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典文学有着悠久的、光荣的传统。从质的方面来看,它可以媲美中国和希腊的古典文学。从量的方面来看,它远远超过古代希腊。从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梨俱吠陀》起,印度古典文学传统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中断。
这本《季羡林全集(第20卷译著1梵文及其他语种作品翻译)(精)》收录了作者季羡林的部分译作,包括《沙恭达罗》、《五卷书》、《优哩婆湿》等。
这本《季羡林全集(第20卷译著1梵文及其他语种作品翻译)(精)》收录作者季羡林部分译作,译自梵文的有印度古典名剧《沙恭达罗》、《优哩婆湿》、根据长篇小说《十王子传》选译的《婆罗摩提的故事》以及印度名著《五卷书》;译自巴利文的有《<佛本生故事>选译》。其中,《沙恭达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于1956年,此系1980年第2版,附有《译本序》(1978年)。《优哩婆湿》附有《译本前言》(1962年)和《关于<优哩婆湿>》(1960年)。《<佛本生故事>选译》附有《关于巴利文<佛本生故事>》。《五卷书》195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1964年重印时附有译者1963年改写的《译本序》,1980年第3次印刷时又加入了译者1979年所写的《再版后记》。
《念诵甘露》一篇,系译者从梵文所译的佛教念诵诗,曾编入江西教育出版社所出《季羡林文集·第十四卷》(1998年),现根据作品性质编入这本《季羡林全集(第20卷译著1梵文及其他语种作品翻译)(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