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缝熊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西西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西西的《缝熊志》是一本极具创意的奇书。西西做的熊,形神俏妙,饱含情意,不是一般常见(西方)泰迪熊的样貌,而是赋入个人的风格巧思,糅合中西方历史与幻想人物类型,通过文学化的语言,以优美散文描绘每一只熊的背景掌故,熊艺心得,皆可谓独一无二之“熊散文”。

内容推荐

西西的《缝熊志》是一本极具创意的奇书。作者多年来以写作知名,这次转而做熊,亲手缝制各种各样的毛熊。不单做熊,还为毛熊书写,其中中国古代人物服饰熊、水浒英雄、花木兰等,既为毛熊缝做中国各朝的衣饰,又通过文学的语言,以优美散文描绘古典人物,并细致地阐述服饰的变化。

毛熊制作,本来自欧美;以个人风格见称的熊艺家,则始自上世纪七〇年代。近年在台湾、香港、中国大陆也逐渐出现熊艺家做出穿著中国服装的毛熊,但以系列形式,作为主题大量出现,至今没有,《缝熊志》是这方面杰出的试验。毛熊部做得形神俏妙,饱含情意;再加上西西一向精擅的散文,可说天衣无缝,相得益彰,提升了毛熊的文化内涵。

西西的读者,熊艺的爱好者,以至一般的朋友,捧读此书,一定获得观赏的乐趣,并获得启发。

目录

序:我们的名字叫熊(何福仁)

中国古代服饰熊

 传疑时代:西王母、后羿、嫦娥;黄帝、嫘祖

 商:妇好

 春秋:范蠡、西施

 战国:钟离春;庄子;屈原、山鬼;荆轲、高渐离

 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张骞、忽迷;司马迁

 魏晋南北朝:洛神、曹植;嵇康、阮咸;王羲之;陶潜

 隋:风尘三侠

 唐:玄奘;公孙大娘

 宋:包拯、寿郎(《灰阑记》)

 元:成吉思汗

 明:郑和

 清:曹雪芹

 原型熊:皇后的新衣

故事熊

 花木兰(《木兰辞》)

 水浒英雄:燕青;史进;杨志;时迁;张清

 化装舞会:美女与野兽;阿拉伯的劳伦斯与中东女子;凯撒大帝与埃及女王;肚皮舞姑娘;铁扇公主与牛魔王

 熊故事:斑马鼻子家族;杂技小子;围巾党;我们是长颈女子;大眼睛;受伤的月熊;熊友

毛熊与我

 毛熊旅行团

 收藏品

 纪念熊

 对谈:毛熊与汉服(西西、何福仁)

余絮:毛熊展影

后记

试读章节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住在昆仑山,是个半神半兽的山精,长着老虎牙齿,豹子尾巴,很会长啸。这是战国时西王母的形象。屈原、庄子、苟子都提过她,苟子还说她是夏禹的老师。到了汉代,则化身美女,有些排场,还和周穆王相会于瑶池,互相唱和。最后,魏晋南北朝时,又加添了道教长生不老的色彩。

西王母所以出名,受人敬畏,因为她掌管了不死药。在汉代画像砖的图中,她身边除了羽人,就有捣药的兔子。她还有两个得力的随从,一是三足乌,一是九尾狐。她的形象,无论怎样转变,有一样东西是少不了的,很易辨认,因为头上戴胜杖。“胜”,是西王母神权的象征。“胜”后来发展成为女子的头饰,形状是中间圆形,上下是相对的三角形。用一支横杆担起一对胜,就成胜杖。胜有金、银、玉、丝绸、彩纸等材料,也有锦胜,华胜等。六朝时,每到人日(正月七日),大家互赠华胜,作为祝福。我做给西王母的,是珠胜。她穿衣和裙,外罩半臂。

不过画像砖的西王母,衣饰、装扮,是汉人依随时人的风尚而绘画的,那是让古代的人或神穿上汉人的衣服。中国古典服装两大传统:一个是上衣下裳,始自商周;后来发展出襦裙等。另一个则是衣裳上下相连的深衣,战国时开始流行(另一说则周代已有),至汉大盛,后世发展出长衫、旗袍等。汉族衣饰先有上衣下裳,然后出现各种深衣。每次产生变化,其实都由于外来的冲击。

至于后羿和嫦娥的故事,我们都熟悉。我剪了皮革给后羿穿。早期的裙名叫“裳”,身侧并不缝合。嫦娥穿百褶裙,加卜飘带,增加动感。“裙”是汉代的称呼,由整幅布围在腰间成筒形。

后羿背了弓和箭,箭放在衣背的袋囊中,箭袋名叫菔,一股用竹或藤制。一个箭菔可装十支箭。箭簇向下,羽毛和箭杆露于袋外。到了唐代,箭菔的名字变成胡禄,垂挂在腰间鼙带上,一个胡禄可装三十支箭。用野猪皮做的胡禄,除了装箭,把空胡禄放在地上,让探子枕卧,据说可以听到三十里外敌方人马的动静。

