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上接《儿女英雄传》以来的侠义小说和民国旧武侠小说,开创新派武侠文学;下启金庸、古龙的一片天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金梁并称,一时瑜亮”。 梁羽生小说以实在的文史知识和古代诗词见称。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常常将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他的武侠作品,每一部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小说情节构置巧妙、稳厚绵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唐游侠传/梁羽生小说全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梁羽生 |
出版社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上接《儿女英雄传》以来的侠义小说和民国旧武侠小说,开创新派武侠文学;下启金庸、古龙的一片天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金梁并称,一时瑜亮”。 梁羽生小说以实在的文史知识和古代诗词见称。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常常将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他的武侠作品,每一部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小说情节构置巧妙、稳厚绵密。 内容推荐 梁羽生小说以实在的文史知识和古代诗词见称。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常常将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小说回目意境深远,对仗精巧,情节推展明显具有怡荡有致的韵律感,叙事中也带有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其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他的武侠作品,每一部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小说情节构置巧妙、稳厚绵密。《大唐游侠传/梁羽生小说全集》为梁羽生小说全集之一——《大唐游侠传》! 目录 第一回 杯酒论交甘淡薄 玉钗为聘结良缘 第二回 无赖少年成贵显 高风义士陷囹圄 第三回 千里求援援未到 十年避祸祸难除 第四回 敢笑荆轲非好汉 好呼南八是男儿 第五回 奇闻贵妃洗儿钱 喜结英豪磨剑客 第六回 龙泉要断奸人首 虎贲群惊剑气寒 第七回 落难英雄逢异丐 扶危绝技退追兵 第八回 为友为仇疑未释 是魔是侠事难明 第九回 廿年疑案情天恨 一剑惊仇侠士风 第十回 侠士荒山遭恶寇 神偷午夜盗婴儿 第十一回 神弹宝剑逢强敌 血雨腥风起绿林 第十二回 百年霸业随流水 一片机心起大波 第十三回 喜庆筵前来异丐 英雄会上破奸谋 第十四回 龙眠谷里掀风浪 玉树山头伏杀机 第十五回 爱儿被夺仇无解 身世难明恨正长 第十六回 强藩作乱囚朝使 侠士重来陷敌围 第十七回 难分爱很情惆怅 说到恩仇意惘然 第十八回 客店中宵闻警报 边关千里起烽烟 第十九回 践约远来人不见 传言难信事堪疑 第二十回 胡骑肆虐名城坠 壮士挥刀胆气豪 第二十一回 挑起谷中龙虎斗 可怜剑底女儿情 第二十二回 胡骑已践中原地 汉帜方张细柳营 第二十三回 情债难偿愁脉脉 相思未了恨绵绵 第二十四回 追寻狡兔翻三窟 惊见魔氛盖九天 第二十五回 龙蛇混杂疑终释 乳燕孤飞意惘然 第二十六回 陌路相逢奸计泄 深宫又见逆谋生 第二十七回 妙手神偷惊帝座 多情公主慕英雄 第二十八回 颠沛流离悲百姓 饥寒交迫涣军心 第二十九回 凄凉蜀道人少行 宛转蛾眉马前死 第三十回 英雄痛洒伤时泪 关塞萧条行路难 第三十一回 故都又见重归鹤 逋客何堪不了情 第三十二回 虎穴藏身思报国 绣闺夜话识深心 第三十三回 沐猴僭位徒贻笑 屠象逞威起杀机 第三十四回 魔掌追魂难与敌 苦心为友怨何辞 第三十五回 十年忍辱仇终报 再度寻儿恨未消 第三十六回 绿林血债嗟难解 魔阵妖氛化不开 第三十七回 忏罪解仇宁一死 片言弭祸结新知 第三十八回 喜见娇儿疑梦境 惊闻良友困危城 第三十九回 何愁强虏侵中土 尚有将军树汉旌 第四十回 名城浴血留青史 大侠捐躯表赤心 试读章节 “恭喜恭喜,新年大吉!” 