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多东西其实也是命注定,不过不是迷信的那种命,而是你个人的命运有时捆绑在时代的马车上,还有就是一些偶然会对命运产生重大影响。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把握每一天,愉快地活着,享受生活、享受工作,这就够了。
中国正处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时期,与相对发达和相对成熟的西方国家相比,机会要多得多。但是这些机会所赐的馅饼既可以充饥,也可能是毒药和陷井。
在中国转型期,非市场的因素和非竞争性的因素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伴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和成功,但是,在利用这些因素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本书记录了一个央企高管平凡的人生故事,他那略带传奇色彩的少年经历,他那发奋图强的大学生活,他那波澜壮阔的外交生涯,他那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他那酒桌上的豪爽表现,特别是他从一个政府官员、外交官、企业家到画家的转变过程,对广大读者一定会有所启迪,有所借鉴,有所帮助。
在我们这代人中,我是一个幸运儿。因为我赶上了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在运样的时代,总会造就一批人。同时,人生是很难规划的,往往出于意外。当意外的机会在身边的时候,你抓住了,才有成功的可能。但无论你在怎样的位置,有怎样的成功,它都不可能仅属于你个人。对于历史来说,任何人都不过是一朵浪花。我更喜欢用这样的态度面对人生。
陆放翁诗云:“白发无情催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我虽还不至白发苍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常常喜欢回忆儿时的故事。这里说的是我淘气的故事,读书的故事后面会说到。
我五岁之前都在五常县度过,大我七岁的姐姐当时在村里上小学,身边还有给我接生的姥姥以及数不清的舅舅和表哥、表姐们。那时的我几乎是食不离口、人不离怀,每天都有无数的亲戚争着抱我、哄我玩。直到四岁,我晚上还吵着嚷着要吃奶。姐姐是我最好的伙伴,每天放学后总哄着我玩。姐姐说,她后来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好,主要是哄我玩把功课给耽误了。那时我一不开心还咬她,尽管是我不对,母亲总是把责任推给她。
据母亲说,我小时候什么都好,就是淘气,经常干些让大人们出乎意料的坏事。例如,家里养了两只大公鸡,每天天不亮就打呜把我吵醒。于是,我就晚上趁大人不注意,用绳子把两只公鸡的嘴给绑住了。第二天公鸡是不叫了,但也给憋死了。农村每家房檐上都有燕子窝,我非要拿着还不会飞的小燕子玩儿,也是趁大人不注意用木竿捅下来的。还有用绳子拴在小猫的脖子上拉着在院子里到处跑,没过多久活猫就成死猫了。再就是每年家里刚刚孵出的小鸡不知会被我玩残多少只。家里的东西祸害得差不多了,我就到村子里去祸害,稍微看管不住,就不知道溜到什么地方去了,连饭都不回家吃。每次不是满身泥巴,就是满身伤痕,不是抱着小狗、小猫,就是抱着小鸡、小鸭回家。经常有邻居来家里告状。为此,父亲没少批评我。但他平时不在家,也管不了我。而母亲说,淘气小子有出息。为此,舅舅送给我一个“蔫儿淘气包子”的外号。
淘气有时候会闯祸。记得我五岁的时候,父亲的工作从五常县调到了小兴安岭的伊春林业局。他先去单位报到,过了两个月后回来说住房安排好了,要带我们去伊春。于是,我们一家四口带着几大包的衣物和一些箱子先从五常县乘火车来到哈尔滨,准备转乘火车前往伊春市。哈尔滨火车站人特别多,办完行李托运后,父亲跟我们说他要去发封电报通知单位接站。这是我第一次听说“电报”这个词。电报是什么呀?电报怎么比火车还快呢?我们为什么不坐电报去呢?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产生,想跟着去看个究竟。趁母亲和姐姐一个不注意,我就溜出火车站跟着父亲的身影走。但我一个五岁的孩子很快就被黑压压的人群吞没了,根本看不到父亲的影子,结果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一会儿向东跑,一会儿又向西窜,想回到候车室去却又迷路了。怎么办呢?我自己突发奇想:回五常老家!因为五常是哈尔滨的郊区县,两地之间也就是二十来里的路程。于是,我决定凭着模糊的记忆往老家走。