P14-15

序言

  我们的名字叫熊,是真正的熊,因为我们是熊的后裔,我们的祖先黄帝叫有熊氏。黄帝是否真无其人,岂能断然否定呢?至少,他生活的地方显然有熊,也许比其他地方多,也许比其他地方奇独,总之,他好歹有这么一个称号。上古之人喜欢以时间、地方,以地方的特产之类命名。《列子》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曾以熊、罴、虎等猛兽为前锋,以雕、鹰等为旗帜,这简直是群兽斗了。据袁珂解释,黄帝的部落以熊为图腾标志;蚩尤为炎帝后裔,炎帝是“人身牛首”,故以牛为图腾标志。其他猛兽飞禽,也无非是众多小部族的图腾标志。小动物追随大动物。大动物熊牛争霸,结果战胜的是熊。当然,西方同样有自称为熊裔的国王,例如丹麦的斯文.埃斯特德逊(Svend Estridsen);英国的圆桌武士首领阿瑟王,名字 Arthur 本意也是熊,因为 Arthur 的拉丁文 Arcturns,就是熊的意思。不过,前者生活于十一世纪,后者则属十二世纪,跟黄帝相距甚远。  周初实行封建,熊绎受封到南方去,成为楚的始祖。周初封建两种人,一是亲戚,一是功臣;大多兼具两重身份。由于目的是屏藩周室,封土的多寡、远近,乃根据血缘之亲疏,功劳之大小分配。熊绎的曾祖父鬻熊,曾助周武王倒商,这个鬻熊,率领的部族可能以猎熊、卖熊为业。论功行赏,熊绎得到的爵位为子男,地位最低,封地仅五十里,而且封到遥远陌生的南方去,其实等同放逐。那里还有原居的荆蛮、徐夷、淮夷呢,当然老大不高兴,从此再不肯北上朝觐。许多年后,杜甫想念李白,诗云:“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拿来形容初封楚地的熊祖,只会更贴切。后人提起开国的熊绎,还充满崇敬之情:“辟在荆山,荜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到了春秋楚灵王熊围,楚国已具规模,说起熊祖受到的待遇,仍然忿忿不平。  西周初期曾经数次伐楚。今存若干记载此事的铭文,过去的史学家有不同的解读:陈梦家认为是熊氏参加武庚的叛变,周公出征之辞;唐兰则认为出征的是昭王,当在三监乱平之后。我们知道,昭王十九年南征,动用六师大军,竟然溃败,连自己也在汉水淹死了。近年不少史家,结合考古发掘,论证昭王南征,声讨的其实是一直桀敖不驯的土著荆蛮,或称荆楚,与熊绎新移民的楚国有别。这些荆楚各部落,在商代已令中央头痛,一直不肯受制,武丁也曾出兵远征。从成王封熊绎,经过康王,再到昭王,日子不算长,楚国不可能迅即发展成大国,要周天子劳师动众亲征。更有学者指出,南征的目标,荆楚不驯是一大理由,更重要的,毋宁是要夺取铜矿。铜、锡在青铜器时代,价值一如今天的石油,而且的确是大杀伤力武器的潜藏。无论如何,到了春秋中期,楚庄王熊侣一鸣惊人,融合荆蛮各部,同化新旧移民,吞并了邻近列国,其中大多是西周政府为监控荆楚的设置,胃口之大,为芸芸诸侯之最,成为五霸之一。这时候,楚文化已自成系统,其后更开花结果,孕育出中国第一位大诗人屈原。  历史真够讽刺,受轻蔑的功臣,远配蛮荒,到头来却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血缘最近最堪信赖的皇亲国戚,四周靠拢,结果反而捉襟见肘,处处受敌。这方面,粤谚有一句话很传神:“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嘴藐藐”。“嘴藐藐”者,形同陌路,彼此看不顺眼之谓。三代如此,百年后又如何?那些作为屏藩的御林军,都成为敌国了。  如果我们对有熊氏存疑,至少可以相信那位熊绎,曾经在南方苦苦经营,整合长期受抑压的少数民族,而我们这些南人,继屈原之后,是熊的后裔。

后记

缝了五年毛熊,又缝了衣裳,就想出一本图画书留念。有图就得拍照。大哥是行家,于是请他帮忙。他说,如今有数码机,多方便,自己拍就行了。我信以为真。每缝好一二熊,就用数码机拍几幅照片。后来右手实在不灵了,即请就近的何福仁帮手。哪知这样是不行的,出书讲印刷,讲究光线、背景、距离等等。美术编辑见了照片,何福仁的还好,我的,一定像吃了摇头丸。幸好有两位天使打救,一位是陈锦乐、一位是林国威,帮我提了几个装满毛熊的红白蓝胶袋上影楼,正式打灯布置背景,摆姿势,专业拍摄。如今,精彩的图片都是他们的作品。谢谢他们。

当然要感谢何福仁赐序,帮忙打点、编校等工作;也感谢他的兄长何福兴先生刻赠两枚精雅的印章。

感谢熊老师陈清仪女士的教导,大眼睛毛熊的模样是她的创造。当然也得感谢香港三联的舒非和吴冠曼两位,为编辑、设计这书,她们费煞苦心,友人甘玉贞则替我细心校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0: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