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是如何战胜糖尿病的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作者 徐木元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是如何战胜糖尿病的》将一个与糖尿病和高血压成功抗争多年患者的治疗心得总结,以全新的形式,从病人的角度,给患者、家属揭示了生病虽不可避免,但战胜疾病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中;总结了作者徐木元在日常治疗、用药、饮食、运动、起居、心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感想;并向读者们介绍了作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与做法。

内容推荐

《我是如何战胜糖尿病的》是一个与糖尿病和高血压成功抗争多年患者的经验总结。《我是如何战胜糖尿病的》内容从“我与糖尿病抗争历程”“我也是高血压病患者”和“我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和做法”三个方面,比较全面系统地记录了作者徐木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糖尿病和高血压进行斗争的心理过程,总结了作者在日常治疗、用药、饮食、运动、起居、心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感想,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坚持自我治疗的“工具书”和“良师益友”,适合广大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部分 我与糖尿病抗争历程

 一、患病过程

1.患病初期

2.治疗初期

3.住院治疗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2.注射胰岛素治疗

3.饮食控制(饮食疗法)

4.适度运动(体育疗法)

5.心理疗法

6.睡眠疗法

7.音乐疗法

 三、治疗效果

1.疗效有三(可喜)

2.问题有二(有忧)

3.喜字歌诀(自编)

4.忧字歌诀(自编)

5.糖尿病康复治疗“三字经”(自编)

 四、治疗成功经验总结

1.教训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动力

2.提高认识,是治好糖尿病的思想基础

3.学习糖尿病知识,治疗才有理论依据

4.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石

5.药物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

6.定期血糖监测是监视血糖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

7.积极主动是治疗糖尿病取得成功的行动基础

8.坚定信心,是治疗糖尿病取得成功的精神基础

9.有了疗效,坚持到底

10.认清恶果,强化治疗

11.发现疑点,查明原因

12.病况有异,治疗有别

13.遵从医嘱,善待生命

 五、学习书本知识心得有感

1.糖尿病的发生与典型症状是怎样形成的

2.胰岛素的作用是什么

3.糖尿病分几种类型

4.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5.如何判断糖尿病病情的轻重程度

6.得了糖尿病如何正确对待

7.如何控制糖尿病

8.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控制饮食

9.如何制定出适合自己的食谱

10.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重视家庭康复治疗

11.糖尿病患者如何自己观察病情

12.使用血糖仪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13.糖尿病患者在什么情况下用胰岛素

14.注射胰岛素前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5.为什么控制糖尿病要“五匹烈马车”

 六、剖析五匹烈马代表我的读书收获

1.第一匹烈马——饮食

2.第二匹烈马——运动

3.第三匹烈马——药物

4.第四匹烈马——监测

5.第五匹烈马——教育

6.五匹烈马用后有感

 七、和糖尿病患友说几句心里话

1.第一句话是态度要端正,认识要提高

2.第二句话是麻痹又大意,胜服剧毒药

3.第三句话是学治病知识,做好自我保健

4.第四句话是要坚定信心,鼓起勇气战病魔

5.第五句话是对自己负责,靠自己治病

第二部分 我也是高血压病患者

 一、基本情况

 二、原因分析

 三、治疗情况

 四、治疗方法

1.坚持服药

2.监测血压

3.低盐饮食

4.心理疗法

 五、高血压“三字经”(自编)

 六、学习高血压相关知识,注意生活中方方面面

1.饮食有节,切勿超越

2.饮食宜淡,切勿过咸

3.饮酒适量,切勿过量

4.运动适度,切勿疲劳

5.七情适度,切勿过度

6.排便过猛,易丢性命

7.生活有规,作息有律

8.坚持服药,不可中断

 七、防治高血压有感

第三部分 我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和做法

 一、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

 二、糖尿病易引发哪些并发症

 三、并发症的预防

1.低血糖

2.酮症酸中毒

3.糖尿病性肾病

4.视网膜病变

5.糖尿病足

6.糖尿病性高血压

 四、我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十点认识和做法

1.“甜蜜杀手”高血糖

2.监测血糖知高低

3.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

4.发现征兆要引起重视

5.防治并发症要治源头

6.老伴关爱胜良方妙药

7.广告宣传莫上当受骗

8.该吃的食品一定要吃

9.综合治疗要一起上阵

10.学习知识治疗自己病

 五、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有感

结束语

试读章节

3.饮食控制(饮食疗法)

