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武昌起义后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华民族之河可谓波波折折又汹涌不息地流到了今天;从为民造福、遍尝百草的神农氏,到伟大的教育家、哲人孔子,到万民记恨的大贪官和王中,这些具体的人物都或多或少地书写过中华历史。而本书所选取的正是这五千年悠久历史中的一个个关键人物、关键事情,用文字和图片铺展开来,系统又鲜活地为孩子们展开了历史的斑斓画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上下五千年(青少版最新版)/中外文学经典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陈佳 |
出版社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武昌起义后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华民族之河可谓波波折折又汹涌不息地流到了今天;从为民造福、遍尝百草的神农氏,到伟大的教育家、哲人孔子,到万民记恨的大贪官和王中,这些具体的人物都或多或少地书写过中华历史。而本书所选取的正是这五千年悠久历史中的一个个关键人物、关键事情,用文字和图片铺展开来,系统又鲜活地为孩子们展开了历史的斑斓画卷。 内容推荐 五千年的长河,朝代更迭,人物得失,130多个经典故事,150余幅图画,跟随时间的指引,让你领略其中,曾经闪光的历史,曾经辉煌过往。 从远古的回顾到今天的眺望,如果只选择停留在原点,便永远望不见地平线另一端的模样。成长,是一个过程,如果不能让脚步飞扬,那么就该让思想插上翅膀。童话与故事赐予我们想象,它们是基石,垫高我们迈向前方的脚。当我们把“为什么”变成惊叹号,当我们无畏地闯入大自然的怀抱,成长的轨迹便会向未来伸展成有力的形状。 目录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造人补天 钻木取火图生存 黄帝战蚩尤 尧舜禅位 大禹治水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商汤灭夏 姜太公钓鱼 武王伐纣 “仁义之师”宋襄公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勾践卧薪尝胆 商鞅变法 秦王灭六国 秦始皇焚书坑儒 陈胜吴广起义 赵高指鹿为马 鸿门宴 楚汉相争 四面楚歌 王莽篡权 刘秀重建汉朝 黄巾军起义 官渡之战 孙策占据江东 刘备三顾茅庐 周瑜火烧赤壁 刘备进益州 曹丕废汉称帝 司马懿装病夺权 八王混战 刘渊建立汉国 司马睿建东晋 淝水之战 陈后主亡国 李渊太原起兵 李世民取东都 玄武门之变 一代女皇武则天 安禄山叛乱 唐王朝的末日 耶律父子建辽 黄袍加身 杯酒释兵权 萧太后执掌辽国 王安石变法 方腊起义 岳家军大破兀术 卖国贼秦桧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欧洲来客马可·波罗 鄱阳湖大战 郑和下西洋 杨继盛冒死劾严嵩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闯王李白成一 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帝平定三藩 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 太平天国 垂帘听政 甲午风云 《马关条约》丧权辱国 义和团“扶清灭洋” 孙中山建立同盟会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 袁世凯窃国 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南昌起义 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的枪声 南京大屠杀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试读章节 盘古开天辟地 据说在五千年以前,没有文字记载,只有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以奇妙的想像描绘了天地的出现和人类的初创。盘古开天地就是其中很有名的。 天地还没有形成之前,到处是混沌(dun)一片,既分不清上下左右,也弄不明东南西北,简直就像是一个浑圆的鸡蛋。鸡蛋的中心有一个蛋黄,这个“蛋黄”也有一个中心,这中心就是一个叫盘古氏(shi)的人类始祖。盘古氏在这个“蛋黄”中间孕(yun)育了一万八千年,最后他终于像孵(fu)化了的小鸡一样破壳而出,用他自己制造的一把巨斧,开天辟地,劈开了这混混沌沌的浑圆的东西。 这浑圆的东西经盘古氏一劈开,就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轻而清,一部分重而浊(zhuo)。轻而清的那部分不断地往上升,一天能升一丈,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高高的蓝天;重而浊的那部分不断地往下降,一天能降一丈,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广阔无垠(yin)的大地。 盘古氏开天辟地以后,天地间还只有他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他有时候欢喜,有时候发怒,有时候哭泣,有时候叹气。因为天地是他开辟的,所以天地也就随着他的喜怒哀乐而发生种种的变化。盘古氏欢喜的时候,天就是晴朗的,万里无云;盘古氏发怒的时候,天就是阴沉的,乌云翻滚;盘古氏哭泣的时候,一滴一滴的眼泪就是一阵一阵的倾盆大雨,雨水最后汇流成了江河湖海;盘古氏叹气的时候,嘴里喷出来的气形成阵阵狂风,吓得大地上飞沙走石。盘古氏一眨眼,天空就出现一道闪电。盘古氏睡觉的时候发出的鼾(han)声,就是天空中的隆隆雷鸣。 盘古氏的寿命非常长,他在自己开辟的天地之间生活了十分漫长的岁月以后,终于死去了,头东脚西平躺在大地上。他的头部高高隆起,就是现在山东省境内气势雄伟的东岳泰山;他的两脚脚趾朝天,就是现在陕西省境内群峰壁立的西岳华山;他的肚子往上高挺,就是现在河南省境内风景秀丽的中岳嵩(song)山;他的左臂在身体的南边,就是现在湖南省境内重峦叠嶂(zhang)的南岳衡(h6ng)山;他的右臂在身体的北边,就是现在山西省境内气象万千的北岳恒(heng)山。