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的读书笔记与随笔散文精编。全书章节设置与书名紧扣,分为“品”、“读”、“闲”、“思”四个部分,分别取品味、阅读、闲情、雅思之意。全书可读性极强,年轻学子们的书生意气和激昂文字在书中随处可见,内容不仅涉及大量法学经典之作的读后随想,更包括对时下热门电视剧的品评遐思,不仅有对艰深理论深入浅出的论述,更有对社会现象的嬉笑怒骂,是各层次法学学者可随处随心阅读的极佳作品。
品
一个历久不衰的话题——读《实践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语境下的道德语义流变——读《法与实践理性》
说理的法律——读《法与实践理性》
坏人、道德和历史的启示——《法律的道路及其影响》读后
明朝的“迷途”却不知“返”——读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乡土情节——读《乡土中国》有感
以中国文化为本位来研究立法——评《说法活法立法》
侠客的正义
读
德国古典传统与另一种自由主义——读《德国的历史观》
封建父权维系千年的原因探微——读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的断想
论自然——读《自然权利与历史》
捍卫法律的理性根据地——读葛洪义《法律与理性》
超越呆板教义,探寻深邃思想——读《刑法的启蒙》
传统法律经济理论与法律和市场经济理论——罗宾·保罗·马洛伊《法律与市场经济》读后
论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对我国市民社会建立的影响——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现代性危机及其出路兼论语境冲突下的中国现代性问题——读葛洪义《法律与理性》
闲
英雄崇拜何亦可能?——读《英雄与英雄崇拜》
从普遍人性看法律的局限性
——观《七宗罪》
中西之争与他者视角
推开法学之门
谨慎的行使权力
——观《杀死一只知更鸟》
中国的公民社会何以可能?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
——读《法学院》
法律视角下的《肖申克的救赎》
民族自信与变法
思
作为精神的现代性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第一至三章读书笔记
原罪随想
正义应该如何实现
——从《越狱》看正义实现之路
“钉子户”的“钉子”精神与权利意识
筑就我们的“现代”中国
——读葛洪义《探索与对话:法理学导论》
罪与罚的思考
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人本主义”哲学基础
——读《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
也谈“贪腐案件应否废除死刑”
除了规则,法律还有什么?
——再读哈特之《法律的概念》
刑法底蕴之追问
格老秀斯国际法思想的几个突出特点
寻求本真状态下的共在
——读《论自由》
也谈中国的“文艺复兴”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