经过几年时间的药物治疗、糖尿病康复治疗科学知识的学习、亲身试探和摸索,才深感饮食控制的重要性。饮食控制的好坏,是决定一个糖尿病患者治疗成败的关键。这就是我治疗糖尿病成功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

打针吃药、适量科学,饮食控制、科学合理,是治疗糖尿病两个主要措施,缺一不可。打针吃药、饮食控制必须双管齐下,治疗糖尿病取得成功才大有希望。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两个基本措施的重要性,轻视它,不认真地用好它,要想康复治疗糖尿病,是不可能的。

(1)我的饮食控制指导思想:饮食是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必不可少。因此,饮食控制必须满足生命这个基础。或者说,饮食是满足人体从事各项活动所需要热量的来源。来源多了,生命承受不了;来源少了,得不到满足,生命就会受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吃多了,热量消耗不完,产生积蓄,使人发胖,很多“富贵病”便会滋生;吃少了,热量供应不上,则需要动用体内脂肪来补充热量,长期如此,导致体重减轻,体质下降,免疫功能降低,从而百病丛生。饮食控制对健康人来说也是必要的。

饮食控制对于一个糖尿病患者更有特殊意义,必须严格控制,切不可有一点忽视。吃少了,血糖必低,极易出现低血糖,危害生命;吃多了,血糖上升,增加胰岛功能负担,促使已经受损的胰岛功能得不到生息之机,长期处于高血糖,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一旦恶化,生命难保。这就是我控制饮食的指导思想。

为此,我自定了“二定”“一灵活”“少吃多餐”的3项基本措施,来指导我控制饮食。

“二定”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餐50克大米,以稀食为主;中、晚餐以干食为主,每餐100克大米。日进食大米总量控制在200~250克。菜食以素食为主,荤食适量搭配。每日上午10时前适量补充副食。

“一灵活”是以肚子饥饱的自我感觉来灵活机动的运用副食进行调节。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肚子就是血糖仪。肚子饱了,血糖必高,肚子饿了,血糖必低,肚子饿饱的程度,就是血糖高低的表现。因此,当肚子饿了时,必须及时补充副食,否则,极易出现低血糖。几次出现低血糖,使我全身无力,身冒冷汗,教训深刻。灵活机动地补充副食,是调节血糖的有效方法,作用巨大,效果明显,已经成为我防止低血糖出现的好办法。

“少吃多餐”是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稳定血糖的一种妙方。正常人早饭要吃早、要吃好、要吃饱、故有“三吃”之说。而糖尿病患者则早饭要吃少,这是因为一般人早上血糖偏高,如果患者早饭做到“三吃”,必然造成餐后血糖偏高,为避免吃少后出现低血糖,则需在上午9~10时适量补充副食;正常人每餐吃七八分饱就够了,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餐吃五六分饱够了,这是我的认识,这样可使全天的血糖拉平拉缓,不让血糖快升快降,血糖变化曲线就变得平缓。少吃多餐,不饱不饿,是我多年来摸索出来的一条经验,效果十分理想,我认为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的一种妙方。

需要说明的是,少吃多餐必须满足饮食控制的基本目的,每日食物中摄入的总热量必须达标。一个人每日应该摄入的总热量是多少?与其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及职业等基本情况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不同,每日代谢活动所消耗的热量也是不同的。而职业劳动强度不同,所消耗的热能也不一样。所以应该区别对待。原则上,正常体重者所摄入的总热量应与机体每天所消耗的热量相平衡,以保证基本的代谢需要,维持正常体重。一个人每日需要多少热量呢?应该根据上述因素的每日摄入的食物中的热量,经过换算,通过公式计算出来的,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这对于一般患者来说是很难办到的。

