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一、伟大的民族与伟大的祖国
二、近代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英勇斗争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四、筹备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五、建国初期的国家行政区与人口
第二章 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2)
一、实行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
二、巩固人民政权与抗美援朝
三、实现财政经济的基本好转
四、确定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第三章 工业化起步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
一、现代化建设起步
二、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三、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教育科技的发展与文化建设
五、实行和平外交
第四章 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6-1966)
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二、执政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四、纠正错误与反复
五、克服严峻经济困难
六、文教科技事业的发展及问题
七、处理国际关系与对台政策
八、阶级斗争扩大化与“四清运动”
九、探索过程中的两种发展趋向
第五章 进行“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一、“文化大革命”的酝酿与发动
二、全国性内乱与健康力量的抗争
三、林彪集团的覆灭和纠正“文革”错误的努力与挫折
四、国民经济的起伏与文化外交工作
五、整顿与反整顿的较量
六、“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第六章 实现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1976-1982)
一、各项工作的恢复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二、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三、工作重点转移与国民经济调整
四、全面系统地拨乱反正
五、改革开放的起步
六、外交战略的调整
第七章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982-1991)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三、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四、应对国内外的严峻考验
五、打破西方发达国家的制裁和对外关系的发展
六、在治理整顿中稳步前进
第八章 改革开放深化与各项建设事业的全面推进(1992-2001)
一、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抓住机遇,全面发展
四、把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
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六、应对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挑战
七、“一国两制”的实施
八、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九、实施“走出去”战略,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第九章 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迈进(2002-2009)
一、确定21世纪前20年的宏伟目标
二、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解决“三农”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六、和平发展新外交与统一祖国新进展
七、从容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结语 六十年伟大成就与今后的考验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