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化乐编著的《与众不同的人》收入38篇短篇小说、分上下两辑的小说集里,在人物与现实关系的交织纠结中,形成了命运的最终走向。梁化乐通过寻找发掘一群底层人物的“与众不同”的行为,以达到通过內省和追问灵魂,探讨人类发展的终极命题的目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与众不同的人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梁化乐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梁化乐编著的《与众不同的人》收入38篇短篇小说、分上下两辑的小说集里,在人物与现实关系的交织纠结中,形成了命运的最终走向。梁化乐通过寻找发掘一群底层人物的“与众不同”的行为,以达到通过內省和追问灵魂,探讨人类发展的终极命题的目的。 内容推荐 这部梁化乐编著的《与众不同的人》短篇小说集中的38篇作品,充满了自由开放的时代气息,贴近现实但不描摹现实,作者没有去写现实中的芸芸众生相,而是挑选普罗大众中的另类人物作为主人公。书中的人物,虽然家庭背景、职业、生活和行为各不相同,但在与众不同方面却是一致的。他们喜欢思考,不入俗流,力图个性化生存。他们审视生活的同时,也进行严厉的自审。他们怀疑和反思现存道德,他们向往与社会建立起一种真实的关系,他们试图通过内省和追问灵魂来提升自己,从而探讨人类发展的终极命题。 目录 上编 送二哥远行 烧饼 跟踪 站台上 探望 与众不同的人 诗在别处 前面有人等着我 仙人洞 山顶 马走牛站山 一意孤行 来访者 寒夜之约 门楼 雨中行 徐大姑娘 今天是周末 地震之后 下编 大鱼 乡村艺术家 公主 背影 玉佩 香山·香山 飞吧,红公鸡 担忧 元元打工记 羊周和他的爱人 兄弟 枯枝寒鸦图 水印 法杖 狼 乡村故事 希望 我们都是好人 大事 试读章节 一大早,我去找班主任焦老师请一天假。焦老师问我有什么事需要一整天,我说我要到县城火车站去送二哥。焦老师不准,说你二哥出门让你家里人送,你不能耽误功课。于是我就哭了。我说大哥要到镇上卖粮,姐姐离得远来不了,娘年纪大了不能去,我要是不去送就没有人送了。焦老师是个年轻的女老师,见我哭了,心就软了,说,那就去送吧,晚上回来我给你补课。 我收了眼泪,飞奔回家,正赶上娘送二哥出门。我抢过二哥的提包,背在左肩上,右手挎着二哥的胳膊,说,娘,老师准假了,老师说晚上给我补课。娘走过来,为我拽了拽衣裳说,把你二哥送到火车门口就不要上车了,别让火车把你给拉跑了。我点了点头。娘又往我口袋里塞了十元钱,不过什么也没说。 二哥说,娘我走了。娘说,走吧。于是我和二哥就走了。走了有几十步远,二哥和我都回头,想同娘招招手,让娘回去。但家门口已空荡荡没有了娘的身影。我心里有点儿埋怨娘,回家这么快干吗呢?除了喂猪就是喂鸡,为什么就不能等二哥招完手再回家去呢?或者如电影里描写的,慢慢在后面跟着走,一直走到村口小桥头,微风吹散了娘花白的头发,娘撩起大襟擦擦奔涌而出的泪水……可是娘没有这样做,她立即就走回家里去了,这让我有点儿不太理解。 村道上,二哥同本村的三叔二大爷们打着招呼。 走哩? 走哩。 走哩? 走哩。 淡如轻烟般的话语,简洁而无趣,似乎是不得不说。 出了村子,二哥把提包从我手里拿过去,挎在自己肩上,他的步子明显有点儿加快。我们要走五里路的村道,然后在公路边上等公共汽车到县城,二哥要在县城火车站乘上火车去远方。 二哥话少。过去和现在都是这样。回到家来的这几天他基本上沉默着,别人问一句,便答一句,不问便不说。可是现在刚刚出了村,我却分明看见二哥的脸上开朗起来,他挺胸抬头,胳膊甩得很开,走路便显出了气势,像一位出征的将军。 二哥,我叫了一声,跟上了二哥的脚步。 唔。 二哥,外面好不好呢? 就那样呗。二哥平淡地说。 二哥的话让我感到失望。他的这句话自打他回到家已重复了有几十遍了。刚到家时,娘问过他,他这样回答;大哥和姐问过他,他也是这样回答。他的话总是这样模棱两可,让我摸不着头脑。 二哥是在麦收之前回来的。回到家,放下提包就开始磨镰刀,好像他根本没有离开过家。我放学回来,见到外出三年的二哥回来了,真想一下扑进他的怀里。可是,我十六岁了,而且我已经长得和二哥差不多高了,我无法再像小时那样一头扎进二哥的怀里了。我叫了声二哥,二哥应了一声,抬了抬头对我笑了一下,又低下头去磨镰刀。 我没有想到二哥会这样淡漠。 晚饭时,大哥匆匆忙忙地过来了。二哥先叫了一声大哥。大哥唔了一声。二哥问大嫂和小玉呢?大哥说到镇上小玉姨家去了,还没回来,估计要吃罢晚饭回来。 吃饭时,大哥问,二华,你每次来信都说在外面过得很好,但究竟怎样好,我们也不知道。