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我和埃米的富足之路(最新修订版)》是罗伯特·清崎的首本自传。讲述他从一个不羁浪子成长成为改变百万读者命运的财富导师的传奇历程!富爸爸创富体系的第一次完整表述。揭示富爸爸系列图书的创作土壤和初衷。一次财富与心灵的大碰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一贫如洗的比丘尼妹妹提高财商并获得财务自由,罗伯特做到了!让骄傲自信的富豪哥哥获得宁静与爱心,埃米·清崎做到了!共同富裕之路。一个人如果能得到财务自由或心灵富足中的一项,就已经很幸福了,更何况二者兼得。但只要认真研读本书讲述的理念和方法,您终将会实现财富与心灵的共同富裕。
《富爸爸我和埃米的富足之路(最新修订版)》由罗伯特·清崎、埃米·清崎编著。
1962年的一场原子弹试爆让目睹这一切的清崎兄妹从此改变人生:罗伯特加入海军陆战队为国效力,埃米则走向街头加入了反战游行;罗伯特在战场上数次死里逃生、厌倦厮杀,埃米则意外怀孕、被迫结婚;罗伯特历经三次商海沉浮终获财务自由,埃米则遁入空门追寻心灵富足却时刻财务窘迫……
然而若干年后,清崎兄妹最后均在对方的帮助下实现了财务自由和心灵富足的双丰收!罗伯特与埃米将过往各自追寻人生的经验再三沉思与淬炼,写成《富爸爸我和埃米的富足之路(最新修订版)》,以飨读者。
埃米:投石问路
一个周日,那时我六七岁,我记得我们住在罗街镇上,那天早上我醒来,四处看了看,大家都还在沉睡。有趣的是,桌子已经摆好了,早餐也准备好了。那是妈妈的工作,而她却还在睡觉。
然后我发现罗伯特不在那儿,这天他起得很早,做了韭黄煎蛋,韭黄就种在屋子后面的小花园里,烤了面包,为我们摆了很漂亮的一桌。然后,他就坐上那个摇摇晃晃的小巴士去教堂了。
我觉得他成熟了很多,很有勇气。当时他大概8岁,可我还得等几年才能自己去煎鸡蛋,更不要说自己一个人乘巴士去教堂了。
爸爸妈妈俩人很努力地工作,尽可能不让我们看见生活中黑暗和悲伤的一面。这导致了我的天真及对人们和生活的坡莲娜式的态度。爸爸做教育厅厅长,妈妈做护士。他们一定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痛苦和快乐,但是我们孩子们不曾见过我们父母及其他日裔美国人所经历的生活苦难。
随着我们的长大,理解力逐渐增强,很多消息都被过滤后传递给我们,家庭暴力,酗酒,老师因为调戏学生被开除,几个怀孕的女学生在学校消失了,对这些我们都不可以谈论。
我认为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在学校和在家庭都是。在这个问题上,爸爸妈妈没和我谈论过,可能和我们家的任何小孩都没谈论过。
世界上的各种宗教有强有力的道德标准来指导我们和谐相处,但是当我们跟随错觉或者受到负面的人或想法的影响,我们就会做出错误的或者是有害的行为。
在佛教里,有十种恶习要根除、十种美德要培养。作为修士,我还有更多的誓言要遵循,但是有些基本内容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其中,关于身体有3种恶习:杀戮,偷盗,通奸;关于语言有4种恶习:说谎,诽谤,恶语,流言蜚语;关于思想有3种恶习:贪婪,仇恨,错误观点。 对比恶习,还有十种美德。其中,关于身体有3种美德:保护生命,尊重他人财产,理智友好地运用性(作为比丘尼,我的誓言包括完全禁欲);关于语言有4种美德:不打诳语,顺从他人,用语柔和,不说废话;关于思想有3种美德:知足,利人,放弃错误观点。
这些看起来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但我们仔细研究、观察生活中的现状,发现我们在怒火中烧时,或者在忌妒、仇恨、贪婪时,我们的表现就不是这样了。那些错觉超越了我们的判断,置我们于烈火之中。我们理性的头脑也许能够推论,放弃恶习,但是当我们的头脑迷惑时,我们就该用上各种我们能用的方法去使它清醒。
我在美国空军学院做佛教专职教士时,有个学生问了一些关于道德,尤其是欺骗的问题。我很欣赏他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能帮助我们每个人更深地挖掘自己的内心。
他加入我们组的活动一段时间后,我才发现军校因为他作弊而开除了他!
