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朗讯中国、英特尔、惠普等世界500强企业正在全力推行的中层培训战略!
你不知道工作应该怎样做到更好?你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却总达不到上司的认同和下属的理解?你认为你的上司能力还没有你强?你觉得领导和同事总跟你过不去?你觉得做多做少都差不多?你觉得自己永远都是做员工的命?你在考虑如何才能改变自己的现状?……
中层是企业乃至所有组织的核心力量,是连接“头脑”和“四肢”的“脊柱”,但中层的问题往往也是高层最头疼的。中层觉得自已最委屈最累,高层觉得中层执行力不够,基层觉得中层瞎指挥。露对这种“上挤下压”的困境,中层该怎么办?中层们,是时候好好武装自己了!你想要的,鲁智编著的《核心圈——做最给力的中层》能找得到!
中层培训团购图书之首选!同名课程受到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普遍欢迎!
“高层管理者做正确的事,执行层人员把事做正确。中层管理者正确地做事。”制定战略是高层的职责,落地执行是基层的任务,但如何将纲领性的战略转化为各部门可理解的目标并有效地执行,便需要依靠卓越的中层管理团队。
《核心圈——做最给力的中层》由鲁智编著。
《核心圈——做最给力的中层》独树一帜地将团队战略管理规划与中层管理有机地融合在—起。不仅有战略的指导性,也有落地的可操作性。最可贵的是给予了一套完整的建立部门管理体系的思路,而不只是个别的管理技巧。
A 好中层·自我认知篇
第一章 一不小心做了中层
认识自己——我和别人“不一样”
1.我和“打工仔”不一样
2.我和“过去”不一样
3.我是重要的“影响源”
4.我有高EQ与AQ
了解自己——解剖中层性格密码
1.为什么我在特定的状况下会有那样的举动?
2.我是“猫性”还是“狗性”?
提醒自己——中层禁忌知多少?
1.角色错位的四种表现
2.三个问题,四句废话
第二章 正服自己——老板做好人,中层做坏人
1.用“白脸”完成任务
2.用“红脸”经营员工
夹心饼干的N种滋味
中“坚”力量——不忍辱焉能负重
1.忍辱并不代表无能
2.主动“找气”受
3.“辱”是成长中最好的老师
中“煎”力量——要当好管理者,先当好被管理者
1.别省略走向成功的任何一个步骤
2.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七问”
中“艰”力量——我不是“忍”,我是“修”
1.在老板思想没有转变之前,不要试图去改变老板
2.下属绝对不会做你希望的事,只会做你要求和监督的事
中“间”力量——会做人,会做事,会算账
1.建立自己的人情账户
2.别做那些最愚蠢的事
3.为公司“算账”
第三章 你离好中层有多远
高层VS中层:一流中层有忠有能
1.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
2.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德有才,提拔重用
基层VS中层:一流中层奖罚分明
1.激励往往比压力更有效
2.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人心
3.威信和执行力不是骂出来的
团队VS中层:好中层不是独行侠
1.不做第一,但是要做比第一更快的第一
2.不仅要有战术水平,更要有战略思维
B 好中层·团队管理篇
第一章 以宽广的视角看待管理
管理黑洞——所有的失败都是管理性格的失败
1.员工最恨的中层:“推、拖、拉”
2.先学做人,再学管人
管理模式——授权维度与走动管理
1.知道授权的益处,并辨认出阻碍成功的事物
2.有效授权,适当监督被授权者
3.具备有效且反应迅速的管控系统
4.增进授权技巧,提升部门职能
5.20%的管理模式:信任和放权
管理思维——企业的问题是每个人的问题
1.问题是中层制造出来的?
2.有问题才需要中层?
3.管理越好,问题越少?
