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局外人鼠疫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加缪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被判死刑,不是我枪杀了人,而是我在母亲的葬礼上没哭,不看母亲的遗体,忘记母亲的年龄,在灵堂喝咖啡,抽烟,睡觉。

律师谴责我以杀人犯之心埋葬了母亲,认定我铁石心肠。没人相信我是一个正直的年轻人,一个称职孝顺的儿子。世界是如此的荒诞,人的存在如此荒谬。阿尔及尔的阳光一如既住,灼热耀眼,我却要告别这个冷漠的世界。

加缪编著的《局外人·鼠疫》的英雄默而索之所以受到憎恨,是因为他真实且自我,不虚情假意……是因为他不扯谎。他说实话,拒绝隐瞒自己的内心。他没有梦想,他说哪儿都一样,出路是没有的。

不管你是否承认,存在主义哲学以经典的魅力存在着;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活着就是生命的意义,感官的欲望才是我们每一天无法回避的事实”已经深入人心。

世界只是一台冷漠而荒谬的机器,而我们渐渐被它放弃,成为局外人。

内容推荐

中篇小说《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小说塑造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荒谬的人”——对一切都漠然置之的主人公默而索,他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漠不关心,他母亲的去世,甚至自己被判处死刑,他都没有感觉。这一荒诞主题实际上是作者对二战后人类荒诞的生存境况的呼喊。此作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品之一。

长篇小说《鼠疫》,一部被法兰西文学界奉为经典的长篇巨著,一部被译成28种语言,畅销1000万册的作品。该作是全球畅销书上的传奇,半个世纪以来常销不衰,被认为是加缪最有影响力和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作品生动地描写了在与世隔离并面临死亡的绝境下,各类人的不同表现。最终,以医生里厄为首的不同背景的人们团结起来抗击鼠疫。在遭受鼠疫对情感和生存境况折磨的时候,人类仍能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面对死神。

目录

局外人

鼠疫

试读章节

1

今天,妈妈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今天收到养老院寄来的电报写着:“母死,明日葬。深表哀悼。”电报没说具体时间,妈妈也可能是昨天走的。

养老院在距离阿尔及尔八十公里的马朗戈。我乘下午两点钟的公共汽车过去,傍晚之前应该能赶到。我将在那里待一晚为妈妈守灵,明天晚上再回来。我向老板请了两天假;很显然,这样的情况他是不能拒绝的。尽管如此,我仍然感觉到他有些气恼,于是我不假思索地说道:“先生你知道,这并不是我的错。”

他没答话,我想我本不该这么对他说。不过,我也没有什么好抱歉的,倒是他应该向我表示一下哀悼。大概后天他看见我穿着丧服的时候会这么做吧。现在的感觉好像是我的妈妈还没有死。不过一旦下葬,那就可以说是正式盖棺论定了。

我乘的是两点钟的汽车。那天天气很热,我照常去赛莱斯特的饭馆吃午饭。人们都来安慰我,赛莱斯特还对我说:“我们都只有一个母亲。”当我离开的时候,他们一直送我到了门口。我有点烦,想急着离开,因为我一会儿还要去艾玛努埃尔那里借黑领带和黑纱。他几个月前死了叔叔。

我是跑着去赶的汽车。走得匆忙加上一路的疾跑,明晃晃的太阳照射在地上,再反射到我脸上,颠簸的汽车,一股子的汽油味,弄得我一上车就昏昏欲睡。一路上我几乎都在睡觉。当我醒来的时候正靠在一个军人的身上;他冲我笑了笑,然后问我是不是打别处来的,我只点了点头,不想说话。

养老院离村子还有两公里的路。于是我赶路过去。我急着想见到妈妈,但是守门人说我得先去见院长。他那时正忙着,我还得等一会儿。守门人就利用这时间喋喋不休地和我说起话来;然后他才将我带去办公室。院长是一个小老头,肩上佩带着荣誉团勋章。他用那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随后他伸出手,握住我的手久久不肯松开,让我感到有些窘迫。他看了看桌子上的档案,然后对我说:

“默而索太太是三年前来这里的。她没有什么私人财产,你就是她的唯一了。”

我感觉到他是在责备我什么,于是我马上试图解释。但是他打断了我。

“没有必要解释,亲爱的孩子。我看过您母亲的档案,很显然您没有办法负担和照顾她。她需要有人一直在她身边照料,而您的薪水又无法承担看护费。综合考虑,她在这里会更安逸。”