这一天正是大唐天宝七年的新年初一。 离长安六十里外的一个山村,有一家人家,主人姓史,名逸如,曾在开元二十二年中过进士,却不愿在朝为官,未到中年,便回乡隐居,乡人敬他是个饱学君子,一早来给他拜年。 他循俗与乡人互相贺喜一番,送客之后,却摇了摇头喟然微叹:“如此世道,何喜之有?” “呜哇,呜哇!”房内传出小儿的啼声,与噼噼啪啪的“爆竿”声闹成一片(按:唐人风俗,元旦以真竹着火爆之,称为爆竿,与后来的“爆仗”不同。来鸽《早春》诗:“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即咏此也),史逸如脸上掠过一丝笑意,想道:“要说有喜,那就是从今天起,多添了一个婴孩,家中可以热闹一些了。” 他吩咐阶前烧爆竿的书童:“你收了供品,给我拿四盒果品,到段大爷家去,并请他过来喝两杯。”心中颇为有点疑惑:“每年元旦,最早来拜年的必定是他,今年却何以这样迟迟不来?”书童应了一声,却忽地笑道:“老爷,不必去请了,你瞧,那不是段大爷来了?” 只听得有人朗声吟道:“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寂寂寥寥史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幸有故人长相聚,黄鸡白酒醉相知。” 史逸如哈哈道:“卢照邻的诗给一改,倒成了即景之作了,段兄,黄鸡白酒,早已备好,待兄一醉,何以如今始来?” 史逸如所招呼的“段兄”,名唤段珪璋,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相貌粗豪,是个武师打扮,史逸如则是个温文儒雅的书生,从外貌看来.两人似乎不应如此熟络,但事实上这两个人却是朝夕过从的好友。原来这个段珪璋不但通晓武艺,诗文的造诣也很不错。他本来是个外乡人,搬到这儿还不到十年,史逸如也未深知他的来历,只是敬他胸襟磊落,文武全材,两人气味相投,遂成知己。 段珪璋听史逸如有埋怨他的意思,一笑说道:“史兄,小弟今日来迟,有个道理。”史逸如道:“却是为何?”段珪璋眉开眼笑地说道:“内人昨晚添了一个娃娃。”史逸如大喜道:“哈!哈!那真是无独有偶了。你的是男的还是女的?”段珪璋道:“是个臭小子。咦,你这么问,敢情嫂夫人也已分娩了?”史逸如道:“我却是添了个不中用的女娃子。”段珪璋大笑道:“哈哈,是个姑娘,那我更要加倍向你贺喜了!”史逸如微微一愕,不解其意。 段珪璋笑道:“史兄可曾听得长安近事么?皇上夺了他的儿媳寿王李瑁的妻子杨太真做贵妃,这是天宝四年之事。杨贵妃得宠非常,至今不过三年,她的三个姐姐都被封为夫人,上月从京中传来的消息,连她的从兄杨国忠也拜相了,当真是一门贵显,无与伦比。因此都中风气大改,一听到有人生女,戚友便争来贺喜,人人都说如今的世道是‘不重生男重生女’了。吾兄添了一个千金,岂非当加倍贺喜!” 史逸如怫然不悦,说道:“我若想求功名富贵,这十年来也不会甘心隐居乡下了。我就是因为看不惯小人当道,奸邪满朝,这才掼了乌纱的。难道我还会学杨国忠这类卑鄙小人的行径么?” 段珪璋忙道:“你我相交十载,小弟岂尚有不知吾兄的为人之理?这话不过是说说笑罢了。”接着叹口气道:“我们把朝中风气当成笑话来讲,其实却足以令有心人同声一哭呵!风气日坏,国事日非,将来真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子!” 史逸如也叹气道:“笑话,笑话,简直是越来越不成话!来,来,来!我们且乐得醉个糊涂,管他闹成什么样子!” 两人对饮了几杯,史逸如牢骚满腹,取了一柄如意击桌歌道:“‘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哈哈,但愿长醉不用醒。李太白这首《将进酒》真是深得我心,当世的诗人,我只佩服他与老杜而已,听说他现在长安,可惜常被皇帝留在宫中,要不然真想到长安去见他一见。” 