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资治通鉴白话故事大全集/国民人文素养大全集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许蓉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而成,成书后即被奉为“第一必读治国教材”,随后成为历代人臣竞相抄录的权威读本。整部书“体大思精,网罗繁复”,书中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日”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

《资治通鉴白话故事大全集》(编者许蓉)以时间为顺序,从原著巨大的篇幅及零散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加以整理,并运用准确、流畅的白话文进行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的叙述,让您在轻松阅读中,源源不绝地汲取古人的睿见卓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内容推荐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而成,成书后即被奉为“第一必读治国教材”。

《资治通鉴》描绘了自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几十个政权的兴盛与衰亡的轨迹,生动刻画了这些帝王将相的治国为政、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生死悲欢的个人命运。

《资治通鉴白话故事大全集》(编者许蓉)以时间为顺序,从原著巨大的篇幅及零散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加以整理,并运用准确、流畅的白话文进行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的叙述,《资治通鉴白话故事大全集》让您在轻松阅读中,源源不绝地汲取古人的睿见卓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目录

周纪

三家分晋

豫让漆身吞炭

魏文侯变法强国

楚国吴起变法

商鞅变法

孙庞斗智

围魏救赵

苏秦并相六国

张仪连横霸秦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燕昭王求贤

孟尝君养士

赵主父饿死沙丘

乐毅破齐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田单火牛破燕

范雎拜相

触□说赵太后

长平之战

信陵君窃符救赵

毛遂自荐

鲁仲连“侠隐”风范

吕不韦奇货可居

春申君黄歇

秦纪

名将李牧

李斯谏“逐客令”

法家大成韩非子

荆轲刺秦王

千古一帝秦始皇

战神蒙恬

昏君秦二世

赵高乱秦

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沛县起兵

项氏揭竿反秦

钜鹿之战

刘邦人关亡秦

汉纪

鸿门宴

楚汉分界

垓下之战

楚霸王自刎乌江

刘邦长安称帝

开国良相萧何

张良运筹帷幄

韩信遭诛

神奇谋士陈平

叔孙通制汉礼

田横五百壮士

白登山之围

吕后专权

曹参无为治国

周勃平灭吕氏

夏侯婴终生受宠

汉文帝治国有方

缇萦救父

张释之秉公执法

周亚夫平乱

国之爪牙郅都

一代英主汉武帝

马邑之谋

飞将军李广

大将军卫青

张骞出使西域

李陵降匈奴

苏武牧羊

司马迁忍辱著史

智圣东方朔

社稷之臣汲黯

巫蛊之祸

霍光辅政

石显邀宠弄权

昭君出塞

汉宫飞燕

断袖之癖

王莽篡汉

赤眉绿林起义

昆阳大捷

刘秀建东汉

刘秀平定陇西

董宣强项护法

中兴明君汉明帝

贤惠皇后马明德

定远侯班超

窦宪大破匈奴

邓太后摄政

虞诩妙计败羌人

跋扈将军梁冀

“党锢”之祸

汉灵帝荒淫无能

黄巾起义

董卓人京为乱

蔡邕博学多才

曹操初露锋芒

王允巧施连环计

白门楼吕布被斩

挟天子以令诸侯

煮酒论英雄

官渡之战

好谋无断袁本初

郭嘉足智惜早亡

“小霸王”孙策

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

樊城水淹七军

“刮目”看吕蒙

关羽忠义双全

魏纪

曹丕洛阳称帝

曹植七步成诗

刘备称帝伐吴

孙权建吴

诸葛亮兴蜀结吴

七擒孟获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乐不思蜀

高平陵政变

司马昭之心

晋纪

司马炎称帝

堕泪碑前悼羊祜

周处浪子回头

石崇王恺斗富

痴呆晋惠帝

一代悍后贾南风

八王之乱

王衍清谈误国

李特的流民大营

匈奴刘渊反晋建汉

永嘉之乱

刘曜灭晋建前赵

司马睿建立东晋

正直爱国的陶侃

祖逖收复失地

桓温北伐

奴隶皇帝石勒

大秦天王苻坚

扪虱而谈

淝水之战

谢安“东山再起”

宋纪

刘裕灭东晋建宋

“北魏张良”崔浩

魏太武帝废佛

元嘉之治和魏宋纷争

齐纪

萧道成定鼎建“萧齐”

