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更与何人说(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陆蓓容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更与何人说》是作者陆蓓容的第一部随笔集,分为三大部分,主要收录了《年年年尾接年头》、《回头唱个山坡羊》、《江南有丹橘》、《游园惊梦》、《迎像哭像》、《折柳阳关》、《思凡》、《玩笺错梦》、《萧条异代使人愁》、《一曲微茫度此生》等作品,供读者朋友们赏析。

内容推荐

作者陆蓓容耽爱诗词,雅好文史,落笔为文,有一种不同于同龄人的老练。此外最爱闲逛,走一整天也是常事。

《更与何人说》是作者的第一部随笔集,《更与何人说》收录谈诗文、昆曲、人物的文字五十余篇,有识见,亦有情致。

目录

第一分 掩卷平生有百端

年年年尾接年头

举大白,听金缕

“目眶冉冉动”

最是橙黄橘绿时

离别类型学

是谁来折花

回头唱个山坡羊

可怜的小皇帝

写作这回事

“拗相公”及其他

妒忌与“周姥”

请你写一张便条

须知世上苦人多

市井的声音

知了,知了

江南有丹橘

敲门试问野人家

“柴米油盐酱醋茶”

密云龙

归有光的人道主义

死生契阔

整顿衣裳起敛容

你们在哪里?

理想丈夫

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第二分 那堪还向曲中听

游园惊梦

寻梦

花判

琴挑

秋江

小宴

埋玉

迎像哭像

思凡

下山

夜奔

痴梦

刺虎

书馆

题曲

佳期

痴诉

出猎

玩笺错梦

折柳阳关

墙头马上

踏伞

写状

第三分 风里时闻响佩环

萧条异代使人愁——沈祖棻与盛静霞

《饮膳札记》:好女子林文月

《清代女词人选集》:女人心事翰墨因缘

《奢华之色》:旧时月色笔端回

一曲微茫度此生——《张充和诗书画选》

试读章节

年年年尾接年头

编辑先生和我商量:要过年了,怎生想个法子谈谈和年有关的话题才好。一时倒想起一个对联故事:中秋佳节,几个秀才围坐谈笑,饮酒赏月。其中一个偶得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下联怎对呢?过了中秋,过了重阳,谁也对不上。待到年关时,还是他自己对上了,那便是此文的题目所自——“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读者也许要说,这不过是个文字游戏,况且并不格外地高明。但是在那故事书中无数巧对里偏偏记得了这一句。我喜欢它,本不在辞旧迎新带来的欢乐气氛,却因“年年年尾接年头”,一气读来大有光阴流转之感,仿佛透露出些许人生消息。

历来以“年”为因由,文人墨客可没有少挠头皮。古人重佳节,冬至不归,已让诗人感慨“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何况除夜,何况新正。人多知孟浩然《春晓》诗之明艳婉转,且来看一看他的《除夜》:“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童仆亲。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诗明白如话,只单单拈出“渐与骨肉远,转于童仆亲”一句,就不难勾勒这孤独的诗人和瘦削的童仆在乱山残雪中凄凉的身影。可以并置的是高适的一首《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诗比孟更进一层,直说了对家乡的思念、斑白的头发,以及那即将来临,又充满着不可知的“明朝”。我们都知道时间是不可割裂的,但是,“年”仿佛人为设置的一把刀子,喀嚓一声将它割成了等长的一截又一截。“明朝”和“又一年”,在这个意义上就成了同义复指,叠用这同义复指的两个词语,竟似诗人无奈的声音在转述着时钟寂寞的滴答声。

或日,怎便没有安安静静在家守时度岁之作呢?也是有的。可是,诗人心眼多半敏感,就是樽前花底,也常泛起些无奈悲凉。我最爱清人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两首:“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前一首,一句“忧患潜从物外知”,直教人充满喜悦与期待的心情冷了半截。可是他说得对呀,这个世界,本来有很多痛苦和无助在欢乐的背影中黯淡地存在着。好像过去的这一年,有海啸,有洪水,有地震,有矿难。我们在腊月的欢庆气息里,也许应该回头看看,侧耳听听。至于后一首,我喜爱一个诗人的自觉。中国古代的文人,对自己的身份常常弄不清楚,许多悲剧都是因此而发生的。可是黄氏却对“诗人”的尴尬身份认得透彻,唯其透彻,所以懂得自嘲。除夕夜里家家扶得醉人归,却有这样一个人清伶伶地自嘲着,比之“明日岁华新”的感慨,又是一番情怀了。

写到这里,读者或要怪我不来讲些芝麻开花节节高之类讨喜话语,却扯了那么多毫无“年味儿”的诗篇。那么我且笑嘻嘻地拿出这一篇脍炙人口的《元日》来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最后借着它说句新年快乐,总是应当的。年年年尾接年头,但愿这一“接”,接得的是平安喜乐——有时候,乱山风雪中的倦客大可以与山民同醉,孤零零自嘲的诗人也该“难得糊涂”。P3-6

