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是一切改变的根源。要想取得进步,我们就要回到这个根源上来提高自己。有些人意识不到心态的重要性,也就不会重视心态的建设,进而在工作中便缺少了一股强大的进取力量。通过阅读本书,首先能认识到心态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本书最重要的意义旨在让心态在你的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心态是一股神奇、巨大的力量,阅读、理解完本书,你将开始拥有这股力量。在这里,笔者想提醒读者的是,不要仅仅阅读内容,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时候停下来思考,这样你才能更好地领会心态的效用。把你从书中得到的思考添加到自己的心态建设中去,时时回顾它们,你会逐渐发现工作将开始进步,这就是本书真正想让读者受益的地方。
你是否每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为什么你不能从平庸中脱颖而出?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你的成功?你一直在工作,但是你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态?心态正是我们能脱离平庸的制胜点。本书将详细介绍工作中良好心态的积极作用,让你重新审视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发现并发掘自身的潜力。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会发现自己的工作心态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而这个变化也会对你的实际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是本书利用心态的力量在发挥它的价值效用。
缺乏自信 从不争取、不爱竞争、得过且过。这类人常用“知足”作借13,深层原因其实是缺乏自信。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也不相信自己能改变他人的想法和做法。他们忽视了最重要的~点,就是把一切事情做好的根本前提就是相信自己。也许人们会问,为什么很多人十分自信,却没有把事情办好?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但这不意味着有自信就一定成功。但是如果没有自信,却一定不能把事情办好。自信是一种习惯,同样不自信也是一种习惯。有些人做事之前,总是担忧重重,怕自己做不好,设想各种不好的后果;有些人做事之前却胸有成竹,相信自己能胜任,实现目标。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似乎什么事都能办好,而有些人似乎什么事都办不好的原因。
燕雀之志 秦朝阳城(今河南省方城县)有一个叫陈胜的人,年轻时曾跟别人一起受雇为富人家种地。他对秦王朝肆无忌惮地征调劳役、对老百姓的压迫和剥削-愤十艮不平,决心摆脱残酷统治,改变目前的社会地位。有一天,他与同伴放下农活到田埂上休息,他说:“假如将来我们中间有谁发迹富贵了,可不能相互忘记啊。”同伴们讥笑他:“受雇为人家种地,怎么能发家富贵呢?”陈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与吴广发动农民起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这个政权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推翻了秦朝的残酷统治。
志向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今后发展的高度。陈胜、吴广并不比一同耕地的其他农民拥有更多的才能、机会或是财富,他们只是比其他人多了一样宝贵的东西——志向。如果陈胜、吴广没有远大的志向,他们也不可能有所作为。平庸的人所有的只是安身立命的燕雀之志,这样的人只关注眼前的小利益,而不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
燕雀之志还是鸿鹄之志,已经在起点时决定了大半个未来。
一群铁路工人在一起上班时,铁路公司的总裁由一群下属陪同到基层视察。总裁满面春风地跟其中一位工人打招呼:“嘿,比尔,你好!”那位名叫比尔的工人跟总裁寒喧了几句之后,总裁离开了。
其他工人好奇地问比尔是怎么认识总裁的。比尔说:“二十年前,我和总裁一起在这里工作。”
“那为什么他现在是总裁而你还是一个铁路工人呢?”工人们七嘴八舌地问。
“因为,”比尔回答道,“那时候总裁就是在为铁路事业而工作了,而我只是为一个小时五十美分的工资而工作。”他们都曾是在一起工作的普通员工,没有人有特殊才能,为什么多年之后两个人的成就却截然不同呢?
这就是志向的力量。志向决定了每个人不断前进的方向和高度。志向使人从心底生成一种动力,不断鼓励自己、督促自己去接近目标。
平庸的人,输就输在没有志向!
人云亦云 对平庸之徒来说,“少数服从多数”就是真理,大部分人说的,就是他们要说的。即使他们真的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表达出来。他们害怕自己的观点遭到他人的反驳。偶尔不同于大众的内心想法得到正确验证时,他们又痛惜自己为什么不提出来。然而当下一次发生同样的情况时,他们仍然选择说出与大众保持一致但违背自己真实内心的想法。
怨天尤人 这类人不管在什么工作环境下总是抱怨工作环境不好、待遇不好、同事关系不好相处。发生任何情况都是抱怨他人,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们认为自己的错误是别人的过失导致的,自己做不出成绩是环境造成的。自己永远是受害者,从不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想问题,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人身上。3岁的小孩站在凳子上跌下来,他只会责怪凳子害他摔倒,而不认为是自己没站稳,还会去踢凳子发泄不满。这样的场景在很多成人看来十分可笑,但又有多少成人能意识到其实自己正做着同样可笑的事呢?P2-4
在实际工作中,人人都希望自己能越来越优秀并得到重用。如果仅是有这样的想法,却没有实际的变化,这是因为我们缺乏良好的工作心态。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每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却看不到自己进步的原因。
心态是一切改变的根源。要想取得进步,我们就要回到这个根源上来提高自己。有些人意识不到心态的重要性,也就不会重视心态的建设,进而在工作中便缺少了一股强大的进取力量。通过阅读本书,首先能认识到心态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心态能让我们意识到为什么而工作,让我们把思维跳离现有的工作模式,从个人终身发展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心态能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优势和特点,重新发现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心态也能帮助我们相信自己,建立自信。
毫不夸张地说,不重用心态的力量对我们而言是一项极大的损失,即使你有再强的工作能力,也可能得不到最好的发挥。
仅重视心态是远远不够的,心态需要我们持久进行建设才能发挥效用。通过阅读本书,你将切实地掌握如何建立、强化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心态。
心态是一种选择。要建立良好的心态就要选择正确的思想。从小到大,我们接触到很多思想,来自家庭的、长辈的、老员工的、专家的以及书本传递给我们的各种价值观和思想。这其中,有些思想对我们是长足有益的,但有些也会让我们变得短浅和局限。建立优良的心态就能清楚地辨析和选择正确的思想,而正确的思想也在不断强化着我们的心态。
心态需要不断地调整。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其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各个阶段所产生的想法也不同,很可能今天和明天的想法都不一样。心态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需要经历成长,也会经受一冲击和影响,我们要学会如何调适好心态,让它帮助我们化解工作中的消极和迷茫。
心态也要学习。好的心态需要长期学习积累才能最终趋向稳定。我们可以向身边的同事、领导或历史中的优秀人物学习,强化自己的积极心态。
本书最重要的意义旨在让心态在你的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心态是一股神奇、巨大的力量,阅读、理解完本书,你将开始拥有这股力量。在这里,笔者想提醒读者的是,不要仅仅阅读内容,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时候停下来思考,这样你才能更好地领会心态的效用。
把你从书中得到的思考添加到自己的心态建设中去,时时回顾它们,你会逐渐发现工作将开始进步,这就是本书真正想让读者受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