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是我国居民最为常见、多发的第一疾病,李春昌编著的《扫除高血压病》全方位深入解读高血压病,一条条告诉你“医生为什么这样做”,详解41种养生食材的食用方法,91道养生菜谱的制作方法,将打倒病魔的战场从医院扩大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运动饮食生活,一个都不能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扫除高血压病/健康大字报系列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
作者 | 李春昌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高血压病,是我国居民最为常见、多发的第一疾病,李春昌编著的《扫除高血压病》全方位深入解读高血压病,一条条告诉你“医生为什么这样做”,详解41种养生食材的食用方法,91道养生菜谱的制作方法,将打倒病魔的战场从医院扩大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运动饮食生活,一个都不能少。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健身生、自我防治疾病的科普小书。 李春昌编著的《扫除高血压病》活学活用,简便易行,发病机理、用药方法深入讲解,运动疗法、饮食起居、心理照顾面面俱到。 《扫除高血压病》详解41种养生食材的食用方法,91道养生菜谱的制作方法,一本在手健康无忧。 目录 第一章 高血压病的基础知识 1.血压与理想血压 2.什么是收缩压什么是舒张压 3.什么是脉压和平均动脉压 4.血压的调节机制 5.血压升高到多少需要注意 6.高血压病的种类 7.继发性高血压的分类 8.高血压的并发症及其他相关疾病的预防 9.高血压病的诊断根据是什么 10.高血压病人要做哪些常规检查 第二章 西医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 1.从西医角度看高血压病的致病因素 2.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 3.西医治疗高血压病的原则 4.使用降压药的意义 ’5.降压药的使用原则 6.降压药的种类、疗效及副作用 7.关于单药治疗和小剂量原则 8.降压西药配伍禁忌 9.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0.儿童高血压病的表现和检查 11.儿童高血压病的治疗 12.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目标及注意事项 13.肝肾功能不好的病人能服用降压药物吗 14.高血压并发症的药物治疗 第三章 中医解读高血压病 1.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2.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3.中医解读高血压病并发症 4.减缓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针灸治疗 5.减缓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推拿治疗 6.高血压病的中医常用药方 7.高血压病的中医特色治疗 第四章 高血压病的运动疗法 1.关于运动与高血压的关系 2.运动降压的原理 3.采用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 4.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5.高血压病人参加运动前的评估 6.适合高血压病人的运动 7.几种防治高血压病较为有效的方法 8.运动时间的选择 9.运动强度的选择 10.运动计划示例及注意事项 第五章 高血压病的饮食疗法 1.导致血压升高的饮食习惯大检查 2.高血压病人的基本饮食原则 3.控制盐分消除肥胖是降压的关键 4.积极摄入有降压功效的钾 5.应摄入的脂类和避免摄入的脂类 6.摄入利于降低胆固醇值的膳食纤维 7.高血压病人应该积极摄取的食物 第六章 高血压病人的生活保健 1.良好精神状态 2.宽松的衣着 3.充足的睡眠 4.小心如厕 5.洗漱、沐浴 6.清淡饮茶 7.自制降压茶 8.限制饮酒 9.戒烟 10.避免过久直立 11.正确看待性生活 12.春季保健 13.夏季保健 14.秋季保健 15.冬季保健 16.舒适的居室环境 附录 适合高血压病人的药膳与食疗食谱 试读章节 1.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我们知道高血压病是现代西医学的病名,中医并没有这一名词,那么,是不是说古时候的人们都不得高血压,或者说中医不能对高血压进行诊治呢?这样的推论显然是错误的,前面说过,高血压的诊断主要是根据所测量的血压值为依据,在没有血压计的情况下,我们的先人也就无从得知高血压这一疾病。但“有诸于内必行诸于外”,对于高血压的一些临床表现及各种并发症,早在先秦时代就有过详细的论述,如对于高血压病人常出现的眩晕这一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意思是说各种肢体的震颤动摇,头目眩晕之症都与肝有关系;同样《灵枢·海论》提到“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又将高血压病人的眩晕、耳鸣归责于肾精不足。 回顾历代医家医书的记载,结合高血压病的临床主要证候、病程的转归及并发症,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高血压病应属于中医的“头痛”“眩晕”“中风”范畴。不过,又不能简单地将高血压等同于某一种病看待。高血压病人因个体差异,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具体的辨证上却有一致的地方。临床上多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形成下虚上实的现象,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若肾阴亏损,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肾不交,则可导致心悸、健忘、不寐等症;若病久不愈,则可导致肾阳虚衰,此时常兼有畏寒、肢体乏力、阳痿、夜尿等症候;反而若阴虚日久,则阳盛化火、化风,肝风入络,可见四肢麻木;若风火相煽,炼液为痰,血随气逆,横窜经络,扰动心神,蒙敝清窍,则会发生中风昏厥等严重后果。 2.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与西医治疗高血压时强调用药要遵循个体化原则一样,中医也同样重视辨证论治。中医通常将高血压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肝阳上扰型 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目胀痛、面色潮红、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在治疗上多用平肝潜阳、清火息风之法。 阴虚阳亢型 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痛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治疗宜用滋补肝肾、养阴填精法。 阴阳两虚型 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腰腿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为辨证要点。治疗宜用滋阴助阳法。 痰浊中阻型 此证多见于肥胖型高血压病人。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重、沉重如裹、胸闷多痰、肢体沉重麻木、舌苔白腻、脉濡滑为辨证要点。治疗多用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法。 淤血阻滞型 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痛如刺、痛有定处、胸痛心悸、舌质紫暗、脉细涩为辨证要点。治疗宜用祛淤生新、活血通窍法。 冲任失调型 本证多见于妇女更年期前后,血压不稳定,多随情绪变化而波动。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痛、心烦易怒、两胁胀痛、舌质红、脉弦细为辨证要点。治疗宜用滋补肝肾、调和冲任法。 3.中医解读高血压病并发症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人随着疾病发展以及年龄的增加,肾精日渐虚亏以致肾体萎缩,更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失滋荣从而使原本肝阳化风上扰之证发展为肝阳偏亢。肝阳化风又可下汲肾水,内扰肾络,导致络体失养,络中风动的病理变化。临床上亦可见到精伤无以化气,气虚无以帅血而致血淤;脾失健运而生痰,从而出现痰浊淤血滞于肾络的病理变化,进而发展为严重的高血压肾病。 另外,高血压病人由于机体阴阳失调,日久阴虚于下,阳亢于上,风扰火壅,脑络不和,气血不利,神机运转不灵,则导致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发病之后,脑络受损,影响血液正常运行,从而引起血液外渗或淤血直接化水,水邪蓄积而使病情危重。 同样,阴虚阳亢、风扰火壅的病理条件下产生的痰湿浊淤作用于血管心脏,日久则演变为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其他并发症。 总之,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并发症是高血压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传变到其他脏腑经络的结果,因此在控制高血压的同时,还应同时注意对心肝肾功能及血管的保护,即所谓“上医治未病”,这也是中医在高血压防治保健中的意义和优势。 4.减缓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针灸治疗 治疗高血压病的针灸处方 处方一 【取穴】足三里、太冲、风池。 【穴位位置】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太冲在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风池在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P36-3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