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招待朋友,在菊花丛中,喝=亚清茶谈天。有时,也来二两白干,闹个菊花锅子,这吃的花瓣,就是我自己培养的。若逢到下过一场浓霜,隔着玻璃窗,看那院子里满地铺了槐叶,太阳将枯树影子映在窗纱上,心中干净而轻松,一杯在手,群芳四绕,这情调是太好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独鹤与飞(张恨水经典散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恨水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常常招待朋友,在菊花丛中,喝=亚清茶谈天。有时,也来二两白干,闹个菊花锅子,这吃的花瓣,就是我自己培养的。若逢到下过一场浓霜,隔着玻璃窗,看那院子里满地铺了槐叶,太阳将枯树影子映在窗纱上,心中干净而轻松,一杯在手,群芳四绕,这情调是太好了…… 内容推荐 本书从张恨水数百万言的散文作品精选而成,分为“两都赋”“山窗小品”“东行小简”“旅京札记”“随风珠玉”“书室浪墨”六辑,所选篇目既具有代表性,又强调了新意蕴,譬如《雨丝风片》《秋来意》《菊赋》《随风珠玉》等篇,皆是其后人从故纸旧报里手录而来,可谓30年来首次面世。 张恨水先生的散文,既可看出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又彰显了他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独树一帜的文风字韵。 目录 两都赋 燕居夏亦佳 白门之杨柳 日暮过秦淮 翠拂行人首 面水看银河 奇趣乃时有 翁仲揖驴前 归路横星斗 秋意侵城北 风飘果市香 顽萝幽古巷 乱苇隐寒塘 入雾嗟明主 听鸦叹夕阳 风檐尝烤肉 碗底有沧桑 盛会思良友 黄花梦旧庐 窥窗山是画 影树月成图 江冷楼前水 春生屋角炉 年味忆燕都 清凉古道 冰雪北海 市声拾趣 山窗小品 序 短案 涸溪 竹与鸡 泥里拔钉 野花插瓶 珊瑚子 断桥 雾之美 虫声 秋萤 晚晴 蒲草 鸡鸣声中 金银花 待漏斋 贵邻 贱邻 天河影下 劣琴 愚贩 购《两当轩集》者 蕻菜花 小紫菊 猪肝价 手杖 余之马褂 养鸡 种菜 鬼扯 昼晦 苔前偶忆 忍也忍也 埋葬 苗文夷文 路旁卖茶人 农家两老弟兄 儿时书 吴旅长 对照情境 《长生殿》《桃花扇》合刊本 冬晴 跳棋 建文峰 禾雀与草人 斑鸠之猎取 忆车水人 耙草者 疗贫之铭 月下谈秋 劫余诗稿 小月颂 另一山窗 断桥残雪 果盘 杜鹃花 除夕苦忆 跋 东行小简 别矣海棠溪 夜宿綦江 由东溪到松坎 桐梓之一瞥 乌江之养龙乡 贵阳管窥 筑市印象补 在马场坪 黄平苦笑之悲喜剧 黄昏经过鹅翅膀 一线之城镇远 盘山紧玉屏松 晃县吃大鱼 队有翻车 滞留榆树湾 安江待渡 过匪区雪峰山 洞口宝庆间 衡阳今日市况 粤汉路轻便车 火车登记之苦 衡长路上 一路挤到武昌 旅客须知 绿了芭蕉 旅京札记 天安门 清明哭二弟 槐阴呓语 云云集 陶然亭 野菊瓶供 故乡的小年 零碎绸子 卢沟晓月及其他 五月的北平 北平的春天 考据暂停 我们要的小品 广幽梦影 碧槐城市 让我回忆一下 盆莲 隔巷卖葡萄声 桂窗之忆 致苦茶斋主 清明谈清明诗 俳句解 片断诗境 空林黄叶亦无多 冲淡 一针见血 雨丝风片 秋来意 随风珠玉 不亦乐乎 枣花帘底 菊赋 本报重要启事 随风珠玉 洋头巾气 绵绵话(一) 绵绵话(二) 书室浪墨 还读我书室浪墨(一) 还读我书室浪墨(二) 读书百宜录 试读章节 到了阳历七月,在重庆真有流火之感。