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找不到方法的人。问题高一尺,方法就高一丈;有一千个问题,就有一千零一个方法。我们要从思想根源上摆脱对问题的恐惧,勇于改变自己。从自己身上找方法,不做“问题猎物”,只做“问题猎手”。
遇到问题时就积极主动地想办法,用自己或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将难题化于无形,这样的员工始终是企业钟情的对象,同时,也会成为事业成功的最终获得者。
簌簌编著的《方法总比问题多》从全新的视角将方法与问题的辩证关系予以阐述和分析,并为你提供了超越自我、开拓思维、寻找方法、锐意创新、高效工作、迈向成功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对你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给予全方位的修正指导。
簌簌编著的《方法总比问题多》是一本阐释理念的书,更是一本方法论的指导书。它从全新的视角将方法与问题的辩证关系予以阐述和分析,并为你提供了超越自我、开拓思维、寻找方法、锐意创新、高效工作、迈向成功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对你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给予全方位的修正指导。
读罢《方法总比问题多》,你不仅会自动自发地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更可以凭借对方法的掌握而创造辉煌的业绩。更重要的是你将树立起面对问题的自信,同时也将树立起对生活、对工作的自信。
第一章 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卓越人士必是方法高手
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
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一千个问题,必有一千零一种方法
给自己的观念来一场革命
第二章 不要过程要结果,不要苦劳要功劳
勤奋未必成功,方法才能制胜
要汗水,更需要方法
正确的方法比执著的态度更重要
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
第三章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找不到方法的人
问题高一尺,方法高一丈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找不到方法的人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做问题的“终结者”
第四章 只为卓越找方法,不为平庸找借口
公司是老板的,舞台是自己的
若一件事值得做,就一定值得做好
不能改变手中的牌,就改变出牌的方式
尽一切努力超越平庸,用方法达到卓越
第五章 观念决定一切,不换脑袋就换人
培养自己的“狼族”观念
成功源自1%的不同
换一种观念,换一片天空
不换脑袋就换人
第六章 工作中不是缺乏创意。而是缺乏想象
只要能够想到,就能够做到
胜在创意:赢的就是想法
工作中不是缺乏创意,而是缺乏想象
成功=敢想+巧做
第七章 戴上6顶思考帽,智慧产生于思维的拐点处
平面思维——换一个地方打井
侧向思维——旁敲侧击得真知
逆向思维——由果索因,反向思考
发散思维——每个问题都是多项选择题
系统思维——全面思考,整体把握
共赢思维——大家赢才是真的赢
第八章 斩断心中的“罗马结”,在自己身上找方法
问题的98%是自己造成的
问题面前最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不做“问题猎物”,做“问题猎手”
方法就在你自己的大脑里
第九章 畅游“蓝海”,开辟“同质化突围”的创新路
让别人一眼就认出你
突破心中的枷锁
向自己要创意,向市场要结果
抓住你的“长尾巴”
有限的资源产生无限的价值
第十章 带着思想来工作。改变心中的“不可能”
用大脑工作,而不只是用手
工作中没有“不可能”
柠檬太酸,就做成柠檬水
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
第十一章 找对方法做对事,成就工作高效能
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专注于有效的工作,把工夫用在点子上
借助他人的智慧登上事业的高峰
在分解难题中实现高效
第十二章 问题也能变机会,成功一定有方法
从Know How到Know Why——提升问题发现力
没有问题,只有机会
抓住问题的根源,在危机中找转机
非常的智慧让劣势变优势
可以离开学校,但永远不能放弃学习
学会用“脚”做梦:事业的成功靠实践
一千个问题,必有一千零一种方法
工作中,我们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像拦路虎,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使我们战战兢兢,不敢前行一步。也许我们努力了,但还是无法成功,于是更多的人选择了放弃,并安慰自己:算了吧,这是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还是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但是,问题真的解决不了吗?情况似乎并不是这样的。我们说:如果有一千个问题,必有一千零一种方法。
詹妮芙·帕克小姐是美国鼎鼎有名的女律师。她曾被自己的同行——老资格的律师马格雷先生愚弄过一次,但是,恰洽是这次愚弄使詹妮芙小姐名扬美国。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名叫康妮的小姐被美国“全国汽车公司”制造的一辆卡车撞倒,司机踩了刹车,卡车把康妮小姐卷入车下,导致康妮小姐被迫截去了四肢,盆骨也被碾碎。康妮小姐说不清楚是自己在冰上滑倒摔入车下,还是被卡车卷入车下。
马格雷先生则巧妙地利用了各种证据,推翻了当时几名目击者的证词,康妮小姐因此败诉。
绝望的康妮小姐向詹妮芙·帕克小姐求援,詹妮芙通过调查掌握了该汽车公司的产品近5年来的15次车祸——原因完全相同,该汽车的制动系统有问题,急刹车时,车子后部会打转,把受害者卷入车底。
詹妮芙对马格雷说:“卡车制动装置有问题,你隐瞒了它。我希望汽车公司拿出20072美元来给那位姑娘,否则,我们将会提出控告。”
老奸巨猾的马格雷回答道:“好吧,不过,我明天要去伦敦,一个星期后回来,届时我们研究一下,作出适当的安排。”
一个星期后,马格雷却没有露面。詹妮芙感到自己上当了,但又不知道为什么上当,她的目光扫到了日历上——詹妮芙恍然大悟,诉讼时效已经到期了。
詹妮芙怒气冲冲地给马格雷打了电话,马格雷在电话中得意扬扬地放声大笑:“詹妮荚小姐,诉讼时效今天过期了,谁也不能控告我了!希望你下一次变得聪明些!”