我的办法是抓住以下两条。

第一,控制体重不大增,也不大减,这就需要经常测量体重,我自备了一部小型健康秤为体重测量提供了方便。

第二,在少吃多餐的同时,要不断监测血糖,找出血糖与少吃多餐的变化规律。规律找到了,这样心里就有了一个底,少吃吃到什么程度,多餐到多少次。

(2)饮食控制有感。

饮食控制太重要,决定治疗成和败。

忽食多食乱饮食,特效药物效减半。

饮食控制是基石,这块基石必固牢。

牢不可破基扎稳,康复治疗有希望。

肚子饿饱是天平,不让天平失了灵。

天平装进肚子里,控制血糖不偏离。

这是我成功经验,这是我饮控法宝。

我将继续作努力,确保血糖控制好。

(3)膳食歌诀(自编)。

人要生存,吃为最大,吃讲科学,生存则佳,

狼吞虎咽,偏食乱食,不讲科学,生存不佳,

科学饮食,好处之大,吃足吃好,健康长寿。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中晚餐,合理分配,

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七八饱好,

餐间宜用,副食调节,品种宜多,但必适量,

食不欲急,急则伤脾,太冷太热,易伤肠胃,

清淡为佳,少吃油腻,以素为主,荤素搭配,

P4-6

序言

我是一个有10多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起初不认识,不重视,直到2002年底,血糖值上升到早餐前空腹达到18.6毫摩/升,餐后2小时达到26.5毫摩/升时,才在医生的劝告下,被迫住进了医院。

出院后深感不认识、不重视治疗糖尿病所带来的危害;重视治疗糖尿病,学习糖尿病知识,积极主动科学治疗糖尿病所带来的好处。

经过多年不断努力学习糖尿病知识,不断摸索治疗方法,现在,我的血糖值控制较为理想,一般在正常范围内,很少越界。

我也是一个至少有20年的高血压病病史的患者。最高值曾达到低压115毫米汞柱,高压223毫米汞柱,一般在低压90毫米汞柱左右,高压150毫米汞柱上下。现在,我的血压值基本正常,但有时也出现超过150毫米汞柱的高值,低于65毫米汞柱的低值。

不少糖尿病患者,和我一样也患有高血压病,而我现在血糖、血压值都控制得较为理想。因此,我愿把我的经验和做法写成书,供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患友参考。

同时,借此书发行之机,将我的亲身体会,学到的知识和见到少数患者的错误认识、不正确对待,提出自己的看法,愿引起足够重视。

第一,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住院治疗依靠医生的次数和时间是有限的,在家治疗是长期和终身的。因此,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治疗糖尿病的科学手段,当好一名家庭医生显得尤为重要。治疗效果不一定比住院差,甚至有可能还要更理想。

第二,患糖尿病初中期的患者占大多数,一般没有特殊症状,和正常人一样,因此,有些患者便无所谓,没有引起警惕。却不知在高血糖的长期作用下,人体各部器官遭受到重创,一个个并发症汹涌而来,症状出现了,再予以重视,为时已晚。最后感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责怪自己,后悔莫及。

第三,高血糖对生命的危害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而低血糖对生命的危害是时间短,来得快,如抢救不及时,有可能夺去生命,特别在晚间睡眠中出现低血糖,会不知不觉中离开人世。

第四,在药物治疗,如注射胰岛素、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治疗过程中,要不断跟踪监测血糖,找出血糖变化规律,并结合治疗效果,给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因此,每个患者都必须自备一部血糖仪,经常定期监测血糖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患者1个月监测1次血糖,其监测次数甚少,就断定血糖控制很好或不好,依据是不足的。

第五,下定决心、坚定信心、积极治疗、科学治疗、长期治疗,方能战胜糖尿病,和健康的人一样正常生活。

第六,重视糖尿病,珍爱自己生命,是一个患者战胜糖尿病的思想武器,只能加强,不可削弱。

书中定有不周和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徐木元

2010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