二十多里路,用了两个多小时,我终于看到了那熟悉的村庄、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大门。坐在炕上的姥姥,看到我满身泥土,满脸汗水,膝盖和胳膊都咔破了皮,流着血,惊讶地几乎从炕上跳了起来,抱住我就哭,哭了半天才想起来问我为什么又回来了。我告诉她想跟爸爸去看电报,但是迷路找不到他们了,所以就沿着铁路跑回来了。姥姥听后更是大哭不止。那边,爸爸妈妈已经找我找得快发疯了,广播找人、通知公安局……什么法子都试过了,还是找不到人,最后还是听到舅舅从五常火车站送信过来才知道我回家了。这事儿折腾得搬家的事推迟了好几天,期间听大人们议论用什么方法才能保证我不再跑丢。用什么法子呢?最后是用一根绳子拴在我的腰上,像牵狗一样把我从五常牵到了伊春。
伊春市地处黑龙江省的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红松故乡。这里森林茂密,人烟稀少,常有野兽在林中出没。从五常搬到伊春,令父亲母亲最为担心的是我的安全问题。特别是有了在哈尔滨车站丢失的教训之后,他们觉得这孩子主意大、难管,我经常从梦中醒来还听到他们在商量着各种对策。
我生长的小兴安岭,是北国最美的山区之一。秋季的小兴安岭更是美不胜收,如诗如画。每年秋季,人们都成群结队上山采蘑菇、榛子、松子。但每年都会有人在山中迷路,饿死或冻死于其中,甚至还有人被野兽吃掉。
不料,后来我还是出了一回险事。
那是在我刚上小学后不久的一天,姐姐放学后,跟母亲悄悄地说第二天要跟刘大爷进山采松子。这话被我听到了,强烈的好奇心又开始作怪了。松子怎么采?山里是什么样?我兴奋得一夜没合眼,盘算着第二天的计划,竖起耳朵听姐姐起床的动静。
大约早上6点钟,姐姐起床了。母亲为她准备了背包、午餐和水,她高高兴兴地出门去刘大爷家集合进山了。我也起身穿上衣服。可怎么出门才能不被父母发现呢?我最后决定从窗户翻墙出去。为了防备大人觉察到我的行踪,我与大部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我使上了从电影里学来的跟踪特务的方法,一会儿躲到树后,但又不脱离视线,一会儿又趴在草中。就这样躲躲闪闪走了大约两个小时,终于来到原始森林之中。
可是,到了密林之后,我的小伎俩开始失效了。茂密高大的树木挡住了阳光,前面的人影开始变得影影绰绰。路也愈发陡峭起来了,有时要爬坡,有时要跨沟,有时还要翻过巨大的岩石。年幼的我再也跟不上大人的步伐。最后,人群消失不见了。陷落在无边而又巨大的黑暗之中,我终于体味到了什么是恐惧。我大声呼喊着姐姐的名字,但是没有人答应我。我彻底迷路了。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大人讲的森林有黑瞎子和狼的故事,心里更加害怕。我开始产生幻觉,一连串的黑瞎子、狼、老虎蹿了出来。开始这些猛兽在我身边转,到后来一个又一个地猛扑上来,一下子就把我吃了个精光。
我开始大哭起来,闭着眼睛哭,也不知时间过了多久。哭累了,我便倒在地上睡着了。等我睁开眼睛时,天色已经暗了,阳光变得稀薄起来。估计这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了。突然,我想起来,野兽其实是怕人的,除非万不得已,饿得无路可走,才会吃人,而且,野兽也怕火光,有了火光,它就不敢靠近。我翻翻口袋,没有火柴,真后悔出门没多做准备。猛然,我想到了城里的灯光。如果能看到城里的灯光,不就能知道家里的方向了吗?
可怎么才能看到城里的灯光呢?想着想着,我的目光集中到眼前的一棵大松树上。有了!我可以爬到树上去眺望哪里有灯光!我跑到树跟前,才发现松树的下半截特别粗,笔直得连一个树杈也没有。我试了几次,怎么也爬不上去。我急中生智,发现林地里有不少石头,便一块块堆在树下,形成一个缓坡,再往上爬。平时我老嫌山上石头太多,这会儿反而觉得太少了。太大的石块我搬不动,只能捡搬得动的搬。
几十米内的石头都被我搬光了,我才发现十个指头已经血肉模糊了,连指甲盖都快脱落了。顾不上那么多了,我像猴子一样往树上爬。刚开始,四周都是黑的,再往上爬,发现有一处发红,慢慢地,终于有了亮光,那是城市的灯光!
