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月报三十年》中的作品分别选自从1980年到2009年《小说月报》上所刊载的部分中、短篇小说,有些作品广为大家所熟悉:如《妻妾成群》、《天下无贼》、《官司》、《父亲进城》、《马文的战争》等。小说的视角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跨越30年,感悟着不同年代所特有的生活烙印,六卷本的《小说月报三十年》从文学的视角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在当代文学作品和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本册为第5卷,收录了1985-1989年之间刊载的小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说月报30年(2000-2004卷5)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小说月报编辑部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小说月报三十年》中的作品分别选自从1980年到2009年《小说月报》上所刊载的部分中、短篇小说,有些作品广为大家所熟悉:如《妻妾成群》、《天下无贼》、《官司》、《父亲进城》、《马文的战争》等。小说的视角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跨越30年,感悟着不同年代所特有的生活烙印,六卷本的《小说月报三十年》从文学的视角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在当代文学作品和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本册为第5卷,收录了1985-1989年之间刊载的小说。 内容推荐 创刊于1980年的《小说月报》,在众多的文学期刊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坚守,一切面向读者,选发适合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几经变化和市场的磨砺,《小说月报》创下全国文学期刊发行量最高纪录。在其创刊30年之际,本市百花文艺出版社特别推出了六卷本的《小说月报三十年》。 本册为第5卷。 目录 卷五 (2000~2004) 中篇小说 重瞳 空镜子 老师本是老实人 玉米 好大一对羊 松鸦为什么鸣叫 遥远的温泉 永远不说再见 朝夕之间 淡绿色的月亮 阳光漂白的河床 甩鞭 短篇小说 俗世奇人 卷五 (2000~2004) 基本国策 援军 我讲最后一个故事 跪乳时期的羊 饺子馆 人民的鱼 名角泡澡 发廊情话 父亲的海 白水青菜 编后记 小说月报三十年总目录(2000—2004) 试读章节 我要讲的自然是我的故事。我叫项羽。这名字怎么看都像个诗人,其实我自己早就觉得是个诗人了,但没有人相信。而民间流传的那首“力拔山兮”又不是我的作品——我不喜欢这种浮夸雕琢的文字。我的诗倒是真有不少,可我却没有把它们刻到竹简上。我觉得最好的诗还是保留在头脑里好,也比较安全。文字是个奇怪的东西.有时候它可以把人事固定下来,这大概就成了你们所说的历史吧?于是你们就根据这些文字去揣摩从前发生的那些事儿,但你们至少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写历史的人又是如何知道“从前”的?而且据我所知,这个国家一般主张后人撰前史,就是说,对当时发生的事是不允许做记录的,就是你记下了也不算数。这很有趣,好像后人总是高明一些。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拉开一段距离才能看清楚。这让我困惑,当时看不清的难道“拉开距离”就看清楚了?不过,我又很理解。当时的人——我指的是那些所谓的“历史人物”,总爱把自己描绘得很漂亮,所以不那么可信。这一点,赢政那家伙是个高手。他之所以要把那些书以及写书的人全搞掉,就是想把“从前”一笔勾销,一切从他开始,这未免也太天真了。关于历史,我说不出更多的话语,但我一直在思索着。有一天清晨.我在乌江边上吹箫,碰见一个孩童,我就随便地问他:你懂历史吗?历史是个什么东西?那孩子认真地看了看我,突然说了句让我惊讶的话,他说:当人坏了历史就开始了:当人变好了,历史就结束了。这孩子说完就在我身后消失了。