詹妮荚几乎要被气疯了,她问秘书:“准备好这份案卷要多少时间?”
秘书回答:“需要三四个小时。现在是下午一点钟,即使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草拟好文件,再找到一家律师事务所,由他们草拟出一份新文件,交到法院。那也来不及了。”
“时间!时间!该死的时间!”詹妮荚小姐急得在屋里团团转,突然,一道灵光在她的脑海中闪现,“全国汽车公司”在美国各地都有分公司,为什么不把起诉地点往西移呢?隔一个时区就差一个小时啊!
位于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在西十区,与纽约时差整整5个小时!对,就在夏威夷起诉!
詹妮芙赢得了至关重要的几个小时,她以雄辩的事实、催人泪下的语言,使陪审团的成员们大为感动。陪审团一致裁决:康妮小姐胜诉,“全国汽车公司”赔偿康妮小姐600万美元!
像这个故事一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不很容易,但方法总是有的,只要我们去努力地思考。工作中的难题也是这样。所以在工作中,如果我们遇到了难题,就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努力找方法,而不是轻易放弃。
对于通过思索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重要性,许多杰出的企业家都深有体会。
比尔·盖茨曾说:“一个出色的员工,应该懂得:要想让客户再度选择你的商品,就应该去寻找一个让客户再度接受你的理由。任何产品遇到了你善于思索的大脑,都肯定能有办法让它和微软的视窗一样行销天下的。”
洛克菲勒也曾经一再地告诫他的员工:“请你们不要忘了思索,就像不要忘了吃饭一样。”只要努力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有的,而这些方法一定会让你有所收益。
智慧点拨
问题面前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一味退缩,“我不行,我找不到好方法”;另一种人就是迎难而上,坚信如果有一千个问题,必有一千零一种方法。后一种人永远不会被问题难倒,他们总能找到适当的方法。
P19-23
只要精神不滑坡
方法总比问题多
在一次企业家论坛上,主持人问了一位成功的企业老总这样一个问题:“在您的企业里,您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什么?您最想听到的一句话又是什么?请将您心中的答案写在题板上。”
这时,台下的观众开始窃窃私语,都在揣测究竟是什么话让老总那么害怕,又是什么话让老总那么喜欢。
有人猜测,老总喜欢听的话也许是“我又拿下了一个大订单”,“我们和××的合作谈妥了”之类振奋人心的消息,而不喜欢听的话也许是“我们的订单泡汤了”或者“我们的产品出现了问题”这样的坏消息。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只见那位老总从容不迫地在题板上写下了这样两行字:
我最怕听到的一句话:老总,这件事该怎么办7
我最想听到的一句话:老总,我们一定会有办法,您放心吧!
一句是询问的话,一句是充满信心的肯定回答,这代表了两种态度,也代表了公司里的两种人。前一种人带给老板的是永无休止的问题,后一种人带来的永远是解决办法。
每一个企业中都存在着这两种人,这位老总的喜好想必也代表了所有企业对员工的衡量与评价。遇到问题时就积极主动地想办法,用自己或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将难题化于无形,这样的员工始终是企业钟情的对象,同时,也会成为个人职业道路上的最终受益者。
如果你去蒙牛乳业集团参观,就会看到他们的厂区里挂着这样一副对联:“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牛根生说:“在一个单位,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只要有着这样的精神,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问题和方法似乎是同时出现的:问题高一尺,方法就高一丈;有一千个问题出现,就有一千零一个方法。只要用心去找方法,再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方法总比问题多”是一种无所畏惧的态度。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对问题有所畏惧,甚至不敢尝试着去解决就选择了远远地逃避。其实,问题本不足以畏惧,使我们裹足不前的是我们内心的陈旧观念,是我们随时随地找借口的坏>-3惯。
“方法总比问题多”是一种压不垮的精神。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全力以赴,而不只是尽力而为。
“方法总比问题多”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我们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找不到方法的人。在工作中,永远也不存在最好,只有做到更好才能出类拔萃。
“方法总比问题多”是一种力求卓越的动力。在它的推动下,我们可以玩好手中的坏牌,也可以将自己选择做的事情做到最好。
《方法总比问题多》是一本阐释理念的书,更是一本方法论的指导书。它从全新的视角将方法与问题的辩证关系予以阐述和分析,并为你提供了超越自我、开拓思维、寻找方法、锐意创新、高效工作、迈向成功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对你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给予全方位的修正指导。读罢此书,你不仅会自动自发地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更可以凭借对方法的掌握而创造辉煌的业绩。更重要的是你将树立起面对问题的自信,同时也将树立起对生活、对工作的自信。
“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卓越人士必是方法高手,事业的成功与荣誉也永远都属于在工作中找方法的人。
用勇气直面问题,用方法解决问题,就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