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亲历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30年》这本书主要是作者刘美珣近二十年来,有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面发表过的部分论文(其中有三篇是合写的,包括当年撰写的几部教材的序言,都未做任何修改,因为它们是这段历史的留痕)。我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一篇新的导言,提出几个长期以来我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执著追求的所在。不管这些看法如何?这是一段我亲历的历史,其中许多研究思路是长期实践和思考的积累,如果其中有一些经验和启示的话,那是清华这条战线上,老中青三代教师辛勤劳动共同创造的。
《一路走来—亲历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30年》作者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本书汇集了作者刘美珣二十年来有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面发表过的部分文章,是作者亲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30年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总结,反映了作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既有历史感也有很强的现实性。作者所关注和思考的六个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以期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路走来—亲历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30年》适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的同行们阅读借鉴,也值得关注这一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阅读,读者可以从中追溯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历史,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精神领域一次次的突破和变革;也可以看到,一代代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是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
导言——亲历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30年
第一部分 研究型教学理念的探索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理念与实践
第二部分 探索构建具有研究型内涵的教材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的几点思考
附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录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原则和方法
编写《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特征》教材突出现实性和时代感
第三部分 创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转变教学模式,创新考核方法
邓小平理论教育在两个课堂中深化
清华大学改革“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考核方式的实践及思考
附录1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是教改的最大受益者
附录2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论文考核方案
第四部分 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主体
教育之根本在教师
学生和教师中蕴藏着极大的“教”与“学”的积极性——“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启示之一
第五部分 不断开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局面
深化教学改革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局面
清华大学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深化“两课”改革的基本思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清华大学贯彻“两课”新方案及(2000——2002)“两课”建设的初步规划
总结实践经验,提高“两课”的有效性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