我激动得想大叫,可是一天的饥饿已经让我叫不出声来了。我迅速下树,朝着有灯光的地方踉踉跄跄地往回跑……
此时,家里已经翻了天了。姐姐和伙伴们满载看收获的果实在天黑之前回到家里时,发现母亲一个人坐在炕上大哭。还没来得及问是怎么回事,妈妈便说:“你弟弟又丢了!他跟你们进山了吗?”姐姐回答说:“没有啊。”
知子莫若母,母亲猜准我一定是偷听到进山的消息后,自己一个人跳窗翻墙跑了。这时,父亲已经到单位汇报,组织大队人马敲锣打鼓,拿着手电筒、火把、汽灯,进山找人了。
那边,我还在朝着灯光狂奔,连滚带爬,也不知走了多久。我听不到任何声音,也没看到任何亮光。我心里犯起了嘀咕,是不是搞错方向了?跌跌撞撞中,我只好再次爬树。因为找石头太困难了,十指还流着血,饿了一天,我再也没有力气搬石头了。我费了好大劲才爬上了一棵十几米高的小树。没爬到树顶我就看到了远处的路灯和街道,我知道,我终于可以活着回家了。
到家已经是半夜1点钟了。
一个五岁的孩子,一天粒米未进,滴水未沾,爬了那么多的山,走了那么多的路,还搬了那么多的石头,爬了那么高的树,再加上又惊又怕,我只有推开大门的劲了,还没来得及进屋,就一头晕倒在了院子里。
后来母亲告诉我,我不吃不喝睡了两天,像是得了一场大病,但又没有什么病症,只是经常从梦中醒来大喊大叫。母亲说,我爱说梦话的毛病就是那时落下的。
父亲带着大部队直到天亮才回来,本来气得要好好教训我一顿的,但看到我还在昏睡中,他只扔下一句“陈家怎么出了这么一个混蛋”就走了。
从此以后,我的行动自由便被限制了。母亲每天接送我上下学,还让姐姐寸步不离地跟着我。父亲还特意让小学校长也看住我。高校长很不解:“这孩子在学校很听话很守纪律啊!”父亲说:“这孩子蔫儿淘!”
P11-16
今年2月,我向华润高层提出提前退休的申请。这个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几乎让所有的人感到意外和震惊。朋友、同事、同学、领导都纷纷表示他们的不解,许多人极力劝我收回此意。之所以乍听此消息都不能接受,也许是因为这个决定打破了我们的很多“传统”。在一般人印象中,55岁,又处在华润集团副总这样级别的国企高层管理人员中,退休还为时过早,但我竞然要急流勇退。我能理解大家的各种疑惑和关怀。但每当我把内心的想法向身边同人和朋友倾诉时,几乎所有人又都转而理解我和支持我,这真令我备感欣慰和鼓舞!