序言

蓓容新书出版,嘱我作序。出书在她并非稀罕事,且不说小荷初露的少作,只说我与她订交以来,收到赠书已有两种。作序这事儿却很让我为难。一来没有生花妙笔,怕辱没了她的锦绣文章。二来呢,她的“正经文章”,我从前是压根儿不看的。她自己也说,最得意的文字是“博客、短信、打油诗”。好比平时里玩笑惯了的小姑娘,眼下端端正正起了严妆。庄重亲昵之间,我不懂如何拿捏,一时竟不敢贸然上前搭讪了。拖了很久,眼看“死线”近了,不得不鼓起勇气来写,也算是我为她,做一个郑重的表白吧。 “全须全尾”的“作文”,也许难免叫人束手束脚。灵光乍现的情怀与思致,能说与二三友人,已是很好的归宿;若仔细结撰成文,“说与大家听”,又有人爱听,那也算功德一桩。我也乐意看到,平日里玩笑惯了的小姑娘,如今端端正正起了严妆。

全书三分,第一分谈古诗文。她自己也写诗,诗人说诗,当然别有自家体贴来的心得。有些文章因为写给大众,不免于“卖萌”。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领这个情。而我却我感激她的努力。

第二分讲昆剧,我私心最喜欢。〇七年冬,她去上海看戏,演的是《墙头马上》。回来后她写散场的光景,说迷了路,竞绕回剧院人口,看到灯已全熄,人都散去。她第一次明白什么叫散戏,也感到几年来难得的一刹孤独。然而面对这孤独,也只“顺其自然,既不沉溺,也不惊惶”。我爱她这份深情与克制,说来我们订交,也是那个时候的事。我没有看过太多戏,对剧场里种种知识更是一窍不通,又因为戏里多猥琐书生,便常以“现代女性”之眼光替“旦”们惋惜。她看戏,不苛求古人,也不花痴一般说什么美呀好呀,春色如许呀。世道艰难,看到几分温存,便不多不少地说出来,这是她温柔敦厚的地方。

两年前住得离江苏省昆剧院很近,也是因为听她说了,巴巴儿地要去看《花判》。可惜,省昆只演洁本。

第三分所收是近年来的评论文字。书评难写,若单单介绍书中内容,自有那书本身,胜过一切介绍。若倚马千言,全是一己“私货”,尽可以另起炉灶,何必借他人酒杯。我羡慕她有一支好笔,把这几篇评论文字写得很漂亮。比如《女人心事翰墨因缘》,评《清代女词人选集》。《选集》由兼备词人与词学研究者身份的张珍怀女士编选,已经让人期待。蓓容少负词名,很可以被目为“才女”,她来写这篇书评,对女人心事有一番熨帖的理解,又对所谓才女积习和男才子们历史悠久的意淫传统有一分清晰的警惕。凭这一篇文章,我当向她敛衽致意。

说到书评难写,我觉得序也很难写。还是不多剧透,请诸位自己来看吧。

陈小远 庚寅小雪

后记

收录在这本小册子里的文章,跨度足有五年之久。最早的一篇是《萧条异代使人愁》,写时还是高中生;最晚一篇则是近日为《张充和诗书画选》写的书评。屈指算来,数年间所结的文字缘,大抵都在这里了。

说来不免失笑,本书中几乎四分之三的稿子,都是叫人逼出来的。全书三分,第一分所谈以古诗文为主,大率是奉郭初阳老师之命而作。其中较短的一批,都是命题作文。郭老师曾教给我太多美好的东西,因此磨枪上阵,并不敢有所辞却。所幸谈的都是自己喜欢的篇章,而文中观点纵然远不成熟,也的确是自己真实的看法。“修辞立其诚”,扪心自问,大概是做到了。

第二分讲的全是昆剧。我看戏不算很久,却称得上一见倾心。三年多前偶尔提笔写下六七篇,为友人严晓星先生所见。从此他以报社编辑的职业本能屡相敦促,竟然叫这摊子一气摆了下去。若非有人惦记,曲阑人静时的心事我本不愿写出来;若非一直得到鼓励,也会因为对“矫情”的恐惧而中途泄气。事后看来,这竟要算是我写得最用力,也最用情的一批文章,虽然读者或许会觉得它们彼此多少有些面目相似。  第三分收的是近年所作的评论(写沈祖棻、盛静霞的那篇,兼及词翰,多少也算罢)。打从学作文起,一直不太写得长。捉襟见肘,恐怕在所难免;然而自己的成长却在这一部分中显现出来,下笔用词,如今渐渐变得克制。附带提一句,我对“才女”并无好感。这里所谈虽都是女性的作品,却只为各人有各人的蕙质兰心。

从小到大,感动过我的人很是不少,最为重要的大概要算周作人与汪曾祺。前者示我以思想之光,后者叫我知道赤子之心。直到今天,对这世界的许多看法,总还是受着他们两位的影响。想来自己行文,大概影影绰绰也会有他们的影子罢,虽然既不能淬尽繁华,也未必就一脉天真。对现在的我来说,好文章的标准,是要兼顾思致与技法两端。以此为标的,愿不断努力。

无论戏剧与古诗文,都是博大精深的世界。对于前者,我纵然深爱簧暖笙清、竹肉相发的剧场,也只能尽量避开不懂的问题不谈。至于后者,诗无达诂,也正是言人人殊。无论如何,一应错误与不当之处,都愿读者不吝指正。另外,文中所引的词,是按照洛地先生《词体构成》一书中提出的原则来断句的。

全书三个小类的标题,取自王国维的《人间词》,那是令我敛衽致敬的作品。彩页插图均是自己稚嫩的笔迹。实在没有学过写字,每一幅都写得忐忑之极。感谢师长朋友不以我的不务正业而见弃,感谢编辑先生青眼相加,也感谢严晓星先生锡此书以嘉名。“更与何人说”,如今真个鼓足勇气说与大家听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2: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