无神论斗士范缜

孝文帝汉化改革

梁纪

昭明太子萧统

“山中宰相”陶弘景

侯景祸乱江南

陈霸先偏安江南

陈纪

高洋废东魏建北齐

陈后主荒淫丧国

隋纪

隋文帝与开皇之治

杨广弑父杀兄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隋朝第一名将杨素

文武兼资韩擒虎

杨玄感起兵反隋

瓦岗之主李密

宇文化及叛朝弑君

唐纪

李渊长安称帝

玄武门之变

谏臣魏徵

一代贤后长孙氏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佐命元勋长孙无忌

贞观良相房玄龄

杜如晦能谋善断

大唐战神李靖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苏定方西征

一代女皇武则天

李敬业起兵反武后

酷吏来俊臣

护国良相狄仁杰

张柬之逼宫复唐

韦氏母女乱政

救时宰相姚崇

四朝元老张说

宋□狠杀裙带风

绝代红颜杨玉环

李林甫口蜜腹剑

安史之乱

马嵬坡兵变

中兴名将郭子仪

李光弼从严治军

铁血守卫张巡

唐代宗平乱

著名理财家刘晏

杨炎公报私仇

帝王之师李泌

书法大家颜真卿

李晟力挽狂澜

王叔文变法

韩愈谏佛骨

牛李党争

晚唐重臣裴度

李想雪夜袭蔡州

甘露之变

良相李德裕

唐宣宗韬光养晦

昏君唐懿宗

王仙芝起义

黄巢起义

唐昭宗壮志成空

后梁纪

朱温称帝

生子当如李亚子

后唐纪

后唐庄宗之死

“海龙王”钱缪长据江南

后唐明宗李宜

后晋纪

石敬瑭甘当“儿皇帝”

述律后断腕除政敌

后汉纪

刘知远建后汉

后汉隐帝诛杀忠臣

后周纪

郭威开封称帝

一代英主周世宗

试读章节

“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指地理上南北纵向分布的各弱国联合起来,抵抗齐或秦的兼并;“连横”,即“事-强以攻众弱”,指秦拉拢与自己东西横向分布的弱国,联合进攻齐国或其他弱国,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开始的时候,合纵有时针对齐国,有时针对秦国。后来秦国实力不断发展,扩张势头十分强劲,成为其他六国共同的威胁。所以,“合纵”逐渐变成了六国联合抗秦,“连横”则是六国亲近秦国,把秦国当做靠山,保证自己的安全。

人们将这些专门游说各国“合纵”或“连横”的人,称为“纵横家”,苏秦就是其中的一位。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洛邑(今河南洛阳东)人。他曾经离开家乡,到齐国拜著名的鬼谷子为师,学了好几年的纵横之术。

后来,苏秦自认为已学得了一些本事,就出山求仕去了。苏秦最早拜会的是当时已实力衰微的周显王。苏秦雄心勃勃,要辅佐周显王使周王室再统天下,然而周显王并没有被他的抱负和才能所打动,倒是听了臣下之言,觉得苏秦没什么真本事,只是口头说得漂亮。苏秦十分沮丧,转而去往秦国。

哪知秦惠王也拒绝了他。苏秦建议秦国以强大的实力吞并诸侯,统一天下。但秦惠王却说: “鸟的羽毛没有长丰满就不能高飞,成文法令修订完备之前不能用以惩罚罪犯,没有积累起很高的德行就不能命令百姓,君主的政治教化不够完美时就不能任用大臣。您还是以后再来讲您的道理吧。”

此后苏秦锲而不舍,多次向秦惠王上书,讲他关于如何采取“连横”策略逐个击破六国的主张,但秦惠王最终也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当时的秦国,秦孝公刚刚去世,秦惠王杀死了变法功臣商鞅,内政尚需稳定。而且,秦国虽强,但在六国面前并不占绝对优势,一旦兼并不成,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反而会败于六国之手。秦国还需积蓄力量。秦惠王的那番话正是这个意思。

苏秦无可奈何。由于在秦国太久,带的钱都快要花光了,衣服也穿旧了,苏秦只好沮丧地回家了。

苏秦家人见他出去闯荡一番,回来一无所有,都对他十分冷淡。父母不愿意理他,妻子也只是埋头织布,像没看见他似的。他请求嫂子给他做顿饭吃,嫂子一口拒绝了他,还责骂了他一顿。

苏秦非常伤心,独自坐在房中仔细思考:“他们对我这么冷淡,都是因为我没做出什么成就。这只陉自己学艺不精,急于求仕,以致到如今一事无成!”他决定振作起来,趁此机会潜心读书,充实学问。从此,苏秦每天废寝忘食地读书,不断汲取前人的智慧。

几天之后,苏秦就开始觉得疲倦了,常常读着读着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苏秦总是很后悔,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但每当倦意袭来,眼皮就会打架,分也分不开。这让他很苦恼。

一天,他又趴在书上睡着了。突然感觉手臂上一阵刺痛,他猛然惊醒了,原来是手臂被书案上的锥子刺着了。他马上由此想到了让自己保持清醒的方法,那就是“以锥刺股”。此后,每当倦意袭来时,他就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段时间后,他的大腿被扎得伤痕累累。

