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都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etropolitan Regions Robert A.Mundell/3
中国新型城市化的低碳之路牛文元/10
Stud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althy Metropolitan Area and Sustain ability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Huang,Bin/14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Wetland Park in Metropolitan Area Luo,Linchuan Yang,Deli Ma,Jun/23
A Conceptual Plan for a Metropolitan New Town Extension in Provincial
China:Opportunities for and Barrier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nelaos TriantafiIlou David J.Edelman/35
A New Theory for Sustainable Metropolitan Forms Yosef Ja ba reen/61
推进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径研究程俐骢/80
关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城市的评价及其对策研究 陈爱娟 常花/91
环境友好型都市圈评价指标体系及西安都市圈实证研究 陈爱娟 张锋/102
都市圈规划生态化浅析——以长株潭为例 陈伟华毛德华 李杰 吴锋/114
水资源约束下兰州都市圈节水型社会建设 白洁 王学恭/124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动呼包鄂城镇群向纵深发展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134
都市圈与区域经济发展——长株潭生态工业发展研究 李杰 毛德华 陈伟华/141
关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财税思考李友志/154
基于循环经济的首都经济圈水资源问题研究 沙景华 苏永强 欧玲/161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监测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唐未兵 龚曙明 朱海玲/172
长株潭都市圈各产业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与循环利用体制研究 王丹史 高见许 贺魏天娇/189
都市圈循环增强的发展动力机制构思朱灏/205
上海市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研究吴文元/217
立足科学跨越推进“两型”试验余爱国/228
继续解放思想,谋划“两型社会” 欧阳煌/232
试论“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产业结构调整 曾侃融/236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张云赵一强/244
垃圾填埋场土地还原系统研究 沈凤武 杨东宁 赵春宏/258
第二篇 新兴生长型都市圈培育
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市作用分析——基于大长沙都市区整合的视角 朱有志 童中贤/271
Planning Privatopolis:Urban Integrated Megapro]ect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sian Cities Gavin 5hatkin/282
Competitive Metropolitan Branding--Global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Metropolitan Regions
in Northern Europe Per Olof Berg/305
City Region Competitiveness and Housing:A Spatial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Liu,kin Lee,Peter/323
Constructing o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and City of Service Out-sourcing chen,xiao chun xing,Ting Ting/330
基于分层理论的关系利益需求研究 田靖安 陈敬东 胡启萍/341
基于节点核的都市圈要素链接机制研究聂锐高伟/351
城际战略产业链与城市群发展战略刘友金/363
基于面板数据的都市圈竞争力评价模型 马东山 王谦/376
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群发展模式探析马骏/382
长株潭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毛欣欣 马洪云 沙景华/392
对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综合改革实验区土地管理制度配套改革的思考 孟祥舟 翟振武/401
城市群建设中的金融资源配置欧永生/409
城市运行视野下的“都市圈”管理与运行王丛虎/417
株洲在长株潭城市群中的发展定位分析王群/424
我国都市圈发展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探讨吴锋王红/429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大都市边缘区教育设施布局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小学布局为例 谢晖 王兴平/436
中国经济进程中的都市圈问题研究 叶良柱 逯宇铎 张涌/444
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张芳/459
城市群轴一辐式应急管理资源配置机制研究 赵林度 林冲/467
基于认知共同体的都市圈治理与协调机制 庄佩君 汪宇明/475
豫北隆起区资源经济组合模式研究段建忠 沙景华/488
缔造“中国绿心”极限城市联盟区——泛湘西北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取向选择 熊柏隆/498
对接服务配套——湘阴对接长株潭城市群战略定位思考 黎作凤/508
第三篇 都市圈发展与区域崛起
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1978—2006) 吴晓隽 高汝熹/517
区域演化和知识扩散——来自中国三个领先地区的实证 罗守贵 Robert Huggins 陈久春/529
中国地(市)一县行政区划变迁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董里涂锦/552
对新兴古典主义工业化、城市化理论的验证——来自中国改革30年的经验 肖卫 朱有志/562
东京大都市圈产业布局实证分析及启示车春鹂 高汝熹/577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制度改革及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与启示 肖绮芳/591
泛长三角主要城市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强度——基于地区专业化指数的研究 刘志迎张晓敏/600
环渤海都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刘伯霞/611
长三角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 罗建平/625
我国都市圈社会经济发展协调与管治机制的探讨:——闽南都市圈“厦泉漳城市联盟”为例 于立 叶隽/634
小城镇发展中的土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马兰俊段建南/644
环境保护金融手段与企业环保策略的博弈分析牛盼强 蔡芳/650
都市圈政府治理与区域行政法治初论李煜兴/657
总部集群与区域创新发展研究张永庆/669
对接长株潭拓展湘西北——在推进都市圈发展中实现常德的新跨越 陈文浩/681
“两型社会”建设中湖南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朱海玲 龚曙明/685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部再造” 刘奇洪/698
中国都市圈经济与区域金融发展关系探究 张伟军/716
论体育与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刘爱平/723
中部崛起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障碍分析及对策建议——中部地区“三农”问题思考 张亨明/729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袁岳驷/735
城市空间扩张和区域时空收敛的动力机制 颜飞 王建伟 赵雪锋/744
基于GIS技术的海岸带城市网箱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唐诚施 平邢前国 周迪/753
第四篇 都市圈域的城市发展
上海在长三角都市圈协调发展中的定位及发展战略研究 纪晓岚/763
后工业时代都市发展新动向段霞/775
亚洲动感之都——香港:填海而造娱乐经济圈 葛胜平 葛圣志/785
都市产业价值群聚发展模式研究 罗启源/792
东北地区的城市发展 王劲松 纪明辉/809
长三角城市群的联动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基于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 施祖麟 毕亮亮/827
金融集聚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基于北京的数据 高子建 何林林/839
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 高子建/852
大学城与城市互动模式研究一一以南京都市发展区为例 胡畔/860
创意城市经营战略之研究——以欧洲城市为例 林兆群潘海啸/870
静态外部性、动态外部性理论前沿动态 乔彬 闫乾峰/880
上海医疗资源服务泛长三角地区的环境分析鲍勇 刘威/887
全球化与中国主要都市房价之影响研究陈彦仲 吕昭宏/895
市场环境、经营战略、制造模式与企业组织结构关系研究 刘云枫 周健明/906
基于门限自回归的汇率与利率非对称协整关系研究 高国华/914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差异及其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卞显红/922
长三角都市旅游圈及其圈内城市旅游定位研究 周洁如/935
岳阳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与对策 郭振斌/947
用“两型”理念指导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以株洲市总规修编为例 刘力量/951
坚持科学发展打造“三宜”城区 李可波/960
坚持理念创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夏建平/965
长沙市芙蓉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晖/970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与怀化发展 向彪/979
后记/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