其实,提前退休的想法好几年前就萌生了。大概是五六年前的一天,我在网上读到一则消息称,国外研究机构对大企业高管的退休年龄和寿命之间的关系做过一个统计分析,发现60岁离职的高管往后的平均寿命只有十年左右,而55岁离职的高管往后则平均会有25年寿命,折算下来,也就是说,提前五年退休会换来多15年的光阴。当时我就被这则消息震撼了,半天才回过神来。
人一生很短暂,越是年纪大起来越有这样的感慨。我又是一个业余爱好蛮多的人。我喜好摄影,这几年又一不留神发明了“影画”(Diphoture)这玩意儿,常常自娱自乐,不能自拔。我还热衷于挎上相机四处旅游,虽然去过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国内很多美丽的地方,但总觉得看不够、拍不够。我也非常愿意交各种朋友,与他们随意地聊天,总能收获我平生未曾涉足领域的知识、趣闻。我还喜欢高尔夫球,每周不打上一两次就心痒难耐。除此之外,我还希望能多为公益事业做些事情……总之,我爱好众多,又都割舍不下,同时,我又是对工作很较真的人。这些矛盾其实很难调和。
说来奇怪,我自我感觉并不太适合做官,也不适合做企业高管,因为我骨子里是个很随性的人。我时常感觉生命里还有一股能量牵引着我,使我常常对艺术、生活和关充满向往和激情。我自知如果我继续在现在的岗位上工作,这种分神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尽管不至于影响工作,但会让我越来越憋闷。所以,我选择提前退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换取更多的时间来实现我另一种形态的生命,去拥抱那个潜伏在心灵深处又令我越来越魂牵梦绕的生活。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许谈不上关键,但我觉得十分重要,那就是这么多年,我总是在各地奔波,很少有机会陪在家人身边,内心深处常觉亏欠。对父母,我也没能尽到做儿子的孝心和义务;对妻子,我没能尽到丈夫的责任;对儿子,我没能扮演一个好父亲的角色。而我自己也没能充分享受家人团聚的温馨和快乐。所以,当我决定提前退休的那刻,我也对自己说,要用更多的时间和关爱去回馈已经成为我生命一部分的他们。
在向华润高层和上级领导汇报想法之后,我骤然觉得轻松了,但随即也有些失落。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当然并不包括后悔的成分在内。虽然正式手续还没有办妥,但我已经给了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我可以放下了。但放下之后的空虚又让总是满负荷的我很不习惯,于是,我开始写东西。
从2009年2月5日开始,我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写到8点半去上班。这样连续写了十天的时间,基本上把从出生到退休一共55年的主要经历都写出来了。我想以此来回顾我55年的生活和工作历程,以此来纪念我在55岁时所作出的重大决定,也是以此来重新填满我那仿佛暂时失去着落的心。写作的过程让我在55年的时间隧道中快速地穿行了一遍,那几天我的感情被异常地充实着和感动着。
初稿写完,有几个好友好奇地翻看过。同龄人看后会有相似的经历和感慨,觉得我多少写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和一代人的故事;年轻人看后觉得对我们那个年代多了份了解,对我也多了份了解。尽管我深知这是一份个人性很强的“随笔”,是真正意义上的随手记录的文字,但看过的人还是反复鼓励我出版。我一直觉得不合适。 今年4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几位文化出版界的朋友,相谈甚欢。他们听说我喜欢写点东西,也看过了我写的那些“随笔”,都热心地建议我整理出版,还对其中不少内容提出修改意见。不仅如此,他们还主动帮我联系了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社也很快表示愿意出版。这回我真是骑虎难下,只好既高兴又紧张地贡献出这些蹩脚的文字。
做梦也没想到在退休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出书。以前出过一本影画集,但那毕竞是画册,和纯文字的东西不一样。好在有唐磊老弟、黄钦小姐等人的帮助,又有世界知识出版社吴超莹女士这位经验丰富又十分细心的编辑为我出谋划策,让这本小书增色不少,也多少缓解了我的紧张。我的另一位好友国画大师关玉良慷慨地为此书作跋,让我感动不已。我还要感谢我的秘书陈巧伶把我难以辨认的手稿“翻译”成能够识别的文字,还有我的太太能够容忍我每天凌晨4点起来把她从睡梦中吵醒。我的儿子对我此举也表示大力支持。上述所有人的帮助使我最终有勇气出版此书。至于是否值得一读,全由读者评判。于我,更多的是一份对自己的交代和对亲人的还愿。如果说还有别的,我想,也许它能表示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吧!
