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穿越经典(静安卷)/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程小莹
出版社 中西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是由上海百家出版社精心策划的一套为上海市民及各地游客纵深展示上海各个城区的大型丛书。它是按照上海现在的行政区域,丛书分为两辑,《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第一辑主要以上海市区的十一个区为主,每区一卷。本丛书从各区县深厚而丰富的历史人文积淀中,选取精华;从特色街道、教育文化、名人故居、人文景观、独特建筑、名特商业和历史遗迹等角度予以切入;并辅以图片和地图,生动直观,进而构成了一个七彩的上海。在表现上,它突出和强化了人文的元素,对此进行了全景式和多侧面的观照。尤其是作者们调动自己上海生活的积累和体会,注重开掘和展现我们熟悉的上海景物和人事中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情怀。

《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既展示了上海,让世界了解上海;同时,也让在上海生活的人们进一步认识上海,了解上海。

本书为该系列之《穿越经典(静安卷)》,书中包括了:生活蓝图、昔日情怀等内容。

内容推荐

静安,地处上海繁华区域的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商业历史悠久。在静安,城市生活的精髓渗透其间,历史变迁造就了静安数百年的文化积淀。漫步静安,穿越经典,仿佛是一次关乎“文明”的美妙之旅……

许多年以前,在上海城市的版图上,我们可以寻见一个清晰的标识——静安。它不仅是上海现代顶级商务区与居住区的代名词,也并存着老上海的文化底蕴,中西方文化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近现代上海发展的有力见证。

目录

出版缘起

总序(熊月之)

前言

七彩之路

 静安寺:生活就是千姿百态

 南京西路:一条马路的时尚境界

 北京西路:那些弄堂的晒台上晾着几条被子

 铜仁路:生活到了这里就凝固起来了

 陕西北路:这时候的我对所谓的时尚就麻木了

 南阳路:尽情杜撰种种可能发生过的惊天动地的情节

 愚园路:人物和故事

 万航渡路:我们永远与城市只一墙之隔

 常德路:就有这样的细节让我聚精会神

 华山路:气派得和普通大众分生出了距离

 巨鹿路:梧桐树上飘落下来的,也是一些纸片

 长乐路:花园洋房·“朝阳格”

艺术之门

 上海市作家协会:一种艺术的心境,理智与情感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会堂”是鲁迅先生的手迹

 上海电视台:当年国内最高的电视塔还留下一只脚

 《文汇报》、《新民晚报》:我便从这橱窗里打量自己和我们这个城市

 上海戏剧学院:人间戏剧的演绎

 上海译文出版社旧址:影响我们的一生

 上海辞书出版社:关于《辞海》与商贾何东

 美琪大戏院:一个美妙的名字

 百乐门舞厅:永远的地下工作者接头的老地方

 上海大学旧址:应该与黄埔军校齐名,一武一文

 寰球中国学生会:让人浮想联翩

 静安工人体育场:历史在这里曾经有过的浓重一笔

 张爱玲:像煞静安寺一带的女人

 周璇:永远的金嗓子

 阮玲玉:她的美丽是别人学不来的

 宣景琳:瑞芝村里的上海默片时代的女艺人

红色经典

 毛泽东故居(安义路63号)

 毛泽民故居(大田路331弄)

 茂名路毛泽东旧居(茂名北路120弄7号)

 蔡元培故居(华山路303弄16号)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成都北路893弄7号)

 平民女校旧址(老成都北路7弄42—44号)

 中共二大会址(老成都北路7弄30号)

 中共中央特科旧址(泰兴路、武定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联络点旧址(石门一路336弄9号)

 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青海路和西康路)

 中共淞浦特委办公地点旧址(山海关路387弄5号)

 中共中央组织部机关旧址(成都北路74l弄54号)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新闸路613弄12号)

凝固之诗

 新恩堂(乌鲁木齐北路25号)

 怀恩堂(陕西北路375号)

 上海佛教居士林林址觉园(常德路418号)

 小德肋撒天主教堂(大田路370号)

 吴同文住宅(铜仁路333号)

 虞洽卿住宅(南京西路108l弄20号)

 贯庐(南京西路962号)

 史量才住宅(铜仁路257号)