你说说,到底过得怎样呢? P3-4 序言 人在世界上究竟应该怎样生活?这是一个谁也无法回避的问题。 人类社会形成以后,社会对人的束缚就开始了。于是,人同社会的抗争也随之开始,比如宗教信仰、风俗传统、社会偏见、习惯势力等等,无不对人的自由发展形成障碍。人们必须在社会已经预设好的处境中艰辛面对,承担自己的命运。逆来顺受者成为良民;不甘被摆布的思考者、抗争者成为世人眼中的另类。然而,历史屡屡证明,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另类,以其对命运的决绝反抗与挣脱,改变着历史的面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后,那些庸碌大众将是大面积的受益者。 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人类生存活动中的第一要素。对这种自由的执著追求,应该是人的自觉选择。他们试图摆脱一切外在力量的干扰,摆脱那些现成的规则或潜规则,成为真正的自己。然而,那些根深蒂固的风俗传统、习惯势力,却无时无刻腐蚀着人们追求个性自由的意志,试图将这些化外之民拉入“化”内,成为社会不变的基石。不过,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思考者的怀疑与反叛在世界的变化中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成为人类的骄傲。 基于上述思考,我在小说创作中,更关注社会生活中那些与众不同的人物,观察研究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状态,状写他们的发展、成熟的精神历程。在自我的精神独立运动中,他们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思考。首先是追问为什么而活的问题,这是人生存中的核心问题。再比如你说的话是你自己想说的话吗?即使是你自己想说的话,是不是无意中受了别人的暗示或影响?你有能力说自己的话吗?你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件你真心想干的事吗?如果不是,不干行不行?你是活着还是被活着?是为了自己活着还是为了别人怎么看怎么说而活?有无数的追问朝我们扑面而来,要我们给出自己的答案。鲁迅先生在不朽小说《狂人日记》里借狂人之口说道:从来如此就是对的吗?狂人的疯话如警钟鸣响不息近百年,他的发问丰富了我们的思想,使我们有理由怀疑那些道貌岸然的道理,那些所谓有益的格言及规则,挣脱它们的摆布,冲出重围。 米沃什说:作家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给读者创造一个将日常生活变得惊心动魄的境界。我们不能把生活中的一地鸡毛都扯到文学中来,并美其名日新写实。我们不能仅仅告诉读者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犬儒般地活着和死了没有什么两样,因为那是没有精神生活的苟活。活着还是被活着,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而米沃什所说的惊心动魄不仅是指故事的起伏跌宕,更是指灵魂中的风暴、精神的搏击,是把平淡的日常生活撕开来,暴露出它的凶险的一面。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文化遗传不知不觉中带给我们的致命伤害。有些东西看起来是全新的,其实或许又是全旧的。一旦看清日常生活的本质,不由你不惊心动魄。海勒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描写,就让人胆颤心惊。它不是白纸黑字写下的条文,却又无处不在。没有人清楚它,却无人不感受到它的存在。它支配你,干预你,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这就是荒诞中的正常,正常中的荒诞,也就是米沃什所说的日常生活。 或许,有人会在这样的惊心动魄中惊醒,洞察到存在的本质,生活的困境,最终以自己的方式挣脱并创造新的生活,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这样的人就渡过了那片海,开始了自己有意味的生活。我以为小说有这样的力量——巨大的思想的力量。 是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