是为序。
陈树林
2009年6月
一个人能坦诚地直面人生,能活“明白”,能看“明白”自己并真实地解读自己,不是每个当下的自然人都能做到的。
我与树林兄相识近十年了。十年来,不管我是在深圳,还是在北京,不管他工作有多么繁忙,我们一年总是要找机会见上几面的。我们相聚,或清茶一杯,或便餐一顿,如有其他朋友在场我们就小酌几杯。树林知道我酒量不大,每次都劝我不要多喝。我们每次相见都要聊上一场。我们畅谈艺术,畅谈人生,畅谈理想,畅谈价值观,畅谈政治,畅谈社会,畅谈家庭,畅谈文学,几乎无所不谈。树林思维敏捷,观点鲜明且有独到之处。读了树林的新作之后,使我对树林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了解。
树林是个酷爱生活的人。他身为华润集团资深的副老总,又身兼香港蓝筹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和诸多的公司和社会职务,其繁忙程度可想而知。在很多人都在拼命地追逐金钱、追逐权力、追逐地位、追逐物质享受的今天,他仍然能够抽出宝贵的业余时间不间断地从事影画创作,从事摄影,从事文学写作,从事高尔夫运动,如果不是出于对生活的酷爱和追求,很难有任何其他的解释。在他的资料库里存有数万张他在世界各地拍摄的照片、几百首诗词、上百篇他在不同场合的讲话稿。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他经常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觉,每天只吃一顿饭。每次见到他总是那样的乐观,那样的豁达开朗,那样充满激情,那样的侃侃而谈,那样的洒脱,那样的充满活力,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能从自己广泛的业余爱好中找到人生的乐趣,找到兴奋点,找到刺激,找到动力,找到自我。从他对业余爱好的执著追求可以看出他对事业、对工作、对生活、对他人的认真态度和严谨作风。
树林兄是个酷爱学习和钻研的人。他并没有学过艺术,但他却发明创造了影画。他以现代数码科技为桥梁,从传统的摄影中大胆地走向了绘画艺术。他以他多年对生活的体验,以他对人生的感悟,以他对艺术的积淀,以他近似于疯狂的执著,以他对色彩的独到理解和运用,以他对视觉艺术的诠释,以他对具象和抽象艺术的审美视角,经过反复试验,创造出了一门全新的艺术形式——影画。这门全新的艺术刚一问世就在艺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令很多专业人士赞叹不已。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树林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他平时酷爱学习、喜欢钻研探索、喜欢思考创新的结果。树林喜欢观察,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善于动手。从他幼年开始的成长轨迹可以看出他自幼就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近似于痴狂的执著虽然多次使他陷入险境,但每次他都能够利用他的智慧和勇敢化险为夷。任何创新都是有风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树林不仅是个创新者,也是一个冒险家。为了达到某种目标或者获得某种生活和心理体验,他不惜冒生命之险。一个连生命都可以置之度外的人是一定会成功的。
树林兄是个有思想、有见地的人。树林的经历很广,既做过政府官员、外交官,又做过多年的大型国企的领导人;既有长期在国外学习工作的经验,又有在中央政府部门工作的经历。他对世界局势,对宏观和微观经济形势,对政治、社会、环保、改革开放、国企改革和“一国两制”等一系列问题都有深入的研究,有独到的见地。他能够主动放弃华润集团优厚的待遇,急流勇退,为年轻人让路,义无反顾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是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决心的。我是极少数支持和赞成树林提前退休的人。因为我了解树林,只要是他想做的事,只要是他认为是正确的事,他会勇往直前,决不动摇。他的提前退休虽然使华润失去了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但却使我国的艺术界多了一位颇具创意的艺术家。现在他提前退休了,可以用更多的时间研究他的影画了。我相信,他一定能够把他所发明的影画艺术在现在的基础上不断地向前发展,最终得到行业和社会的认可。
我是最早读到此书初稿和强烈建议将此书出版的人之一。他那略带传奇色彩的少年经历,他那发愤图强的大学生活,他那波澜壮阔的外交生涯,他那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他那酒桌上的豪爽表现,特别是他从一个政府官员、外交官、企业家到画家的转变过程,对广大读者一定会有所启迪,有所帮助。如果这些动人的故事仅仅是作为他的私人的珍藏,我认为是一大遗憾。
诚然,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完成了此书的写作,疏漏在所难免。再者,由于树林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他有意地在此书中回避了比较敏感的话题和人物,有意地回避了对他自己的是非功过的评价,虽可理解但却稍显不足。我们只能希望树林继续写作,在他未来的作品中弥补这些不足。
深信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在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城市的某一座美术馆、某一阁画廊,看到那些传奇的作品展现在面前,大家会惊呼、震撼!那时的树林老兄不是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他呈现给人类的是他的艺术灵魂,是他全新的精神世界!那时,朋友们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欣慰。
关玉良
2009年5月12日
于北京西山工作室
他那略带传奇色彩的少年经历,他那发奋图强的大学生活,他那波澜壮阔的外交生涯,他那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他那酒桌上的豪爽表现,特别是他从一个政府官员、外交官、企业家到画家的转变过程,对广大读者一定会有所启迪,有所借鉴,有所帮助。
——著名画家 关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