另外一个学生也是被军校开除的,她是因为性生活不检点。她认为婚外情没什么,只要别被人知道。她确定,她约会的警察的妻子不知道,所以她认为她的行为不会伤害任何人。
当我们热切地渴望某种事情时,我们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很多理由和借口。但是这种不安的、有害的行为就像是藏在一个黑屋子里面喝毒药。虽然没有人看见,但最终还是会被其所害。
尽管对道德行为我们有过不断地讨论和反思,但很多时候错觉的力量还是会占据上风。尽管我们想要好的东西,想做好人,但我们对禁果的渴望还是会挑战我们。当我们沉沦时,会感到兴奋、超越和活着的快感。我们在生活里不断地寻找这种快感,我们希望这种蜜月能永远度下去。就像罗伯特一样。我也常常受到异性的吸引,但是我很害羞,到高中结束也没有约会过或亲吻过。我害怕单独和一个男生在一起。即使是去喝一杯苏打水。
实际上,我有次和足球队的一个男生去学校吃过一顿晚饭,当时我太害羞、太紧张了,没有和他谈一句话。另外一个男性朋友邀请我去学校跳舞,我思前想后没有答应,最后我独自去了。我不是想要拒绝他,我喜欢跳舞,但我喜欢自己一个人去,同朋友一起跳,而不愿固定和某一个人跳。
不过,天生的异性相吸还是在我身上存在的。就像罗伯特说的:“有时候你在生活中会得到你想要的。”在1968年的夏天,我刚满20岁,正准备开始性的探索。我远离夏威夷,远离我的根,和男朋友在一起了。我沉沦了。一个女孩给了我她没用完的避孕药。我没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不明白在吃过这些药后,没有防范的性生活会让我更容易怀孕。我马上受到了生活的教训,3个月后,我怀孕了。
我放纵自己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现在反思过去,我会成熟很多。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抚养艾丽卡。如我所说,这条路很艰难:怀孕是突然的,我对婚姻和做母,亲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我还在寻求内心的答案。
P136-138
两个矛盾的世界
我们生下来便拥有两个家庭:第一个是我们在生物学意义上的家庭,即原生家庭;第二个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一个让我们能为之贡献且不断成长的地方。也是我们能欣然度过一生的地方。
我们在夏威夷一个叫希洛的小镇上长大,是日本后裔。我们出生的时候二战刚结束,正处于冷战时期。住在比格岛的时候,我们曾多次遭遇海啸袭击和火山喷发。
我的爸爸拉夫·清崎是当地教育部门负责人,同时还在当地民防部门任职,并积极致力于灾后重建。所以,他和妈妈玛乔丽常常几天都不在家。
妈妈是位护士,在当地红十字会工作。妈妈还是希洛卫理公会的一名忠实信徒,并且热爱音乐。每到圣诞节时,哪家教会的合唱队最好,她就会参加那家。妈妈患有先天性风湿热,这种病令她心脏衰弱。妈妈49岁那年,心脏病便夺走了她的生命。
清崎一家一直有这样的信念:面对困难时努力寻找解决方法,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人。爸爸不仅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还教育我们要不断学习,学会为他人服务。妈妈从不在家谈论自己的信仰,她只是坚持去教堂做礼拜。在生活中实践她的信仰。父母从不在口头上谈论社会责任,而是自发自愿地为社会作贡献。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家,一个避风港,让我们躲避生活的暴风雨,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保护着我们。
即便如此,父母也无法将我们与世隔绝,世界从各个方向朝我们扑来。1962年,罗伯特15岁,埃米14岁,乔恩13岁,最小的贝丝11岁。一天,全家在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天空突然出现一束白光,吓得贝丝尖叫道:“天啊!看窗外!”
