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蒋经国回忆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蒋经国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蒋经国回忆录》是蒋经国一生的回忆录,是一本真实完整记述蒋经国一生留学、工作、生活的传记文学。展示了当时真实的历史进程、风云变迁及蒋经国坎坷动荡的留苏之路。作品重点加强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致刻画和对独特历史岁月的剖析。

内容推荐

蒋经国(1910~1988),字建丰,浙江奉化人,蒋介石长子。1925年赴前苏联留学,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红军中央军事政治研究院学习,学习期间曾正式加入苏联共产党,并任乌拉尔重型机器厂技术员、助理厂长。1937年回国,次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历任江西省政府保安处少将副处长、江西省保安司令部新兵督练处处长、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团部筹备主任兼赣县县长、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青年编练总监部政治部主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外交特派员等职。1945年曾随宋子文赴莫斯科谈判签订《中苏友好条约》。

1949年12月去台湾,历任国民党台湾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部长、“行政院”院长等职。1975年4月起任国民党中央主席兼中央常委主席。1978年5月起任“总统”(1978—1988)。1987年7月宣布解除“戒严令”,11月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他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主张国家统一,并为此作了一定的努力。

目录

第一章 我在苏联的生活

 一、孙逸仙大学

 二、莫斯科休养所

 三、红军

 四、列宁城中的一个学校

 五、黑海边上

 六、参观团

 七、狄拿马电气厂

 八、石可夫农村

 九、乌拉山上

 十、第二次五年经济计划

 十一、新年

 十二、报馆

 十三、新的莫斯科

 十四、我在苏联的日子

 十五、关于1945年与斯大林谈判的回忆

第二章 赣州干训班

 训练日记

 一、大家去当兵

 二、磨练钢铁汉

 三、谁有力量,谁才能胜利

 四、太阳、空气、水

 五、走难路做难事

 六、呼吸自由空气

 七、冲上最高峰

 八、大家到民间去

 九、愈走愈有力量

 十、赤脚走。赤脚踏

 十一、吃粥不吃饭

 十二、风雨同舟渡章水

 十三、前面就是水火亦不回头

 十四、紧张、兴奋、努力

 十五、咬紧牙根,走上艰难道路

第三章 西北闻见录

 伟大的西北

 一、西北是我们民族的故乡

 二、从重庆飞到成都

 三、飞过秦岭到长安

 四、我们的国防前线——潼关

 五、洛阳牡丹甲天下

 六、在西兰公路上

 七、行进在中国的走廊

 八、金张掖,银武威

 九、中华民族大团圆

 十、雄壮的嘉峪关

 十一、到敦煌去

 十二、新的青海

 十三、伟大的科学工程——自流井

 十四、回到民族的故乡去

第四章 与苏联交涉接管东北

 五百零四小时

 一、出国赴俄求学之二十周年

 二、日人统制东北时

第五章 危急存亡之秋

 一、激流勇退忍让为国

 二、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

 三、坚百忍以图成

 四、前进莫退莫退前进

 五、乘风破浪再接再厉

 六、建立革命复兴基地

 七、剑及屦及向前迈进

 八、风雨飘摇力挽狂澜

 九、逆来顺受克服危机

 十、人情反复世路崎岖

 十一、不顾成败护党卫国

 十二、刷新更生奠基再造

第六章 督导上海经济

 一、一件国家大事

 二、出席检查会议

 三、粮食已经发生问题

 四、由杭来申一家团聚

第七章 从庭训到守灵

 一、东望章贡合流

 二、赣江的水,依旧在流

 三、让我们来接受你的革命利剑

 四、我所受的庭训

 五、在每一分钟的时光中

 六、守父灵一月记

 七、永远与自然同在

第八章 七十古来稀

 难忘的一年

 一、元旦向父亲拜年

 二、参观妈祖古庙

 三、上半年较为平稳

 四、越南岘港失守

 五、身为蒋氏之后

 六、有人来信警惕说

 七、父亲十三岁时

 八、三家电视台的节目

 九、慈湖独坐东廊

 十、参观电器展览会

 十一、今日为多事之秋

 十二、个人小我之存在

后记

试读章节

“胸部向前挺,两手叉腰,开始呼吸。”

红场的大钟很响亮的打了七下,克立姆宫(通译克里姆林宫)城上的天色渐渐发出红光,四十多个中国的男女青年,整整齐齐排在莫斯科大教堂前面上早操。这是孙逸仙大学的劳动大学生,每天的第一课。

莫斯科十二月的气候,已经非常寒冷,地上的雪已有三四尺厚,今天早晨的温度,是摄氏寒暑表零度以下三十九度,街上的电线,已经变成白色,过路的车辆,都发出一种“格格”的声音,路上的行人,都是俯着头,好像有什么紧急事情一样的很快跑过。我们中国人都以为冬天有太阳的日子一定暖和,不料在莫斯科完全相反,今天太阳很早就出来了,所以天气特别寒冷。两星期前我上了早操之后,回到寝室中,鼻子忽然变成白色,两手都疼起来了。现在渐渐冻惯了,气候虽冷,但觉早晨寒冷的空气非常清爽。所以一天不上早操,就觉得精神不快。

二十分钟早操之后,学生就各自回校,这个时候,学校前面街上的行人,渐渐多起来了。一群一群的工人很快地往莫斯科河对岸的糖果工厂跑,夹着皮包的大学生,向莫斯科大学方面快走。路上根本看不见一个无事的人。这时候的街道,好像一条急流的大河。后面来了一大队红军,唱着庄严的军歌。走过学校门口。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红军,他们的精神非常雄壮。当时没有知识的我,就很奇怪地问俄国朋友:“为什么红军所穿的衣服与戴的帽子,并不是红的?”我的朋友告诉我:“我们苏联称自己的军队为红军,是在主义方面讲的,共产主义的旗帜是赤色的,我国军队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所以称为红军。”我听了朋友解释之后,觉得对苏联认识的幼稚,非常自愧。