“是的,先生,我也是这么考虑的。”

“不错,她在这里有很好的朋友,您知道的,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喜欢回忆过去,有相同爱好的朋友。而您太年轻了,和您待在一起或许她还会觉得闷呢。”

这话倒不假,当我们住在一起的时候,妈妈总是一天到晚地看着我,但是我们却很少交流。她刚进养老院的几个礼拜哭得很厉害,可那是因为她还没习惯。一两个月后如果让她回家,她也会哭,那也是因为不习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近一年来我很少来看望她。当然,还有另外的原因,来看她就必须利用星期天,而买票、赶车、颠簸两个小时也确实费精力。

院长还在说着什么,但我也没心思听,最后他说:

“我想您应该很想见见您母亲吧?”

我一言不发地站了起来,他带着我走出了门。走到楼梯口的时候他解释说:

“我把她的遗体放在了一个小停尸间里——因为担心惊扰到其他老人,您可以理解的吧。

这里每逢有人死了,他们总要两三天的时间才能安定下来,当然,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困难。”

我们穿过了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些老人,他们正三五成群地闲聊着。当我们走过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就不作声了;而当我们走过去,他们就又开始聊了起来。他们说话的声音让我想起笼子里叽叽喳喳乱叫的鹦鹉,一刻也不得安宁。走到一座小房子的时候,院长停在了门口。

“我就送您到这,默而索先生。如果有任何事情,请到我的办公室来找我。我们计划的葬礼在明天早上。所以我想您有一整夜的时间守在您母亲的棺材边,如果您愿意的话。另外还有一件事,我从您母亲的朋友那里听说她曾表示希望按照基督教的仪式安葬。这事我已经安排好了,不过我想还是应该告诉您一声。”

尽管我知道母亲并不是无神论者,但在她有生之年也从未有过什么宗教信仰,不过我还是谢了他。

我走进了房间。这是一件明亮、干净的房间,有一个大型的玻璃天花板,四面墙都刷着白灰。家具有一些椅子和几个x型的架子。中间的架子上放着一具盖着盖子的棺材。在刷成褐色的木板上清晰可见一些发亮的螺丝钉的钉帽,是刚钉进去的。旁边站着一个阿拉伯女人,我想大概是护士吧,她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头上围着一方颜色鲜艳的头巾。

正在这个时候守门人来到了我的身后。他大概是跑着进来的,因为他说话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我们把它盖上了,我来帮您打开它,让您看看母亲。”

 他走近了棺材,但是我对他说不用麻烦了。

“哎?为什么?”他大声说道,“您不想让……”

“不想。”

他把螺丝刀放回了口袋,然后看着我。我认识到我不该说不想,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他看了我一会,然后问道:

“为什么?”但是他并没有责备的意思,看起来只是想问问而已。

“呃,说真的我不知道。”

他开始捋着他发白的胡子,也不看我,用温和的语气说道:

“我能理解。”’

他看上去挺友善,有一双碧蓝的眼睛、微微发红的脸颊。他给我搬来一把椅子,自己坐在我的身后。那名女护士站了起来向门口走去。当她走过去的时候,守门人在我耳边窃窃私语地说道:

“真可怜,她长的是恶疮。”

于是我小心地、悄悄地看了她一眼,我注意到她的头上,眼睛以下的部位都缠着绷带,而她鼻子的那个位置却是平的,脸上除了白色的绷带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当她走出去,守门人又对我说:

“我想该让您一个人待会。”

我不知道是否是我做了什么手势,他说完话后并没有走,反而是站在了我椅子背后。他这一举动让我感觉很不自在。

现在太阳就要下山了,但是整个屋子依然很亮。两只大黄蜂“嗡嗡嗡”地贴着天花板乱飞。我困得眼睛都有些睁不开了。我转过身子,问守门人在这里干了多久了。

“五年了。”他快速地回答着,就像是在等着我问他一样。

接着他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说开了。要是有人对他说他还将在马朗戈养老院干上十年直到老死在这里,他一定不会相信。他说他已经六十四岁了,是巴黎人。

当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打断了他,“这么说你不是本地人?”

