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无碑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十月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关于正义,关于善良,关于爱,关于青春与梦想,关于苦难与苦难中人性伟大之光的书。作者开宗明义:“谨以此书献给所有中国制造的奇迹创造者,以及所有为此奇迹付出的青春与梦想……”并试图用这部书,为这一代人竖碑。

心性高迈,为人秉性纯朴、善良,但脸上长了一块硕大胎记,奇丑无比的外省人老乌,从家乡来到珠三角打工,因长相丑陋,一直找工无着,后饿倒在小村瑶台,受村民黄叔一饭之恩,两人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友情。随着黄叔作坊鸟枪换炮,工厂规模一日日扩大,老乌也做到总务总管之职,后因在一次罢工事件中,遇二难选择,内心不安,故辞工,往后,他打过杂工,当过主管,参加过传销,做二手家具店小老板……但他一直坚守着自己朴素的为人理念,“为人做事,但求无愧于心”。而他的命运,也因此而跌宕起伏。

全书近四十万字,作者多使用象征手法,如老乌脸上胎记的象征,老乌收养的小孩乔乔的过敏症的象征……等等,均是作者精心之处,待有心的读者去细细体会。点辍其间的“开天辟地”、“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上古神话,将指引读者去触摸看似平常的生活流下面,所蕴藏的精神空间。

内容推荐

他心性高迈、秉性纯朴,但长相丑陋,他在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历尽坎坷,他只要稍稍违背良知便能过上幸福生活,但他每次都选择了坚守,他的遭遇是中国数亿打工者命运的浓缩,也许,走到大街上,你曾与他擦肩而过,也许,他就是你,是我,是……我们,一群人,一个村庄,他们的命运变迁是中国改革开放史的另类书写。

历史记住的是大人物,《无碑》以文字为小人物树起一块碑,一块关于正义、善良、爱,关于坚守、青春与梦想,关于苦难与苦难中人性伟大之碑,一块肯定和弘扬正面精神价值之碑。

试读章节

这个人很平常,很普通,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也未做出过惊人之举。他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有梦,但他的梦,和你的梦、我的梦、他的梦,和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在这时代的梦,都差不多。他生活的阶层,他认识的人,也和他相似,无大奸大恶之徒,也不干那杀人越货、伤天害理之事,有点小私心,耍耍小心眼儿,顶多如此。更何况,其间故事,也无跌宕起伏、阴谋暗算;作者叙事,更无法借傻子痴人之口,用那春秋笔法,唱时代兴衰;也没有人飞将起来,或是摇身变成虫豸,或是被人劈成两半各自生活。这样的故事,更没有流行噱头,一无法拍成言情剧供人消遣,二无法成为官场指南教人使诈,更无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供专家研究,不过是几个小人物,一些家常事,打工求职,喝酒做梦,鸡毛蒜皮,汤汤水水。自然也有男欢女爱,但那男子,无子建之才,潘安之貌,反生得丑陋不堪;女子们,也不过是普普通通,无闭月之容,羞花之貌,实不符合当今俊男靓女之标准。然,作者在外漂泊二十载,所见所闻,却多是这些人,被他们感动,亦为他们感动,便想,他们既然能感动作者,或许也能感动读者。又或者,当今中国,尚有那有闲之人,于无聊之际,会愿意去了解这一阶层真实的生活,了解他们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他们的欢乐、悲伤与梦想,又或许,未来之中国,有人在研究前人生活时,能从中窥得一鳞半爪,因此就铺排了笔墨,演绎出这样一段故事。其中人物,大抵都有原型,有些人,甚至连姓名都未更改,不过事情却未免虚构,或将张三李四王五之事,合为一人,或将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各地,化为一处,因此,若有读者诸君,欲对号入座,或索隐求证,自然徒劳。此书既成,先取名为《人间词话》,盖因此书结构,暗分三部,其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觉此名虽佳·毕竟从他处借来,终是不满,又拟名数种,如《一个人的中国梦》、《老乌的瑶台》等等,直到修正完毕,定名为《无碑》。

