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政将军原名谭世铭,湖南湘乡人。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
本书是关于介绍其生平事迹的传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谭政大将/大将传记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张国君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谭政将军原名谭世铭,湖南湘乡人。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 本书是关于介绍其生平事迹的传记。 内容推荐 在灿若星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方阵中,有十颗最耀眼的将星,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位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在中国革命战争、新中国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许多重大战役和事件的酝酿、决策及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无不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不对当时的历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 本书介绍了谭政大将的生平事迹。 目录 第一章 出生于绅士家庭的革命军人 绅士之家的长子 启蒙于东山学堂 从“教书先生”到革命军人 第二章 跟着毛泽东上井冈山 “秋收起义”的洗礼 “三湾改编”的记录 井冈山上的入党誓言 “宣传队长”的历练 第一位给毛泽东当秘书的人 第三章 红军政治工作的开拓者 “打收条”制度的首创者 红四军军委秘书长 反“围剿”中的“政治工作报告” 长征路上的“先锋师”政治委员 第四章 陕北十年 《关于红军中新的政治工作的意见》 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期学员 抗战时期的总政治部副主任 延安整风与“谭政报告” 第五章 在东北的日日夜夜 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过程中 由“诉苦”到“新式整军运动” 辽沈战役的“政治动员令” 第六章 从人关到转战中南 在平津战场上 第二次到武汉 中南剿匪的日日夜夜 和平环境与“整理支部” 第七章 在领导全军政治工作岗位上 对犯错误的同志“不能一棍子打死” 在“八大”上阐述“建军新阶段的政治工作” 出任总政治部主任 来自东南沿海的“考察报告” “实是求是”的楷模 第八章 身处逆境的困惑与坚贞 在1960年的两次军委扩大会议上 一心想尽责的“总政副主任” “什坊院”的沉默 第九章 坦荡正直的人生 毛泽东问: “那个谭政哪里去了?” 晚年的生活 高尚风范启后人 试读章节 水陆交通便捷的湘乡县城有一条正街很繁华,商店生意兴隆,不少商店出售涌人中国内地的“日货”,当时一切爱国人士和爱国青年学生都称它为“仇货”。于是,这条街道也就成为学生游行队伍示威和进行街头宣传活动的中心。为了抵制运进中国的“仇货”,东山学堂学生自治会号召全校师生不购买、不使用“仇货”。学生自治会还专门成立了“查禁小组”。学生运动大张旗鼓的宣传,使商铺老板把摆在商铺货架上的“仇货”全部收拾了起来。 充满激情的学生时代转眼过去,3年不平凡的学习生活,谭政不但结识了许多同学、朋友,更锤炼了斗争的意志,而且他所受到的启迪正在改变着他的一生。1926年夏天,20岁的谭政从东山学堂毕业了,虽然这时的他很想继续升学读书,但因家境的衰败,加之父亲的反对,未能如愿。 从“教书先生”到革命军人 谭政又回到了阔别3年的楠竹山村,不久便在七星桥初级小学谋了个教师的职务。这位外表文静、声音清脆的青年站在讲台上,开始了他的“教书先生”生活。 儿子归来,谭润区格外的高兴,3年来的种种担心随之而去,一个“教书先生”的职业,加上一个年轻美貌的媳妇,两根绳子拴着,他这颗做父亲的心总算踏实了。然而,谭润区哪里知道,这时的谭政心里不再是装着楠竹山村、谭家的祖业,而是整个中国的命运、天下百姓的幸福,是如何成就一番大事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1916年袁世凯病死后,中国实际处于军阀混战之中。经过五卅运动,全国反帝爱国民主运动和工农革命运动日益高涨,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通过出师北伐案,7月1日发表了《北伐宣言》。北伐军首先以主力向湖南进军,湖南、湖北战场成了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此前,1926年5月上旬,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的两个旅已人湘协同第八军唐生智部同吴佩孚作战。在湘乡,早在5月份,当时还是湘军第四师师长的唐生智就发动了讨伐吴佩孚运动,一度攻克湘乡县城,后又主动撤出;6月份已是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兼北伐军前敌总指挥的唐生智率军北伐,于7月9日再度攻克湘乡县城。10月北伐军又攻克武昌,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北伐军取得了两湖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与此同时,湖南的农民运动也此起彼伏,这年冬天到第二年春天,在湘乡各地农协发动组织下,农村广泛开展减租减息、反对旧礼教、兴学建校及筑道路、修塘坝、开荒、造林等活动,并在凤音乡始办农村消费合作社,在永丰等地创办农村借贷所。这一连串的消息,使谭政激动万分,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的愿望更加迫切,深居山冲的他无时不在寻觅着到外面世界闯一闯的机会。 每当晚间,教了一天书的谭政常与妻子秋葵谈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贤惠又知书识礼的妻子秋葵理解丈夫的心情,她希望丈夫能和她哥哥陈赓一样,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起初小两口商量走陈赓的路,报考黄埔军校。