问完我才想起来,就在他带我去见院长之前,他和我聊到我妈妈。他说过要赶紧下葬,因为平原地带天气很热,尤其是这个地方。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告诉我他曾经在巴黎居住过,并且还对那里记忆犹新。他说在巴黎,遗体可以在家里停放三或者四天,但是这里不行。

“在这里时间实在太仓促了,你还没来得及想,人就该下葬了。”  当时他老婆打断了他,“够了,这种事不该对这位年轻的先生讲。”

守门人脸一下子红了,连连向我道歉。我说没事,我倒觉得他讲的很对也很有趣。

现在他继续说到,他当初来养老院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但是他的身体还很强壮结实,于是就自荐当了守门人。

P5-8

序言

这是一本“荒诞”的小说,一个扭曲、充满了黑色幽默和哲学的故事。

第一遍看的时候有些愕然,主人公的母亲去世了,然而他竟然用一种极其平淡的口吻来述说这个令人悲伤的事——“今天妈妈死了,或许也可能是昨天”,这是因为他搞不清楚电报中写的去世的具体时间。

在为母亲守灵的过程中他不想开棺看一眼母亲,因为那样很麻烦;他在棺材面前抽烟,因为他觉得没有什么不妥;观察形形色色的来守灵的人,并且不乏幽默地在心中评论他们。在葬礼的整个过程中,他没有任何哭的意思,更“荒诞”的是,葬礼的第二天他就带着女友去海滨游泳、看滑稽电影、带回住处过夜。

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冷漠、无情、扭曲的主人公,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当女友提出要结婚的时候,他竟然觉得“自己大概是不爱她的”,可是结婚并没有什么不妥,于是他答应了。

“没有什么不妥”的想法还在整个小说里出现了很多次,帮助邻居写信教训邻居的情妇没有什么不妥,所以答应了;老板安排去巴黎开办办事处,没有什么不妥,所以答应了……

主人公似乎对所有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冷漠地理性地而又非理性地存在着。

就在我们好奇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的时候,故事走到了最后,主人公因为杀了人被判处死刑,而检察官指控他的理由竟然是因为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流泪。

看完整个故事,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违背世俗的事情就是错误的吗?小说在告诉我们:母亲去世,就应该痛哭,这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一旦有人违背了这个“习惯”,他就是有罪的。

看到这里就明白了“局外人”的含义——处于社会法则之外的人。社会需要和它一致的人,凡是违背它反抗它的人,就必须受到惩罚。

可是回头又想,对于主人公来说,整个社会又何尝不是“局外人”呢?世间万物总是相对的,对于社会来说社会抛弃了他,对于他来说他又抛弃了社会。对于世界来说他是荒诞的,对于他来说世界又何尝不荒诞呢?

于是我们豁然,原来他的所有冷漠,不过是对这个“荒诞”社会、“荒诞”生活的反抗。

我们再次回到荒诞上,荒诞艺术源起于西方,是一种用离奇的故事来讽刺现实的手法,是西方存在主义的一个分支,曾成为西方思想界的主流思想。

为何这种流派会流行起来?我们还要谈谈当时西方的大背景一二战结束。二战爆发后,西方国家因为深陷战争,大多数^普遍感到一种不安和绝望,这种心理的蔓延逐渐使他们感到这个世界是荒诞的,人是毫无意义的,这就使得荒诞主义鼎盛起来。

或许对于一些中国读者来说,阿尔贝·加缪(Albertcamus,1913年11月7日一1960年1月4日),并不是那么耳熟能详,这位法国的优秀作家于1957年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包括剧本《误会》、《卡利古拉》,中篇小说《局外人》,长篇小说《鼠疫》,哲学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等。

加缪的成名作就是这部《局外人》,作为存在主义荒诞小说的代表作,小说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优美的句子,笔调十分简单、明快,多采用白描的手法,甚至初读会给人一种有些“枯燥”的感觉。但是正是这种笔调,给整个故事都笼罩上了“荒诞”的色彩,带给了读者无限的思考空间。

主人公到最后临死前,依然坚信自己是无罪的,并对死亡亳不在乎,这种执着,其实是源于他的真实。母亲死了,他是真的哭不出来;扣动扳机,也是真的因为太阳晃眼。可是他违背了“常理”,所以他只能是一个“杀人恶魔”,是处于整个世俗之外的“局外人”!这个世界究竟是谁在演绎“荒诞”?

杨广科

二零一零年九月于成都眷诚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8: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