说的这人,人称老乌。他的姓名与乌没有丝毫关系,他姓李,叫保云,李保云。李保云,也就是老乌,来到瑶台村那年,二十有五岁。那时的瑶台,尚是个典型的珠三角小渔村,其名头少为人知。瑶台村口云瑶桥两侧,各一株古榕,榕树叶子密得连阳光也筛不下,盛夏时节,烈日炎炎,芭蕉苒苒,坐在树底,亦觉两肋生风,凉意沁脾。树下,横七竖八,散落着十五块条石,可能年深月久,条石被磨得光不溜秋,乌黑里泛着青光。一个石香炉,里面积着满满一炉香灰,还有一炷香未燃尽,空气中飘浮着香火的味道,似有还无。一条机耕道,从榕树旁蜿蜒向林阴深处,机耕道的一边是河涌,一边是民居。河涌的“涌”字,在这里读作“冲”。河涌是广东本地人的叫法。在老乌家乡,这样宽不过百米的小河,一律称之为沟。老乌的家,紧邻长江,荆江河段,每到夏天,江河涨水,一眼望不到对岸。见过大江之人,眼界自然阔大,把百十米宽的河称之为沟,也很自然,见到有人把宽不过十数米的沟称之为河,总觉有几分可笑,就像生活在大海边的人,到北京看了什刹海,会觉得北京人真是敢叫,就这么一汪水,也敢叫海?老乌觉得,流经瑶台的这条河涌,充其量算得上一条大沟,可瑶台人称之为河涌,还取了个好听的名字——云涌。

老乌刚到瑶台那会儿,云涌的水还是绿的,那种绿,与老乌家乡的湖泊港汊里的绿可不一样。老乌家乡的湖水,一年四季变化着不同颜色,春日湖水明静;夏天又绿得深沉;秋天湖水开始绿中带蓝,带黄,还带红;而到了冬天,湖水又变得清冷,整天泛着白光。老乌在水边长大,来到瑶台,见到云涌的水,顿觉欢喜,爱屋及乌,爱水及村,老乌于是钟意瑶台。不过那时,老乌尚未想到,他生命中往后一段漫长的时光,将离不开瑶台。当时老乌想,水是家乡美,月是故乡明,此处千般好,终非吾家乡。老老实实打几年工,存点钱,回家盖三间房,娶媳妇,开小店,搞点种植养殖。这就是老乌的中国梦。这样说,并非老乌这人胸无大志,在当时,老乌的想法,代表了一代打工人普遍的梦想。而人的梦想,会一日日变化,此庄子所谓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这是后话,先说老乌。老乌来到瑶台,看到了云涌的水,他喜欢上了云涌。如此一说,就透出一个信息,老乌这人,骨子里,颇有浪漫情怀,这也为老乌日后的遭遇种种,埋下了伏笔。

多年以后,已成为老打工的老乌,对那些初来者,很深情地讲述他第一次来到瑶台时的印象,讲到那两株硕大的古榕,讲到傍晚时分落在榕树上的鸟,讲到云涌的水。老乌会陷入怀旧的情绪中,用了另外的一种语调,说:“那时的云涌可真绿,那种绿,是说不出来的。”依然是在多年后,老乌结识了租住在瑶台的画家刘泽,才明白,从前云涌的水是石绿色的。那时,老乌对刘泽讲过去的云涌,却形容不出水的颜色,就在刘泽的画册上找,一下子就找到了。老乌指着画上的一些小苔点,说:“就是这个色,那时的云涌,就是这个颜色,错不了!”“石绿色。”“这颜色叫石绿?”老乌记住了石绿色。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这种颜色了,就像他永远也无法忘记,这些年来,他在瑶台认识的那些人,无论是敬他者,鄙薄他者,还是帮过他,伤过他者,他都记着人家的好。这样说,您也许会说,老乌这人莫非没心没肺?是否没心没肺,您请继续往下看。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