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心选编的100篇散文,或抒情,或叙事,或写景,或感悟,内容丰富,情感真挚,令人感动,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如滋养心灵的露珠,让读者体会人间真情的温暖,欣赏大自然的美妙,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和感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2008年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红孩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精心选编的100篇散文,或抒情,或叙事,或写景,或感悟,内容丰富,情感真挚,令人感动,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如滋养心灵的露珠,让读者体会人间真情的温暖,欣赏大自然的美妙,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和感动。 内容推荐 本书为“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年选系列之一,精选了王蒙、陈忠实、吴冠中、周明、袁鹰、石英、秦文君、毕淑敏、史铁生、梁晓声、王宗仁、张承志、柳萌、沈仁康、黄亚洲、裘山山、刘成章、彭瑞高、鲁光、朱以撒、潘向黎等名家作品为代表的优秀散文100篇,是中国散文学会和年选主编对全国散文爱好者的特别奉献。 目录 第一辑 岁月之河 1 这一生的感动/王蒙 2 插柳不叫春知道/周明 3 多福巷十六号/阁纲 4 这个秋天没有乡愁/柳萌 5 往昔/梁宾宾 6 有关奥运的个人记忆/杨澜 7 至今思米卢/昊景娅 8 初恋/岳建一 9 草料场·旧学校/吴佳骏 10 一个日本小兵/季烨 第二辑 情系灾区 1 世界上最缓慢的微笑/毕淑敏 2 灾区的空气/黄亚洲 3 从绝境中突围/裘山山 4 每个女孩都是无泪天使/翟永明 5 幸存者/李西闽 6 人性的光芒/陈亚军 7 5·12我不在汶川/董玉洁 8 砖做的墓碑/吴克敬 9 感动中国,我们在现场/王龙 10 回望阿坝/庄志霞 第三辑 文化之光 1 我的秦腔记忆/陈忠实 2 灵感来自灵隐寺/鲁光 3 茶生涯/潘向黎 4 他们没遇见真正好的中医/曹明华 5 寻画启事/卢治平 6 手艺的黄昏/宁默 7 吴门昆曲六百年/韩晗 8 玉偏一隅雄天下/赵畅 9 孤独之绳/林渊液 10 陕北说书/高宝军 第四辑 生活之真 1 歌的高度/王宗仁 2 九月的第一场考试/南妮 3 自绘的北京地图/柳宗宣 4 岁月刻s的悄然变迂/傅剑仁 5 我在一家黑心幼儿园当了一天老师 6 那时的爱情 7 大院感伤 8 分家 9 长征化工厂 10 乡愁何处 第五辑 精短之韵 1 地质局长温家宝 2 我的轮椅 3 病妻 4 分别的时候 5 在小火轮上 6 转身 7 草莓女 8 独舞 9 小人物 10 回乡的异乡人 第六辑 美文之美 1 秦腔平凹 2 长崎笔记 3 那件遥远的蓝色花衬衫 4 独自品尝 5 中秋夜月 6 冬夜乡事 7 绿红白黑金盘锦 8 密西根之雾 9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10 老裁缝 第七辑 苍生之情 1 花环被过早摧残 2 只缘身在此山中 3 再见,我的爱人 4 母亲 5 失落的皈图 6 上帝派来看管我的女人 7 思念像泉水 8 看病 9 孝心是可以遗传的 10 父亲眼里女儿是珍珠 第八辑凭海之悟 1 雷电讼 2 沧海之上 3 无限玄机 4 人生之船上的浮想 5 少年,别成长 6 一头牛其实怎样 7 絮花轻飓入梦来 8 楚地拓片·沮漳故地 9 藏北的雪 10 等待一双脚为我停留 第九辑田野之风 1 乡村水井 2 儿子的忏悔 3 有个叫前蒋庄的村子 4 钓鳖时节 5 麦秸垛 6 小镇上的爱情 7 初秋的夏拉草原 8 俯向大地的身影 9 那山那人那片情 10 宫宝 第十辑生命之畏 1 给鸽子让路 2 白天鹅,野天鹅 3 耳蜗 4 过往 5 养猪杂忆 6 一匹马的话语权 7 鱼的个性 8 驰骋在情歌中的骏马 9 草的记性 10 无花果 试读章节 我寻求一种感动,或云:将这种感动视为最重要的目标。 所以我走上了文学之路,走进了革命。同样的感动也常常表现在音乐对我的征服上,这里,音乐比文学更直接也更少其他因素的干扰。但同时它更具技术性的困难,例如我既没有乐器的装备也没有受过音乐的训练,所以我没有真正走进音乐。柴可夫斯基与贝多芬,勃拉姆斯与舒曼,刘天华与传统戏曲,苏联歌曲与美国乡村歌曲,还有日本的民歌演歌,都感动过我,像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像《红楼梦》和唐诗宋词一样感动过我。尤其是在我年轻的时候。尤其是维吾尔族的歌曲。“忧郁是歌曲的灵魂。”这是大诗人纳瓦依的名句。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最最艰难的时代,午夜,受苦的车夫喝了几碗酒,高唱着“羊羔一样的黑黑的眼睛,我愿为你献出生命”走过我的窗口,循环往复,越唱越悲,越唱越烈,泪如泉涌,心如火烧,歌如潮涨……哪怕你一辈子只会唱一首歌,就不算虚度生命。 而文学作品,就是我的歌,我的交响,我的协奏,我的快板与行板,我的生命的节奏与旋律。 文字不但是有魅力的,而且是有魔力的。通过文字,我寻找生命的密码、爱情的密码。我相信生命是一个寻找密码的过程。同样,革命的命运与前途,也会从这样的密码中被领悟到。 