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山中最后一季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埃里克·布雷姆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山中最后一季》读来既像侦探小说,又像细腻的传记,不时穿插野外巡逻的工作细节,深入探究蓝迪失踪的来龙去脉。作者埃里克·布雷姆将自己对山的热情和严谨的采访报导技巧结合在一起,完成一部深入浅出、层次丰富、理据详尽、情节精彩的作品。

内容推荐

1996年7月21日,经验丰富的巡山员蓝迪在他工作了28年的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失踪,之后,园方展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搜救行动,然而却一无所获。

平日里,蓝迪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山林中,阳光、溪流、森林编织着他的生命。他曾帮助过无数迷路的登山者,他凭直觉就能判断出失踪游客的位置,没人比他更熟悉这片山林。对于国王峡谷国家公园而言,他就像是一个传奇。蓝迪丰富的山林经验,使得他的失踪更加扑朔迷离。

蓝迪失踪5年后,同样是在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几名登山者无意间发现了蓝迪的线索。那么,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究竟去了哪里?

一本记录着蓝迪几十年巡山工作的日志,深深吸引了《山中最后一季》作者埃里克,他用8年的时间,采访蓝迪身边的朋友、亲人和同事,探索这名传奇巡山员的心路历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不平凡的动人故事。

《山中最后一季》揭开荒野巡山员的生活面貌,透露出他们长年捍卫土地、协助受困的山友却始终不受园区当局重视的困境。

目录

序曲

第一章 失踪

第二章 花岗岩摇篮

第三章 深人高山

第四章 搜救

第五章 暴动之后

第六章 夕阳是薪水

第七章 隐士夜鸫的舞台

第八章 花葱蓝调

第九章 石与欲

第十章 搜救犬出动

第十一章 内心的荒野

第十二章 黑暗的界限

第十三章 山中圣训

第十四章 追根究底

第十五章 错失的线索

尾声

后记与致谢

附录 作者访谈

试读章节

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一日清晨时分,蓝迪·摩根森[James Randall(Randy)Morgenson]从睡梦中醒来,国王峡谷国家公园班奇湖(Bench Lake)巡山员哨所依然阴暗。不久后,阳光洒上内华达山脉盆地周围的陡峭花岗岩棱线,一只隐士夜鸫划破四周的寂静,让原本在深夜里沉默的小溪重拾生气。

蓝迪看了看装满泉水的镀锌铁桶,这是他的临时温度计。桶里的水告诉他,昨晚气温没有降到零度以下。不过在海拔将近三千三百米的高山上还是很冷,让他不得不凑在烹煮早餐咖啡的双口炉边。按照蓝迪的作风,他前晚应该摊开睡袋,露宿在离哨所几步之外的黑曜石砾地。木制山屋美其名日是巡山员哨所,其实非常简陋,三夹板平台只够搭一顶三点六乘四点六米的帆布帐篷,外加几个防熊用的置物钢盒和一张野餐桌。这就是蓝迪的基地,供他巡逻附近方圆一百三十平方公里的高山荒原。

隐士夜鸫表演前后,蓝迪按照平日作息,做了厚片荞麦松饼,涂上奶油和枫糖浆,吃了一顿丰盛的“大胃餐”,接着依照往例开始打包他的Dana Design背包,准备踏上漫长的巡逻行程。他按部就班将睡袋塞在最底下,接着是底部熏黑、有点凹痕的小锅子,锅里放进轻型登山炉,并用海绵包住防止滑动。再就是急难用的露宿袋、六百克重燃料罐、塞得满满的急救包、头灯和食物。所有东西在蓝迪的背包里都有固定好的位置。

他将宝贝的摄影器材、六本书和日记装进钢制的置物盒里锁好,这样“就连老鼠也咬不坏”,蓝迪曾经这么对人说。他和外界唯一的联系是一台新的摩托罗拉HT1000型无线电,电池也是全新的,收在方便取用的顶层小袋里。这是他在那年夏天领到的第二台无线电,第一台只撑了八天,七月八日就发生故障了。七月十日,蓝迪越过屏秀隘口(Pinchot Pass),走到国王河白支流的步道工程分站。他之前和上级讲好,无线电故障就来这里更换。巡山员桑格(Rick Sanger)在工程站等蓝迪,给了他这台新的摩托罗拉无线电。