 朱斗文公馆(康定路759号)

 西摩路教会堂(陕西北路500号)

 马勒住宅(陕西南路30号)

 小校经阁(新闸路1321号)

 上海犹太人总会(南京西路722号)

 南京西路1522弄

 南京西路1550号住宅

 郭氏住宅(南京西路1400—1418号)

 威海路414号住宅

 宏恩医院(延安西路221号)

 嘉道理住宅(延安西路64号)

 严同春住宅(延安中路816号)

 延安中路810号大花园住宅

 上海展览中心(延安中路1000号)

 四明村(延安中路913弄)

 枕流公寓(华山路699—73l号)

 海格公寓(华山路370号)

 联华公寓(北京西路1341—1383号、铜仁路304—330号、南阳路208—228号)

 华业大楼(陕西北路173号)

 太阳公寓(威海路651号)

 泰兴大楼(南京西路930—946号、泰兴路199—203号)

 同孚大楼(南京西路801—803号)

 德义大楼(南京西路778号)

城市之光

 上海嘉里中心(南京西路1515号)

 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南京西路1376号)

 上海四季酒店(威海路500号)

 上海希尔顿酒店(华山路250号)

 锦沧文华大酒店(南京西路1225号)

 静安宾馆(华山路370号)/上海宾馆(乌鲁木齐北路505号)

 美丽园龙都大酒店(延安西路396号)

 上海商城(南京西路1376号)

 延安饭店(延安中路1111号)

生活蓝图

 久光百货(南京西路1618号)

 梅龙镇广场·中信泰宫·恒隆广场(南京西路1038号、1168号、1266号)

 静安公园(南京西路1649号)

 同乐坊(西康路、余姚路和海防路相交三角地)

 吴江路休闲步行街

 青海路休闲步行街

 静安寺休闲步行街

 西康公园(西康路255号)

 上海机场城市航站楼(南京西路1600号)

 国际丽都城(北京西路758弄)

 达安花园(长寿路999弄)

 中凯城市之光(威海路333弄)

 新福康里(新闸路888弄)

昔日情怀

 王家沙(南京西路805号)

 绿杨村(江宁路77号)

 梅龙镇酒家(南京西路1081弄22号)

 上海亨生西服(陕西北路201号)

 龙凤中式服装专营商店(南京西路942号)

 蓝棠一博步(南京西路1169号)

 第一西比利亚(南京西路878号)

 鸿翔制衣(陕西北路威海路)

 西区老大房(愚园路635号)

 冠生园(新闸路1418号)

 三阳盛(延安中路602号)

 正章洗染(北京西路1868号)

试读章节

静安寺相传始建于三国孙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初名沪渎重玄寺,寺址位于吴淞江边,唐代该寺更名为永泰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始名静安寺。南宋绍熙《云间志》“静安寺”条云:“在沪渎。按寺记:吴大帝赤乌中建,号沪渎重玄寺。佛法入中国,虽始于汉,而吴地未有寺也。赤乌十年,康僧会入境,孙仲谋始为立寺建业,日建初。建初者,言江东初有佛法也。岂沪渎寺相继创建耶?景筠《石幢记》中,问号永泰禅院。本朝祥符元年,改今额……”宋嘉定九年(1216年),因寺址靠近江岸,寺基有倾圮危险,寺僧仲依将寺院迁至芦浦沸井浜畔,即今寺址。

元、明两代,静安寺屡经兴废。迨至清乾隆六年(1741年),礼部侍郎麦焕出资重修大殿。乾隆四十三年,又有歙人孙思望倡议捐资重修殿堂。同年巡道盛保修治寺前涌泉等名胜,并于寺东隅建报恩院供僧居,捐田二十四亩供香火。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静安寺遭兵燹,至同冶年间(1862—1874),仅存一座大殿。光绪初年,大殿塌记。光绪三年(1877年)住持僧鹤峰募捐重建山门和佛殿,因捐资不继,被迫停工,致使佛像戴笠披蓑,受雨淋日炙数年。后由李朝觐、唐景星等人合力劝募,并得邑绅姚曦、浙商胡雪岩等捐助,于光绪六年三月开工续建,次年四月初八日落成。僧鹤峰等勒碑记其事。