谭政给陈赓写了一封信,询问黄埔军校招生的时间、地点,却一直没有回音。后来听说北伐的消息,谭政四处打听北伐军中有没有陈赓的消息。北伐大军来到湘乡,谭政更是忙碌起来,当他看到吴佩孚的军阀部队望风而逃,北伐军纪律严明,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又萌生了加入北伐军的念头。谭政沿街而立,从北伐军手里接收了许多传单带回家中念给秋葵听,小两口一个念一个听,两人都入了神,只可惜没有盼到陈赓跟着部队打回老家来。 在这种期盼之中,转眼间又到了第二年的初春。南方的早春虽不像北方那样还天寒地冻,但除了和煦明媚的阳光,仍有阵阵凉意。楠竹山村,山间的丛丛竹林一片翠绿,满山遍野的鲜花正含苞欲放。这是2月的一天,一封来自武汉的信件落到了谭政的手中,从信封上的字体谭政一眼看出,这是他盼望已久的陈赓大哥的来信。打开信一看才知道,原来去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开始北伐,参加誓师大会后陈赓就接到了中共党组织的指示,经上海赴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到苏联红军中学习政治保卫和组织群众武装暴动的经验,到今年2月份才回国。回国后被派到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唐生智部担任特务营营长,就驻守在武汉。 见到陈赓的来信,谭政和秋葵特别高兴。秋葵催促着丈夫赶快给哥哥回信,把自己参加北伐军的想法告诉他,谭政急忙拿起笔来,可是又不由自主地放了下来。看着眼前的妻子,谭政有些彷徨。秋葵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说:“快写吧,在信上别忘了加一句,参加北伐军是四妹支持的。”谭政没有多说什么,但为妻子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而感到安慰。谭政和秋葵给陈赓写信的事,一直瞒着谭政父母。他们知道秋葵的父母会支持女婿,于是在信上告诉陈赓,将回信寄到二都柳树铺秋葵的娘家。P16-19 序言 在灿若星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方阵中,有十颗最耀眼的将星,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在中国革命战争、新中国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许多重大战役和事件的酝酿、决策及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无不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不对当时的历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们的革命精神、崇高品格和超常智慧,无不给后人以教育和激励。 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们纵横驰骋,百战沙场,叱咤风云。土地革命战争中,他们身先士卒,在反“围剿”斗争和长征路上屡立战功;抗日战争中,他们出生入死,率领根据地军民与日伪军浴血奋战;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们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战无不胜。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实践,使他们的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世人敬佩的常胜将军。 他们是共和国强大国防的奠基元勋,为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国防,是十位大将的毕生心愿。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们肩担重任,呕心沥血,只争朝夕,顽强拼搏,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铁甲雄师的组建,有他们留下的身影;长空利箭的升空,有他们洒下的汗水;蓝天战鹰的翱翔,有他们弹奏的旋律;水中蛟龙的出海,有他们驶过的航迹。他们为共和国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的奠基性贡献有目共睹,他们所积累的人民军队的建设经验是我军的宝贵财富。 他们是我军官兵的良师益友,培养出了一大批治军的栋梁之才。人才是治国之本,也是治军之本。他们以培养高素质的治军人才为己任。他们不仅慧眼识才、真心爱才,而且在实践中言传身教、工作中大胆使用,使我军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他们身居高位,却视人民为父母、视士兵为兄弟。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他们和士兵同呼吸共命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和士兵面对面心连心,和士兵交朋友是他们的一贯作风。他们待人热情诚恳,耿直谦虚,大公无私,乐于助人。他们在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中享有极高的威望,深受人民和广大官兵的爱戴和敬仰。 他们虽出身不同、性格各异,或严肃不苟,或幽默诙谐,或直言不讳,或独思慎言,或书生意气,或虎虎生威……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正直、勇敢、睿智、干练。他们为人民舍生忘死,对党忠心耿耿。他们的革命生涯和人生经历都富有传奇色彩,他们的成长故事和战斗历程,展现了千姿百态的人生画卷,体现出一代英雄的迷人风采和与众不同的个人魅力。 他们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 他们的崇高思想和优秀品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的鲜明个性和大将凤采,将流传千古,永照后人。 张树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