我还愣在那里,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我想这孩子分明就是个奇人。我不是像你们印象里的那个“力能扛鼎”的大力士,我的身高也没有八尺,非但不是,我自觉修长而挺拔的身材还散发着几分文气。我知道民间关于我的传闻,比较正宗的源头还是东汉那个叫司马迁的太史公。他写了我的本纪,慷慨给我以帝王君主的地位,把我写得挺好,至少写得比后来真的帝王刘沛公好。我想这或许与太史公当时的境遇有关,这个人不过是为李陵说了几句好话,就无端地让武帝给废了。但他仍然是个男人,他大概把自己作为男人的种种理想一揽子寄托到了我的身上。这让我同情,也让我多少有些尊重。所以我还是要感谢他——不是因为他视我为帝王。那年我到咸阳后,要称帝比写一首诗还容易,我想这大概不是海口狂言吧?我要感谢太史公,是觉得他把我的故事大致说得不错,但那还是一鳞半爪,而且许多地方不是那么回事。这就是我今天要出来说几句的原因。我没有别的意思。,反正我已死过了两千多年,问题是有些事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要不说,就会越传越邪乎,以致我到现在莫名其妙地成了戏台上的一个架子花脸。这让我沮丧,我极不喜欢那个怪异的脸谱。他让我想到神魔,而我是人,是个有诗人气质的男人,是出色的军人。我死的时候也不过三十一岁,用你们今天的话说,我完全称得上朝气蓬勃。 有一个叫周生的人曾告诉太史公,说从前的虞舜是目生重瞳,而我也是。太史公用了个“盖”字来表示对这说法谨慎的怀疑,但这恰恰又是真的。我想我的故事还是从我这重瞳子说起吧。 P3-4 序言 朗朗乾坤。神州大地,历经十年浩劫,百废待兴,积重难返。国人渴盼拨乱反正。小平高瞻远瞩: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振聋发聩,一扫阴霾! 斯时,国人除了腹中饥肠碌碌,文化生活贫瘠匮乏。十年间仅有八个戏,一本书。 于是,《伤痕》、《班主任》、《于无声处》等一批冲破樊篱的优秀作品一经发表,瞬间便传遍全国,人人争读,街谈巷议,一时传为佳话。 于是,时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的林呐先生倡议,经社委会充分论证并一致通过:《小说月报》便应运而生,于一九八。年一月正式创刊。 刊物一经面世,首期发行三十五万册,一抢而空,二期发行五十余万册,三期即达一百一十余万册。由于争购者众,邮局不得不采取排号限订措施。大有洛阳纸贵之势。 作为国内首创的文学选刊,从全国发表的中短篇小说中选优拔萃,每月一期向读者汇报。创刊三十年来,忠实记录了新时期以来中国小说创作历史和发展轨迹,见证了无数优秀作家的发现、成长和辉煌。更有数十万计的文学青年,数百万计普通读者的拥趸。《小说月报》一路走来,既有登临高峰的辉煌与自豪,也有跌落谷底的沮丧与失落。从一九八二年的顶峰时的期发一百六十余万册,到一九八九年的期发九万余册。既有过五关,也有走麦城。斯时,国内几乎所有文学期刊的情形也大抵相似。 鄙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走马上任,履新之初,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率全体编刊人员,认真总结前辈及同业的经验教训,研判读者的审美取向变化。励精图治,殚精竭虑,锐意革新。从一九九三年至二○○三年,历经十年奋斗,刊物又逐渐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任和青睐。《小说月报》也由过去单一版本,期发十余万册,开发出四个版本,期发八十余万册,并延伸开发了五个系列品种图书,形成书刊互动,优势互补的产品链。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十余年苦尽甘来:蝉联三届国家期刊奖;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天津市五一劳动模范奖状等称号。国家教委选订向海外中国留学生赠阅的唯一文学期刊等等。《小说月报》以其雅俗共赏的办刊风格,成为国内外文学界的专家、学者、评论家、作家;影视界的制片人、导演、编剧的案头首选,是国内发行量最大最为读者喜爱的文学期刊。 环顾当今世界,中国历经三十年高速发展,已成为首屈可数的政治经济大国,国外甚至有将中国与美国并称G2的,但中国不被忽悠,保持清醒头脑,埋头苦干,继续坚持科学发展之路,才是治国安邦乃至做人与办刊之道。 “您在有限的时间内,花有限的钱,便可及时读到全国最优秀的小说佳作。” “一册在手,精览无余。” “乘改革开放春风,述大众生活百态。” 