此后静安寺多次修葺。光绪二十年,住持正生在大雄宝殿左右增建两庑房屋,再次修葺全寺,静安寺渐成现今之规模。光绪二十五年,公共租界向西扩张至静安寺,租界当局迫令静安寺迁移历代祖师坟墓,并因筑路而拆除寺内大雄宝殿西侧房屋。

民国年间,静安寺又几度兴修。民国十年(1921年),沪西一带日益繁荣,静安寺香火旺盛,寺宇不敷应用,僧常贵及绅董姚文栋等,将寺产积余资金,在大雄宝殿以东空地上建一座三圣殿,扩充寺基至五亩。民国三十四年,因静安寺两边商店林立,山门被遮蔽,住持德悟和监院密迦在原山门东首另建新山门,并由邓散木题额:静安古寺。次年,在新山门前建成一座印度阿育王式石幢,称“梵幢”,以为佛寺标志,并疏浚涌泉,整修全寺殿宇,使之面貌一新。

上海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将静安寺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51年、1954年两次拨款共两万多元对静安古寺进行修复。1953年4月,住持持松法师在寺内复兴自唐代以来便失传的全国唯一的真言宗(密宗)坛场,是年5月20日(农历四月初八日)举行开光仪式。嗣后每逢春秋两季举行修法大会,传授密法,逢农历正月初一及四月初八(佛诞日)对外开放,游人前往瞻仰,礼佛者众多。

1966年“文革”开始,静安古寺遭受严重冲击,住持持松法师遭到迫害,所有佛像、法器悉被捣毁,僧众被迫还俗,寺舍被占用。1972年,大雄宝殿失火焚毁,古刹废圮。

1983年,国务院确定静安古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庙之一。1984年,静安古寺修复委员会成立,南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贾劲松居士主持按历史原貌修复。是年,市人民政府又拨专款三十万元。至1990年,静安古寺修复工程基本完成。

现在,静安寺的香火重新旺起来。上海越来越珍惜市中心这样一片佛土。不过,来这里烧香拜佛,总是难以六根清净,出得佛门,便是商业气息,素食摊和香火摊的邻近,就是烤肉铺。街头摩肩接踵的,也不像都是吃斋的。生活就是这般千姿百态。

还有一新华书店,光顾者众。王安忆在1995年1月27日的日记里写道:“到静安寺逛一周,特价柜买一《跷跷板上的女人》。”想起这一年年末的一天下午,我在静安寺闲逛,路遇安忆与茹志鹃老师;人丛当中,偶一照面,惶恐已经打搅了,向茹老师施礼毕,回身望着母女俩在午后阳光下散步的背影,想,现在,我去哪里呢?南京西路:一条马路的时尚境界

重述时尚,是这个城市经典的一个说法。这样的经典在一条马路上也许会成为主导、主流,也许会漫溢、滋生,这是一条马路的境界。

在1862年至1945年之间,这条路是叫“静安寺路”的。很难想象,在1862年以前,如今的南京西路沿线是水稻田,如同江南水乡一般,无数的小河浜纵横其间;在大片精耕细作的农田中间,还有无数个村落,如“王家厍”(今石门路一带)。民居都是中国汀南传统风格,沿着小河浜呈带状分布。

1889年5月,上海公共租界向西、北、东三面大规模拓展,西部界限从西藏路一直向西推进了三公里多,直到静安寺以西的五圣庙(今国际贵都大酒店门前),于是当时的整条静安寺路都被划入界内。

1900年的义和团事变结束以后,中外关系趋向缓和,外商对华投资大幅度增加。从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的十余年间,在上海经商致富的洋行大班们(多数是英国人)纷纷选择静安寺路兴建大型独立式花同别墅,不久,这条马路沿线就形成上海最早的一片高级花园住宅区。如沧州别墅(1900年建,已拆除,今锦沧文华大酒店处)、英围汇丰银行大班住宅(1906年建,已拆除,今上海商城处)。不过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则是犹太房地产大亨哈同在1909年建成的爱俪园(今上海展览中心处)。可以想象那时候的大班们,常常在下午带着妻子,乘坐敞篷马车,互相拜访,喝漫长的英国式下午茶,是这条马路上的典型风景。