我们都跑到饭厅去看。夜晚的天空,只见一道闪电变成愤怒的橘色,又变成血红,再到深紫,最后变回黑色。当时,我们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过后才知道,我们看见的正是原子弹在太平洋横空爆炸的场景。
第二天,当地报纸报道了美国正在进行核试验,其中一项试验就是在圣诞岛(一个位于夏威夷南部的珊瑚岛)上进行的。当时的情景就像是有人在天空里泼了鲜血。本地报纸的描述更形象:就像有人撕裂了动物的咽喉,让鲜血染红了天际。据记者描写,刚开始,血是鲜红的,还冒着泡,因为动物还没有死,血中还有氧气。随后血变凉,逐渐凝结、变厚,从暗红色变成深紫色,然后由深紫色又变成黑色,最后从一片漆黑中又闪现出闪烁的星星。
岁月,以及我们亲眼见证的核爆炸,决定了清崎一家的命运。1964年,拉夫和玛乔丽辞掉工作,自愿加入肯尼迪总统的和平卫队,这使得家庭收入锐减。两姐妹加入了和平组织,学校和大街小巷都有她们抗议越战的身影。两兄弟则自愿参加了越南战争,乔恩加入了空军,罗伯特加入了海军。
有意思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保卫和平而战。
从儿时起,尽管我们是一母同胞,但彼此之间却很不一样。任何人只要看一眼,就能发现我们之间的差异多过相似。
这种差异,比西装革履的罗伯特·清崎和穿着道袍的妹妹站在一起产生的反差还大;这种差异,比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的对比还大;这种差异,比参战和维和、稀少和丰富、问题和答案之间对立的矛盾还大,还深远。
第二个家庭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那是召唤着我们,让我们找到归宿,得到理解和快乐之所。我们知道,精神家园中有纯洁的爱,在这里能找到我们在生活中已许久不曾得到的内心满足。
精神家园是我们真正的家,在这里能发现真正的自我,并能学会宽容和欣赏。有很多条路都能带你通向精神家园,如婚姻、教育、信仰、职业、朋友、老师,甚至是危机和绝望。
在婚姻中找到精神家园,就是要找到你的灵魂伴侣。人生最大的幸福就在于能找到另外一个人和你分享生活。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的离婚率很高,离婚的理由更是多种多样。一个人的人生是孤独的,但如果结婚的对象并不是自己的灵魂伴侣,结婚带来的只会是更多的孤独和空虚。爱你的配偶和爱你的灵魂伴侣是截然不同的感觉。
很多人都在寻找他们的第二个家庭——精神家园,不过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找到。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的故事,两个人生于同一个家庭,通过知识和自我发现,以并行却截然不同的道路寻求信仰、金钱及快乐。本书也是我们支持彼此去寻找各自的精神家园的故事,尽管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存在很多分歧和矛盾。
本书还是一本关于寻找自己精神导师的书,生活里有很多老师,但精神导师并不多。
当精神导师触碰到你的心灵,打开你的思想,你便可以进入另一个世界,以另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活。活佛触碰了埃米的心灵,她就去做了比丘尼,法名丹增。巴克明斯特·富勒博士触碰了罗伯特的心灵,他便找到了一条通往理解、教育和答案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都不突出。然而。一旦精神导师触碰了我们的心灵,打开了我们的思维,我们就会变成优秀学生,学习我们生而想学的知识。现在,我们是非常努力的学生,努力发挥我们的天赋,而这种天赋在传统的教育中往往难以发现。
失去父母的孩子们被称做孤儿。在今天的世界上,还有很多精神孤儿在寻找精神家园。对很多人来说,这将是一辈子的旅程。有些人已经找到了精神家园,知道自己的旅程已经结束,知道自己已经找到精神家园,能让自己非常满足地度过幸福的一生。
精神孤儿常常很积极地参加那些接受并尊重他们的组织。很多人参加教会组织、爱国组织,或者环保组织、动物保护组织之类的专门机构,这类组织能让他们的孤独找到安慰。还有些人成为各种运动项目的铁杆粉丝,为自己喜爱的运动员欢呼呐喊,以此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人类生来就有寻求归属与爱的基本需要,对于那些没有找到灵魂伴侣的人来说,他们非常想找到一个地方,一个他们称之为家的地方——精神家园。
很多人为了金钱和安全感去大机构工作。哪怕是在孤儿院这种机构工作的人都不是因爱而来。社会的雇佣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前的社会强调服务、忠诚和归属。而现在,一些人在周日晚上一想到下一周的工作就会有恶心的感觉。对于很多人来说,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就是他们想逃避生活。他们没有发挥自己的天赋,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也没有感受到这种天赋。
他们所做的事情并不适合自己。
所以,这些人尽管平日里十分忙碌,而且身边也有很多朋友,他们还是会觉得很孤独。工作之余,他们会去教会寻求心灵上的满足,在某个组织里寻求精神家园,以期找到他们出生及生存的意义。今天,越来越多的教会成员就反映了人们寻求精神家园的需要。