今天我是第四号寝室的值日生,我们的寝室中共有十二张床铺。毯子、枕头、被单,都是一式的,由学校发给,每星期更换二次。每个学生除了床铺之外,还有一个小柜,其他物件,及私有零碎物件,都存于储藏室内。每天早起后,学生自己整理床位,扫除房间。值日生之责在于检查监督寝室中之清洁整齐。俄国人无论冬夏,都是用冷水洗脸,并且不用脸盆.都是在自来水龙头下洗的。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有许多学生洗不习惯。

八点钟早餐。每个学生有一本饭票,每月发一本。每日饭票分早午晚饭三张。每人可用饭票到发饭处领饭。饭菜并无优劣之分,完全一律。今天早餐是面包、白脱油、香肠炒蛋。饭堂里面的布置,非常美丽。除鲜花之外,壁上挂着孙总理及列宁的遗像。两旁挂着用中俄文写成的两个口号“中俄联合万岁!”、“中国革命成功万岁!”。吃过早餐之后,我们有一小时的空时间,有的看报,有的自修。在我们教室的火炉旁边坐着一个工人,他在那里看读数学,每天他做搬运柴炭火炉的工作。最初我以为他是一个无知识的苦工,今天和他谈话之后,才知道他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他姓依物纳夫,过去是五金工厂的工人,去年在工厂学校毕业后,考入莫斯科大学化学科一年级,从前做工的时候,每月可领六十五卢布,现在读书虽然用不到钱,但是每月只可领二十卢布,所以很难维持生活,因此每天在外面做数小时苦工。这是当时俄国大学生一般的情形。依物纳夫同时对我说:“从前能够读书的,只是富家子弟,现在每个劳动者都有读书的机会。当然的,现在我们国家还很穷,所以我们还很苦。但是人人都知道我们国家有光明的前途,亦都是非常乐观。现在我们莫斯科大学中的学生百分之八十九是工人。这都是将来为人民创造幸福的人们,我今天虽然很苦,但是前途是很幸福的。一个人总要有忍耐性,没有忍耐性的.一定无事可成。不知道苦楚的,亦决无业可立。”后来我问他吃过早饭没有?他从袋中拿出一个黑面包,二个洋芋艿对我说:“这就是我的早饭。”我看了非常自愧。我是外国人,不花一个钱,在他们的国内吃得这样好,而他们自己的大学生,却这样吃苦。他又说:“你们是中国的革命青年.我们对你们的唯一希望,是能够很快的把中国民族解放。”我后来又问他将来一生的目标。他说:“我想成为一个军器发明家。”上课的铃响了,我们的谈话就断于此(不过后来我每日与依物纳夫谈论一切时事,借此机会,学习俄文,我们俩成了好朋友)。

P2-3

后记

在人们心目中,蒋经国一直有许多未解之谜。曹聚仁先生曾在《蒋经国论》一书中说:“说起来经国也正是哈姆雷脱型的人物。他是热情的,却又是冷酷的;他是刚毅有决断的,却又是犹豫不决的;他是开朗的黎明气息.却又是忧郁的黄昏情调;他是一个悲剧性格的人,他是父亲的儿子.又是他父亲的叛徒。”

诚然。蒋经国早年曾经是一位向往革命的狂飙青年,一个布尔什维克者。也曾梦想要将赣南建设成为一个“人民的劳动生活乐园”;在上海整顿金融敢于碰硬,最终与孔宋权贵结怨;而去台后,却开启了特务治国的威权时代。晚年又一改恐怖政治,“开党禁”“开报禁”,继之又解除戒严,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同时,他还是一个反台独、主张大一统的中国人。在当今岛内,蓝绿对抗仍为两极化,而民调显示,蒋经国是最受台湾民众肯定的台湾领导人。

古人云,言为心声。读其书,察其言,可以想见其为人。本书是蒋经国的部分日记、回忆录及散文等汇编而成,相信对蒋经国研究会有所裨益的。需要说明的是,编者曾对原文中个别内容有所删改,恳请读者原谅;对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用“我国”、“外交”等,及“民国”纪年的地方,我们从保存资料的完整性出发,予以保留,请读者自辨。

书评(媒体评论)

说起来蒋经国也正是哈姆雷脱型的人物。他是热情的,却又是冷酷的;他是刚毅有决断的,却又是犹豫不决的;他是开朗的黎明气息,却又是忧郁的黄昏情调。他是一个悲剧性格的人,他是父亲的儿子,又是他父亲的叛徒。

蒋介石、蒋经国这一对父与子,并不是代表了两个世代、两种性格,如罗斯福与霍普金斯那样相反而实相成的人。他们都有点刚愎自用,都有点耐不住刺激,都有点好大喜功,他们都会用权谋诡计,使人疑惧生畏。他们都只能用奴才,不会用人才。

——曹聚仁

传记作者漆高儒认为,蒋经国“是一个勤劳的人”、“是一个亲兵亲民的人”、“他和百姓群众很接近”、“他是一个认识时代的人”。

蒋经国惟其是一个勤劳简朴的人,才可以缔造台湾经济奇迹的成果;惟其是一个亲兵亲民的人,才有台人对他的感念与肯定;惟其和百姓群众很接近,所以他的施政作为才能贴近民意;也惟其是一个认识时代的人,他对岛内,先是民主开放,解除党禁、报禁,继之又解除戒严,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卸除两岸近40年的人为藩篱。

漆先生可能遗漏掉了点评,蒋经国是一个反台独、主张大一统的中国人。

——王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3: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