段珪璋似有所触,忽又笑道:“史兄,我说你添了千金,值得加倍贺喜,却也不是笑话。你所佩服的老杜,不是写过一首《兵车行》吗?这首诗写成之后,洛阳纸贵,传诵一时,其中便有这样几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如今国家连年用兵,而且大乱的迹象亦已显露,生一个臭小子的确不如生一个女娃儿呢!” 史逸如满满的喝了一杯,将酒杯重重一顿,说道:“儿女的事情,我们哪还管得这么多?倒是你刚才所念的老杜那几句诗引起我一个念头。”段珪璋道:“怎么?”史逸如道:“‘生女犹得嫁比邻’,我们虽非比邻,亦是同村,难得又这样巧,两个小娃娃都是在除夕这一天生的,我们就此结为秦晋之好,你意如何?” 段珪璋大喜道:“我一听说嫂夫人添了千金,早就有这个意思了,只是不敢开口。你我肝胆相交,如今又做了亲家,真是最好不过。恰巧我身上带有一股玉钗,就拿来作订亲之礼吧。”史逸如一看那股玉钗,不觉一怔。 只见那股玉钗,晶莹温润,竟是上好的和田美玉,钗头嵌的一颗明珠,宝光夺目,看来亦是价值不菲。史逸如不禁心中想到:“他怎会有这等无价之宝?”要知道,段珪璋自从迁到这个村子之后,就靠教一些乡下少年习武为业,家道甚是贫寒,每每碰到艰难时节,史逸如还不时周济他,如今见他拿出玉钗为聘,自是觉得奇怪。不过,他深知段珪璋为人豪侠,磊落光明,虽然颇觉奇怪,却也不会怀疑到玉钗来路不正。 段珪璋似知其意,不待他问,便即说道:“先祖曾在贞观年间,随大将军李靖远征突厥,在和田得了一对玉钗,后来论功行赏,又得太宗皇帝赏赐一对南海明珠,先祖请巧手匠人,将明珠嵌于玉钗之上,永留作传家之宝。故此小弟不论家道如何艰困,都舍不得将这对玉钗卖掉。” 史逸如道:“原来段兄乃将门之后,怪不得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对这玉钗的来历再无怀疑,但心中却又起了另一个疑团:身为将门之后,乃是光荣之事,段珪璋却何以从来不讲?段珪璋饮了一杯,接着说道:“小弟家无长物,只有这对玉钗是个贵重的东西,所以从不离身。这对玉钗,一支雕有龙纹,一支雕有凤纹,名为龙凤宝钗,如今我就将这支凤钗,作为给令爱的聘礼。” 史逸如道:“吾兄将传家之宝作为聘礼,如此郑重,小弟感激不尽。”他本来不敢受的,但一想将来女儿嫁到他家,这玉钗总是他家之物,所以也就不再推辞了。 接过玉钗一看,只见五寸来长的玉钗上,果然雕有一一只展翅高飞的彩凤,具体而微,神态生动,好像藏在玉钗之中,呼之欲出的样子。不过因为玉钗只有五寸,彩凤刻在中问,要很费眼力才能看得清楚。 史逸如啧啧称赏,段珪璋道:“这支龙纹,亦请吾兄赏鉴。”史逸如看那龙纹,形式和风钗一模一样,钗头亦是嵌着一颗明珠,只是当中雕的,却是一条张牙舞爪的金龙,雕得更为精致。 段珪璋道:“目下奸人当国,乱象方萌,将来世道如何,谁也不敢逆料。小弟将龙凤宝钗拆散,把凤钗作为聘礼,其中还含有一层意思。”说到此处,稍稍踌躇,似有什么避忌似的,史逸如道:“什么意思,倒要请教。你我既成亲家,还有什么话不可说的?” 段珪璋道:“吾兄达人,元旦佳日,当不以小弟出言不吉为忌。我想,将来你我二家,若因世乱分离,他们这对未婚夫妇,也可以各执一钗,作为凭信!” 史逸如哈哈笑道:“吾兄也顾虑得太长远了!”暗自想道:“你我二家同住一村,纵然逢到世乱年荒,也定然是患难与共,岂能分散。”但见段珪璋说得甚为郑重,心中不禁隐隐感到不祥之兆,故此欢颜强笑,冲淡这沉重的气氛。一面说,一面将那股龙钗交还给段珪璋,那股风钗,即珍重的收藏好了。 段珪璋道:“小儿尚未取名,吾兄才高学广,便请代为起个名字如何?” 史逸如笑道:“我的闺女也还未曾取名呢。”门外正飘着鹅毛般的雪花,庭院里几株腊梅,在雪中盛开,史逸如满满的喝了一杯,便即笑道:“我最喜梅花欺霜傲雪,我的闺女,便叫做若梅吧。”顿了一顿,接续说道:“仅仅欺霜傲雪,尚还不够。当今之世,奸邪满道,好男儿应能上马杀贼,下马草露布才是。好,我就以这个意思,斗胆代令郎起个名字,就叫做克邪如何?” 段珪璋抚掌笑道:“好,好得很!段克邪,史若梅,这两个名字,你我的节操抱负都寄托其中了。但愿他们将来长大成人,莫忘父母对他们的期望。” 就在他们二人抚掌大笑、莫逆于心的时候,忽听得呜呜的号角声、喧哗声,杂着孩童们的尖叫声,史逸如诧道:“咦,外面出了什么事?新年新岁,难道就有官差来拉夫征粮不成?咱们出去看看!” P5-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