事业一帆风顺时,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必要时,牺牲一些自己利益。假如你总是利益独享,一毛不拔,本来你的成功已让朋友眼红,甚至不平衡,如此一来,更会引起朋友的疏远和看不起。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用心琢磨一下便会明白锋芒不可太露,出头的椽子往往先烂。
退让三分,必须在一个“忍”字上下工夫,学会忍耐朋友的小缺点、小错误,甚至忍耐朋友的不公和无礼。
一帮朋友在一起吃饭,一人将一碗热汤弄翻,洒了旁边一位朋友一身,他连忙道歉,说不小心,岂知旁边的朋友没容他说完,便对他说:“烫到你了吗?”
这一句颇关心友人的反问,其实更胜过他说没关系。那只是一种容忍,而这句反问则让他由被动的忍转为主动的关心。倘若,你被弄了一身汤,你只是皱皱眉头,尽管一个小动作,给朋友的感觉也会不对劲,他也会道歉,也知道他的失误,但你的这个动作,会让他吃到不对的味道,且不说你埋怨他几句。
假如一个朋友误解了你,当时他正在气头上,那么你最好不要去辩解,即使他口不择言,你也要学会原谅他。事后,当他知道真相时,他自然会对此表示歉意。活在世上,本来事情就千头万绪,又何必再为一些小事徒增烦恼呢?有些事,最终会让朋友明白你是无过的,那么,你最好跳出三界之外,忍一时风平浪静。天下没有解不开的疙瘩
如果你已经自觉遭到了误解,最简便直接的办法当然是直接与误解你的人解释交流,推心置腹,真诚相见。不要搁在胸中,不要犹豫顾忌。
纷繁复杂的人生牵涉到千头万绪,方方面面,随便哪一方面哪一时刻的有意无意之间,都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误会。
误会使本可以做到和谐或本来是和谐的关系变得紧张。所以说,它比不良的人际关系更多一层痛苦。它是对原来美好关系的破坏。这种破坏并非主观的、有意识的、故意的,而只是因为互相的隔膜、意识不可通性和感情的客观障碍所致。
误会大多始于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句笑话,一个脸色,一篇文章,一封书信,一个传闻,一件用具什么的,或长期相互隔绝,互不交往都可能成为产生误会的原因。
不论遭到别人误解或者误解别人,只要是一种负面意义的误解,把美好误为丑恶,把善意误为恶意,把真诚误为虚伪,把正确误为错误,把鲜花误为毒草……都可以成为人生中的一道阴影,一重难堪,一种痛苦。
有些误解初时不深,若未及时消除,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加长而裂痕愈益增大,误会愈益加深。有的因误会加深而成为仇敌。
误解既已形成,不论是你遭到了误解或你可能正在误解别人,只有互相沟通才能达到理解,使误会消除。
首先难处在于能够自觉地意识到你的人际关系中误解的存在。
通常,人际关系中容易产生误会的是这样一些人:交谈交往极少者,互不了解个性者,性格内向者,个性特别者,自视清高者,狂妄傲慢者,神经过敏者,常信口开河者,爱挑剔小节者等。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