这些曾经的宣传广告语,至今仍被《小说月报》编刊人捧为珍宝,视为经典,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后记 创刊于1980年1月的《小说月报》即将迎来她三十周岁的生日。古语云:三十而立。这份凝聚了几代同仁心血、负载了各方关爱、寄托了众人期许的文学选刊,虽说早已于文学期刊之林获得了一席之地,但在而立之年,同样需要反躬自省,回望来时路径。而作为一份始终居于时代潮头的文学选刊,《小说月报》总是在第一时间向读者报告小说现场的实况,及时保存下“小说记忆”中最珍贵的部分。三十岁,的《小说月报》,三十年的小说记忆,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小说月报三十年”丛书正是源自而立之年的“反躬”与“回望”,承担了盘点三十年小说记忆的使命。 将《小说月报》三十年来选载过的数以千计的作品加以整理筛选,无疑是件繁重艰巨的工作,从策划立意、确立原则,到具体操作、确定篇目,历时近一年之久。其间我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推敲,最终编选完成了这套共计六册、总字数近四百万字的丛书,作为对《小说月报》创刊三十周年的纪念,并回馈一贯支持、关爱我们的各界读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套用三十年时间来完成的小说选本。因为我们是基于当年编选者的“现场报告”进行二度筛选。借用时间赋予我们的“后见之明”看来,《小说月报》于第一时间做出的判断与选择,每每是精准的——虽然每个时期均难免有其遗珠之憾——大批传颂一时的名篇佳作当初正是通过《小说月报》的及时选萃而走向全国,众多声名卓著的小说名家最早也是经由《小说月报》的有力推介而登上文坛。在此坚实基础之上,我们试图兼顾作品的时代性与经典性。加以平衡。既收录了那些一经发表便造成轰动效应的名篇,又发掘了不少艺术魅力历久而弥新的佳构;书中收入的有不少是当代小说名家的成名作、代表作、获奖作,也有那些平凡写作者厚积薄发的力作;其作者阵容更涵盖了多个世代,从1949年之前便投身文坛的耆宿,到新世纪以来崭露头角的新锐,堪称当代小说界的“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而在编选过程中亦未囿于一人一篇的成例,而是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小说家不同时期的创作风貌。简言之,作为编选者的我们,立足点既在时间之中,又在时间之外,唯一保持不变的主轴是“《小说月报》的立场”。但为篇幅与体例所限,不少符合我们编选原则的作品最后仍不得不忍痛割爱,在编辑过程中每一轮筛选后都会为此感到遗憾,无论如何,我们相信那些未曾收入本丛书的作品同样代表了三十年来国内小说创作的成就。对于我们来说,从一开始就未曾奢望能将《小说月报》选载过的佳作一网打尽,只是希望能忠实记录这本刊物三十年来所留下的一串串脚印、一点点记忆,这套丛书所提供的,与其说是当代优秀中短篇小说的“范本”,不如说是一本文学刊物三十年来与当代小说创作及当代文学史互动的“样本”。 “小说月报三十年”丛书以时间为序,收录1980年—2009年《小说月报》所选载的中短篇小说,共分六卷。编辑所有作品,均以当年《小说月报》的版本为底本(其中有些篇目日后出版时有所改动,因而本书所收录者也具有一定的版本学价值)。因为三十年中出版物依据的文字与标点使用规范有所不同,为求统一,在不影响原文的情况下略加整理,其余均按照原文照录,其中个别表述与提法带有明显时代色彩,未必为今日读者所认同,为保存原貌亦未加改动,希请留意。丛书每卷均分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两大板块(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的分类标准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此次均以本刊发表时分类为准),作品均按本刊发表时的顺序排列,书后附有该卷作品总目,供读者查阅。 在本书编辑过程中,承蒙各位作者的大力协助,值此机会表示我们最诚挚的谢意。有个别作者或版权继承人出于种种原因未能联络到,在此亦表示歉意。万望见书后及时与本刊联系,我们将寄送样书、稿酬。感谢各界朋友多年来对本刊始终如一的厚爱与支持,真诚期望您对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小说月报》编辑部 2009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