蓝迪背包里最不常用的东西,就是世界爷和国王峡谷地图。据认识他的人说,蓝迪只有遇到迷路搞不清楚方向的登山客或执行搜救任务时,才会将地图拿出来。已经退休的内华达山脊巡山小队长纳什(Alden Nash)是蓝迪的顶头上司,也是多年好友,他说:“在山上问蓝迪比看地图还有用。”

近三十年来,世界爷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只要有人失踪,起码会发一通无线电联络蓝迪,因为他是园里最值得信赖的高山通。

“山上有什么风吹草动,蓝迪立刻就会知道,”纳什说,“他只要瞧一眼地图,看失踪者最后出现的位置,回想那里的地形‘是怎么拐人的’,每回判断都准得吓人。”

“有一回,一名男童军和同伴走散了,直到傍晚都还找不到人。蓝迪看了几分钟地图,拇指沿着几条路线滑动,然后用手指敲敲一块草原。‘明天早上找直升机降落在这片草原,’他说,‘那孩子应该会在那里。’

“果然,隔天直升机才刚降落在草原上,男孩就从森林里跑出来。他在步道岔路转错弯,快到天黑才发现自己走错路,却已经看不出来之前是怎么走的了。男孩独自在山里过夜,非常害怕,但一切都还好。”

“蓝迪,”纳什说,“光看地图就知道了。他用无线电告诉我该怎么走,就连缪尔也没有这样的本领。不过,缪尔花在内华达山上的时间没有蓝迪多就是了。”

纳什说得很夸张,但是他说得没错。五十四岁的蓝迪大半辈子都待在内华达山脉,包括二十八个夏天担任巡山员,十多个冬季担任高山越野滑雪巡山员、降雪观测员和冬季荒野巡山员,如果加上他在优胜美地山谷成长的童年时光[蓝迪的父亲曾经在优胜美地公园柯里公司(Yosemite Park&curry company)任职],他似乎生来就注定成为传奇的巡山员。

出发之前,蓝迪从活页笔记本撕下一页,写了几行字“六月二十一日:巡山员外出值勤三到四天,帐篷内没有无线电,本人随身带着。请勿擅入帐篷,本人需要靠帐篷内的物资度过夏天,没有二次补给。谢谢!”

他将字条绑在充当哨所大门的帆布帘上,系紧脚上九号Merrell登山鞋的鞋带,在灰色制服衬衫上别上国家公园巡山员徽章和名牌,拿着旧滑雪杖当登山杖,然后就出发了。

那天下午山区雷声隆隆,偌大的雨滴落在哨所周围的砾石地上,冲走蓝迪的鞋印,也抹去他行踪的所有线索。

去年夏天,蓝迪等着直升机带他飞进山区,就像圣诞夜的小孩一样兴奋。然而,今年夏天天气不佳,园里最好的直升机整整一周无法起飞,巡山员只能枯等,蓝迪说他好像活在“炼狱”中。

这炼狱看起来像UPS快递的货物月台,而不像停机坪。放眼望去,几十个纸箱随意散置,堆得与腰部齐高,等待空运到山区最偏远的角落。每堆纸箱代表一位巡山员,里面是他买来度过整个夏天三个半月的存粮和设备。箱子用黑色马克笔写上重量、巡山员姓名和驻守的哨所位置。许多老鸟会反复使用纸箱,因此箱子上的名字和重量涂了又写、写了又涂,就像飞机常客行李箱上的破烂名牌一样,诉说着四处游历的故事。