在这段艰苦的读书岁月中,苏秦进一步研究了纵横术,同时分析了各国的形势。最后,他确定:自己今后的事业就是游说六国,让他们联合起来抵抗强秦。

苏秦又一次离家远行。这一次他看准了形势,选择了位置僻远、实力不强的燕国。苏秦向燕文公分析了燕国的处境:秦、赵两国都想占有燕国,对燕国的威胁很大。秦、赵两国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单独打败燕国,但无论哪一方得到燕国,另一方都不会罢休,所以到现在谁也没有得逞。一旦这两国中的一国强大起来,无法抗衡另一个国家的进攻,燕国就会连带遭殃,所以要早做准备。赵国离燕国比较近,所以燕与赵结盟,联合抗秦比较可行。燕文公觉得他分析得很有道理,十分欣赏他的口才和谋略,于是封他为国相,并派他去游说赵国。战国时期最盛大的外交活动——“合纵”就从这里开始了。而苏秦也是从这里开始以他超强的个人能力经营合纵事业,最后,他成功地建立起六国联盟,达到身配六国相印的辉煌顶峰。 苏秦先让赵同意与燕结为盟国,然后一步一步地使燕、赵、齐、楚、韩、魏六国结成以楚国为首的抗秦同盟。六国一致同意以苏秦为纵约长,并授予他各国的相印,让他来管理各国外交事务。六国以这种方式抗衡秦国,秦国不敢进攻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这种稳定的局面维持了十几年,直到秦国以“连横”策略将其破坏。

当上纵约长之后,有一次苏秦经过洛邑。当时他乘坐着豪华的马车,后面跟着各国派来的使者,简直有天子的气派。周显王听说后,心中害怕,命人将街道扫得一尘不染,迎候苏秦的到来。苏秦的家人也来恭迎他。回到家里,一家人都战战兢兢,不敢正眼看苏秦。苏秦的嫂子更是态度谦恭,端上精心烹制的食物跪请苏秦享用。苏秦问他:“嫂子,您对我的态度,前后可谓是天壤之别啊。过去您是何等的轻视我,现在却又是何等的恭敬。”嫂子跪地请罪说:“过去是我不对。弟弟今非昔比,当了大官,如此显贵,我再也不敢像从前那样对您了。”苏秦听了这话,十分感慨地说:“同样是我苏秦,贫贱时连家人都不理睬,富贵了竞都如此敬畏!可见世上之人,把财富和地位看得多么重要!”

苏秦晚年仍在为齐、赵、燕等国效力,后来他被齐滑王任用为客卿。不料,一些对他心怀不满的大臣居然请了刺客来刺杀他。最后,苏秦被刺身亡。

苏秦仅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让矛盾重重的六国联合起来抗击秦国,影响了战国时期的整个局势,创造了外交史上的奇迹,显示了他惊人的外交才华。12-13

序言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而成,成书后即被奉为“第一必读治国教材”,随后成为历代人臣竞相抄录的权威读本。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属山西)人,进士出身,学识渊博,精通历史。他因感慨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故选取重要的历史事实按年代顺序编写,写成8卷。后来,宋英宗设立编书局命其继续编写,于是在刘恕、刘敛和范祖禹的协助下,司马光查证考据,精练语言,修改润色,最终写成定稿。书成后,宋神宗赐名为《资治通鉴》,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吸收历代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为治理国家的借鉴。

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跨越1362年的历史。其篇章十分浩瀚,分294卷,共计300多万字,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编写结构上以年月为经,史实为纬,依年俐顺序通贯叙述史实,用追叙和终言总结的手法说明史实的前因后果,给读者以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学术思想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编者运用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还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

整部书“体大思精,网罗繁复”。在编写过程中,除依据正史外,编者还参读了野史、文集、谱牒、家传、行状、小说等各种史料。在叙事时,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则加以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这为后世的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为系统、完备的资料。书中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日”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全书文字简明扼要,生动流畅,质朴精炼,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家之绝笔。

《资治通鉴》成书以来,被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乃至普通历史爱好者争读不已,点评批注者更是不胜枚举。今天,它依然对人们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是经商管理、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之典籍。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曾国藩生前也多次阅读此书,并称:“窃以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毛泽东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通读过17遍!《资治通鉴》包罗万象,“为前古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文学和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资治通鉴》描绘了自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历史上几十个政权的兴盛与衰亡的轨迹,生动刻画了这些帝王将相的治国为政、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生死悲欢的个人命运。司马光的历史观未必能被今人认同,但书中记人神采飞扬,栩栩如生,呼之即出;叙事词采纵横,汪洋恣肆;抒发心怀清风穆如,长歌慷慨;渲染征战意气飞扬,一泻千里;辞彩华美逊于齐梁,文风骨气直逼两汉。其内容思想博大精深,求实考信,通古今之变,兼收并蓄拾遗补阙,考评兴衰得失于前世,镜鉴往昔当今于后人,实为一部皇皇大书。

但对于这么一部历史巨著,要想直接阅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资治通鉴》卷帙浩繁,以文言写成;再加上采用的是编年体体例,按年代分述,列在同一年代下的历史叙述常常缺乏相关性,而同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则不可避免地分散开来,这些都给现代读者带来了阅读上的不便。

为此,我们特意编写了这部《资治通鉴白话故事大全集》。本书以故事为线索,从原著巨大的篇幅及零散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加以整理、组织,并运用准确、流畅的白话文进行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的叙述,让您与它“亲密接触”,在轻松阅读中源源不尽地汲取古人的睿见卓识,在丰富深广的历史经验中深化和拓展自己的人生阅历。

精练生动的文字、科学简明的体例、丰富精美的图片、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元素有机结合,让读者于轻松之中阅读历史,于趣味之中了解历史,于简洁之中思索历史,这样,历史才能真正成为大家的宝贵财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