他的头发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树木和花草。 盘古氏开天辟地的故事,内容很荒诞(dan),但是也能说明一些道理: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你看,天地既然是一个叫做盘古氏的人开辟的,这不是说明人比天地更伟大吗?盘古氏开天辟地,用的是他自己制造的巨斧,这不是朦胧(meng long)地反映了劳动创造世界的思想因素吗?西方的民族传说天地万物是万能的上帝创造的。盘古氏开天辟地的故事跟那些传说相比,真要高明得多了。 读者小朋友,读完了这篇故事后,你是否知道,我们人类生活的天地究竟是怎样起源的呢?人类本身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地球是由星云凝(ning)结成的;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告诉我们,人类是由古猿(yuan)进化而来的。 女娲造人补天 据说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世界上还没有人类。万物有了,万物之灵却没有出现,天地间一直是空荡荡(dang)的。后来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才出现了一个人类的始祖,名叫女娲(wa)氏。这个女娲氏是个神女,人头蛇身,但能化育万物。她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天地之间,感到太寂寞(ji mo)了,就想造出一批人来,跟她一块儿生活。 有一天,女娲氏用水和(huo)好了一大堆黄泥,用黄泥捏(nie)起泥人来。她一会儿捏个男的,一会儿捏个女的。说也奇怪,女娲氏捏好一个,向泥人吹一口气,往地上一放,这泥人就变成了一个会跑会跳会说会笑的活人。捏一个,活一个;捏两个,活一双。她捏多少,就活多少。他们成群结队地围在女娲氏周围,吵嚷(rang)跳跃。 女娲氏捏呀捏呀,连续不断地捏了半天,她感到实在太疲倦了,想歇一会儿,可是,和好的黄泥还剩下很多很多。女娲氏有点不高兴了,她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粗绳子,对准和好的黄泥抡了起来。哪里知道她一抡绳子,像用手去捏一样,那些溅起来的大团小粒的黄泥,也都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大大小小的活人。这些被女娲氏造出来的人,大人们在一块儿劳动,一块儿生活,繁殖(zhi)着子孙后代;小孩们先是嘻嘻哈哈地打闹玩耍(shua),后来都慢慢地长大成人,也做了父母,繁殖着子孙后代。 可是事情非常不妙,正在人类不断地生息繁殖的时候,天地却损坏了。古时候,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所以能覆(fu)盖在地的上面,是因为地的四角有四根柱子支撑着它。由于日久天长,风吹日晒雨淋,这四根天柱都腐朽了,天摇摇晃晃,好像要塌(ta)下来似的。大地上出现了许多裂缝,裂缝里不断地冒出烈火和臭水来;蓝天上出现了不少漏洞,雨水不断地从这些漏洞里倾泻(xie)下来。 灾难突然降临到人世间,大地上有的地方燃起熊熊大火,有的地方则是一片汪洋。凶猛的野兽乘机出来伤害人们,凶暴的鸷(zhi)鸟也乘机从天空俯冲下来,用锋利的钩爪抓走跑不动的老弱妇孺。人类的处境实在是太艰苦太危险了。 就在人类没法安安稳稳地生活下去的时候,人类的始祖女娲氏出来拯(zheng)救她的子孙了。她点燃了一堆一堆的芦柴火,来烧炼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块,用这些石块修补蓝天的漏洞。她又从大海里捉来一只极大极大的龟,斩下大乌龟的四条腿,用来替换已经腐朽的天柱。天上渗漏下来的雨水过多,这是黑龙造的孽(nie)。女娲氏就把黑龙杀死了。地面冒出来的臭水太多,女娲氏就用芦柴灰堵塞住冒水的裂缝。经过女娲氏的这一番努力,蓝天终于补好了,支撑天的四根柱子也巩固了,威胁人类生存的黑龙、猛兽、鸷鸟也都被消灭了。大地上又重新长出了树木和花草,人们又能够安安稳稳地生活了。伟大的女娲氏不但造了人,并且还从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拯救了人类。 女娲氏造人和补天的神话也十分荒诞,但是反映了远古时候人类社会的生活状况。今天,科学家做了不少研究工作,知道人类历史上确实有过一个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在母系氏族公社里,由一个老祖母担任氏族公社的首领,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采集食物、烧制陶器、养老抚幼等工作,主要由妇女来担任。男子主要是外出打猎,生活游移不定。那时候,还没有出现像今天这样的家庭,和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子女只认得自己的母亲,不认得自己的父亲。神话故事把一个女人女娲氏说成是人类的祖先,她还是人类的保护人,不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反映吗? 燧人氏钻木取火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的人类生活是怎样进化的?相传,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简单,周围又有许多猛兽,随时随地会遭到它们的伤害。后来,他们看到鸟儿在树上做窝,野兽爬不上去,不能伤害它们。原始人就学着鸟儿的样,在树上做起窝来,也就是在树上造一座小屋。这样就安全得多了。后来的人把这叫做“构木为巢”(chao,就是鸟窝)。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大家一起摸索出来的。但是在传说中,却把这件事说成有一个人教大家这样做的,他的名字叫做“有巢氏”。 在远古时代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地吃了。后来,才发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上,已发现用火的痕迹,说明那时候已经知道利用火)。