此后二十年间——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静安寺路两侧的风貌迅速发生变化.从以独立式花园住宅为主,演变为以公寓和新式里弄为主。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沿路陆续开设众多商店,渐渐形成上海西区的商业中心。不过,静安寺路商业街的气氛与东面喧嚣的南京路(今南京东路)截然不同,经营方向趋向高档,以高级舞厅、电影院、咖啡馆和时装店闻名。

这一时期,静安寺路本身也继续越界向西修筑。1918年,静安寺路向西越界延伸至地丰路(今乌鲁木齐北路)。1921年,静安寺路继续向西延伸,与大西路(今延安西路)呈锐角斜交。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正式接收上海租界,将静安寺路更名为南京西路。

19世纪后期,静安寺路辟筑不久,在该路的中段斜桥(今吴江路石门一路口)一带,有三座名门望族兴建的豪华的花园式公馆:斜桥盛府——盛宣怀公馆;斜桥李府——李鸿章的五弟李凤章公馆;斜桥邵府(道台花园)——邵友濂公馆。距李府不足百米,还有浙江湖州南浔巨商刘锦藻宅第,院内有四幢豪华的西式洋楼。这些家族多年比邻而居,互通婚姻,在清末民初显赫一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静安寺路上便很少新建花园住宅,只有永安公司老板郭氏兄弟的两幢花园住宅(1926年建,今上海市对外友好协会),这是个例外。P3-5

序言

近代以来,上海的城市区划不断演变,上海的地图与文化格局也不断嬗变更新。从远东第一城市到国际一线城市,这些记载着上海光荣历史的代名词正是靠各个城区的繁荣与发展来见证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崛起的浦东犹如一颗闪亮的明星令世界瞩目,浦东陆家嘴地区的现代化建筑群正日益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新地标。而新城区的人文空间需要在新旧比照中不断寻求合理的定位,从而为上海的城市精神增加新的元素。此外,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有着丰富多样的江南民俗文化积淀,这些珍贵的民间遗存在现代化浪潮下仍然在老城厢和周边城区多有保留,离开了它们,上海这个洋味十足的城市就没有了根基。

为了更好地感受、理解大上海的人文成就,不仅需要一张张日益细化的实用地图、一个个以上海为主题的视觉片段,更需要综合运用文字与画面,以精确的地图为基础,以精彩的地标为导引,由远而近,层层展现围绕着那些著名空间的今昔传奇与浓郁人文,呈现一幅幅足以恒久定格、又充满回味的多彩画面。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是展示上海城市文化的最佳契机。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在全球金融风暴中顽强出土,并创下它有史以来新的历史纪录:它是创办一百五十多年来第一次来到中国,落脚上海;它是第一次把主题定位于城市,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一个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它不仅以金融、商业、经济和科研等方面的成绩及地位举世瞩目,而且还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但立足于世界之林,上海还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在城市化作为世界发展趋势不断向前的今天,世博会为我们学习、借鉴和交流各国建设城市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同样,它也为上海展现的城市形象、城市魅力和城市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为此,我们策划和出版了这套《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它在众多的世博图书中,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是在编排上。它是按照上海现在的行政区域,每个区县一册。

二是在构思上。它从各区县深厚而丰富的历史人文积淀中,选取精华;从特色街道、教育文化、名人故居、人文景观、独特建筑、名特商业和历史遗迹等角度予以切入;并辅以图片,生动直观,进而构成了一个七彩的上海。

三是在表现上。它突出和强化了人文的元素,对此进行了全景式和多侧面的观照。尤其是作者们调动自己上海生活的积累和体会,注重开掘和展现我们熟悉的上海景物和人事中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情怀。

丛书既展示了上海,让世界了解上海;同时,也让上海人进一步认识上海,了解上海。

就在世博会开幕前,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计划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当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它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增添了新的内涵;为上海的明天,描绘了更为美丽的图画。

可以说,中国上海世博会举办的成功度及影响力如何,我们作为文化传播机构是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的。因而,这套丛书还仅仅是个开始。为建设文化大都市,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花更大的精力和心思。让我们共同为之努力和奋斗!

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

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9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