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学堂主编的《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上册)》体系结构合理、内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易教易学;在编写过程中较好地处理了“理论的严谨性”和“理论够用的实用性”(另有实验实训配套教材)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模拟电子技术部分较大幅度地压缩了分立元件电路,加强了集成电路,比较贴近实际;具有模块化结构,只要合理取舍,提高拓宽内容和基本要求内容,可适用于不同层次和不同学时的需要;精选的习题覆盖面广,对读者深入理解正文内容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书后所附的部分习题答案有利于读者自学,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抓手。
贾学堂主编的《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上册)》上册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定律、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非正弦周期电路;下册内容包括电子器件放大电路基础、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发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和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共13章。每章附有小结、习题,书后附有大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
《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上册)》可以作为高职高专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和电类专升本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一般本科少学时的电类专业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以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流和电压的方向
1.3 电路元件及性能方程
1.3.1 理想电路元件
1.3.2 电阻元件的性能方程
1.3.3 电感元件及性能方程
1.3.4 电容元件及性能方程
1.4 电功率和能量
1.5 电源
1.5.1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1.5.2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
1.5.3 含独立电源电路的等效化简
1.5.4 受控电源
1.6 电路的三种状态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分析方法
2.1 基尔霍夫定律
2.2 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变换
2.2.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2.2 电阻的星形(Y)联接和三角形(△)联接的等效变换
2.2.3 电感、电容的串并联
2.3 支路电流法
2.4 回路电流法
2.5 结点电压法
2.6 叠加定理
2.7 等效电源定理
2.7.1 戴维宁定理
2.7.2 诺顿定理
2.7.3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2.8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2.9 米勒定理
习题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电压与正弦电流
3.1.1 周期、频率与角频率
3.1.2 幅值与有效值
3.1.3 初相位与相位差
3.2 复数及其基本运算
3.2.1 复数及其表示形式
3.2.2 复数的运算
3.3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4 简单的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3.4.1 纯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3.4.2 纯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3.4.3 纯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3.5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3.5.1 阻抗和导纳
3.5.2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3.5.3 阻抗的连接
3.5.4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
3.5.5 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3.5.6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3.6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3.6.1 R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3.6.2 电路的谐振
3.7 互感电路及变压器
3.7.1 互感
3.7.2 互感线圈的串并联
3.7.3 变压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
4.1 三相电源
4.1.1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4.1.2 三相电源的连接方法
4.2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
4.2.1 Y—Y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
4.2.2 Y—△连接的三相电路
4.3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
4.4 三相电路的功率
4.5 安全用电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5.1 暂态分析的基本概念
5.1.1 电路的稳态与暂态
5.1.2 换路定则
5.1.3 初始值的计算
5.2 一阶电路
5.2.1 RC和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2.2 RC和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2.3 一阶电路全响应
5.2.4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5.3 二阶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6.1 非正弦周期信号
6.2 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6.3 非正弦周期量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6.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本章小结
习题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