管理艺术——关心所有人,关注几个人
1.值得特别关注的几种员工
2.用肯定式管理赢得尊重
时间——管理者最重要的资源
1.换灯管的“时间分割法”
2.管理者的时间根本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别人
第二章 执行力的“方与圆”
执行力的定义——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
1.执行力不强的三个“度”
2.卓越执行力“天龙八部”
3.执行过程中的方圆艺术
执行力的操作——中层管人,流程管事
1.学会倾听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
2.制定目标是执行的前提
3.明确分工,只做最重要的事
4.主动发掘人才,别等着派发人手
执行力的提升一营造积极互动的氛围
1.掌握自我领导的艺术
2.取得成效的关键是做对事
3.协调众多独立的创造性力量
4.打破三种障碍
第三章 “超级领导力”面面观
领导力解析——成为领导他人的人
1.野牛群中的领导者
2.学雁群飞翔
3.推陈出新,胜负立现
领导力圣经——打破平衡,不同凡响
1.即知即行,要有战略家的风采
2.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3.妥善准备,拥有明天
4.自信,是向未来进军的资本
领导力造就——一种优雅而精妙的艺术
1.愿景比管控更重要,信念比指标更重要
2.人才比战略更重要,团队比个人更重要
3.平等比权威更重要,均衡比魄力更重要
4.理智比激情更重要,真诚比体面更重要
第四章 人脉,中层的金钥匙
沟通策略一方式不对,努力白费
1.当面说还是网上说?
2.在办公室说还是在休闲场合说?
3.含蓄温和还是清晰明白?
4.“七加一、法则”!情绪等频,认识同步
沟通艺术——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换位式:领导真正欣赏的是比他早几个时区的人
2.留白式:给下属留有余地
3.刺猬式:“距离产生美”
沟通技巧——做完蛋糕要记得裱花
1.与上司沟通:让上司看到你的价值
2.与下属沟通:诚心做表率
3.与同级沟通:平等协商没成见
C 好中层·职场保卫战
第一章 当中层遭遇“瓶颈期”
中层危机——“程咬金”和“七年之痒”
1.职场保卫:寻找并确立核心竞争优势
2.思维转换:寻找最合适的,还是成为最合适的?
3.心态调整:自我激励和自我超越
优秀的中层都是相似的,糟糕的中层却各有各的糟糕之处
1.唐骏:先做人,后做事,偶尔做做秀
2.赵舟华:HR的七年之痒
3.优秀中层的十大相似
第二章 从世界发展看中层差距
人才争夺——君择臣。臣亦择君
1.工作轮换、导师制度
2.360度反馈评价
经验借鉴——500强企业如何培训中层
1.朗讯:管教一体
2.GE:培养全球化的职业经理人
3.Intel:培养管人经理
4.惠普:向日葵计划
管理视野——四大名著中的中层艺术
1.水煮三国:中层定天下
2.大话西游:德者上,能者前,智者中,劳者下
3.水浒传:企业文化是关键
4.大观园里谁是最好的中层
2.我是“猫性”还是“狗性”?
随着人们生活的日渐改善和休闲时间的增多,宠物已经成了城市生活的一道风景线。而在人类的宠物家族中,猫和狗一直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猫和狗的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的相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我通过将他们进行对比并观察思考,忽然想到了企业的管理人员:在我们众多的中层管理者身上,也散发着浓浓的猫味或狗味。
也许,有人会勃然大怒!居然把我们比作猫和狗?!没有关系,这只是一种比方,目的是分析猫和狗的同时,看这能够给我们些什么样的启示。
猫和狗的特征差异,造成了彼此间长期敌对的状态。那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有些什么特征。
猫,独立性非常强,它不会总是依赖于主人。与狗相比,猫显得有些任性,我行我索。猫是喜欢单独行动的动物,不像狗一样,听从主人的命令,集体行动。因而它不将主人视为君主,唯命是从。有时候,你怎么叫它,它都当没听见。猫和主人并不是主从关系,把它们看成平等的朋友关系更好一些。也正是这种关系,猫才显得独具魅力。
其次,猫是狩猎者,目标感和工作能力强,无须指点它就会将来犯的老鼠一举歼灭。充分舒展,一副地道的狩猎姿势,即便是腹中饱饱的猫在看到动着的老鼠、蝉、蝗虫时都会抑制不住上前袭击的冲动。而且它不仅是逮到就可以,对临死的虫子,它还采用欲擒故纵的技俩。也许正因为如此,猫才在主人面前有点洋洋得意,显示出一副你也要尊重我的酷样来。
