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改造植物的手段,除了花粉授粉和体细胞融合,又新增了第三类杂交即染色体杂交。通过染色体杂交,彻底跨越了植物杂交亲缘关系的限制,也有效克服了远缘杂交不孕不育的难关。可以说人类进入了改造植物多基因(数量基因和质量基因)调控性状的时代。大量染色体杂交植物的出现,使得生命科学在一个新的平台进行研究和发展,从而将揭示更多尚未被人类认知的生命规律。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的发明和发展,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学术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982年朱培坤就已经通过实验探索植物的无性自由杂交,1984年3月朱培坤在上海《世界科学》杂志发表“嫁接细胞组织培养技术——一项新的细胞工程技术”的文章,至2010年《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一书正式出版。《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采用这个过程中不同时期在期刊和网络上发表的文章,汇集成册,以期说明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2010年的整个学术思想发展的过程。
嫁接细胞组织培养技术——一项新的细胞工程技术
多基因工程试论
叶用甜菜—甘蓝目问无性杂种当代的鉴定
纲间杂交植物
高等植物纲间杂交的探索
单子叶与双子叶杂交的植物
动态导人法获得的杂种青菜—甘蓝及其子代
植物遗传工程转化学初探
超门杂交植物
探索者的园地
青菜—马兰杂种组分I蛋白免疫鉴定及其叶片扫描电镜观察
豌豆—玉米(Py—M108)杂交植物F2核型研究
豌豆与玉米纲问杂交植物F2代核型分析的启示
水稻—玉米(R998—Mf)杂交植物F2代核型变化及意义
人工促使植物染色体大规模变异
植物生命现象的又一规则——段杂交
段杂交技术相关学术名称和术语的探讨
天然染色体与杂交染色体
染色体“段体杂交”植物的事业在发展中
同序杂交染色体和异序杂交染色体
三杂交植物蕴含的科学价值
豌豆—玉米染色体杂交植物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及其蛋白质表达
高等植物的第三类杂交——染色体杂交
小麦—玉米染色体杂交植物核型分析及基因分子验证
染色体杂交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影响
染色体杂交对植物育种学的影响
芝麻与甘蓝型油菜染色体杂交植物生物学性状研究初报
染色体杂交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植物染色体杂交对功能基因分离和研究的启示
在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领域中“一”符号的应用和意义
染色体杂交与基因杂交
基本概念和中英文基本学术术语
著后语
《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图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