每堆纸箱旁边靠着一只背包、一两个帆布袋和一箱蔬果,例如橘子、苹果、一棵莴苣和几个酪梨等。蔬果是巡山员在高山值勤期间最先吃掉,也最想念的食物。

巡山员男男女女,有的穿登山鞋,有的穿球鞋,还有人穿不成对的运动凉鞋(穿着袜子)四处闲晃。他们身上套着羊毛夹克、扎染T恤或防水风衣、绿短裤(有时是卡其色),里面则穿着长袖衬衣,无论上衣或裤子都穿了很多年,到处可见银色胶带和缝补的痕迹。有人戴无边帽,有人戴垂帽,还有一两个人戴森林绿的棒球帽,只不过帽子上绣了国家公园署的徽章,暴露了他们的身份。

普通游客看到这幅景象,可能以为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是准备攀上惠特尼峰的攻顶队、叛逆的登山客和老嬉皮。然而各位可别搞错了,他们是美国最精锐的巡山员、荒野特种部队,只是打扮成怪胎的模样而已。不过,他们对别人称自己为怪胎倒是不以为然。

提起美国国家公园巡山员,一般人会想到骑士帽,但这群人没有一个戴这样的帽子。他们不喜欢从头到脚一身制服,灰衣绿裤,一副官样,有很多人其实连佩戴徽章和拿枪都觉得不自在。这群人不是荒野警察,他们在深山生活、工作,与开着吉普车或警车在路上巡逻的“平地”巡山员完全不同。

这群人有的是森林、地理、计算机、哲学或艺术史方面的硕士,有些是老师、摄影师、作家、滑雪教练、冬季向导、纪录片导演或学者,还有人是和平主义者、退伍军人或冒险专家。无论如何,他们全都不约而同受到荒野吸引而来。

这群人是荒野医师、执法人员和搜救专家,二十四小时在荒野待命。他们是荒野的主人,是地理学家、自然学家、植物学家、野生动物观察人员和历史学家,替荒野发言。需要寻找失踪山友、照顾低温游客、赶熊或救人性命的时候,他们是人人仰赖的英雄,然而捡拾垃圾、取缔非法营火或开罚单的时候,他们又变成人见人厌的狗熊。不过话说回来,这份工作最辛苦的还是有时必须寻找尸体。

国家公园署的长官称他们是“台柱”,但每年都有人来来去去,因为没有丝毫工作保障。他们没有退休金,家人也没有医疗优惠。他们不能申诉,因为当初进来就知道情况。他们必须自费接受执法和急救训练,而且只在游客如织的夏天工作,是一群临时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个绰号称呼他们,叫“九十天奇人”。

P6-10

序言

要是中国北疆也有一座像内华达山脉南段的天然屏障,秦始皇根本不需要兴建长城。

内华达山脉的山峰由花岗岩构成,气势慑人,几乎终年积雪,山脉由北向南绵延超过六百四十公里,与太平洋岸平行。山脉南段最高最陡,有如城堡内外墙般的双脊峰,看来难以翻越,让人退避三舍,唯有力大无穷的克恩河(Kern River)穿梭在层层相叠的群山之间。河水冰凉湍急,蜿蜒向南,在宛如迷宫的低矮山峦和偏僻峡谷里左弯右拐,最后成为灌溉加州圣华昆山谷(San Joaquin Valley)作物和果园的甘泉。

数百年来,原本几不可见的羊肠小径慢慢变成可走的步道,而大部分人都会等到雪融再翻越内华达山脉,只有少数顽固之士会选择寒冬强渡关山。小路最早是动物的兽径,后来因为当地居民往来海岸、内陆山谷和沙漠之间而越走越宽。之后,小路成为放牧羊群的通道,直到大萧条时期,公共资源保护队(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才将路面炸宽,一凿一铲修缓铺平以供游憩之用。

内华达山脉有几条横贯东西向的柏油路,唯独不见南北向的道路,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以南更有长达三百二十多公里的区域完全不见柏油路。这一片化外之地主要位于世界爷和国王峡谷两座国家公园之内,两座公园比邻而居,总面积三千四百八十平方公里。根据政府文件记载,世界爷国家公园成立于一八九。年九月二十五日,仅次于黄石公园,是全美第二座国家公园。同年十月一日,格兰特将军国家公园成立,是全美第三座国家公园,并于一九四○年三月四日改名为国王峡谷国家公园。世界爷国家公园占地一千六百三十平方公里,百分之七十是荒野保留区;国王峡谷国家公园面积一千八百七十平方公里,其中将近百分之九十八是荒野。所谓荒野就是没有道路的原始土地,光是两座公园就有三千平方公里的天然环境。