芭芭拉·埃米·清崎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比丘尼。不过,一旦她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她就会选择放弃物质财富,去过一种极其节俭的比丘尼生活,只为追求精神财富。
当治病所需的大额医疗费用和她的经济状况相冲突时,丹增这才发现自己所处的两个世界发生了碰撞,光靠意志力已经无法激励或是引导自己。她发现,极其节俭和让自己处境危险是有区别的。
不管你承认与否,当危及生命的疾病出现并由此产生了巨额的医疗费用时,金钱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这个虔诚的女人,饮食清淡、精神高尚,生命却发生了危险。同时她还得考虑,一直在努力奋斗,但生活道路却与自己截然不同的哥哥怎样才能理解她的困难,向她伸出援助之手。
在解决修行生活、医疗债务,以及未来的医疗保险三者之间的冲突时,丹增不仅找到了可行的方法,还总结了几点有趣和清醒的结论。这些结论使她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让她有勇气作出改变。
罗伯特·清崎也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像爸爸一样成为一名老师。在高中时,由于不会写作,他曾两次英语考试不及格。而今天,他的作品在全世界译成多种文字并被广泛阅读。 《富爸爸穷爸爸》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上稳居了近7年时间,历史上只有2本书能上榜那么久。
罗伯特在参加海军时初遇自己的精神家园,他追随富爸爸——他的好朋友的爸爸。并在富爸爸的指导下学习财务和投资时再次找到了他的精神家园。
1981年,罗伯特遇见了巴克明斯特·富勒博士——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才。从此罗伯特的人生道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富勒博士告诉罗伯特,慷慨能使人致富。在这种崭新的思维方式的引导下,罗伯特创立了富爸爸公司。海军陆战队和富爸爸公司都充斥着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对其成员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从而帮助他们找到精神家园,完成他们天生的使命。
你找到你的灵魂伴侣了吗?你找到能带你通向精神家园的精神导师了吗?你找到你的精神职业了吗?换句话说,你的工作是否就是你的人生使命呢?
这就是这本书的主题。
这本书也写了两种旅程。写了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两个生于同一个家庭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人,支持彼此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过他们本该过的生活。他们的生活证明了人类精神的潜力是多么强大,强大到超出了共同的原生家庭环境带给他们的影响,让他们能够独立地实现各自的生活追求。
这本书写了很多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故事都是由核爆炸引发的,核爆炸让罗伯特·清崎和丹增改变了信仰。富哥哥富妹妹写下了各自不同的生活道路、不同的人生哲学。但寻求的却是同一个问题的答案。这本书写的就是追求生活的幸福和生命的价值。
富哥哥富妹妹的故事描写了两个对立的世界:物质与精神、战争与和平、问题与答案。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生命如何在更高的精神力量下分离,然后又重新皈依在一起。
心脏的变化: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8年9月3日,我住进了亚利桑那州的美雅诊所准备心脏手术。
从出生后,我的两瓣心脏就一直很脆弱,但这也没能阻碍我努力工作、努力生活。除此以外,我一直把压力当做动力。我一直相信压力能促使智慧的成长,我也一直这样生活着:逼自己努力、更努力,吃很多红肉、喝很多烈酒来增强体力。
手术后,我恢复得很好很快。我很勇敢,就像我对生命中的很多挑战一样,对疾病我选择勇敢面对。手术三周后我就又开始了日常锻炼,开始高负荷的工作。
手术四周后,我回到医院复查,医生的建议是:减少生活的压力、不要太操心、沉思、练练瑜伽。
很多年以来,确切来说是61年,我一直在听我心脏的跳动,我太清楚它的问题了,我的心跳无力、无规律、不稳定,但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晚上我能够好好休息,心跳也很稳定。
我想到医生的建议,关于压力、瑜伽、健康的饮食,当然还有沉思。这只努力生活、拼命工作的豹子会改变它的习惯吗?
让我惊讶的是,我真的在思考着改变,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有一点我很确定,心的改变能够带来很大的变化。
罗伯特·清崎
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