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许多社会现象及其根源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三在经济学视角下对中国的体制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第一编 社会问题的经济学阐释
一、嫉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二、“忙”的经济学思考
三、“面子”的经济学分析
四、人生的经济学均衡
五、从众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六、春节的经济学分析
七、孝的经济学分析
八、慈善的经济学分析
九、婚姻的经济学分析
十、红颜何故薄命:一种经济学的解释
十一、请客的经济学分析
十二、“懒”也是一种经济均衡
十三、仇富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十四、不感恩的经济学分析
十五、面子与血缘:一种内生的均衡秩序
十六、买贵现象分析
十七、幸福源泉的经济学分析
十八、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平观
十九、中年痛苦的经济学分析
二十、知识人焦虑的根源分析
二十一、虚伪的经济学分析
二十二、告密的经济学分析
二十三、神话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二十四、宗教的经济学阐释
二十五、平均主义问题分析
二十六、中国农民崇拜毛泽东现象分析
二十七、论体育
二十八、论会议
二十九、论形式主义
三十、糟老汉与傻女子:一个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博弈故事及启示
第二编 经济问题的经济学解析
一、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关系分析
二、消费及消费函数分析
三、公平与效率关系分析
四、农民定义分析
五、公社制度与中国乡村发展
六、合作与中国农民合作
七、贫困与人格意识及脱贫
八、农民问题及三十年农村改革反思
第三编 经济学视角下的制度演进
一、制度问题分析
二、国家的本质及职能: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与思考
三、巡视制度及其完善
四、中国问题是什么问题
五、民生·民德·民权
六、论启蒙
七、论权力
八、面子文化与民主政治
九、民主仅仅是个东西
十、现代化是三位一体的均衡
十一、习俗改造是中国现代化的切入点
后记:我的心路,我的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