这片高山荒野上最热门的就是缪尔步道(John Muir Trail),许多人戏称它为“高速公路”,但其实路宽只够两名登山客并肩同行。缪尔步道由探险家索罗门斯(1'heodore Solomons,1870—1947)规划完成,他在一八八四年便希望修筑一条纵行于内华达峻岭之上的僻静小路。步道于一八九二年动工,一九三八年完成,从海拔一千二百多米的优胜美地山谷出发,往南绵延三百四十公里,穿越十处高山隘口,最后抵达标高四千四百二十米的惠特尼峰(Mount Whitney)山顶,是太平洋山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的其中一段。太平洋山脊步道起自加拿大边界,迄于墨西哥,全长四千二百四十公里,其中以缪尔步道最偏远,地势最高,也最难走。

穿梭在高山之间的步道总长超过一千二百八十公里,东西两侧共有三十多个登山口,西侧登山口的坡度比东侧平缓,两者的差别就像电扶梯和电梯。几乎所有步道都通向缪尔步道;据估计,百分之九十九造访荒野的游客都只沿步道走动,而步道只占山区的百分之一。换句话说,这里百分之九十九的土地都是货真价实的原始荒地,放眼望去几乎全是贫瘠陡峭的花岗岩高原和奇形怪状的岩石,偶尔出现崎岖棱线和冰碛穹丘,或许是最后一次冰河时期的遗迹,也可能是上年冬天的杰作。宝蓝色的湖泊气势惊人,缎带般的支流有如小蛇,蜿蜒在酷似极区的寒带草原上,滋育着生气勃勃如毛刷般的草丛和树林。火山和冰碛地形色泽深灰,只有几簇青草宛如绿洲点缀其问,柔和了陡峭刚硬的景色,也诱使不少生物来到这片不毛之地定居。

这里没有全年在此活动的动物,起码没有两脚行走的动物。唯一的建筑物是巡山员哨所,到了冬天多半化身为降雪观测站,另外几处捕兽人的老旧小屋和矿坑则慢慢被荒野收了回去。哨所分布在主要步道上,间隔大约三十公里,每年六到十月有巡山员驻守,长年在这里静静捍卫着美国的自然资产和往来的游客。巡山员有男有女,自成一族,是万中选一的精英,热诚、无惧、坚毅,他们虽然为了不同目的前来,纵横山林各有特色,但都渴望离群索居,追求荒野的灿烂。

在这里,生活只剩下最基本的所需:食物、水和住所。人在这里很可能迷失自己,身体或心灵皆然。人在这里很容易就能摆脱一切人和事物,甩开文明,几乎毫不费力。

然而,清澈的高山湖泊映照着一位巡山高手的倒影,提醒我们人能摆脱一切,却无法甩开自己。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描写原始荒野……衔命捍卫这片土地的人,以及他们苦乐参半的寂寞生活,让人仿佛身历其境……真实的报导极为出色,有如书中描绘的荒野,在宁静大地闪闪发光。

——《芝加哥论坛报》

本书读来既像侦探小说,又像细腻的传记,不时穿插野外巡逻的工作细节,深入探究蓝迪失踪的来龙去脉……作者将自己对山的热情和严谨的采访报导技巧结合在一起,完成一部深入浅出、层次丰富、理据详尽、情节精彩的作品。

——《旧金山纪事报》

搜寻蓝迪的行动开始,故事也进入高潮,情节有如畅销惊悚小说,令人极度着迷。

——美国奥杜邦协会编辑选书

蓝迪是不少同事公认的顶尖巡山员,却在1996年夏天执行勤务时失去踪影。朋友先是震惊,随即起疑……作者揭开荒野巡山员的生活面貌,透露出他们长年捍卫土地、协助受困的山友却始终不受园区当局重视的困境。

——《华盛顿邮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4: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