再者,猫非常优雅柔韧。我们看到猫在高墙上若无其事地散步,轻盈跳跃,不禁折服于它的平衡感。这主要得益于猫的出类拔萃的反应神经和平衡感。它只需轻微地改变尾巴的位置和高度就可取得身体的平衡,再利用后脚强健的肌肉和结实的关节就可敏捷地跳跃,即使在高空中落下也可在空中改变身体姿势,轻盈准确地落地。
猫主要有以下性格特征:聪明伶俐;天性孤独、独立性强:不屈服于主人的权威;典型的自我主义者,沟通能力很一般;嫉妒心强。
再来看看狗。狗原本是群居的动物,敬畏领袖,会努力保护同伴。进人人类的生活之后,它就听从一家之主的命令:女主人喂它、照料它,小孩跟它玩,在家时间最少的男主人,反而令它敬畏。反过来,如果女主人比较威严,引导全家,它会完全听从女主人的命令。
它恐惧,甚至害怕比它高大的,而跟它同高或个子小一些的,狗反而会因为好奇,进而产生强烈的保护欲望。因此就有了“狗眼看人低”的说法。所以,狗有着非常强的等级观念。
其次,狗的领域观念强烈,它们习惯用尿来标记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它的领域里,狗可神气得很,而一旦到了陌生的地方,特别是狗猫味浓厚的地方,它反倒没胆了。所以它常以自己为中心,用自己的气味标出地界,并经常更新,一块领地只可属于一两只犬或整个犬群。
再次,狗喜欢交往,表情丰富。与人交往是犬天生的习性,尤其是与孩童交往,而这天生的习性常取决于狗3~7周龄时与人接触的“印记’’程度。狗除了用吠叫来表达感情外,从身体的其他部位也能看出变化。
狗高兴时的表情:使劲摆动尾巴,向高处跳跃,这是最常见的表现方式。有时狗也会“笑”。
更重要的是,狗有极高的忠诚度。俗话说:猫找八百里,狗找一千里,是说猫和狗有惊人的归家本领。狗不仅有极强的记忆力,更是对主人非常的忠诚。在街头,流浪猫随处可见,而流浪狗几乎没有。
狗的主要特征是:沟通能力强,表情丰富;忠诚度极高,执行力极强;很强的等级和地域观念;合群、讨人喜欢。
在职场中,尤其在我们的中层经理人中,你是否也散发着浓浓的猫性和狗性呢?
通常,个人能力强,个性明显的经理人,猫性会浓重些。他们不在乎别人甚至是老板的看法和想法。他自恃其特有的工作能力和孤傲的性格,信奉老子就是这个样,爱咋的就咋的。当他的工作成效显著,也就是经常逮到“老鼠”时,他的这种猫性会更为明显。甚至他的庆功方式也是关起门来一个人孤芳自赏!而对待下属,他们则会用一种高傲的眼神折射出特殊的含义,好像在说:“看到吗,哼哼!”
猫性浓烈的管理者,多半是在技术部门(专家)、创意设计、财务税务等这样的特殊领域。他们往往缺少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能力,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自恋甚至于自大和自傲,认为公司离开他们不行,有时也不把老板放在眼里。他们通常智商较高,而情商则稍显不足。
而行政部、公关、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的经理人们情况则截然不同,在他们身上你会发现完全有别于猫性的狗性。他们做人圆滑,沟通能力极强,善于观察和分析人,有着一套人际关系处理的高招,总在你特别需要的时候向你微笑。这些管理者是老板的润滑剂和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监督者,他们经常是老板身边的红人。他们有着审时度势的能力,情商相对比较高。而且总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如鱼得水。 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猫和狗完全的敌对状态开始转变。猫狗和平相处和协作共赢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也许,猫性甚浓的经理人,也可以向那些狗性甚浓的人们学习点什么,拿来些什么,使自己不再那么孤独,强化沟通和融人:团队,从而更显轻松和魅力。
狗性甚浓的朋友,也许道理是一样的。在猫性甚浓的人们的身上你又看到了哪些闪光点可以为你所用?
我们到底是选择狗性更狗性、猫性更猫性,还是两者互为借鉴?答案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也许,让猫性狗性些,让狗性更猫性些,你的职业生涯发展会有另一番景致。
P12-15
“作者继承了稻盛和夫的哲学观,当我们将这哲学用到管理上,所有的难题都会突然出现简单有效的解决之道。读了本书,你就知道,根本不用花心思打造明星团队,团队就是可以和自己脚踏实地将事情推进的人。”
——IBM全球企业咨询部运营战略首席顾问 白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