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看到火时,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挺香。经过多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把燧(sui)石敲敲打打,敲出火来。这就懂得了人工能够取火(从考古资料发现,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劳动人民,但是传说中又说成是一个人,叫做“燧人氏”。 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从那时候起,人们就随时可以吃到烧熟的东西,而且食物的品种也增加了。据说,燧人氏还教人捕鱼。原来像鱼、鳖、蚌、蛤一类的东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办法,就可以烧熟来吃了。 不知过了多长的时间,人们开始用绳子结网,用网去打猎,还发明了弓箭,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猎要强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兽,就是天空上的飞鸟,水里的游鱼,都可以射杀、捕捉起来。捕来的鸟兽,多半是活的,一时吃不完,还可以留着、养着,留到下次吃,这样,人们又学会了饲养。这种结网、打猎、养牲口的活,都是人们在劳动中共同积累起来的经验。传说中却说发明这些事的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牺氏”(pao灯,庖是厨房,牺是牲口的意思)。 这种渔猎的时期又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人类的文明越来越进步。开始,人们偶尔把一把野谷子撒在地上,到了第二年,发现地面上生出苗来,一到秋天,又长成了更多谷子。于是,人们就大量栽种起来。他们用木头制造一种耕地的农具,叫做耒耜(lei s),一种带把的木锹)。他们用耒耜耕地,种植五谷,收获量就更大了。后来传说中把这些种庄稼的人说成是一个人,名叫“神农氏”。 从有巢氏到神农氏,这些传说中的大人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是从构木为巢,钻木取火,一直到渔猎、畜牧,发展农业,反映了原始人生产力的发展,倒是有一定道理的。公元1952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了一处大约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遗址。从遗址中发掘出来的东西,知道那个时期的人已经学会饲养和农耕了。 P1-7 序言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们亲切地交流读书学习的体会,温总理的《仰望星空》中的诗句,给读书的意味再次作出精彩而深刻的诠释。对读书虔诚,对知识的尊崇,对学问的敬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时常仰望星空的民族,才是能发展、有希望的民族。 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和没有作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强调全民读书、终身学习越来越成为许多国家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悠悠历史长河中,读书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标记,成为人类文明的“亮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华民族从来就是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它是我们民族精神动力不竭的源泉。在2l世纪,中华民族的腾飞必将以知识凝聚力量,而读书是我们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巨大动力和社会风尚。 所以,阅读中外经典文学名著会激发青少年对未来世界的无限想象,对人类艺术的不懈追求,对人生信念的牢固树立。为了有效地推动青少年的读书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认知水平,一批专家学者经过长时间的遴选,选编了一系列古今中外最具时代性、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不朽文学作品,奉献给系统读书的读者,力求为你们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阅读体系。 在这套系列中外名著中,匪疑所思的冒险与神奇在此展开: 我们乘着鹦鹉螺号潜游海底两万里;随着小人儿尼尔斯去骑鹅飞行;跟着格列佛前往奇异国度;鲁滨逊也在不安分地记述着自己的孤岛旅程…… 这里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紧箍咒的孙悟空;有足智多谋、名扬四海的诸葛亮;有豪气干云的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有宝玉、黛玉之间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有许许多多神魔鬼怪的大碰撞,还有令全人类心向往之的英雄传奇…… 可以听安徒生、格林给我们讲童话;伊索、克雷洛夫为我们说寓言;可以看到小王子忧伤的眼睛;可以领略高尔基的精彩人生;更可以倾听孔孟、老庄的讲经说道;冉阿让的重生与奉献;涅赫留朵夫的复活;简·爱对幸福的渴望与寻找…… 在这套中外文学名著经典从书中,有的作品篇幅较长,有些是用文言文写成,青少年在阅读时难度很大,专家学者考虑到这个问题,对原著进行了必要的浓缩和经典的编写,保留主线,浓缩精华,展现精彩,化难为易,确保了经典故事的原始生动感,扫清了青少年的阅读障碍。 最后,愿这套丛书能带领青少年朋友插上文学的翅膀,遨游这广阔的文学天空。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