现在虽已踏进了八月,秋老虎虎视眈眈,说话就来,真有点谈热色变,咱们一回想到了北平,那就觉得当年久住在那儿,是人在福中不知福。不用说逛三海上公园,那里简直没有夏天。就说你在府上吧,大四合院里,槐树碧油油的,在屋顶上撑着一把大凉伞儿,那就够清凉。不必高攀,就凭咱们拿笔杆儿的朋友,院子里也少不了石榴盆景金鱼缸。这日子石榴结着酒杯那么大,盆里荷叶伸出来两三尺高,撑着盆大的绿叶儿,四围配上大小七八盆草木花儿,什么颜色都有,统共不会要你花上两元钱,院子里白粉墙下,就很有个意思。你若是摆得久了,卖花儿的,逐日会到胡同里来吆唤,换上一批就得啦。小书房门口,垂上一幅竹帘儿,窗户上糊着五六枚一尺的冷布,既透风,屋子里可飞不进来一只苍蝇。花上这么两毛钱,买上两三把玉簪花红白晚香玉,向书桌上花瓶子一插,足香个两三天。屋夹角里,放上一只绿漆的洋铁冰箱,连红漆木架在内,只花两三元钱。每月再花一元五角钱,每日有送天然冰的,搬着四五斤重一块的大冰块,带了北冰洋的寒气,送进这冰箱。若是爱吃水果的朋友,花一二毛钱,把虎拉车(苹果之一种,小的)大花红,脆甜瓜之类,放在冰箱里镇一镇,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拿出来,又凉又脆又甜。再不然,买几大枚酸梅,五分钱白糖,煮上一大壶酸梅汤,向冰箱里一镇,到了两三点钟,槐树上知了儿叫得正酣,不用午睡啦,取出汤来,一个人一碗,全家喝他一个“透心儿凉”。 北平这儿,一夏也不过有七八天热上华氏九十度。其余的日子,屋子里平均总是华氏八十来度,早晚不用说,只有华氏七十来度。碰巧下上一阵黄昏雨,晚半晌睡觉,就非盖被不成。所以耍笔杆儿的朋友,在绿荫荫的纱窗下,鼻子里嗅着瓶花香,除了正午,大可穿件小汗衫儿,从容工作。若是喜欢夜生活的朋友,更好,电灯下,晚香玉更香。写得倦了,恰好胡同深处唱曲儿的,奏着胡琴弦子鼓板,悠悠而去。掀帘出望,残月疏星,风露满天,你还会缺少“烟士披里纯”吗? 白门之杨柳 在中国词章家熟用的名词里有“白门柳”这个名称儿。杨柳这样东西,在中国虽是大片土地里有它存在的,可是对于这样东西,却特地联系着成一个专用名词,那实在有点缘故。据我个人在南京得来的经验,是南京的山水风月,杨柳陪衬了它不少的姿态。同时,历代的建筑,离不开杨柳,历代的文献,也离不开杨柳。杨柳和南京,越久越亲密。甚至一代兴亡,都可以在杨柳上去体会。所以《桃花扇》上第一折听稗劈头就说:“无人处又添几树杨柳。” 南京的杨柳,既大且多,而姿势又各穷其态,在南京曾经住过一个时期的主儿,必能相信我不是夸张。在南京城里,或者还看不到杨柳的众生相,你如果走过南京的四郊,就会觉得扬子江边的杨柳,大群配着江水芦洲,有一种浩荡的雄风,秦淮水上的杨柳两行,配着长堤板桥,有一种绵渺的幽思。而水郭渔村,不成行伍的杨柳,或聚或散,或多或少,远看像一堆翠峰,近看像无数绿障,鸡鸣犬吠,炊烟夕照,都在这里起落,随时随地是诗意。山地是不适于杨柳的,而南京的山多数是丘陵,又总是带着池沼溪涧,在这里平桥流水之间,长上几株大小杨柳,风景非常的柔媚。这样,就是江南江水了。不但此也,古庙也好,破屋也好,冷巷也好,有那么两三株高大的杨柳,情调就不平凡,这情形也就只有南京极普遍。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