读到《贵族之家》的结尾,读到普希金的“同干一杯吧/我的不幸的青春时代的好友/让我们用酒来浇愁/酒杯在哪儿/像这样欢乐就涌上了心头”,读到“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读到“无产阶级失却的是锁链,得到的是全世界”,我感到的是喜悦也是涕泪,是升腾也是永远。生命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因为它能够感动。生命的滋味就是感动的滋味,生命的纪念就是感动的重温。 有许多事情我说不清楚,想不清楚:关于生命,关于生存,关于死亡,关于永恒,关于学问,关于榜样,关于意义,关于牺牲,关于价值,关于快乐。但是我已经生活在世间,我已经生活在祖国,我已经生活在地球上、人类中、太阳下面。至少一辈子应该,颇有几件事真正让我感动。 感动就是生与死的滋味,就是到太阳系、到大地上、到神州河山中走一趟的真滋真味。 我不是魏晋逸士,我不会归隐山林。我不是疯魔艺术家,我永远不会像凡·高那样割下自己的耳朵。我有时候能够做到冷静和计算,自我保护与(吹嘘一点说)恰到好处。然而我永远不是干练的不粘锅,不是东方不败,不是常操胜算者,不是幸运儿也不是太极冠军,我完全不是一个善打算盘的人;因为与利益和成功相比较,我还在追求,有时候是忘乎所以地去追求,就是因为感动。没有感动的成功,对于我不仅味同嚼蜡,而且反胃催呕。没有感动的成功就是没有爱的做爱,那更像是灾难。当我脑中绷起政治的弦的时候,有时也差不多可以做到滴水不漏。当我追求感动的时候,我突然变得傻气盎然,根本不计后果了……您哪。 P3-4 序言 2008年,注定会成为我们民族的记忆。在国家发生重大事件的面前,我们的作家应当担当什么?用什么样的行动,写出什么样的作品?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也是必须回答的。记得在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义演晚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向全国作家发出号召:在祖国危难之时,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们作家不能缺席!我当时,备受鼓舞。 我过去曾说,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作家,在国家和民族发生重大事件时,应该留下自己的痕迹。我们看到,在大地震后不久,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有相当多的作家,写出许多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甚至包括小说。这样的广泛参与性的集体写作,已经多年没有出现过。记得著名诗人雷抒雁在发表抗震长诗后,我第一时间给他发去短信,向他表示敬意与赞扬。雷抒雁当即回复:我写这样的诗,一半是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写作,大难有大爱;另一半是为自己写作,即为诗人的尊严写作!他的短信我保留了很长时间,也让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是啊,曾几何时,我们的作家写作,完全是忘我地歌唱,以至于在国家发生“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非常时期,很多作家依然在高唱赞歌,这就难怪日后遭到后人的不解与不屑。文学进入新时期之后,最初的十年,由于广大作家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关心人民大众的物质疾苦与精神伤痛,不论是哪种文学体裁,发表的作品几乎都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空前活跃,作家的思想也开始发生动摇,有相当多的作品由关注现实逐步向关注自我转化,最终使文学的大众性变成小众性。有的评论家认为,这是文学最正常的发展时期,文学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对此。我持怀疑态度。 诚然,文学创作是最赋予个性化的劳动。如果说,创作只为了个人消遣,不发表,不与社会发生任何联系,我们可以姑且不讨论。但是,就我所认识的作家,以及还不能称之为作家的文学写作者,他们写作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发表与出版。既然要发表与出版,这就意味着文学作品具有商品属性。因此,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就是生产者,就是商品利润的获得者。在这样的认识下,文学作品越走向大众,越会赢得最大的利润。历史证明,大凡优秀的作品,尤其那些经典的作品,它们在获得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文学没有统一的标准。既然没有标准,就不好比较,没有比较就谈不上竞争,没有竞争,就达不到优胜劣汰。好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参照系,那就是你的作品的发行量。正是这个发行量,直接关系着你可能获得的最大利润。行文至此,有人已经坐不住了,他们会说我在胡说,其直接理由是文学作品是特殊产品,不能单一用发行量和经济指标来衡量。他们还会举例说某某作品发行量不是很大,但确实有艺术性。这样的话在我看来,只能请他打住!因为,说这些话的人往往就是那些经常跑会拿红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